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百六十章 以文制武还是文武并重?

与幕府军最后一场正面大战中,联军再次损失了近两千人,要不是大明援助的火铳足够犀利,让追击上来的幕府军吃亏之下不敢逼迫太紧,联军很可能会彻底崩溃。

在宫岭县已经待不住的联军,无奈之下继续南撤,并在上个月退到了平户藩领地-------鹿儿岛,这里已经九州岛最后一块陆地所在了,再往后就是茫茫大海,退无可退。

身陷绝境的联军残部在强烈的求生欲支配下迸发出强大的战斗力,面对步步紧逼的幕府大军,池田辉政等人亲自拜会郑七,然后在郑七的指点下,指挥手下挖壕筑垒,利用地形布置起层层障碍,安排武士据工事而守,在最大程度上减缓幕府重兵的推进,等待大明援军的到来。

据郑七最近得到的情报来看,双方的战事目前处于胶着态势,但总体上看,联军已处在苟延残喘的阶段,整个九州岛沦陷或许就在顷刻之间。

幕府军前期因为缺少破除联军防御工事的办法,所以在联军火铳弓手隐蔽打击下损失不小,最为精锐的骑兵也失去了用武之地,经过十几天的观察后,幕府军找到了破除工事的手段,现在向前推进的速度明显加快,池田辉政、松潘家木等一干首领也逐渐陷入绝望之中。

现在以郑七为首的大明留驻长崎人员成了造反大名们的唯一希望。

郑氏两艘停靠在码头的海船俨然已经成了诺亚方舟的存在,池田辉政等人恳请郑七,等到局势无可挽回之际,能允许自家的家眷至亲坐船逃离九州,迁往大明居住,以保全自家的血脉。

考虑到这一点并没有违背朝廷意愿,郑七也顺势答应了下来。

“郑卿为国事也是奔忙许久,现下既是孤领军至此,那郑卿也可好生歇息一番了!待回京之后,孤自会将卿之功劳上禀父皇!”

在郑七将局势回禀完毕后,主座上的朱慈烺温言安抚几句,郑七识相的跪倒在地,表情庄重的给朱慈烺磕头谢恩后起身离去。

他知道自己的使命到此结束,既是大军已至,那剩下的事就不用他操心了。

朝廷这次的嘉奖不可谓不厚,他现在的心思也放在了回返后,如何妥善处理与郑芝龙的关系上。

这么多年,郑七也积攒下了老大的家业,另立门户的心思也是时隐时现,但碍于多年来与郑家各方面千丝万缕的联系,所以一直无法说出口,此次既是朝廷给了如此好的理由,那便可以顺水推舟将此事做一个了结。

靖海侯大管事再好,也是郑家的家奴,后代子孙根本没资格去当官发财,现在他的长子已经十三岁,一直以靖海侯世子郑森伴读的身份存在着,这让郑七的心里一直觉得有些不舒服。

以自家孩儿的学识和头脑,只要不出意外,本该有着大好的前程,可现如今之状况下,将来也只能接替自己,成为靖海侯府的下一任管事,自家并不缺钱财,孩儿也是聪颖上进,难道就一直这样延续下去?

朝廷想分化郑家的意图,郑七也是看的清楚,这是堂堂正正的阳谋,任谁也无法破解,只能顺势而为。

自家这位堂兄虽说并不是有野心之人,但皇帝和朝廷是不会任由郑氏把控东南沿海的,尤其是大明海军快速崛起的局面下,朝廷的手段也属正常,同时也正好给了自家一个绝佳的机会。

郑七也明白,皇帝并没有谋夺靖海侯财产的意思,否则的话就不是用策略去削弱郑家了,而是寻个错处,直接派遣厂卫上门抄家就成了。

“侯爷一家的荣华富贵能够得保,我也能乘机自立,后代子孙也有了光宗耀祖的机会,此事并无对不起郑家之处,甚好、甚好!”

“适才奉议大夫分说之事,定国将军可有新的对策?

我军应采取何种策略击敌?”

郑七离去之后,朱慈烺目光转向一侧皱眉沉思的李定国温言问道。

“启奏殿下,据奉议大夫所搜集之情报来看,臣以为之前所定之策略倒是需要变通一下!”

李定国闻言后施礼奏道。

“此前之策略可是兵部及众将研判许久才定下的,也是最为稳妥之策,李将军因何要擅做改动?若是因敌情判断不明而至出现不应有之差错,李将军担得起这个责任吗?

李将军虽说是屡建功勋,但切勿因此而过于轻敌!

此次作战方略,乃是集太子殿下以及诸人之智慧所聚,岂可因一人之主见而轻易改动!”

随军的兵部职方司郎中张清源皱眉道,语气里有着明显的不悦之意。

文臣武将有着天然的敌对属性,大明中后期实施的以文制武策略,也使得文官们在武将面前有着天然的优越感,并对朱由检近年来一连串抬高武将地位的举措非常不满。

这次跟随太子出征,张清源本来现在储君面前好生表现一番,以便为将来的仕途打下一个坚实的基础,但自从抵达登州之后,太子数次召集众人议事,商讨对日本的征伐策略之时,表现出来的是对武将,尤其是这个李定国少有的亲近和信赖。

“张卿切勿焦躁,定国将军既是如此出言,那定是有他的判断,且听其讲完再去争辩不迟!

定国将军有何建言尽管讲来!”

朱慈烺笑着止住了情绪有些激动的张清源,转头看向李定国鼓励道。

对于张清源的心思,已经慢慢成熟起来的朱慈烺自是心知肚明,文武之争也不是什么稀罕事,父亲文武并重的总体执政思路也跟他探讨过数次,这里面的利弊他也是私下权衡过数次,平时以文制武、战时以武为主、文臣不得参与的思维已经在他的脑海中逐渐成型。

第八百五十一章 内讧第五百六十九章 五年之仇、太子有事第二百二十八章 调任第五十四章 探路第五百七十三章 对自己人下手要狠一点第四百八十四章 托孤第七百二十三章 米涅枪第一次实战第七百三十七章 朝鲜人打算送礼第六百一十九章 修路带动市场繁荣第八百零七章 攻入交趾第一百五十六章 建祠第四百九十一章 朱由检的筹谋第七章 皇庄3第一百五十八章 留名第三百九十六章 战起第二百九十五章 目的第二百八十三章 溺毙第四十三章 看望第七百八十六章 皇帝撑腰第三百九十八章 完胜第七百九十一章 给阿三找点麻烦第二百五十四章 困扰第七百一十三章 议定出兵第三百零二章 趋利第四百零二章 危急第四百零九章 齐射第八百七十二章 财政是统治的基础第一百九十章 改变第八十章 困难第六百二十六章 密会第六十一章 范家第七百五十二章 吃肉与喝汤的道理第一百三十四章 擒贼第六百零一章 圣上,这事得找块挡箭牌第四百六十七章 平顶山岗上的堡寨第六百四十章七章 扫盲班、抢人才第二百六十六章 定策第四百六十一章 杨嗣昌的担忧第七百九十章 大明新藩属国条例第七百五十一章 南北经济发展要均衡第八百六十一章 斩首计划第六百一十一章 朕有一个梦想第三百四十四章 内阁第八百四十九章 全面推广的难题第五百七十一章 朱由检的底线第三百五十九章 寺务第八百二十七章 世界新秩序的规划第五百零九章 束手无策第六百一十章 关外需要你们第一百三十五章 剿抚第八百四十四章 见闻第三百六十章第六百一十章七章 阎王好见,小鬼难缠第七百三十九章 战略意图、天大的人情第四百一十七章 巡铺所第六百零九章 朱由检下了狠手第四百四十一章 宫里的阴暗面第三百五十一章 提刑分司第六百五十五章 把抢来的资源填海第三百三十三章 赏功第三百八十七章 狭路第十四章 大生产第二百五十四章 困扰第六十一章 范家第六百章 八旗丁口如何安置的问题第一百零一章 登城第一百一十五章 抢盐第一百五十六章 建祠第五百零二章 开发辽东的劳力第六百五十六章 想提前打通苏伊士运河第八十九章 聚众第十七章 樊城第四百九十九章 斩将溃敌第二百四十七章 守土第六百九十七章 首辅的儿子就是不一样第二百三十二章 复杂第五十八章 溃败第三百四十二章 升级第三百一十九章 逮人第七百三十五章 人才的培养和引进第六百九十一章 有了平台,才能更好地发掘人才第六百一十八章 谷贱伤农?不会的,那可是赚钱的机会。第三百二十六章 应对第七十二章 京营2第七百零三章 想培养人才地朱慈烺第七百四十二章 出访艰辛、 惊喜、睚眦必报第八百八十章 想挑起世界大战的皇帝第五百零三章 无人可用第七百二十五章 闽人借机复仇第八百零一章 驱虎吞狼第五百六十六章 钦差人选、补充官吏数额第八百九十章 获利丰厚的农户们第一百七十章 包抄第八百四十一章 寻找合适的发展模式第三百九十二章 部署第一百六十四章 遣将第五百七十五章 皇帝打算与天下官绅为敌第七十六章 行军第七百一十五章 西班牙人的算盘第八百四十三章 与众不同
第八百五十一章 内讧第五百六十九章 五年之仇、太子有事第二百二十八章 调任第五十四章 探路第五百七十三章 对自己人下手要狠一点第四百八十四章 托孤第七百二十三章 米涅枪第一次实战第七百三十七章 朝鲜人打算送礼第六百一十九章 修路带动市场繁荣第八百零七章 攻入交趾第一百五十六章 建祠第四百九十一章 朱由检的筹谋第七章 皇庄3第一百五十八章 留名第三百九十六章 战起第二百九十五章 目的第二百八十三章 溺毙第四十三章 看望第七百八十六章 皇帝撑腰第三百九十八章 完胜第七百九十一章 给阿三找点麻烦第二百五十四章 困扰第七百一十三章 议定出兵第三百零二章 趋利第四百零二章 危急第四百零九章 齐射第八百七十二章 财政是统治的基础第一百九十章 改变第八十章 困难第六百二十六章 密会第六十一章 范家第七百五十二章 吃肉与喝汤的道理第一百三十四章 擒贼第六百零一章 圣上,这事得找块挡箭牌第四百六十七章 平顶山岗上的堡寨第六百四十章七章 扫盲班、抢人才第二百六十六章 定策第四百六十一章 杨嗣昌的担忧第七百九十章 大明新藩属国条例第七百五十一章 南北经济发展要均衡第八百六十一章 斩首计划第六百一十一章 朕有一个梦想第三百四十四章 内阁第八百四十九章 全面推广的难题第五百七十一章 朱由检的底线第三百五十九章 寺务第八百二十七章 世界新秩序的规划第五百零九章 束手无策第六百一十章 关外需要你们第一百三十五章 剿抚第八百四十四章 见闻第三百六十章第六百一十章七章 阎王好见,小鬼难缠第七百三十九章 战略意图、天大的人情第四百一十七章 巡铺所第六百零九章 朱由检下了狠手第四百四十一章 宫里的阴暗面第三百五十一章 提刑分司第六百五十五章 把抢来的资源填海第三百三十三章 赏功第三百八十七章 狭路第十四章 大生产第二百五十四章 困扰第六十一章 范家第六百章 八旗丁口如何安置的问题第一百零一章 登城第一百一十五章 抢盐第一百五十六章 建祠第五百零二章 开发辽东的劳力第六百五十六章 想提前打通苏伊士运河第八十九章 聚众第十七章 樊城第四百九十九章 斩将溃敌第二百四十七章 守土第六百九十七章 首辅的儿子就是不一样第二百三十二章 复杂第五十八章 溃败第三百四十二章 升级第三百一十九章 逮人第七百三十五章 人才的培养和引进第六百九十一章 有了平台,才能更好地发掘人才第六百一十八章 谷贱伤农?不会的,那可是赚钱的机会。第三百二十六章 应对第七十二章 京营2第七百零三章 想培养人才地朱慈烺第七百四十二章 出访艰辛、 惊喜、睚眦必报第八百八十章 想挑起世界大战的皇帝第五百零三章 无人可用第七百二十五章 闽人借机复仇第八百零一章 驱虎吞狼第五百六十六章 钦差人选、补充官吏数额第八百九十章 获利丰厚的农户们第一百七十章 包抄第八百四十一章 寻找合适的发展模式第三百九十二章 部署第一百六十四章 遣将第五百七十五章 皇帝打算与天下官绅为敌第七十六章 行军第七百一十五章 西班牙人的算盘第八百四十三章 与众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