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四章 后事

听着崇祯阴森冰冷的语气,说出的话如同利剑一般直刺人心,一众大太监吓得魂不附体,汗出如浆。

王德化也是崇祯为信王时的潜邸老人,朱由检登基后,他顺理成章的接过了司礼监掌印太监的大权,成为权倾一时的内相,多年来也是积攒下偌大的家产,家中的至亲也是跟着沾了光,子侄基本都在锦衣卫中挂职拿饷,然后仗着他的名气权力经商赚钱,这也是寻常之事,好在并没有为非作歹,巧取豪夺,还算是中规中矩。

王德化跟随崇祯多年,自是了解自家主人的性格脾气,知道他虽然性子急躁易怒,但对身边的人还是宽容有加的,有时也会发怒,但从来不说如此诛心之语,看来不知道是什么谣言传到了他的耳朵里了。

王德化略微抬头,迅速瞅了一眼崇祯身旁站立的王承恩,只见他低眉顺眼的低头看着地面,好像皇帝发脾气与他没有任何关系一样。

“定是这孙子传话给了皇爷!听说这阵子皇爷对他信任更甚,他的侄子也进了锦衣卫当上了实职百户,这是多大的恩宠啊,自家的几个内侄外侄虽然也是锦衣卫,都是千户级别,可实际跟锦衣卫没有一丝关系,就是挂个名而已,哪像这孙子,哼!”

想到这里,王德化擦了擦额头上的汗水,磕了一个响头后,开口道:“老奴禀皇爷,老奴等人都是残缺之人,有幸得以伺候皇爷一家,自是忠心不二,老奴是贪财了一些,可对皇爷一家忠心可鉴!适才皇爷一番言语,老奴羞愧欲死,也不知那个奴才竟敢将如此大逆不道之言说与皇爷,惹皇爷生这么大气!这个该死的奴才,要是让老奴查到是谁,定要将他碎尸万段!”

王承恩不为所动,依旧低头看着脚面,崇祯冷笑道:“王德化,朕问你,你的忠心在哪里?你从哪里判断朕适才所言是谣言?身为司礼监掌印,整个皇宫大内都在你的管辖之下,听到此事不是先去追查是不是确有其事,先想到的反而是想知道是谁告于朕知的!照你所言推论,岂不是不论宫内出现何等情治,都要瞒着朕才行?你这奴才居心何在!”

一想到王承恩暗中查访到的事情,崇祯怒火更盛,说到最后,随手抓起案上的茶杯向王德化砸了过去,“啪”的一声,茶杯正砸在王德化的头上,一下子四分五裂,鲜血顿时从王德化的头上流了下来。

王德化被一茶杯打蒙了一瞬,清醒过来后,不顾头上鲜血直流,拼命的磕头求饶,其他几人也好不到哪里,他们跟随崇祯多年,何曾见过皇爷发过如此大的火,几人也都是使劲磕头,王之心更是吓得失声痛哭起来。

崇祯爆喝一声:“别哭了!再哭拖出去杖死!”

正在大放悲声的王之心听到崇祯的喝声,就像一只鸭子突然被卡住脖颈一样,哭声顿止,上身一抽一抽的,眼泪犹自不停的往下掉落。

崇祯深吸一口气后吐出,愤怒的心情稍微缓解了一下,他冷声道:“王德化,朕看在你是潜邸旧人的份上,今天饶你一次!限你十日之内,给朕清理好宫内各种阴暗事宜,查找出心怀不轨之人,朕不想背后总有人窥探!以后宫内要是再有敢勾连内外之人,别怪朕心狠手辣!”

王德化头上的鲜血顺着脸颊流到地上,地面上已经有一小滩血渍,听到崇祯的话之后,心里顿时松了一口大气,本以为这次皇爷盛怒之下会把自己打发去守皇陵,那自己和家人多年来的富贵立马就会消散,墙倒众人推,宫里有的是羡慕嫉妒自己的人,一旦有机会,会把自家吃抹得一干二净,他暗下决心,这回不管牵扯到谁,都不会留一丝情面,一定不能失去皇爷的信任。

他咚咚磕了几个响头后道:“好教皇爷得知,老奴定会办好差事,好让皇爷安心!”

崇祯冷哼道:“朕不听口号,朕要结果!滚起来站一边去!”,王德化磕了个头,乖乖的站起,弯着腰避到一边。

看着还在地上跪着的几人,崇祯接着喝道:“王之心!你以为装出个可怜样来,朕就会心软放过你?朕知道,这宫里面论起贪财,你王之心说第二,别人不敢说第一,你什么银子都敢要,谁的银子也敢收!朕听说,朕登基数年来,你攒下的银子有几十万两之多,到底是真是假呢?”

王之心抽噎着回道:“回皇爷的话,老奴这辈子不喜欢别的,就喜欢银子,这些年下来,除了家中亲眷做些营生挣点银子孝敬老奴以外,老奴确是收了不少不该收的银子,老奴该死,回去后老奴就把这些银子献给皇爷!”

崇祯一下子气乐了,他骂道:“你个老狗!朕是惦记别人家财的昏君吗?满朝的文武勋贵,家资豪富的多了去了,难道朕都要逼迫他们捐出家财不成?以前的事,朕暂且不追究了,朕虽然穷,但也不会强人所难!朕是想问你,原先宣府镇镇守太监杜勋可是你的门下?”

王之心脑子里一下子明白了,杜勋镇守宣府数年,从这次犯事的张家口堡八家手里,没少捞好处,给自己的孝敬是所有干儿子里最多的;去年皇帝召回他之后,看在他乖巧孝顺的面子上,王之心通过王德化,把他放到司礼监做了随堂太监,杜勋自是对他这个干爹感恩不尽,言听计从。刚才当着朝臣没说此事,原来皇爷这是怕家丑外扬啊,看来自己这干儿子在劫难逃了,弄好了吐出银子来打发去守皇陵,要是弄不好,就是人财俱亡的下场啊。

心思电转间,王之心已经把前因后果想了个通透,他磕了个头,直起上身道:“回皇爷,杜勋确是老奴门下,老奴当初看他聪明伶俐,待人处事也算说得过去,这才收他为义子,他在宣府镇守数年,其间倒也不忘给老奴送上年节之礼,平日无甚往来,去年皇爷将他召回,正好司礼监随堂太监缺额,掌印太监看他文笔娴熟,其才可用,这才把他放入司礼监听差,皇爷,杜勋也是您的奴才,他要是干犯国法,老奴回去就将其打杀!”

一旁站着的王德化冲着他怒目而视,恨不得一脚踹死这个老东西:要不是你这老狗带着杜勋给咱家送了两万两银子,咱家能让他进司礼监吗?这回你把屎盆子扣到咱家头上,咱家和你没完!

崇祯呵呵一声:“锦衣卫这时已将其家产抄没了,这等吃里扒外的奴才,留之何用?朕遣其镇守九边重镇,为的就是监视当地官员将领,以防身怀异心之人,没想到其竟然与之同流合污!王之心,你带人去司礼监将其拿下,立即杖毙!你监刑!”

王德化一干人等都暗地打了个冷颤,亲手拿下干儿子,并亲自看着他被杖毙,这王之心的威望一下子就没了,以后谁还再敢投靠于他?

王之心自是明白其中道理,但此时已顾不得许多了,先保全自家再说吧,等事情了了,自家就会向皇爷求去天津养老,这么多年贪下的钱财,做个富家翁那是绰绰有余了,宫里已经待不下去了,还不如趁着皇爷没有赶尽杀绝,及早脱身,他二话不说,磕头后站起身来,弯腰倒退着出了大殿,吩咐小黄门去叫上几个行刑太监,直奔司礼监而去。

王之心走后,崇祯看了一眼还跪着的曹化淳、高起潜、刘高几人,开口道:“大明境内动荡不安,传言朱家的江山有倾覆之危,宫里的一些奴才就起了别样的心思,朕告诉尔等,只要朕在,大明就不会亡!谁要是再有小心思被朕查知,朕诛他九族!滚出去办差去!”

王德化等人几乎是连滚带爬的出了昭仁殿,心下都是告诫自己,以前那些烂事说啥都不能干了,保住眼前的富贵就行了,谁再想打听宫里的消息,那就是自己的仇人,定与他不死不休!

几日后,快马将圣旨送达孙承宗处,随着一声令下,宣府镇总督署衙门前的广场上,天天杀得是人头滚滚,围观的人群如同赶集一般,连续几日之后,几百颗人头落地,随后一批批案犯家眷在官差的解送下,南下去了岭南以及琼州,至于路上是不是病饿而死,抵达后是不是不服水土而亡,那就是天意了,他们风风光光,作威作福的时候,恐怕做梦都想不到会有今天。

至于抄没的银两,崇祯给孙承宗留下了三十万两,要求他和朱之冯效仿孙传庭之举,在宣府开荒屯田,练兵保民,招募新兵,补发积欠士卒的粮饷,拔擢使用忠心报国,正直敢战之士,全面革除宣府军阵旧有弊病,清理军中害群之马,打造出一支军纪严明,听从指挥的强军,但凡敢有阳奉阴违,或者串联对抗上令者,孙承宗有权将其斩杀。

给孙承宗的密信中,崇祯要求他派人看管好所有赃物,封存所有涉案店铺,掌柜伙计要每日向当地官府报备,等候一家名叫四海的商行前往接受这批资产和人员,这批庞大的物资价值不凡,到时四海商行可以直接用这些物资交易,省下了大批的银子,崇祯也不用再往商行注资了,单单这批物资出手后,四海商行的本金就不再短缺。

第二百一十三章 敲打第六百八十四章 军医制、西北边镇现状第六百三十七章 卢象升抵达南京第一百九十四章 说服第三百六十一章 雏形第六百六十七章 四海酒业推出的新酒第六百八十章 银子多了愁的怎么花出去第五百八十七章 有钱不一定智商高第四百七十一章 清军的反击第七百九十九章 太子大婚日期、倭国的态度第二百六十九章第五百章 战报及善后方案第八十八章 兵乱第八百六十三章 想收藏日本盔甲的太子第四百七十六章 左翼骑兵的状况第三百一十九章 逮人第五百五十章 改制以及新的战略第一百零六章 鏖战第二百八十九章第八十五章 请托第八百零五章 来大明见世面的藩属国贵宾第五十一章 亲情第七百四十二章 出访艰辛、 惊喜、睚眦必报第八百五十六章 议定出兵、太子监军第五百七十五章 皇帝打算与天下官绅为敌第六百八十三章 划时代的医疗器械第二百三十四章 开端第十七章 樊城第四百三十四章 清军的反应和对策第三百零六章 断腕第四百五十二章 旗人与汉人第一百一十一章 盐利第三十七章 大战1第七百四十六章 准备就绪第四百零五章 斩将第八百零二章 皇子的出路、朱媺娖的事业第十四章 大生产第五百八十七章 有钱不一定智商高第八百零六章 以天下财养大明第七百一十八章 屠杀事件的真正凶手第二百八十五章 官船第六百三十八章 软的不吃就来硬的第八百八十二章 大航海因为利益而开启第三十三章 安排第六百九十九章 兴建水库、酒坊不能太多第二十五章 西安左卫1第四百七十九章 明军的秘密武器第八百九十一章 未来阁臣第六百一十章七章 阎王好见,小鬼难缠第八百零三章 想做富婆的朱媺娖第四百四十二章 深谙人心的王德化第五百八十章 布置妥当第一百九十三章 周王第六百四十章七章 扫盲班、抢人才第四十一章 大战5第五章 皇庄1第五百四十八章 开海面临的阻碍第三百一十九章 逮人第七百七十六章 对外援助、强制迁移贫困人口第五百零七章 秋后算账第一百二十七章 构想第六百五十七章 皇帝要大开杀戒第六百七十九章 瞧不上首辅之子的侯方域第一百八十一章 投贼第三百二十七章 阳谋第五百八十七章 有钱不一定智商高第七百六十八章 赏爵、妇幼医院第四百五十章 多尔衮的果断第八百六十五章 打靶表演赛第二百三十九章 起因第四百六十一章 杨嗣昌的担忧第四百一十一章 白杆第五百二十六章 老温家的变化第五百五十七章 终成眷属、赐银第三百三十二章 内政第一百六十一章 受降第三百六十章 台湾第四百四十六章 惊变第七百三十七章 朝鲜人打算送礼第八百七十章 人才不问出处第五十五章 袭杀第八百一十一章 日本铁炮与大明火铳谁更强第二百七十五章 野望第五百八十三章 后宫闲话第一百九十九章 出路第七百五十五章 西班牙人要来复仇第四百七十三章 难以应对的阳谋第七百八十九章 培育海外新兴市场第八百六十一章 斩首计划第二百八十四章 设想第五百五十章 改制以及新的战略第七百八十九章 培育海外新兴市场第七百七十二章 一直憋屈的高起潜第四百六十一章 杨嗣昌的担忧第二百二十五章 使者第七百三十五章 人才的培养和引进第二百二十三章 杀鸡第五百二十九章 红夷特使联合到访大明第八百四十四章 见闻第五百七十五章 皇帝打算与天下官绅为敌
第二百一十三章 敲打第六百八十四章 军医制、西北边镇现状第六百三十七章 卢象升抵达南京第一百九十四章 说服第三百六十一章 雏形第六百六十七章 四海酒业推出的新酒第六百八十章 银子多了愁的怎么花出去第五百八十七章 有钱不一定智商高第四百七十一章 清军的反击第七百九十九章 太子大婚日期、倭国的态度第二百六十九章第五百章 战报及善后方案第八十八章 兵乱第八百六十三章 想收藏日本盔甲的太子第四百七十六章 左翼骑兵的状况第三百一十九章 逮人第五百五十章 改制以及新的战略第一百零六章 鏖战第二百八十九章第八十五章 请托第八百零五章 来大明见世面的藩属国贵宾第五十一章 亲情第七百四十二章 出访艰辛、 惊喜、睚眦必报第八百五十六章 议定出兵、太子监军第五百七十五章 皇帝打算与天下官绅为敌第六百八十三章 划时代的医疗器械第二百三十四章 开端第十七章 樊城第四百三十四章 清军的反应和对策第三百零六章 断腕第四百五十二章 旗人与汉人第一百一十一章 盐利第三十七章 大战1第七百四十六章 准备就绪第四百零五章 斩将第八百零二章 皇子的出路、朱媺娖的事业第十四章 大生产第五百八十七章 有钱不一定智商高第八百零六章 以天下财养大明第七百一十八章 屠杀事件的真正凶手第二百八十五章 官船第六百三十八章 软的不吃就来硬的第八百八十二章 大航海因为利益而开启第三十三章 安排第六百九十九章 兴建水库、酒坊不能太多第二十五章 西安左卫1第四百七十九章 明军的秘密武器第八百九十一章 未来阁臣第六百一十章七章 阎王好见,小鬼难缠第八百零三章 想做富婆的朱媺娖第四百四十二章 深谙人心的王德化第五百八十章 布置妥当第一百九十三章 周王第六百四十章七章 扫盲班、抢人才第四十一章 大战5第五章 皇庄1第五百四十八章 开海面临的阻碍第三百一十九章 逮人第七百七十六章 对外援助、强制迁移贫困人口第五百零七章 秋后算账第一百二十七章 构想第六百五十七章 皇帝要大开杀戒第六百七十九章 瞧不上首辅之子的侯方域第一百八十一章 投贼第三百二十七章 阳谋第五百八十七章 有钱不一定智商高第七百六十八章 赏爵、妇幼医院第四百五十章 多尔衮的果断第八百六十五章 打靶表演赛第二百三十九章 起因第四百六十一章 杨嗣昌的担忧第四百一十一章 白杆第五百二十六章 老温家的变化第五百五十七章 终成眷属、赐银第三百三十二章 内政第一百六十一章 受降第三百六十章 台湾第四百四十六章 惊变第七百三十七章 朝鲜人打算送礼第八百七十章 人才不问出处第五十五章 袭杀第八百一十一章 日本铁炮与大明火铳谁更强第二百七十五章 野望第五百八十三章 后宫闲话第一百九十九章 出路第七百五十五章 西班牙人要来复仇第四百七十三章 难以应对的阳谋第七百八十九章 培育海外新兴市场第八百六十一章 斩首计划第二百八十四章 设想第五百五十章 改制以及新的战略第七百八十九章 培育海外新兴市场第七百七十二章 一直憋屈的高起潜第四百六十一章 杨嗣昌的担忧第二百二十五章 使者第七百三十五章 人才的培养和引进第二百二十三章 杀鸡第五百二十九章 红夷特使联合到访大明第八百四十四章 见闻第五百七十五章 皇帝打算与天下官绅为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