第二十三章 陛见

经过十几天风尘仆仆的长途跋涉,孙传庭一行终于抵达京师。入城后在西城找了家名叫悦德的客栈,一行人安顿好,几名传旨的锦衣卫校尉因为不能直接进宫复旨,所以回署衙禀报指挥使,然后由骆养性进宫上禀。

临走前,王德喜嘱咐孙传庭不要走远,要是走亲访友,一定要在驿馆内留人,以便圣上召见时能及时找到他。孙传庭应下,然后吩咐跟随而来的仆从每人奉上十两白银,王德喜等人略微推让后收下,喜滋滋的回署衙而去。

时间已是申时末了,仆从招呼店伙计把洗澡用的木桶抬入房间,放满热水,孙传庭舒舒服服的洗个澡,换好衣服,顿觉神清气爽。

两名仆从兼护卫都是孙家的家生子,一个叫孙志安,一个叫孙富贵,都有一身马上马下的好武艺。平时经常跟随孙家的商队出行护卫,增加历练,这次被孙母派来保护少爷,二人也简单的洗漱一番换过衣服后,主仆三人前往酒楼用餐。

这家客栈是典型的前店后院的样式,前面二层是酒楼,后面占地宽广,有数个单独的小院,供富贵人士单独居住。也有几个较大的院子,里面分布几间客房。孙家家资颇丰,所以租了个别致的小院子居住,孙传庭单独一间,两名仆从住在一间,还有一间作为客房,以备有客来访。

三人来到酒楼的二楼,因为还不到饭时,二楼上人不多。

找了个临街的雅座坐下,一个店伙计殷勤的过来招呼,孙传庭不喜多言,吩咐点了几个酒楼的招牌菜和一壶酒,伙计记好后下楼去了厨房,不到一刻钟的功夫,酒菜就端了上来。

孙传庭倒了一杯酒慢慢啜饮,心里想着吃完饭去拜访谁家。孙志安和孙富贵二人则是拿起馒头开始就着菜吃起来,孙传庭对二人犹如子侄,所以丝毫不见怪,只是边品酒边思考。

不一会三人吃完,孙传庭决定先去同年兼好友,现任顺天府丞吴甘中家里拜访。看时辰,吴甘中应该下值了。

于是吩咐性子憨厚的孙富贵留在客栈等候消息,带着精明强干的孙志安离开客栈往西边行去。

孙传庭知道好友平日里喜好吟诗作赋,所以特意找了家店买了上好的文房四宝,包裹好后孙志安提着跟着孙传庭。

吴甘中家离着孙传庭居住的客栈不算太远,在一条名叫甘井子的胡同里。大约一刻钟后,孙传庭已经站在了吴家的门前。

大门紧闭着,孙志安上前敲门,不一会一个老仆打开了大门,疑惑的看着二人。

孙志安递上名帖,说道:“这位大叔,麻烦你通禀一声,吴老爷的好友,代州孙老爷前来拜访!”

老仆接过名帖,一听是自家老爷的好友,赶紧请孙传庭进耳房等候,自己则小跑着去了内院。

不一会,耳房内的孙传庭听到一个充满欣喜的声音大声叫着他的名字:“白谷兄,十余年未见,可想煞小弟了!”

孙传庭刚刚从凳子上站起,房门猛然被推开。一个身材瘦削,眉目疏朗,留着长髯的中年人出现在他面前,正是多年不见的好友吴甘中。

孙传庭微笑着看着自己的好友。

吴甘中下值回到家中,刚脱了官服,听到孙传庭前来拜访,连居家便袍都没换,穿着月白色的中衣就跑出来迎接他。

吴甘中紧走两步上前,双手伸出,拉起孙传庭的手紧紧握住,使劲的上下摇晃着,喜不自胜的大声道:“白谷兄,你决定出仕了是吗?真是太好了,不亏我等极力在圣上和廷臣面前推荐与你,我们的大才终于出山啦!”

孙传庭同样紧紧握着吴甘中的手,心里百感交集。

二人都是万历四十七年的进士,他比孙传庭小几岁,同在吏部观政时,因为三观相似,所以相见恨晚,很快结下了深厚的友谊。

当时魏忠贤专政,二人经常私下聚饮,酒酣耳热之际痛砭时弊,指点江山,颇有澄清天下之志。

吴甘中对孙传庭的才具大为钦服,后来自己因看不惯魏忠贤及其党羽那一套,离职归家后,二人经常书信往来。吴甘中等同年也经常在廷臣面前极力推荐他,说他是大才难得,弃置于乡野实为朝廷的遗憾。久而久之,孙传庭的名声在廷臣中广为人知。

孙传庭刚要开口,吴甘中一拍额头,大笑着道:“是某糊涂了,这里哪是叙话之地!来来来,咱们内堂说话!”

说着拖着孙传庭急急忙忙的往内院而去,孙传庭带来的礼物自有吴家仆从守下,孙志安也被让到客房休息等候。

吴家不算大,是个三进的居所,前院是仆人居住,二进有客厅、书房以及客房。

吴甘中携着孙传庭的手一路边走边说,都是在回忆当年二人相聚时的场景,孙传庭只是微笑着听他絮叨。他知道这位好友是至情至性之人,也是自己所欣赏的一类人。

来到客厅后分宾主落座,吴甘中吩咐上茶后,迫不及待的问道:“白谷兄,此次前来京师是不是想要拜门路重入仕途?我在吏部有个不错的关系,是文选司郎中,你要是想放个知州之类五品以下的倒也不难办,五品以上就难了。我知道白谷兄是大才,五品确实屈就,咱们先慢慢干着。以白谷兄的才具,任上很快就能做出成效,到时阁老重臣看到后,白谷兄自然会得以拔擢!”

孙传庭知道这已经是好友能做到的最大程度了。五品对于很多官员来讲就是天花板,一辈子也穿不上红袍,进不了中枢。自己这位贤弟可真是口直心快,一张嘴就许了个五品的高位。

他微微一笑开口道:“多谢贤弟的盛情,为兄感激不尽,也为自己能交到贤弟这样的知己而感佩之至!为兄这次是蒙圣上特旨召见,所以具体担任何职,现在不得而知!”

吴甘中大吃一惊,道:“圣上特旨?看来白谷兄要亲见天颜了!白谷兄的大名终于被圣上所知,看来这是要大用白谷兄啊!小弟先在这里为白谷兄贺!”

孙传庭诚恳的说道:“这么多年来,要是没有贤弟等人替为兄在朝廷里摇旗呐喊,大造声势,为兄的贱名也不会为圣上所知。为兄发自肺腑的感谢你们诸位!为兄无以为报,只望我等将来彼此扶持,一路青云直上,不负我等读圣贤书所立之志向,为江山社稷,天下苍生造福!”

吴甘中大笑道:“小弟真心为白谷兄高兴!兄的大才足以匡扶社稷江山,眼下大明处于危局之中,正是白谷兄大展报复的良机啊!”

孙传庭表示感谢后开口道:“贤弟,以你在朝中所见所闻,能猜出圣上将要把为兄调往何处任职吗?”

吴甘中手抚长髯想了一会后,摇了摇头,道:“圣上召见,自是要重用与兄,不可能在京师任职,最大可能就是外放。只是各地督抚并无老朽不堪之人,位置难以空余,所以小弟一时半会想不到圣上将要如何安置于我兄!”

孙传庭微笑着开口道:“可是为兄已经想到了圣上将要把某派往何处了!”

吴甘中急忙道:“白谷兄想到的是何处?”

孙传庭笑着道:“不出意外的话,陕西!”

吴甘中吃惊之下,思衬起来。

孙传庭继续道:“前陕西巡抚甘学阔畏敌如虎,被巡按弹劾不知人事,举动为笑,被圣上罢免;朝臣对到陕西任职扪舌回避,视为畏途,以至于一方督抚重职无人担当。孙某人不才,但绝不会畏敌惧敌,虽千万人,吾往矣!”

吴甘中起身冲孙传庭一礼,站直后开口道:“白谷兄的判断极有可能!陕西巡抚虽位高权重,但所处之地极为凶险!既然白谷兄豪情万丈,小弟也不会再劝兄三思而行,只希望我兄凌云之志自陕西开始!”

孙传庭急忙回礼,吴甘中自是吩咐摆上酒宴,与孙传庭不醉不归。二人通宵畅饮,高谈阔论,直至双双醉倒。

第二天孙传庭醒来时已是快到午时,看房内布置已是回到了客栈。只觉头疼欲裂,口干舌燥,已是多年未曾如此畅饮了。

他开口唤人,孙志安端着一杯温凉的茶水推门而入,孙传庭坐起身接过茶水一饮而尽,像要冒烟的胸腔终于清凉下来,他问道:“昨晚我是怎么回来的?”

孙志安笑嘻嘻的看着自家少爷,说道:“昨晚少爷和吴老爷都喝醉了,吴老爷家人要留少爷在吴家客房歇息,可少爷说不能耽误了圣上召见,小的也怕耽误少爷大事,所以用吴家老爷的轿子把少爷抬回客栈,差不多是子时时分了,小的从没见过少爷喝醉过,嘻嘻!”

孙传庭笑骂道:“滚,去打一桶洗澡水来,我要醒酒”

不一会,两个伙计抬着洗澡水来到房间,孙传庭赤溜溜的钻进木桶,热水一烫,不由的舒服的呻吟了一声。

很快洗完换好衣服,正要出门吃饭,孙志安带着一个小黄门匆匆走进院子。见孙传庭正站在院中,孙志安对小黄门说道:“小公公,这就是我家少爷,少爷,这是宫里来传旨的公公”

小黄门打量了一眼孙传庭后开口道:”你就是代州来的孙传庭吗?”

孙传庭应道:“正是孙某!”

“圣上口谕,宣代州孙传庭即刻觐见!”

孙传庭楞了一下,本以为要等一段时间才能入宫,没想到进京第二天就得圣上召见。

他赶忙拱手为礼道:“有劳公公跑一趟!”,然后冲着孙志安使了个眼色,孙志安从怀里掏出一锭十两的银子递给了过去,小黄门迟疑了一下,还是接了过去。喜滋滋的道:“咱家李二喜,见天在皇爷身边伺候着。昨天锦衣卫指挥使骆大人进宫禀报孙先生您到京,今天上午皇爷就打发咱来传旨,足见皇爷有多器重您!别的大官想见皇爷可没这么容易!孙先生,咱们这就走吧,别让皇爷等久喽!”

孙传庭心下既感动,又诚惶诚恐,冲着宫中方向拱手为礼。开口道:“承蒙圣上看重,感怀之至,还请李公公头前带路!”然后嘱咐孙志安二人留在客栈,以备有客来,然后随着李二喜往宫中而去。

在西华门验看过腰牌后,李二喜带着孙传庭直奔武英殿。

距离大殿还有一段距离,二人远远看到一个身穿明黄色便袍的青年男子背负双手,正站在大殿的台阶上看着自己这边。

李二喜吓了一跳,悄声催促道:“孙先生快走!台阶上的就是皇爷,小的从没见过皇爷能出大殿迎接哪位臣子呢,快点快点!”

孙传庭心下热血上涌,眼眶一热,双目顿时湿润,皇帝出迎自己,这待遇可谓隆重之际!

他不自觉的小跑起来,来到殿前,只见皇帝面带微笑看着自己,他站定后郑重的整理一下衣冠,跪行三拜九叩的大礼,口中想呼喊,但心情激荡之下,竟然发不出声音来。

大礼还没行完,孙传庭只见一双明黄色的便靴出现在视线中,然后一双有力的手臂扶住了自己,只听一个温和的声音说道:“孙卿,朕等你许久!大明也等你许久了!快快起身,咱们君臣殿内叙话!”

孙传庭随着崇祯的双手站起身,热泪滚滚而下,模糊了视线。他泣声道:“微臣何德何能,能劳圣上出迎!能为陛下所驱使,微臣唯肝脑涂地以报君恩!”

崇祯携着他的手步上台阶,边走边微笑着道:“朕不用你肝脑涂地,只愿卿能实心任事,为大明江山安危使出全力即可!”

说话间二人来到殿中,崇祯回到御案后坐下,吩咐道:“李二喜,给孙卿看座。”

李二喜急忙搬来锦凳,孙传庭连称君父面前不敢就坐,崇祯笑道:“孙卿,朕打算与你畅所欲言,你不必推辞,坐下就是。”

孙传庭闻言才惶恐的在锦凳上坐了半个屁股。

崇祯打量着这个身材高大,仪表硕硕的山西汉子,心下为历史上他的遭遇而惋惜不止。

孙传庭沉毅多谋,性格豪迈,历史上为大明鞠躬尽瘁。但因与兵部尚书杨嗣昌以及一干大太监不合,所以被这些人在崇祯面前屡进谗言,以崇祯多疑暴躁的性格,曾被逮入诏狱长达三年之久,最后因熊文灿、杨嗣昌在对阵李自成等流贼的战役中屡遭败绩,不得已才把他从诏狱中放出统兵。但流贼大势已成,孙传庭也难以挽回败局,最后在撤向渭南的途中,被李自成十万大军围困战死。

“孙卿,你对当前局势如何看待?”崇祯温声说道。

孙传庭沉吟一会,开口道:“启禀圣上,现今所虑者,非流寇也。这几年流寇虽越剿越多,但其大部实为失地农民,盔甲兵器严重缺乏,据微臣多年来收集的情治来看,流贼战力最强的莫过于贼闯高迎祥,人数最多的莫过于贼头拓养坤。但不论其如何肆虐各地,但终改不了流寇的本质,那就是四处流动。不曾据有一府一县之地,只要官军粮饷充足,号令严明,假以时日,剿灭流寇不难。如今臣所虑者,实为官军缺乏足够的粮饷,当兵打仗,饭食不饱,更无饷银安心,打起仗来士气怎能高涨?既无士气,就难提打胜,这是微臣所虑最重者。恕臣直言,臣觉得剿贼不难,但需要时间,只望圣人给臣下等人足够的时间和权限,到时臣下等人将还陛下一个朗朗乾坤!”

崇祯点了点头,开口道:“卿之所言确实有理,财政问题朕正在想办法缓解。孙卿有所不知,如今国库空虚,只剩五十万两白银,这些银两既要支付官员的薪资,又要维持各衙门所需经费,更别提日见庞大的军需支出了。不瞒你说,这一阵下拨各军的粮饷,都是朕自内帑中拿出。可宫里也有一万多人需要吃饭开支,朕现在也是要求后宫带头节衣缩食,减少消耗,以省出点银子来,毕竟内帑也不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啊。至于卿所说的第二条,朕前番却是心急了,总希望洪、卢二卿能克期剿贼,现在看来剿贼实是持久之战。前段时日,朕已给洪、卢二卿下旨,不可轻敌冒进,剿贼需缓缓图之,也算弥补一下朕之前的过错吧。”

孙传庭起身跪倒,发自肺腑的感言道:“圣上能鞠躬自省,实乃明君之像,臣感佩之至!”

崇祯微笑着让他起身,开口道:“以孙卿的才思,定已揣度出朕要把你用往何处,此等凶险之地,京师朝臣畏之如虎,孙卿可敢前往?”

孙传庭猛地起身,郑重施礼后高声说道:“陕西乃流贼发源之地,乃流贼的根本,也是贼最为倚重的兵源之所。可以说平定陕西,也就断了贼的根本!微臣不才,愿代圣上前往!别人畏惧之地,恰是立功扬名之处,只要圣上授臣全权,臣愿立军令状!”

朱振卿站起身形拍手道:“说得好!这才是朕心中的大才!要是众臣能有孙卿般的才具胆气,何愁流贼不灭!朕在这里向你保证,此去陕西你尽管放手施为,一切后果有朕为你担着!不必担心朝议汹汹,有些大臣尸位素餐,只为私利,看不得别人做出政绩。值此江山不稳之际,朕暂且隐忍,但不代表永远退让,等到卿等奏捷之日,便是此等庸臣让位之时!这次你去陕西,朕会从勇卫营拨五百精骑作为你的护卫标营,从内帑出十万两白银,五千石新式军粮与你,望孙卿不负朕望,恪尽职守,朕在京师等着你的好消息!”

孙传庭激动之下,跪倒在地,开口道:“圣人以国士待臣,臣必以国士报之!还请陛下放心,臣必定竭尽所能,代陛下平灭流寇,以安天下百姓之心!”

崇祯绕过御案将他扶起,笑着道:“今天是朕近段时日最开心的一天,朕相信你!朕也知道你的才能不仅限于剿贼,你还有大理想大报复,等将来流寇覆灭,朕还要与卿等创造一个崭新的的大明,一个民富国强的大明!”

孙传庭心情激荡之下,恨不能仰天长啸。以前关于圣上的种种负面传闻,在此时此刻烟消云散。圣上的言语行为,让他振奋异常,随着这样的明君一展胸中抱负,这是所有读书人的梦想,此刻,梦想已经展露曙光,他期盼着那一天早日来到。

第四百零二章 危急第二百四十章 奏对第八百六十章 以文制武还是文武并重?第六百二十二章 女大不由娘第四百三十三章 突然出现的怪物第四百二十三章 求援第六百零六章 强硬的福王第三百四十四章 内阁第三百九十章 分歧第四百零九章 齐射第四百五十四章 建州困境第一百七十二章 出塞第一百三十四章 擒贼第七百九十六章 去抄英国人的小金库第四百九十九章 斩将溃敌第四百四十五章 朱由检的计划第三百五十七章 办学第一百九十九章 出路第七百一十六章 错估形势第二百二十七章 议定第九十七章 佯攻第一百三十五章 剿抚第九十章 平息第八百三十八章 无奈的加征、钱姓少年的背景第八百三十六章 夜市上的纷争第四百八十五章 待不住了第七百五十八章 大明银币、朝臣建议扩大藩属数量第二百三十九章 名声第一百二十九章 陈仓第五百八十章 布置妥当第六十章 追击2第九十六章 心思第三百九十四章 发兵第三百五十三章 恩赏第五百九十六章 侯卿别担心,银子马上就有第一百五十五章 蛇尾第三百九十四章 发兵第五百零八章 多尔衮和多铎第二百六十八章 料敌第五十四章 探路第二百九十九章 纵火第二百一十一章 回家第六百章 八旗丁口如何安置的问题第二十七章 初战第三百二十章 示威第十一章 勇卫营第八百零三章 想做富婆的朱媺娖第五百零四章 千金市马骨第四百九十八章 一身板甲的小曹将军第四章 洪承畴第一百七十二章 出塞第五百八十一章 以权势保富贵第八百六十五章 打靶表演赛第三十一章 商议第一百五十二章 出首第八百五十五章 向大明求援第六百四十一章 突袭官驿第二百九十六章 收网第一百九十八章 放假第四百三十章 白甲与白杆第四百零九章 齐射第二百八十五章 官船第六百零七章 以拿贼的名义第八百零三章 想做富婆的朱媺娖第八百五十二章 求援第七百四十五章 有情人终未成眷属第八百三十六章 夜市上的纷争第七百七十九章 老司机带带我第四百七十二章 善后第七百七十五章 交出汉奸,举族北迁第八百七十七章 与日本的“江户条约”第五百六十二章 巨大而复杂的移民工程第三百四十七章 新规第二百零六章 内情第八百五十二章 求援第七百零六章 代差型武器诞生第二百七十四章 登州第六百二十七章 皇帝到底想干什么呢?第四百五十九章 诛心之言第六百八十二章 医院开张,御医坐诊第七百章 官府投资、西北经济发展计划第六十二章 秘议第一百零七章 大胜第四百零六章 列阵第三百一十章 献策第二百二十章 忧虑第六百七十六章 大明第一支大型建筑队第二百六十九章第八百二十二章 基建狂魔、满八旗集体改姓第五百九十七章 宗藩问题到了解决的时候第六百二十章 父女反目第一百三十一章 白杆兵第八百三十一章 改变源自于皇帝鹰犬遍布天下第一百八十四章 战前第一百八十九章 佛郎机炮第六百零九章 朱由检下了狠手第四百一十九章 伴读第四百六十三章 再来一次十三副?第六百七十四章 普及义务教育的难点第一百九十四章 说服
第四百零二章 危急第二百四十章 奏对第八百六十章 以文制武还是文武并重?第六百二十二章 女大不由娘第四百三十三章 突然出现的怪物第四百二十三章 求援第六百零六章 强硬的福王第三百四十四章 内阁第三百九十章 分歧第四百零九章 齐射第四百五十四章 建州困境第一百七十二章 出塞第一百三十四章 擒贼第七百九十六章 去抄英国人的小金库第四百九十九章 斩将溃敌第四百四十五章 朱由检的计划第三百五十七章 办学第一百九十九章 出路第七百一十六章 错估形势第二百二十七章 议定第九十七章 佯攻第一百三十五章 剿抚第九十章 平息第八百三十八章 无奈的加征、钱姓少年的背景第八百三十六章 夜市上的纷争第四百八十五章 待不住了第七百五十八章 大明银币、朝臣建议扩大藩属数量第二百三十九章 名声第一百二十九章 陈仓第五百八十章 布置妥当第六十章 追击2第九十六章 心思第三百九十四章 发兵第三百五十三章 恩赏第五百九十六章 侯卿别担心,银子马上就有第一百五十五章 蛇尾第三百九十四章 发兵第五百零八章 多尔衮和多铎第二百六十八章 料敌第五十四章 探路第二百九十九章 纵火第二百一十一章 回家第六百章 八旗丁口如何安置的问题第二十七章 初战第三百二十章 示威第十一章 勇卫营第八百零三章 想做富婆的朱媺娖第五百零四章 千金市马骨第四百九十八章 一身板甲的小曹将军第四章 洪承畴第一百七十二章 出塞第五百八十一章 以权势保富贵第八百六十五章 打靶表演赛第三十一章 商议第一百五十二章 出首第八百五十五章 向大明求援第六百四十一章 突袭官驿第二百九十六章 收网第一百九十八章 放假第四百三十章 白甲与白杆第四百零九章 齐射第二百八十五章 官船第六百零七章 以拿贼的名义第八百零三章 想做富婆的朱媺娖第八百五十二章 求援第七百四十五章 有情人终未成眷属第八百三十六章 夜市上的纷争第七百七十九章 老司机带带我第四百七十二章 善后第七百七十五章 交出汉奸,举族北迁第八百七十七章 与日本的“江户条约”第五百六十二章 巨大而复杂的移民工程第三百四十七章 新规第二百零六章 内情第八百五十二章 求援第七百零六章 代差型武器诞生第二百七十四章 登州第六百二十七章 皇帝到底想干什么呢?第四百五十九章 诛心之言第六百八十二章 医院开张,御医坐诊第七百章 官府投资、西北经济发展计划第六十二章 秘议第一百零七章 大胜第四百零六章 列阵第三百一十章 献策第二百二十章 忧虑第六百七十六章 大明第一支大型建筑队第二百六十九章第八百二十二章 基建狂魔、满八旗集体改姓第五百九十七章 宗藩问题到了解决的时候第六百二十章 父女反目第一百三十一章 白杆兵第八百三十一章 改变源自于皇帝鹰犬遍布天下第一百八十四章 战前第一百八十九章 佛郎机炮第六百零九章 朱由检下了狠手第四百一十九章 伴读第四百六十三章 再来一次十三副?第六百七十四章 普及义务教育的难点第一百九十四章 说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