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百四十四章 舆论的重要性

在朱由检的构想中,未来不管是理工学院还是其他类型的高等大学,都将会以超然的方式存在,朝廷相关衙门仅对其具有指导作用,而不是约束和管辖作用。

有事大家可以坐下来谈,相关衙门可以提出某方面的意见和建议,但在学术问题上,还是要大学自己说了算。

大学就是研究和讨论学术的地方,是一块净土,一旦被权势侵袭,那就会逐渐失去它最初的意义。

理工学院祭酒都将是礼部尚书级,将来其他大学也会依照此例,但级别可能不会这么高。

朱由检并没有打算让方以智从政。

大明不缺官员,但方以智这样的人才却是极其稀缺,如果让他从政,那大明最多就是多一个贤臣,却会失去一位能够培养大批人才的良师。

另一位名人朱舜水(朱之瑜)已经在崇祯十一年被朱由检安排进了理工学院,现在的职务是人文学院的山长,职级为正五品。

对于这位博采众长的实用主义人物,用他的思想来影响和改变举子们陈旧的观念,这才是最为关键的。

朱舜水曾经专门对实用主义做过简单的阐述。

“所谓实用者,一曰有益于自己身心,二曰有益于社会。”

“为学之道,在于近里着己,有益天下国家,不在掉弄虚脾,捕风捉影。……勿剽窃粉饰自号于人曰‘我儒者也’。处之危疑而弗能决,投之艰大而弗能胜,岂儒者哉?”

朱舜水这种先进的理念和思想,正是朱由检极为赏识的。

从厂卫暗探反馈的信息来看,在赴任人文学院这三年多来,朱舜水这种实用主义思想,正在被更多的举子所接受,而随着笛卡尔等人的到来,更是为实用主义的推广提供了一个极佳的平台。

朱由检有理由相信,只要理工学院能够创造出更多新事物,在这种示范效应下,务实作风将会在更加广泛的范围内得以推广,理工学院将会成为改变大明的人才摇篮。

但是,要想彻底打破千百年来的某些腐朽思想的禁锢,舆论的引导将会是极为重要的。

引导舆论的大杀器------报纸是不是该登场了?

如果把朱舜水、方以智等人的观点刊登与上,进行大面积大范围的传播,在辅以具体的事例,比如各地开荒拓田取得的成效、下乡举子中表现优异的一些正面典型、理工学院学以致用诞生的最新成果等等,那对整个社会的潜在影响将会是十分巨大的。

舆论的作用是无与伦比的,来自后世的朱由检自然是最清楚不过。

但这种足以改变整个世界的武器也是柄双刃剑,一旦控制不好,未来会对社会造成非常严重的危害,说它是洪水猛兽也丝毫不为过。

现在大明办报纸的技术条件已经具备,无论是油墨、活字印刷书、纸张,甚至是套图等各项技术已是非常成熟,只要自己把这个创意一讲,朱由检相信,不出数日,一份样本便会摆在自己的面前。

现在的将作局汇聚了各行业的能工巧匠,再加上四海商行招揽的各种人才,京师的技术力量已经远超经济繁荣的江南地区,等到数年后理工学院的首批人才成长起来,各种新生事物就会以雨后春笋之势茁壮成长,成为大明经济社会发展的强劲动力。

至于谁来掌管这个治世利器,朱由检的心里的人选倒是有几个。

朱舜水、陈子龙、吴伟业、张岱。

这四人都是明末的大才子,每个人的名气在后世都是响当当的,而支撑名气的就是他们本身具备的超凡才华。

朱舜水就不必再提,先说陈子龙。

被后世誉为“明诗殿军”、“明代第一词人”的陈子龙可以说是上述四人中文学成就最高的。

其特出之才情、文章,与铮铮之民族气节,毫无争议的成为明末清初文坛盟主,《明史》中也有他的本传,称其“生有异才,工举子业,兼治诗赋古文,取法魏、晋,骈体尤精妙”。

其诗歌创作,尤其是中后期诗歌创作,旨在继承盛唐诗歌创作反映现实的精神,特别强调文学创作的社会意义,所以其诗感慨时事,关心民生,雄深豪迈,沉郁顿挫,苍劲之色与节义相符,同时文辞华美、音韵铿锵,浸透着忧国忧民的真挚情怀与高尚的爱国节操,是结束明代复古派诗歌创作的最后一个大诗人。

而这位大名士在历史上的结局也是十分地悲壮。

在抗清被俘押往南京的途中,途经松江境内跨塘桥时,他乘守者不备,突然投水以死,捞起时已经气绝,清军还残暴地将其凌迟斩首,弃尸水中。时年四十岁。

今年三十四岁的陈子龙正处在人生最好的年华,虽然还没有经历前世历史中那些坎坷,但其才华依旧是冠绝群伦。

崇祯十一年时,在朱由检的授意下,陈子龙在观政结束后,被吏部派往南京府为官,从锦衣卫呈送的奏报来看,这几年陈子龙在本职中还是表现的较为出色,从其处置的几件案子中可以看出,陈子龙刚正不阿的作风一如历史上那般,并没有因为环境太过平顺而失去自我。

其实朱由检把陈子龙打发到南京府,并不是想看看这位名士的治政能力,他的初心是打算看看,在历史已经彻底改变之后,陈子龙和柳如是能不能走到一起。

崇祯八年两人短暂同居过,彼此之间的感情还是相当深挚的,这一点从《柳如是别传》里还是能够得出确凿证据的,但令人遗憾的是,两人终不得谐连理。

这其中的原因有几个方面。

一是由于陈妻张孺人不能相容,柳亦不愿为妾。

二是由于陈当时经济状况不能满足柳之要求。

要知道作为秦淮河的培育出来的柳如是,过惯了纸醉金迷的生活,从原先那种千人宠万人哄的状态,骤然过起了清贫的日子,巨大的心理落差下,柳如是虽然与众不同,但一时半会还是很难接受的。

这种事其实在后世屡见不鲜。

许多山盟海誓,最终还是败给了柴米油盐。

朱由检认为,除了上述原因外,还有更深层次、更为关键的因素,导致两人最终分道扬镳。

第五百八十章 布置妥当第八百五十二章 求援第八百四十章 税赋分家、皇帝大气魄第一百五十章 裁撤第四百二十六章 朝鲜铳手第一百四十二章 闲谈第四百七十章 先轰击再射击第六百一十六章 朝廷没钱养老?士绅们有啊!第八百一十九章 发展是让最广大者受益第八百一十章 给平户藩的大礼包第六百七十二章 扩大支柱产业规模第七百三十八章 驻军是为了保护你们的安全第六百二十一章 朱媺娖的新玩具第七百六十八章 赏爵、妇幼医院第四百五十七章 登陆辽东第四百四十八章 料敌与布置第五百三十九章 朕有一策第二百七十一章 迎敌第三百五十三章 恩赏第一百二十六章 立威第三百六十二章 修改第六百七十章 人类历史上第一次大规模解剖第一百四十章 宋应星第六百六十六章 一座县衙的日常第二百九十四章 外夷第二百二十三章 杀鸡第二百二十五章 使者第五百五十四章 额就是中意她!第六百四十二章 卢阎王第八十六章 心思第八百八十一章 提前着手、有备无患第三十二章 匠户第二百八十六章 贩私第五十八章 溃败第六百一十一章 朕有一个梦想第四百三十一章 白杆悍卒 白甲凶猛第七十九章 凤阳第六百六十一章 西苑野趣第一百九十二章 祖制第三百九十八章 完胜第二百六十九章第四百二十二章 庄元洲的思虑与选择第五百五十三章 李进忠的春天来了第五百九十八章 纳税就从天家开始第六百一十九章 修路带动市场繁荣第八百七十五章 新体系的建立第二百一十九章 义阉第九十六章 心思第七十九章 凤阳第六百九十九章 兴建水库、酒坊不能太多第九十四章 献营第四百三十九章 后路危机第五百二十章 开花弹第二百二十一章 征税第七百八十一章 登山偶遇第六百四十五章 六百里加急第七百六十六章 西班牙军队登陆第一百零九章 家人第八百二十二章 基建狂魔、满八旗集体改姓第七百三十三章 打造东南亚基地第一百九十八章 放假第八百一十一章 日本铁炮与大明火铳谁更强第一百二十七章 构想第五百七十六章 整体规划和布局第一百六十章 请降第二百一十四章 楚王府第四百三十三章 突然出现的怪物第一百零八章 宫内第八百零五章 来大明见世面的藩属国贵宾第四百九十七章 捷报传来第五十章 残暴第五百章 战报及善后方案第四百零八章 弹雨第一百八十六章 拦截第六百一十八章 谷贱伤农?不会的,那可是赚钱的机会。第五百四十五章 以地换地第一百三十九章 图谋第八百一十四章 诱敌出击、断其后路第五百二十五章 皇宫里的一把火第一百七十九章 安定第六百六十五章 做梦也没想到能吃饱饭的李保第二百八十一章 准备第三百四十一章 打斗第八百零七章 攻入交趾第四百一十二章 对峙第六百六十三章 热烈欢迎大明帝国使团到访第三百六十五章 登陆第一百九十六章 战后第三百四十一章 打斗第三百四十七章 新规第三百四十八章 司农寺第四百零八章 弹雨第二百四十三章 蓟镇第七百二十八章 捷报第三百五十一章 提刑分司第一百三十三章 北上第一百三十八章 杀俘第六百八十三章 划时代的医疗器械第四百九十四章 圣驾亲临第七百九十二章 大明军事观察团
第五百八十章 布置妥当第八百五十二章 求援第八百四十章 税赋分家、皇帝大气魄第一百五十章 裁撤第四百二十六章 朝鲜铳手第一百四十二章 闲谈第四百七十章 先轰击再射击第六百一十六章 朝廷没钱养老?士绅们有啊!第八百一十九章 发展是让最广大者受益第八百一十章 给平户藩的大礼包第六百七十二章 扩大支柱产业规模第七百三十八章 驻军是为了保护你们的安全第六百二十一章 朱媺娖的新玩具第七百六十八章 赏爵、妇幼医院第四百五十七章 登陆辽东第四百四十八章 料敌与布置第五百三十九章 朕有一策第二百七十一章 迎敌第三百五十三章 恩赏第一百二十六章 立威第三百六十二章 修改第六百七十章 人类历史上第一次大规模解剖第一百四十章 宋应星第六百六十六章 一座县衙的日常第二百九十四章 外夷第二百二十三章 杀鸡第二百二十五章 使者第五百五十四章 额就是中意她!第六百四十二章 卢阎王第八十六章 心思第八百八十一章 提前着手、有备无患第三十二章 匠户第二百八十六章 贩私第五十八章 溃败第六百一十一章 朕有一个梦想第四百三十一章 白杆悍卒 白甲凶猛第七十九章 凤阳第六百六十一章 西苑野趣第一百九十二章 祖制第三百九十八章 完胜第二百六十九章第四百二十二章 庄元洲的思虑与选择第五百五十三章 李进忠的春天来了第五百九十八章 纳税就从天家开始第六百一十九章 修路带动市场繁荣第八百七十五章 新体系的建立第二百一十九章 义阉第九十六章 心思第七十九章 凤阳第六百九十九章 兴建水库、酒坊不能太多第九十四章 献营第四百三十九章 后路危机第五百二十章 开花弹第二百二十一章 征税第七百八十一章 登山偶遇第六百四十五章 六百里加急第七百六十六章 西班牙军队登陆第一百零九章 家人第八百二十二章 基建狂魔、满八旗集体改姓第七百三十三章 打造东南亚基地第一百九十八章 放假第八百一十一章 日本铁炮与大明火铳谁更强第一百二十七章 构想第五百七十六章 整体规划和布局第一百六十章 请降第二百一十四章 楚王府第四百三十三章 突然出现的怪物第一百零八章 宫内第八百零五章 来大明见世面的藩属国贵宾第四百九十七章 捷报传来第五十章 残暴第五百章 战报及善后方案第四百零八章 弹雨第一百八十六章 拦截第六百一十八章 谷贱伤农?不会的,那可是赚钱的机会。第五百四十五章 以地换地第一百三十九章 图谋第八百一十四章 诱敌出击、断其后路第五百二十五章 皇宫里的一把火第一百七十九章 安定第六百六十五章 做梦也没想到能吃饱饭的李保第二百八十一章 准备第三百四十一章 打斗第八百零七章 攻入交趾第四百一十二章 对峙第六百六十三章 热烈欢迎大明帝国使团到访第三百六十五章 登陆第一百九十六章 战后第三百四十一章 打斗第三百四十七章 新规第三百四十八章 司农寺第四百零八章 弹雨第二百四十三章 蓟镇第七百二十八章 捷报第三百五十一章 提刑分司第一百三十三章 北上第一百三十八章 杀俘第六百八十三章 划时代的医疗器械第四百九十四章 圣驾亲临第七百九十二章 大明军事观察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