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五十五章 把抢来的资源填海

制造货币只是铜诸多属性中最基本的一种,而一直到朱由检穿越过来的后世,铜仍然是应用领域非常广泛的战略资源,在电子、通讯、机械制造、航天航空、建筑、汽车等行业中有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

在当前所能具备的条件下拿下吕宋,利用大明当下较为先进的开采技术,对吕宋各处的铜矿进行大规模的开采,运回大明后将一部分冶炼成铜锭,然后将剩余大部分矿石填入天津近海之中储存起来,以备后世的中国人继续使用,这便是朱由检的战略规划。

吕宋铜矿只是其中之一,待航海技术突飞猛进后,大明还要派遣大量船队前往南美,不间断地从智利和秘鲁采购铜矿石运回国内进行填海。

战略资源的储备就要在整个世界还未意识到的时候进行,这是在为华夏文明的延续积蓄足够的实力,打破后世中国那种在某些资源上受制于人、不得不以天价进口的局面。

除了铜矿如此,铁矿、煤矿也要采取相同的办法。

要尽量避免国内的各种矿产资源过度开发。

不能把老祖宗留下来的如画江山给污染和破坏喽,至于别人的地方,污染能够带动当地经济发展嘛,并且可以先污染后治理啊。

这种思路并非朱由检独创。

英法美日等发达国家不就是这样做的吗?

现在自己只不过是提前动手而已。

先下手为强,后下手就贵了。

在朱由检的计划中,铜钱只能作为辅助货币来使用。

就目前,甚至是两百年之内的形势来看,金属货币还是要占据很长一段时间的主导地位,而这段时期内,就需要一种价值更高的货币来占据商品交易的主要环节。

铜钱的币值太小,如果是大宗商品交易,铜钱的价值显然是远远不够的,一箱子的铜钱其实也就值一百两银子,携带太不方便了。

铸造银币已经势在必行。

自隆万开海以后,大量白银流入大明,使得众多大明本土富豪个人财富暴涨,但是,令人尴尬的是,除了大明之外,其他国家和地区并没有将一块块的银锭当做主要流通货币使用,这些银块绝大部分只能在大明所属的地方流通。

这并不是说外国人不认同白银的价值,他们不认同的是这种没有货币形状的贵金属。

比如,你要拿着法国制造的两面都有精美图案的银币或其他金属货币,那么你的商品交易对象就会很乐意将货物出售给你,但如果你拿着同样价值的银块,那你就会无法完成交易。

很简单,人家根本不相信这种银块的价值。

基于这种对外贸易中普遍存在的现象,那尽早制造出大明专属银币就成了非常紧迫的问题。

但是,大明目前的工业水平,尤其是机械制造方面,还是要落后欧洲几个重要国家的,依靠自己的力量还无法造出铸币机。

据朱由检高中时看到的世界历史资料来看,这个时期的法国、意大利、英国都已经有了大型的铸币机,生产贵金属货币的经验已经相当成熟,所以,引进这种现今的制造技术是非常有必要的。

这个时期法国的螺旋压印机就是最好的标的物,而且获取也应该不难,只要价格合适,唯利是图的法国佬没理由不出售给大明。

现在先铸造铜钱吧,等到出访使团回国带回铸币机再说银币的事。

等到银币铸造出来后,就先在大明境内的市场上推广,成为继白银和铜钱后的第三种货币,随后再逐步想办法将市面上流通的银块收回,变成银币后再放到世面上进行流通,争取在三到五年内消灭银块,确立银币的主导地位。

这个需要慢慢来,不能在银币投放的同时便禁止银锭的流通,那样会造成货币短缺的恶劣局面,导致整个商品市场出现失衡的状况。

银币的投放就首先从在京的四品以上高官开始吧。

当然了,朱由检要率先垂范,先把內帑中的银子兑换成同等价值的银币,在这个示范效应下,高官们就不会出现很大的抵触情绪。

在新货币流通的问题上,四海商行的重要性就凸显了出来。

以四海商行在当今大明商业流通中的重要地位,只要它能率先使用这种银币,那与其相关联的诸多行业就会群起从之,在经过一段时间的使用后,那些观望风色的商人就会开始试探性的接受,并在确认其价值不会贬值后,整个市场就会逐渐认可它的属性。

现在只是设想和构思,等到实施后,再将其中存在的问题逐一解决,最终使之彻底完善起来。

至于会有人想利用银币不称重的机会,趁机从中获利的事情,这个很难杜绝,不过这种现象的出现应该是极其稀少的,到时候加大打击力度就可以了。

新银币在周边都铸有图案和文字,一旦破坏便会被视为废币,所以要想从中获利,难度还是极高的。

只要这种银币在大明的得到广泛使用,那周边的国家便会很快予以接受和认同,那样的话,在不久的将来,大明的银币和铜钱将会成为硬通货。

而大明接下来要做的便是,用各种商品从南美和日本换取大量白银,然后加工成货币,再从其他国家获取大量的战略物资。

这个过程中,大明可是最大的赢家。

就拿白糖来说,白糖不过就是将长在土里的甘蔗加工一下,卖给日本就会变成白银,加工成货币后,再从海外采购更多的物资,这个过程大明其实并没有付出多少,但却让不值钱的甘蔗转化成几十倍的利润后回到了大明。

银币制造的过程也是个产生利润的过程。

因为它不可能是纯银的,只要能达到后世流通甚广的墨西哥鹰元那种程度就足够了。

八成银,两成铅。

铅根本不值钱,无形之中就产生出了近两成的利润。

至于金币,朱由检没打算铸造。

后世的实践证明,银子并不值钱,而金子却是一直保值或超值的,铸造金币太亏了,以后要想办法把全世界的金子尽量多的搞到大明来才行。

想到铸币机,朱由检便想到远航的使团,而这个时候,他突然意识到了一个非常重要的问题。

第七章 皇庄3第四百八十九章 谁强跟谁混第七百一十二章 打还是不打第六百七十六章 大明第一支大型建筑队第五百九十八章 纳税就从天家开始第八百零九章 你就不想称霸九州岛吗?第三百六十三章 敢战第五百零四章 千金市马骨第三百八十九章 惨胜第六百七十一章 减税与股份变更第五百五十八章 凯旋、郊迎第五百零六章 建言与争议第三百一十三章 建设第二百三十八章 惊变第五百六十九章 五年之仇、太子有事第七百八十一章 登山偶遇第七百五十五章 西班牙人要来复仇第四百六十章 遣使议和第四十一章 大战5第五百五十章 改制以及新的战略第八百六十九章 风波平息 公主的婚事第五百二十六章 老温家的变化第三百四十一章 打斗第六百四十九章 宗藩改革初见成效第三百八十七章 狭路第九十九章 抵达第三十一章 商议第七百零六章 代差型武器诞生第三百三十章 改进第二百三十一章 登岛第四十七章 收留第一百四十四章 新政第十五章 哗变第八百零四章 太子大婚、万民同贺第四百五十章 皮岛第二百九十一章 细节第一百三十二章 西进第四百七十二章 善后第七十四章 后事第三章 改变战略第三百八十八章 勇者胜第三百零一章 诱惑第七百二十一章 李定国打算给西班牙人一个教训第五百二十一章 城门争夺战第六百四十六章 分级制度第七百五十九章 财富再分配要向弱小者倾斜第七百二十七章 轰塌城门、米涅枪再次显示威力第五百一十七章 准备总攻第五百一十七章 准备总攻第一百一十九章 接战第五百六十六章 钦差人选、补充官吏数额第六十五章 上门第七百二十四章 兵临城下、搜捡土著第五章 皇庄1第四十九章 城破第五百四十八章 开海面临的阻碍第二百五十五章 定策第六百零三章 孔府门前的流血事件第二百六十一章 炮击第二百九十五章 目的第八百四十四章 见闻第五百八十八章 豪门讲究的是与众不同第六百九十八章 新政的第一次成果第二百一十九章 义阉第二百三十八章 惊变第一百一十一章 盐利第六百零二章 都是皇帝的工具第六百五十八章 摧毁江南利益集团核心第五百五十六章 酒后吐真情第一百三十五章 剿抚第九十四章 献营第四百二十六章 朝鲜铳手第五百零九章 束手无策第八百零一章 驱虎吞狼第一百三十八章 杀俘第二百六十八章 料敌第二百四十六章 出关第六百九十一章 有了平台,才能更好地发掘人才第八百零七章 攻入交趾第七百零六章 代差型武器诞生第二百一十一章 回家第六百七十一章 减税与股份变更第八百四十六章 食堂饭食可比富户、话痨管事第一百七十三章 猜测第八百四十三章 与众不同第八百三十一章 改变源自于皇帝鹰犬遍布天下第六百一十四章 干股与分红第八百八十七章 丰收的喜悦、竞价第二百四十三章 蓟镇第二百二十八章 调任第八百二十六章 皇帝是个理想主义者第八百四十一章 寻找合适的发展模式第七百零七章 带着文臣武将去靶场第五百二十五章 皇宫里的一把火第五百一十五章 赵武的猜测第七百八十五章 设立新的基层政权第四百三十二章 措手不及第二百八十二章 衍圣公第五百九十二章 人人惧怕的怪兽第五百七十二章 天家耳聋眼瞎
第七章 皇庄3第四百八十九章 谁强跟谁混第七百一十二章 打还是不打第六百七十六章 大明第一支大型建筑队第五百九十八章 纳税就从天家开始第八百零九章 你就不想称霸九州岛吗?第三百六十三章 敢战第五百零四章 千金市马骨第三百八十九章 惨胜第六百七十一章 减税与股份变更第五百五十八章 凯旋、郊迎第五百零六章 建言与争议第三百一十三章 建设第二百三十八章 惊变第五百六十九章 五年之仇、太子有事第七百八十一章 登山偶遇第七百五十五章 西班牙人要来复仇第四百六十章 遣使议和第四十一章 大战5第五百五十章 改制以及新的战略第八百六十九章 风波平息 公主的婚事第五百二十六章 老温家的变化第三百四十一章 打斗第六百四十九章 宗藩改革初见成效第三百八十七章 狭路第九十九章 抵达第三十一章 商议第七百零六章 代差型武器诞生第三百三十章 改进第二百三十一章 登岛第四十七章 收留第一百四十四章 新政第十五章 哗变第八百零四章 太子大婚、万民同贺第四百五十章 皮岛第二百九十一章 细节第一百三十二章 西进第四百七十二章 善后第七十四章 后事第三章 改变战略第三百八十八章 勇者胜第三百零一章 诱惑第七百二十一章 李定国打算给西班牙人一个教训第五百二十一章 城门争夺战第六百四十六章 分级制度第七百五十九章 财富再分配要向弱小者倾斜第七百二十七章 轰塌城门、米涅枪再次显示威力第五百一十七章 准备总攻第五百一十七章 准备总攻第一百一十九章 接战第五百六十六章 钦差人选、补充官吏数额第六十五章 上门第七百二十四章 兵临城下、搜捡土著第五章 皇庄1第四十九章 城破第五百四十八章 开海面临的阻碍第二百五十五章 定策第六百零三章 孔府门前的流血事件第二百六十一章 炮击第二百九十五章 目的第八百四十四章 见闻第五百八十八章 豪门讲究的是与众不同第六百九十八章 新政的第一次成果第二百一十九章 义阉第二百三十八章 惊变第一百一十一章 盐利第六百零二章 都是皇帝的工具第六百五十八章 摧毁江南利益集团核心第五百五十六章 酒后吐真情第一百三十五章 剿抚第九十四章 献营第四百二十六章 朝鲜铳手第五百零九章 束手无策第八百零一章 驱虎吞狼第一百三十八章 杀俘第二百六十八章 料敌第二百四十六章 出关第六百九十一章 有了平台,才能更好地发掘人才第八百零七章 攻入交趾第七百零六章 代差型武器诞生第二百一十一章 回家第六百七十一章 减税与股份变更第八百四十六章 食堂饭食可比富户、话痨管事第一百七十三章 猜测第八百四十三章 与众不同第八百三十一章 改变源自于皇帝鹰犬遍布天下第六百一十四章 干股与分红第八百八十七章 丰收的喜悦、竞价第二百四十三章 蓟镇第二百二十八章 调任第八百二十六章 皇帝是个理想主义者第八百四十一章 寻找合适的发展模式第七百零七章 带着文臣武将去靶场第五百二十五章 皇宫里的一把火第五百一十五章 赵武的猜测第七百八十五章 设立新的基层政权第四百三十二章 措手不及第二百八十二章 衍圣公第五百九十二章 人人惧怕的怪兽第五百七十二章 天家耳聋眼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