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百二十七章 世界新秩序的规划

其实后世某种世界通用货币诞生是二战之后的事了。

在经历了长达数年惨烈的大战后,苏、英、法等同盟国主要国家的首脑聚在一起商议一番,觉着如果以后再次发生这种大战的话,会给各个国家的财富带来巨大损失,现在应该把各国的黄金送到一个安全的地方存储起来,然后以每个国家存储黄金的数量来发行一种黄金券,并指定这种黄金券的价值,比如一盎司黄金等于多少钱,用这笔钱可以买到多少物资,以此来促使这种黄金券成为世界流通货币的目的。

会议期间,美苏等国围绕基金配额、黄金配额减免、银行配额等问题展开博弈,最终在双方的妥协下,大会取得了成功。在美国的支持下,苏联正式跻身国际金融体系四强之列,苏联同时承认了美国在战后世界金融秩序中的领导地位。

而美元在这次会议中大获全胜,与会各国一致公认美元与黄金挂钩,成为世界金融市场最主要的流通货币,这也是美元被称为美金的由来。

这次会议就是著名的布雷顿森林会议,直到美元宣布与黄金脱钩前,世界金融秩序都是遵循布雷顿森林体系的基本原则运行。

其实说白了,这次会议只不过是列强瓜分世界的分赃大会而已,而有着悠久灿烂文明的华夏国度却不幸成为了被瓜分国之一。

换一种说法,如果大明想要让自己的货币占据世界经济主导地位,必须要有一场涉及大半个地球、世界上各个主要国家都主动或被动参与的超大型战争,在其中某一集团濒临团灭时,一直隔岸观火的大明挺身而出,对被定义为邪恶的一方展开毁灭性攻击并取得最终胜利,从而一跃成为世界领袖、正义化身,彻底奠定世界领导者的地位。

就当前的世界局势来看,后世挑起世界大战的轴心国或处于蛰伏发育期,或正在被大明设计肢解阉割中,发生在奥斯曼帝国与西班牙、葡萄牙、法国之间的战争并不算惨烈,也没有波及到更多国家,还没有到你死我活的地步,所以创建世界新秩序的条件尚未成熟,朱由检的大金融计划还需要一个漫长的酝酿过程。

不管在自己的有生之年是不是能够建立起大明主导的世界金融新秩序,但一百多年后,西方玩弄的这套鬼把戏必须要记录在案,大明要择机率先实施。

于是,朱由检花费数天时间,将自己所构想的金融计划写了下来,然后命人喊来朱慈烺及内阁诸臣,耳提面命,把自己所了解的相关金融知识倾囊而授。

整个教授过程虽然不算太长,但朱慈烺等人彻底消化吸收这些新知识却需要很久,毕竟这些崭新的观念和理论,对生活在旧经济循环圈内所有人的思想都是一种巨大冲击。

既然不具备占据金融制高点的条件,那么现在的形势下要做的就是如何一步步向着既定目标前进。

与欧洲强国进行本币互换就是整个计划的第一步,这一步中隐藏的后招其实就是,大明商品可以尽可能多的占据其本国消费市场,不过随着这个倾销计划的推行,随后会引发什么样的后果,现在还不得而知。

朱由检对社会经济学也是一知半解,很多事情也只是抱着边走边看的想法去做。

不过,本着未雨绸缪的思路,在他的授意下,这几年从欧洲引进的人才也不再仅仅局限于物理数学方面,一些在经济发展趋势方面有着独特认知和见解的英才也被招到了大明。

在千百年实用主义的影响下,这些人才在逻辑思维能力明显要强于大明本土的精英,在宣示毕生效忠与大明,并取得大明国籍后,朱由检已经将有关于经济发展趋势的课题交给了其中的几人,相信在不远的将来,这些人才会在相互论证中拿出一套符合经济发展规律的先进理论来。

只要你有真才实学,那就可以去往遥远的东方,在富饶文明的大明帝国,过上比本国王室还要奢华舒适的生活,并且可以利用大明政府提供的优质资源,在自己所擅长的领域尽情施展,一旦有良好的成果拿出来,就会获得极为丰厚的物质奖励。

这些言论在欧洲各国精英阶层已经渐渐流传开来。

而随着笛卡尔等首批定居大明的人才寄给亲朋好友的书信,以及随同书信一起抵达的钱物,这些都足以证明了传言不虚,再加上荷兰政府推波助澜的暗地宣扬下,欧洲各国许多各方面的人才都产生了来到大明生活的念头,有些日子较为窘迫、或者在本国不受重视的人才已经迫不及待的四处打听,希望尽早搭上东印度公司的商船来到大明,早日过上传说中的幸福生活。

事实让到来的人并没有失望,甚至远超其想象。

那些先行者们在衣食住行等各方面所享受的物质待遇,绝对是他们原先在本土做梦都不敢想或想不到的。

园林式的庭院住宅、身上所穿都是在欧洲售价昂贵的绸缎布帛、品种繁多的各色美食、出行乘坐的四轮马车、干净整洁的城市环境等等,所有的一切都是在欧洲看不到的。

只不过,这些后来者们也通过各种途径获知,所有这些美好事物,都需要各人凭本事来换取。

新来者会被安排在经过简单装饰的普通住宅居住生活,大明朝廷会给他们发放生活补助,以保障他们的基本生活,在适应一段时间后,会根据各人所报的专长,由其领域内的五人专家小组对其进行严格的考核,合格者将会被录用为皇家理工学院教师,然后就会享受到与其水平相当的物质待遇,这就代表了大明对其本人学识的认可。

至于未达标者,对不起,因为你不是大明所需要的人才,所以这里不适合你居住,鸿胪寺会在合适的时间安排其乘坐商船返回本国,并会送上一份颇为丰厚的路费。

别以为这是浪费,这份路费可以让大明的好名声被宣扬出去,这也是软实力的传播途径之一。

第四百八十一章 错误的排阵第三百九十章 分歧第六百一十八章 谷贱伤农?不会的,那可是赚钱的机会。第一百零四章 见面第六百六十八章 要想升迁,只靠着纳粮可不够第七百四十四章 舆论的重要性第八百四十七章 长公主殿下召见第四百六十章 遣使议和第一百九十六章 战后第五百二十一章 城门争夺战第七百五十二章 吃肉与喝汤的道理第七百三十八章 驻军是为了保护你们的安全第八百五十八章 远征和目的第三百六十五章 登陆第四百一十四章 四轮马车第四百二十七章 溃败第八百二十三章 新型战列舰、大型商队远航第二百零四章 忧虑第二百七十一章 迎敌第六百三十二章 锦衣卫弹得琵琶不是你认知中的琵琶第十六章 平叛第五百章 战报及善后方案第八百七十六章 医疗不能私有化第一百二十章 激战第七百零三章 想培养人才地朱慈烺第七百零六章 代差型武器诞生第五百一十一章 各有算计第二百二十九章 草民第三百二十七章 阳谋第一百八十六章 拦截第七百三十一章 建立国中之国第一百零二章 再登第五百一十九章 葡萄牙教官第四十二章 计划第三百四十五章 温体仁第一百四十七章 凌迟第七百零四章 大明的武备要和别人形成代差第四百九十二章 内阁人选第五百四十四章 诱之以利第八百三十二章 吏治就是治吏第七百一十七章 大明海军抵达马尼拉第六百四十九章 宗藩改革初见成效第八百四十一章 寻找合适的发展模式第三百二十九章 骨肉第四十七章 收留第八百一十八章 大败亏输第七百四十四章 吏治与治吏第一百九十一章 放贷第五百二十一章 城门争夺战第七百七十五章 交出汉奸,举族北迁第六百六十四章 方以智还是太过年轻了第七百八十章 保护贸易自由、敲竹杠第八百八十三章 首辅之子第七十三章 处置第五百八十章 布置妥当第十章 初见文臣第七百七十一章 前世故人来第七百二十章 零伤亡、报仇第四百二十六章 朝鲜铳手第四百一十二章 对峙第六百一十章 关外需要你们第六百八十九章 孙传庭纳妾第七十九章 凤阳第六百二十六章 密会第一百七十一章 奇兵第四百零三章 惨败第六百三十九章 这回忍了,下回呢?第二十三章 陛见第三百六十章第五百零一章 新设府县与驻军第八章 皇庄4第五百七十二章 天家耳聋眼瞎第九十四章 献营第四百零二章 危急第八百八十七章 丰收的喜悦、竞价第五百一十三章 不是当年的萨尔浒第三百六十章 台湾第一百九十六章 战后第一百一十九章 接战第八百五十五章 向大明求援第五百七十四章 惩处和人事调整第二百九十五章 目的第六百零八章 又发财了第三百二十八章 返京第七百二十五章 闽人借机复仇第七百三十二章 陈奇瑜的策略第六百二十一章 朱媺娖的新玩具第五章 皇庄1第六十七章 招供第八百五十一章 内讧第二章 骆养性第一百零三章 心机第五百四十二章 带西夷开开眼第六百八十二章 医院开张,御医坐诊第二百七十八章 进宫第一百五十章 裁撤第八百六十章 以文制武还是文武并重?第八百一十八章 大败亏输第七十一章 京营1第七百七十五章 交出汉奸,举族北迁
第四百八十一章 错误的排阵第三百九十章 分歧第六百一十八章 谷贱伤农?不会的,那可是赚钱的机会。第一百零四章 见面第六百六十八章 要想升迁,只靠着纳粮可不够第七百四十四章 舆论的重要性第八百四十七章 长公主殿下召见第四百六十章 遣使议和第一百九十六章 战后第五百二十一章 城门争夺战第七百五十二章 吃肉与喝汤的道理第七百三十八章 驻军是为了保护你们的安全第八百五十八章 远征和目的第三百六十五章 登陆第四百一十四章 四轮马车第四百二十七章 溃败第八百二十三章 新型战列舰、大型商队远航第二百零四章 忧虑第二百七十一章 迎敌第六百三十二章 锦衣卫弹得琵琶不是你认知中的琵琶第十六章 平叛第五百章 战报及善后方案第八百七十六章 医疗不能私有化第一百二十章 激战第七百零三章 想培养人才地朱慈烺第七百零六章 代差型武器诞生第五百一十一章 各有算计第二百二十九章 草民第三百二十七章 阳谋第一百八十六章 拦截第七百三十一章 建立国中之国第一百零二章 再登第五百一十九章 葡萄牙教官第四十二章 计划第三百四十五章 温体仁第一百四十七章 凌迟第七百零四章 大明的武备要和别人形成代差第四百九十二章 内阁人选第五百四十四章 诱之以利第八百三十二章 吏治就是治吏第七百一十七章 大明海军抵达马尼拉第六百四十九章 宗藩改革初见成效第八百四十一章 寻找合适的发展模式第三百二十九章 骨肉第四十七章 收留第八百一十八章 大败亏输第七百四十四章 吏治与治吏第一百九十一章 放贷第五百二十一章 城门争夺战第七百七十五章 交出汉奸,举族北迁第六百六十四章 方以智还是太过年轻了第七百八十章 保护贸易自由、敲竹杠第八百八十三章 首辅之子第七十三章 处置第五百八十章 布置妥当第十章 初见文臣第七百七十一章 前世故人来第七百二十章 零伤亡、报仇第四百二十六章 朝鲜铳手第四百一十二章 对峙第六百一十章 关外需要你们第六百八十九章 孙传庭纳妾第七十九章 凤阳第六百二十六章 密会第一百七十一章 奇兵第四百零三章 惨败第六百三十九章 这回忍了,下回呢?第二十三章 陛见第三百六十章第五百零一章 新设府县与驻军第八章 皇庄4第五百七十二章 天家耳聋眼瞎第九十四章 献营第四百零二章 危急第八百八十七章 丰收的喜悦、竞价第五百一十三章 不是当年的萨尔浒第三百六十章 台湾第一百九十六章 战后第一百一十九章 接战第八百五十五章 向大明求援第五百七十四章 惩处和人事调整第二百九十五章 目的第六百零八章 又发财了第三百二十八章 返京第七百二十五章 闽人借机复仇第七百三十二章 陈奇瑜的策略第六百二十一章 朱媺娖的新玩具第五章 皇庄1第六十七章 招供第八百五十一章 内讧第二章 骆养性第一百零三章 心机第五百四十二章 带西夷开开眼第六百八十二章 医院开张,御医坐诊第二百七十八章 进宫第一百五十章 裁撤第八百六十章 以文制武还是文武并重?第八百一十八章 大败亏输第七十一章 京营1第七百七十五章 交出汉奸,举族北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