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四十六章 惊变

这些宫人们学有所成后,不仅是给整个社会贡献了更多有用之才,也会给自身带来巨大的好处。

在这个女人二十五岁就被认定为人老珠黄的时代,这些宫人们想要嫁到一个条件还算不错的门第中几乎是不可能的事情。

朱由检倒也是曾经想过,强行将这些宫人许配给军队里的中层单身将官,但后来又把这个念头给掐灭了。

他这样做的话倒是没人敢反对,但是因为世俗的观念和年龄上的弱势,成婚之后,这些宫人们的夫君极有可能是要纳妾的,作为大龄妇人的她们,在与那些十几岁的小妾争宠中会不可避免的处于下风,身无所长又渐渐失去姿色的她们怕是过的并不那样如意。

Www •тт kān •¢ O

而如果这些宫人是有一技傍身的女医从业者、每月都能拿到朝廷发放的薪资,那她们将来的命运就会大不相同了。

从古至今,医者都是受到社会上各个阶层广发尊重的职业,女医也不例外。

人吃五谷杂粮哪有不生病的?

生病就要郎中医治,妇人生病当然需要女医诊治。

而静安堂的出现给广大女性带来了极大的便利,女医也迅速的被这个社会接纳和接受,并没有谁对此提出质疑和谩骂。

有了医术这个特长,这些宫人们的地位就会无形中得到认可和提高,在嫁人时就会有了更多的选择和自主权,将来的幸福也会有了更多的保障。

在把事情吩咐下去之后,朱由检去后殿换了便服,用完午膳之后小憩小半个时辰,换好衣服后带着王承恩去了乾清宫。

最近关外的战事奏报接连不断。

从张远部阻击岳托开始,到陈奇瑜阵前斩将后派人夜烧阿巴泰的粮草物资,一直到昨日送达的白杆兵和车营大败清军六旗主力,一封封报捷的文书接踵而至,使得最近一段时间内朝堂上的气氛也融洽了了不少。

各个衙门里大大小小的官吏都对建奴的即将覆灭感到由衷的高兴,在他们眼中,建州本就是大明的领地,建奴和流贼一样,都是一群反贼,就需要平灭才行。

在朱由检的授意下,锦衣卫通过各种渠道把捷报宣扬了出去,京师的百万人口都获知了官军取得的一场场胜利,在人们交口称赞官军威武的同时,也对今上的英明神武表示了最大的敬意。

自崇祯八年至今,短短四年的时间内,肆虐大明北境的流贼已经消亡殆尽,四处逃难的千万流民得到了安置,京师百姓的生活水平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只要再将建奴剿灭,大明将再次恢复到四海升平的太平日子中。

京师中几乎所有人都对即将到来的盛世深信不疑,因为他们已经从自己以及身边的变化中感受到了那种先兆。

来到乾清宫的朱由检刚刚坐定,杨嗣昌与兵部左侍郎王家桢便匆匆忙忙的进入殿中,两人脸上的表情都是极为难看。

“启禀圣上,关外紧急军情送达!孙传庭与陈奇瑜、秦良玉联名奏报:东阁大学士、蓟辽督师洪承畴率部意图拦截东虏宁远败兵,不料遭敌埋伏突击!敌我双方混战中,洪亨九不幸身负重伤,被标营人马抢救回城后正在医治中!随后东虏两路大军现已合兵一处,退回到松锦一线,孙白谷、陈玉铉、秦督正整合各部与东虏大军对峙中!”

二人匆忙躬身施礼后,杨嗣昌语带沉痛的禀报道。

“什么?!洪卿重伤?!伤情怎样?事情经过究竟如何?有无详情奏报?!现下敌我态势是何状况?军心有无动摇?”

听罢杨嗣昌的禀报,朱由检腾地从龙椅上站起身来,一脸震惊地连续发问道。

没想到在形势一片大好的时候,一向用兵谨慎的洪承畴竟然会在战阵中受伤,幸亏孙传庭、秦良玉也在前线,这两人的名气和威望足以镇得住数万官军,要不然的话一军主帅重伤之下,军心难免会有不稳的情况出现。

现在虽不知道洪承畴的伤势到底如何,但既是重伤,短期内肯定是无法履职,那么就必须有人作为主帅来指挥全军作战了。

因为医疗条件的限制,冷兵器时代的重伤往往意味着随时处在死亡的边缘。

在这个没有抗生素的时代,不各种兵刃上都携带着大量的致命病菌,尤其是兵刃上那些锈迹,一旦见血后就会渗透血液之中,很难清除和医治,受创者会持续高烧,大部分人根本熬不过去。

“启禀圣上,此为孙、陈、秦三人所发战况详情,还请我皇御览!”

杨嗣昌闻言自袖中掏出一份奏报,王承恩疾步上前接过后转身来到朱由检面前躬身呈上,朱由检接过后并未立即查看,而是果断的下达了指令。

“大伴,速速派人去卫生署,命吴有性携带所需药材即刻赶赴松锦,要不惜一切代价保住洪卿之性命!传朕旨意,命孙传庭暂代蓟辽督师一职,节制前线兵马!陈奇瑜督粮道,务必保证粮道安全!

杨卿拟旨,命宣大杨国柱、虎大威、陕西镇贺人龙、艾万年、山西总兵王朴、昌平总兵左良玉、山东总兵刘泽清等部人马,即刻拔营出关北上!命黄得功部即刻北上拱卫京师!王卿,你即刻亲赴山海关督军,以防不测之事生发!”

一连串指令发出后,王承恩与杨嗣昌、王家桢分别施礼后各自前去忙碌,朱由检拿着孙传庭的奏报翻看起来。

朱由检之所以将各路兵马调派到关外,并不是因为前方战事吃紧、兵力不够的原因。

他是想借着大战之际,考察各部士卒的战力,以及这些总兵大将对朝廷的忠诚度,以为战事结束后的军队重组做好准备。

对于前方的战事,朱由检并不担心。

自从清军主力南下以来,在与各路明军的交手中都处在明显的下风,人员折损已经非常严重,八旗兵实力已是大大削弱。对于人口基数很小的八旗来说,这些损失都是致命的,就算他们现在退回盛京,十年之内也很难恢复到南下之前的状况。

而明军受益于火器的威力,虽然人马也有损失,但对于亿兆人口的大明来讲,兵源可谓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

和依仗个人武勇的八旗兵不同,明军火铳手的训练太简单了,根本不用训练武技厮杀,只需要有胆气和毅力就可以。

不客气的说,普通人只要严格训练半年,就会成为一名说得过去的铳手,参加过一次实战之后,就会迅速成长为一名合格的大明官军。

与明军火铳手极为快速是成长不同,一个八旗男子要想成长为一名合格的战士,中间需要一个漫长的过程,并且最后还不一定能够成功。

因为现在的环境和条件已经发生了巨大的改变,八旗再想如先前一样拿明军练手升级已经根本不可能了。

不经过大量实战的士卒根本称不上精锐之师。

第三百七十四章 殴打第七百六十六章 西班牙军队登陆第五百零二章 开发辽东的劳力第七百四十六章 准备就绪第二百四十一章 父子第八百五十九章 大兵压境下,没忘了分化郑家第一百六十四章 遣将第二百九十三章 试探第五百六十九章 五年之仇、太子有事第六百五十六章 想提前打通苏伊士运河第四百九十九章 斩将溃敌第三百二十三章 目的第八百九十二章 北美大陆是必占之地第六百零三章 孔府门前的流血事件第二百三十掌 登船第六百八十三章 划时代的医疗器械第七百五十六章 新产品卖给欧洲人、抛砖引玉第七百六十三章 大明的海上巨无霸第二百八十八章 布网第四百零七章 冲锋第一百八十四章 战前第一百一十四章 垄断第七百七十九章 老司机带带我第二百三十六章 策略第六百二十八章 勋贵们的猜测和打算第八十一章 打算第八百四十二章 新概念、新思路第四百九十三章 新内阁 新章程第四百九十二章 内阁人选第四百六十三章 再来一次十三副?第二十七章 初战第七百三十三章 打造东南亚基地第五百二十章 开花弹第二百三十七章 主帅第七百三十八章 驻军是为了保护你们的安全第三百六十一章 新年第八百九十三章 太子做官第五百零七章 秋后算账第七百七十八章 荷兰人想找大明做帮手第三百三十六章 武备第五百六十七章 国子监里不是有人吗第九十章 平息第二百六十一章 炮击第八百八十二章 大航海因为利益而开启第四百零五章 斩将第六百一十五章 致仕和退休、养老金第五百九十五章 证据在手、开始抄家第七百三十三章 打造东南亚基地第八百五十八章 远征和目的第十五章 哗变第六百四十章七章 扫盲班、抢人才第二百六十九章第三百六十九章 激战第二百八十九章第六百四十六章 分级制度第二百八十七章 钓鱼第七百三十七章 朝鲜人打算送礼第三百九十章 分歧第四百六十三章 再来一次十三副?第四百五十章 皮岛第七百三十六章 贵国岁入几何呀?第七百八十章 保护贸易自由、敲竹杠第八百五十章 变生肘腋第四百零二章 危急第一百五十四章 天算第五百四十三章 荷兰人的考量第五百五十五章 赵小娘子的婉拒第一百零二章 再登第五百七十八章 舍不得第六百六十九章 让农户增产的同时还能增收第六百三十二章 锦衣卫弹得琵琶不是你认知中的琵琶第八百七十四章 用你的金子买你的人才第二百三十八章 入京第一百五十一章 愁城第七百二十四章 兵临城下、搜捡土著第三百六十五章 驿站第三百七十章 壮烈第五百零八章 多尔衮和多铎第八百零一章 驱虎吞狼第一百一十六章 冲突第四百七十七章 国运第四百一十三章 功成第二百五十九章 哨探第三十五章 事定第八百二十七章 世界新秩序的规划第八百五十四章 瓦解第二百五十章 宁远第五百三十五章 战后军队整合第四百二十一章 钱庄银票的目的和作用第一百六十五章 蛊惑第一百九十九章 出路第五百六十五章 皇帝不高兴第一百八十五章 分割第五百五十九章 放假、大肆采购、衣锦还乡第四十五章 郑芝龙第四百四十八章 料敌与布置第五百九十三章 选准目标、准备动手第七百六十三章 大明的海上巨无霸第七百一十章 懿安皇后的主意
第三百七十四章 殴打第七百六十六章 西班牙军队登陆第五百零二章 开发辽东的劳力第七百四十六章 准备就绪第二百四十一章 父子第八百五十九章 大兵压境下,没忘了分化郑家第一百六十四章 遣将第二百九十三章 试探第五百六十九章 五年之仇、太子有事第六百五十六章 想提前打通苏伊士运河第四百九十九章 斩将溃敌第三百二十三章 目的第八百九十二章 北美大陆是必占之地第六百零三章 孔府门前的流血事件第二百三十掌 登船第六百八十三章 划时代的医疗器械第七百五十六章 新产品卖给欧洲人、抛砖引玉第七百六十三章 大明的海上巨无霸第二百八十八章 布网第四百零七章 冲锋第一百八十四章 战前第一百一十四章 垄断第七百七十九章 老司机带带我第二百三十六章 策略第六百二十八章 勋贵们的猜测和打算第八十一章 打算第八百四十二章 新概念、新思路第四百九十三章 新内阁 新章程第四百九十二章 内阁人选第四百六十三章 再来一次十三副?第二十七章 初战第七百三十三章 打造东南亚基地第五百二十章 开花弹第二百三十七章 主帅第七百三十八章 驻军是为了保护你们的安全第三百六十一章 新年第八百九十三章 太子做官第五百零七章 秋后算账第七百七十八章 荷兰人想找大明做帮手第三百三十六章 武备第五百六十七章 国子监里不是有人吗第九十章 平息第二百六十一章 炮击第八百八十二章 大航海因为利益而开启第四百零五章 斩将第六百一十五章 致仕和退休、养老金第五百九十五章 证据在手、开始抄家第七百三十三章 打造东南亚基地第八百五十八章 远征和目的第十五章 哗变第六百四十章七章 扫盲班、抢人才第二百六十九章第三百六十九章 激战第二百八十九章第六百四十六章 分级制度第二百八十七章 钓鱼第七百三十七章 朝鲜人打算送礼第三百九十章 分歧第四百六十三章 再来一次十三副?第四百五十章 皮岛第七百三十六章 贵国岁入几何呀?第七百八十章 保护贸易自由、敲竹杠第八百五十章 变生肘腋第四百零二章 危急第一百五十四章 天算第五百四十三章 荷兰人的考量第五百五十五章 赵小娘子的婉拒第一百零二章 再登第五百七十八章 舍不得第六百六十九章 让农户增产的同时还能增收第六百三十二章 锦衣卫弹得琵琶不是你认知中的琵琶第八百七十四章 用你的金子买你的人才第二百三十八章 入京第一百五十一章 愁城第七百二十四章 兵临城下、搜捡土著第三百六十五章 驿站第三百七十章 壮烈第五百零八章 多尔衮和多铎第八百零一章 驱虎吞狼第一百一十六章 冲突第四百七十七章 国运第四百一十三章 功成第二百五十九章 哨探第三十五章 事定第八百二十七章 世界新秩序的规划第八百五十四章 瓦解第二百五十章 宁远第五百三十五章 战后军队整合第四百二十一章 钱庄银票的目的和作用第一百六十五章 蛊惑第一百九十九章 出路第五百六十五章 皇帝不高兴第一百八十五章 分割第五百五十九章 放假、大肆采购、衣锦还乡第四十五章 郑芝龙第四百四十八章 料敌与布置第五百九十三章 选准目标、准备动手第七百六十三章 大明的海上巨无霸第七百一十章 懿安皇后的主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