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八十章 布置妥当

酉时开始的酒宴一直持续到亥时才结束,一众福建官员把钦差一行送回到下榻的客栈后,这才各自回返安歇。

由于路隽等人都是居住在福州署衙中,所以这次来到泉州后也是分别在城中几处客栈安歇。

在商业流通极其发达的泉州,各式各样大小、档次不同的酒楼客栈遍布城中,倒是不愁落脚的地方。

沿着夜半时仍旧热闹纷繁、人流涌动的街道回到宅邸后,郑芝龙和郑芝豹依旧回到下午所在的花厅,在驱走一众婢女下人后,二人换上便装,就酒宴上发生之事进行了商讨。

“大哥,恭喜啊!今上看来果然是仁厚之君,居然有这等言语夸赞大哥你,小弟我当时听着都有些动容,没想到大哥这伯爷才两年有余,这下竟是要更进一步了!真是大喜事啊!等牌匾赐下,咱们可得好好庆贺一番!”

“圣上仁厚不假,可邹部堂这回当着众人之面讲出来,此事一旦传扬开去,若是接下来开海一事上,我郑氏再不顺从听话,那可真是只能重操旧业了,自此之后,只要大明还在,子孙后代再无回返故土之可能!”

心里亦喜亦忧的郑芝龙说到最后不禁长叹一声。

他心里清楚,皇帝虽是许下了厚赏的诺言,但这个侯爵之位,是必须要付出极大代价来换取的,只是现在不知道皇帝到底打算让郑家做出何等的让步。在今晚的酒宴中,邹维琏并没有透露出一星半点的相关消息,只是抛出了有可能的靖海侯这个大饼来而已。

“我说大哥,你这心里头就别拧巴了,明日只要邹部堂一说,一切不就都明白了?到时候咱们再做打算就是了!反正现下是在咱们的地盘,谁都翻不了天!”

就在邹维琏等人在鸿宾楼开怀畅饮、谈笑风生的时候,位于泉州知府衙门不远处一座面积不大的衙门后院里,锦衣卫泉州千户所千户刘轩也正在与人对酌。

“冯兄自京师远道来闽,连日奔波不得安歇,现下终是布置妥当了,来,小弟敬冯兄一杯,冯兄立下大功飞黄腾达之日,别忘了拉扯小弟一把!”

刘轩举起斟满米酒的酒杯笑着对方桌对面冯姓男子道。

对面的冯姓男子年约三旬左右,身穿灰色布袍,眼小鼻塌、相貌平平,看上去极其普通,属于大街上无数的路人甲其中之一那种,但他的真实身份可是连锦衣卫都指挥使也不敢小觑的。

这名男子叫冯顺,掌握着锦衣亲军内最为精锐的武装力量-------五百名锦衣缇骑,也是亲军内唯一一位统领不满额属下的千户。

冯顺祖辈是跟着太祖朱元璋平定蒙元的军中一员,天下太平后进入亲军,到他这一辈已是传了十三代,对大明最是忠心不过。

而冯顺本人不仅武技高超,而且心思缜密、善于谋划和布局,是一名不可多得的智勇双全式的人物。在通过种种调查摸底后,朱由检把本来是百户的冯顺拔擢到千户一职,并把缇骑交于其掌控,冯顺对皇帝的信任自是感恩戴德,暗自发誓愿为皇帝效死。

之所以说锦衣卫都指挥使也不敢小觑冯顺,那是因为,缇骑是直接听命于皇帝的。每次锦衣卫要执行重大任务,都需要奏请皇帝后才可以动用缇骑,其他任何人也无权调动一名缇骑。

锦衣缇骑是从数万名校尉力士中经过层层选拔和考核,最终选出对皇家忠诚度最高、在亲军世袭五代以上、武技高超、胆大心细、头脑灵活,精通埋伏、袭杀、化装探查、绘制简易地图等等各种手段的数百人,可谓是真正的精英。

朱由检穿越过来后,出于对局势恶化的担心,所以想到了这只最为忠心的队伍。

为了加强这只精锐小队的战斗力,朱由检特意下令从当时的京营和勇卫营中挑选教官,把战场上小规模骑队冲锋搏杀的武技教授给这伙缇骑,从而使缇骑的战斗力再次得到了较大提升。

冯顺奉旨率三百缇骑南下前往福建,在到达福州之后,按照事先制订的策略开始分兵。他亲率两百人分批前往泉州,副千户左震领一百人潜入福州府城,然后分别在福州、泉州两地锦衣卫千户所的配合下,开始对郑氏集团下面的主要头目的居住地和日常行踪进行探查和踩点,并制定相应的作战计划,一旦邹维琏与郑芝龙谈崩,两地的缇骑在得信后立刻对目标发动突袭。

经过十多天连续不断的踩点跟踪,到今天为止,郑芝龙手下主要头领的相关情治都已大体探查清楚,现在可以说是万事俱备只欠东风了。

“谢过老弟吉言,老哥心领了。不过此事到底如何,现下还是两说着。某临南下前,圣上曾特意吩咐过,绝不可因贪功而擅自起衅,只有钦差与靖海伯未谈妥后方可动武。

我等身为天家鹰犬,一切自当以圣上之意为首要之务,至于立功与否并不重要。某此次带队南下,也是为了应付不测而已。”

冯顺举杯一口饮净,放下酒杯拿起筷箸夹起一块干笋炒鸡丝放到口中,一边咀嚼一边漫不经心地回道。

“冯兄言之有理,只要圣意能够达成,我等立功与否都为次要。不过,话既然说到这里,此间也无外人,冯兄以为此次靖海伯最终能如圣上之意?”

刘轩也是数代世袭锦衣卫出身,在京城时便与冯顺相熟,两人虽谈不上相交莫逆,但因彼此间并无利益冲突,故而闲谈时倒也显得较为轻松自然。

“以某之见识来看,此次靖海伯有七成能顺从了圣意。你想想,靖海伯富可敌国之事人尽皆知,若是换做你我有此身家,首要之事便是想着如何去守住富贵,好使自家后代子孙永享荣华,哪还肯再去冒一点险?

再说句不好听的话,某之前也曾对靖海伯发迹之经历有过探究,发觉其并无枭雄之姿,其举止行为比当初之闯逆、献逆等巨贼差之甚远,顶多算一方大豪而已。故此,某觉着,此次邹部堂语气会商,成功之可能甚大!”

从冯顺的心里来讲,他当然希望郑芝龙违逆圣意,然后他带人将其擒获或击杀,那可真的是大功一件了,将来凭借此功,再往上一步是极有可能的。

但在冷静的分析之后,冯顺心里还是有些不大不小的失落感,或许这次的大功已经无望了。

综合各方面的情况来看,郑芝龙的确不是能成气候的枭雄,软硬兼施之下,郑芝龙最终极可能会妥协,已经埋伏在钦差下榻客栈内外的二十名缇骑很可能会用不上了。

这些精通近身搏杀的缇骑已经携带着长短燧发火铳、弩弓、震天雷等利器,替换掉了打着钦差仪仗那些普通护兵,只要事有不谐,就会在瞬间内将郑家兄弟及随员当场击杀。

只要这边一动手,负责传递消息的锦衣卫会即刻赶赴安海镇,已经潜伏在安海镇外大山中的一百名缇骑得信后将会对靖海伯府、以及镇上其他海寇头目进行突袭,在福州的另一路也是同样如此。

用心算无心,再加上缇骑们超强的战斗力、领先时代的火器,所有这些被打击目标将会无一幸免。

第七百七十章 首位现任高官致仕第八百五十三章 各有算计第五百三十七章 大手笔升擢、谈判开始第七百九十四章 新军、人事任免、漕运改革第七百九十二章 大明军事观察团第五十六章 接应第二百五十三章 惧敌第五百二十二章 打进盛京城第六十三章 锦衣第七百八十八章 科技成果是水到渠成第五百三十九章 朕有一策第五百一十八章 蛊惑人心第二百零四章 忧虑第六百二十四章 坚定不移地站在皇帝这边第八百五十八章 远征和目的第七百六十一章 跨国婚姻第八百七十四章 用你的金子买你的人才第五百四十八章 开海面临的阻碍第四百三十一章 白杆悍卒 白甲凶猛第七百八十一章 登山偶遇第七百零八章 未雨绸缪,亡羊补牢第三百零九章 远虑 (求订阅收藏)第二百四十一章 父子第八百四十一章 寻找合适的发展模式第八十五章 请托第五百二十三章 逐街逐屋争夺第一百八十四章 战前第六百三十六章 苏州府抢了首功第二百八十一章 准备第一百九十章 改变第六百五十六章 想提前打通苏伊士运河第一百四十八章 收获第六百零八章 又发财了第四百四十六章 惊变第一百四十六章 肥羊第九十三章 城外第七百二十四章 兵临城下、搜捡土著第五百三十三章 是执法还是行凶第八十五章 请托第一百六十八章 边镇第六百五十九章 衙门年假、年终奖第二百六十九章第七百三十七章 朝鲜人打算送礼第四百九十九章 斩将溃敌第四百四十二章 深谙人心的王德化第八百零八章 冲突与应对第六百八十二章 医院开张,御医坐诊第八百三十七章 伶牙俐齿、殴打官差第五百五十八章 凯旋、郊迎第七百六十三章 大明的海上巨无霸第六百三十九章 这回忍了,下回呢?第七百六十八章 赏爵、妇幼医院第一百五十四章 天算第五百一十章 一切可以重来吗?第六百三十一章 张网以待、终有所获第六百八十一章 北京第一人民医院第七百五十九章 财富再分配要向弱小者倾斜第七百六十四章 进军西域、 逆贼成擒第二百七十章 围城第四百六十章 遣使议和第十一章 勇卫营第七百六十三章 大明的海上巨无霸第一百六十五章 蛊惑第五百六十五章 皇帝不高兴第二百七十三章 束手第六百一十二章 表态站队第七百三十六章 贵国岁入几何呀?第七百八十一章 登山偶遇第五十二章 攻城第八百一十四章 诱敌出击、断其后路第八百五十九章 大兵压境下,没忘了分化郑家第六百五十章 宫内改革、减少天家个人财富第七百三十七章 朝鲜人打算送礼第六百五十四章 以大义为名,目的还是利益第三百八十八章 勇者胜第七百七十二章 一直憋屈的高起潜第四百九十章 惩戒与栽培第四百六十四章 清军内部的分歧第八百七十五章 新体系的建立第七百零一章 太子逛街遇贼第五百三十章 爱挑事的大佛郎机人第五百零四章 千金市马骨第一百七十一章 奇兵第八百二十八章 病重第四百八十四章 托孤第一百九十六章 战后第六百八十七章 为了利益,多尔衮打算把侄子给宰了第三百五十七章 办学第四百六十七章 平顶山岗上的堡寨第八百一十八章 大败亏输第七百一十三章 议定出兵第一百一十七章 布置第五百五十六章 酒后吐真情第二百三十八章 惊变第四百零四章 杀意第七百九十四章 新军、人事任免、漕运改革第三百六十五章 驿站第六章 皇庄2第三百九十六章 战起第一百零六章 鏖战
第七百七十章 首位现任高官致仕第八百五十三章 各有算计第五百三十七章 大手笔升擢、谈判开始第七百九十四章 新军、人事任免、漕运改革第七百九十二章 大明军事观察团第五十六章 接应第二百五十三章 惧敌第五百二十二章 打进盛京城第六十三章 锦衣第七百八十八章 科技成果是水到渠成第五百三十九章 朕有一策第五百一十八章 蛊惑人心第二百零四章 忧虑第六百二十四章 坚定不移地站在皇帝这边第八百五十八章 远征和目的第七百六十一章 跨国婚姻第八百七十四章 用你的金子买你的人才第五百四十八章 开海面临的阻碍第四百三十一章 白杆悍卒 白甲凶猛第七百八十一章 登山偶遇第七百零八章 未雨绸缪,亡羊补牢第三百零九章 远虑 (求订阅收藏)第二百四十一章 父子第八百四十一章 寻找合适的发展模式第八十五章 请托第五百二十三章 逐街逐屋争夺第一百八十四章 战前第六百三十六章 苏州府抢了首功第二百八十一章 准备第一百九十章 改变第六百五十六章 想提前打通苏伊士运河第一百四十八章 收获第六百零八章 又发财了第四百四十六章 惊变第一百四十六章 肥羊第九十三章 城外第七百二十四章 兵临城下、搜捡土著第五百三十三章 是执法还是行凶第八十五章 请托第一百六十八章 边镇第六百五十九章 衙门年假、年终奖第二百六十九章第七百三十七章 朝鲜人打算送礼第四百九十九章 斩将溃敌第四百四十二章 深谙人心的王德化第八百零八章 冲突与应对第六百八十二章 医院开张,御医坐诊第八百三十七章 伶牙俐齿、殴打官差第五百五十八章 凯旋、郊迎第七百六十三章 大明的海上巨无霸第六百三十九章 这回忍了,下回呢?第七百六十八章 赏爵、妇幼医院第一百五十四章 天算第五百一十章 一切可以重来吗?第六百三十一章 张网以待、终有所获第六百八十一章 北京第一人民医院第七百五十九章 财富再分配要向弱小者倾斜第七百六十四章 进军西域、 逆贼成擒第二百七十章 围城第四百六十章 遣使议和第十一章 勇卫营第七百六十三章 大明的海上巨无霸第一百六十五章 蛊惑第五百六十五章 皇帝不高兴第二百七十三章 束手第六百一十二章 表态站队第七百三十六章 贵国岁入几何呀?第七百八十一章 登山偶遇第五十二章 攻城第八百一十四章 诱敌出击、断其后路第八百五十九章 大兵压境下,没忘了分化郑家第六百五十章 宫内改革、减少天家个人财富第七百三十七章 朝鲜人打算送礼第六百五十四章 以大义为名,目的还是利益第三百八十八章 勇者胜第七百七十二章 一直憋屈的高起潜第四百九十章 惩戒与栽培第四百六十四章 清军内部的分歧第八百七十五章 新体系的建立第七百零一章 太子逛街遇贼第五百三十章 爱挑事的大佛郎机人第五百零四章 千金市马骨第一百七十一章 奇兵第八百二十八章 病重第四百八十四章 托孤第一百九十六章 战后第六百八十七章 为了利益,多尔衮打算把侄子给宰了第三百五十七章 办学第四百六十七章 平顶山岗上的堡寨第八百一十八章 大败亏输第七百一十三章 议定出兵第一百一十七章 布置第五百五十六章 酒后吐真情第二百三十八章 惊变第四百零四章 杀意第七百九十四章 新军、人事任免、漕运改革第三百六十五章 驿站第六章 皇庄2第三百九十六章 战起第一百零六章 鏖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