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四十二章 闲谈

看着眼前挖出的十余块成熟的番薯,崇祯虽然早有心理准备,但多少还是有点失望。

与后世经过无数次杂交改良、育苗追肥等高科技条件下产出的番薯相比,地上的这些番薯个头显然要小了很多,看来亩产量也不会很高,但应该比其他粮食作物要高出不少。只要以后慢慢的了解番薯的习性,精心培育栽种,相信产量会逐步提升。至于番薯的口感倒是无所谓,后续几年的大饥荒下,有口吃的就不错了,谁还挑剔味道。

王承恩和刘朝看着地上的一堆奇形怪状的物事,对这种东西能否如皇爷说的可以食用持怀疑态度。

王承恩犹豫一会终于开口道:“皇爷,这东西真能填饱肚子?老奴怎么看着跟大黄蕨根相近?该不会是药材吗?寻常人无病无灾,吃了不会有事?”

刘朝也出言道:“皇爷,这番薯该如何食用?今年只种了十余亩,是否扩种还需皇爷示下。”

崇祯笑道:“别小看这些东西,将来大明百姓的口粮可就要指望它了!番薯最大好处是耐旱!现下大明旱情越来越严重,从最初的山陕始,现已蔓延至河南、山东。据朕所知,京畿一带有些府县今年雨量较往年锐减,此乃天灾,非人力所能相抗!朝廷能做的就是尽最大之力帮助受灾百姓能有口饭吃,番薯便是利器之一!至于如何食用,主要就是洗净煮熟直接吃,或是煮熟晒干后磨成粉做成蒸饼,其他方式现下暂不尝试。”

崇祯看了眼在一旁做乖宝宝状的朱慈烺和长平,笑道:“烺哥儿拿几块去,找个避风之处,照朕所说的方法烤番薯去吧!”

朱慈烺和长平施礼后每人拿了几块番薯飞奔而去,几名侍卫急忙跟上。

“据朕所知,番薯种植起来并不难。明年全力扩大种植亩数,种子不够派人去故徐学士家乡寻找,那边应该还有栽种的农户,最好把人全家搬来。刘朝你现下即刻着人挖一亩番薯,看看到底产量几何!”崇祯吩咐道。

刘朝立刻命庄头去找人前来手番薯,崇祯则在程千里的护卫下去了皇庄中一处宅院歇息,王承恩也跟了过来。

喝了一杯热茶之后,崇祯对侍立在旁的王承恩道:“大伴,东厂现下运转如何?所属人员是否尽职?行事有无与锦衣卫重叠之处?”

王承恩躬身回禀道:“回皇爷的话,东厂自老奴一下现有千户、档头、番役八百六十三名,俱是从锦衣卫中选拔精干之才,经数月磨合,目下运作已趋正常,少有懈怠之人!与锦衣卫偶有重叠,但无碍大局!”

崇祯点头道:“东厂重开之后,阁老重臣屡次三番上本,皆言复开东厂非社稷之福。厂卫复起下朝臣俱是心中惴惴,无心公事。若是所用非人,稍有不慎,便会重蹈魏逆之覆辙,并极力蛊惑朕关闭东厂!只是朕意已决,此等奏本全部留中,哼!他们的小算盘朕岂能不知?无非是不想头顶有利剑高悬而已!”

王承恩附和道:“回皇爷,老奴数年来一直冷眼观瞧朝堂之上,现今终有所得。老奴觉得在许多大事上,朝臣越反对的,只要皇爷坚持下来,最终结局越对大明有利!反之,越是朝臣们极力推动之事,越对大明有害无利!”

崇祯闻言不禁哈哈大笑,指着王承恩道:“哈哈哈哈!你个老货!怎地说出如此经典之言!此言直击当下朝廷之要害!要是那帮文官听你今日之言,怕不是恼羞成怒下,直接扑上来与你拼命!哈哈哈哈!”

王承恩得意的笑道:“以前他们要是扑上来,老奴肯定不是对手!可要是现下,哼哼!老奴的东厂也不是吃斋念佛的善男信女!”

崇祯笑了一阵后道:“大伴,你可知他们到底为何要这样做?”

王承恩摇头道:“老奴只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

崇祯道叹了一口气道:“其实很简单,他们所言所行,为的都是个人或者其背后势力的利益,很少为朕、为大明百姓着想!在他们眼中,大明是朱家而不是他们家的,自家何须费心劳神为别人打算?就算改朝换代,对大多数朝臣们而言不过是换个东家而已!只要少不了大家的高官厚禄,跟着谁家不是干?”

王承恩咬牙切齿的道:“这帮混账行子!老奴恨不得挨个把他们家给抄了!把他们的家眷发到教坊司,世代为奴为婢!”

崇祯摆手道:“那倒不必,其实想想也是人之常情。。千里做官只为财,对他们而言,寒窗苦读,耗尽无数心血,最终不就是为了做官?做官为的就是求财求利。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或许有些人还有为国为民的情怀,自始至终未忘初心,但绝大部分人的初心早就迷失在纸醉金迷中了。”

王承恩不解的问道:“照皇爷的说法,这帮混账并无错处不成?”

崇祯笑道:“朕坐在这个位子上,要想把祖宗留下的江山经营好,倒也不算太难。孟子有云:君使臣以礼,则臣事君以忠;君之视臣如手足,则臣之视君如腹心;臣只视君如犬马,则君之视臣如国民。朕要做的无非是想要名的给他名,想要利的给他利。但朕的前提就是,无论你身处何位,须得把该做之事做好。文官治理一方,其治下大多数百姓衣食无忧;武将征战沙场,既能体恤士卒,又能打的胜仗。朕要做的便是赏罚分明,使其少有怨言,一切难题便能迎刃而解!”

王承恩摇头道:“皇爷所言太过简单了!老奴岂不知皇爷的难处?有人要名好说,但要利就难了!也就这两年内帑宽泛一些,之前皇爷哪有许多银钱与他们?皇爷衣袍边角破损都不舍得更换;为了省下些许银钱以供国用,皇后都要亲自织布以便减少开支!老奴看在眼中,疼在心里!只恨自身无能,无法襄助皇爷!”

说着说着,王承恩眼圈红了起来。

崇祯也是心中感慨。自己没穿越之前,这具身体的前身对自己太过刻薄。衣食住行个个方面全部从简,就是为了从牙缝里抠出点银子来支应大明各种急需。没办法,身在局中当然无法破局,只有自己这个冷眼旁观的后来者才知道如何着手改变。

一阵急促的脚步声响中,刘朝兴冲冲闯入屋内,不顾礼仪眉开眼笑的嚷道:“皇爷!大喜啊!”

崇祯知道定是番薯的亩产出来了,所以并未怪罪刘朝,笑着问道:“可是番薯产量称量出来了?”

刘朝还未回话,王承恩不满的小声呵斥道:“还不跪下行礼?你个奴婢忘了自家是谁了不成?”

刘朝这才醒过神来,慌忙跪下磕头请罪:“皇爷恕罪,奴婢该死!实因奴婢太过高兴所致!皇爷莫怪!”

崇祯起身走过去,伸手拉了刘朝一把,笑着打趣道:“你刘朝将来是要青史留名的人了,朕怎会怪你!起来吧!”

宫里这么多权宦大铛,皇帝何时这么礼遇过他人?

刘朝又是害怕又是感动,满脸通红的爬起身来,手足无措的躬身道:“奴婢这等贱躯,怎敢让皇爷相扶!莫要污了皇爷的身子!”

崇祯又想气又想笑,开口道:“行了行了!朕又不是妇人,哪来的污了身子!你快说,到底产出几多?”

“奴婢亲自看着庄户称量,一亩产出足有千斤啊!皇爷!近十石啊!奴婢活了几十年,从未见过一亩地有如此多的产出啊!”刘朝开心之下,眼睛都眯成了一条缝,嘴巴都快咧到耳朵边了。

王承恩只知栽种番薯一事,但过耳既忘,也未详尽了解过番薯究竟为何物,今日也是初次见到实物。

他一听此物亩产竟能达到近十石,吃惊之下双目圆睁,嘴巴大张,满脸的惊异之色。

也难怪,多少年来,人们只知道一亩能打一石粮食就是很好的收成了,那还得是上好的良田,地力贫瘠的田地,一亩能有个几斗就不错了。

惊讶过后,他顾不得刚才斥责刘朝失礼了,趋前几步揪住刘朝的袍领厉声问道:“亩产十石?刘朝你可不要蒙骗皇爷!不然咱家把你打发到浣衣局去!”

刘朝苦笑着回道:“老祖宗,奴婢哪敢胡言?的确是十石啊!不信你亲自过去查验便是!”

崇祯心里也是挺高兴。原以为一亩有个几百斤就不错了,没成想居然千斤左右,自己整日发愁的粮食问题总算是多了一条心的渠道。

他笑道:“大伴放手!刘朝所言的确不虚。据朕所知,要是经过改良,此物产量会到几千斤!”

王承恩松开揪着刘朝衣袍的手,向崇祯躬身赔罪道:“老奴失礼了!还请皇爷责罚!”

崇祯笑着摇头道:“别整天罚来罚去的!你二人都是无心之失!何况你等皆是朕信任之人,朕岂会处处在意细枝末节!”

二人赶忙再次行礼致谢。王承恩早就自诩是皇家中人,刘朝听到皇帝如此坦诚之言,心里自是感动无比。

王承恩开口道:“皇爷适才说此物会至数千斤?莫不是有人种出过?”

崇祯肯定的点点头道:“的确有人种出过,不过此人已去世多年了!”

他心里还是有些遗憾,上学时并未掌握这方面的知识。要是个农业专家穿越过来,种出后世的一亩地数千斤问题不大,到时所有问题都会迎刃而解。

不等王承恩继续追问,崇祯接着道:“刘朝,如何储存番薯,故徐学士的书中当有记载。待来年开春之后,你要安排好,全力扩大种植亩数,此物至关重要,你务必用心!”

第一百二十一章 伏击1第六百六十章 得有个好身体,带家里人去撸串第一百三十七章 宗藩第一百一十八章 迎敌第六百六十五章 做梦也没想到能吃饱饭的李保第三百六十一章 雏形第七百九十七章 直击老巢、签署不平等条约。第六百九十一章 有了平台,才能更好地发掘人才第四百二十章 银票第八百三十六章 夜市上的纷争第五百四十章 驱虎吞狼第二百零五章 逃荒第二百五十二章 情弊第六百四十五章 六百里加急第六百三十九章 这回忍了,下回呢?第六百六十七章 四海酒业推出的新酒第八百零一章 驱虎吞狼第三百零四章 面孔第一百一十九章 接战第七百零四章 大明的武备要和别人形成代差第六百零七章 以拿贼的名义第六百七十章 人类历史上第一次大规模解剖第四百章 布防第五百三十七章 大手笔升擢、谈判开始第二百三十八章 惊变第六百二十七章 皇帝到底想干什么呢?第六百九十一章 有了平台,才能更好地发掘人才第六百六十七章 四海酒业推出的新酒第三十九章 大战3第四百五十七章 登陆辽东第五百一十八章 蛊惑人心第二十九章 整顿第六百一十六章 朝廷没钱养老?士绅们有啊!第一百二十七章 构想第四百四十二章 深谙人心的王德化第五百二十七章 大明第一辆四轮马车上路第五百九十四章 北镇抚司的手段第二百九十章 宴会第一百九十二章 祖制第一百零六章 鏖战第六百二十二章 女大不由娘第五百三十八章 强硬第六百六十六章 一座县衙的日常第七百六十六章 西班牙军队登陆第九十八章 计议第七十三章 处置第三百四十章 酒后第七百八十八章 科技成果是水到渠成第三百零四章 面孔第八百二十四章 新一代海上霸主第五百八十三章 后宫闲话第四十九章 城破第六百四十章七章 扫盲班、抢人才第二百三十七章 主帅第四百八十三章 戛然而止的战事第四十章 大战4第二百一十八章 弑父第六十九章 发展第三百四十八章 司农寺第六百五十五章 把抢来的资源填海第二百一十章 废除第八百章 太子听政、安抚郑芝龙第五百五十六章 酒后吐真情第八十章 困难第六百八十四章 军医制、西北边镇现状第八百六十三章 想收藏日本盔甲的太子第六百五十八章 摧毁江南利益集团核心第一百八十九章 佛郎机炮第二百四十一章 父子第三百五十九章 偷人第六十九章 发展第五百零二章 开发辽东的劳力第八百零三章 想做富婆的朱媺娖第五百零八章 多尔衮和多铎第四百三十六章 后路之忧第二百八十三章 溺毙第八百二十章 四海商行对大明发展的特殊贡献第八百零三章 想做富婆的朱媺娖第七百六十七章 甲申天变之日、同样的方式、不同的人第七百一十五章 西班牙人的算盘第四百二十章 银票第四百五十四章 建州困境第四百零二章 危急第八百四十四章 见闻第七百二十七章 轰塌城门、米涅枪再次显示威力第四百三十三章 突然出现的怪物第八百八十一章 提前着手、有备无患第二百四十章 奏对第五百五十五章 赵小娘子的婉拒第七百一十七章 大明海军抵达马尼拉第四百二十四章 不谋而合第六百六十五章 做梦也没想到能吃饱饭的李保第九十二章 分进第六百九十四章 又一种出口挣大钱的新产品第六百四十八章 被同化的危险、必须警醒第五百五十一章 恢复大唐安西四镇第八百零六章 以天下财养大明第一百二十六章 立威第六百三十七章 卢象升抵达南京第五百八十三章 后宫闲话
第一百二十一章 伏击1第六百六十章 得有个好身体,带家里人去撸串第一百三十七章 宗藩第一百一十八章 迎敌第六百六十五章 做梦也没想到能吃饱饭的李保第三百六十一章 雏形第七百九十七章 直击老巢、签署不平等条约。第六百九十一章 有了平台,才能更好地发掘人才第四百二十章 银票第八百三十六章 夜市上的纷争第五百四十章 驱虎吞狼第二百零五章 逃荒第二百五十二章 情弊第六百四十五章 六百里加急第六百三十九章 这回忍了,下回呢?第六百六十七章 四海酒业推出的新酒第八百零一章 驱虎吞狼第三百零四章 面孔第一百一十九章 接战第七百零四章 大明的武备要和别人形成代差第六百零七章 以拿贼的名义第六百七十章 人类历史上第一次大规模解剖第四百章 布防第五百三十七章 大手笔升擢、谈判开始第二百三十八章 惊变第六百二十七章 皇帝到底想干什么呢?第六百九十一章 有了平台,才能更好地发掘人才第六百六十七章 四海酒业推出的新酒第三十九章 大战3第四百五十七章 登陆辽东第五百一十八章 蛊惑人心第二十九章 整顿第六百一十六章 朝廷没钱养老?士绅们有啊!第一百二十七章 构想第四百四十二章 深谙人心的王德化第五百二十七章 大明第一辆四轮马车上路第五百九十四章 北镇抚司的手段第二百九十章 宴会第一百九十二章 祖制第一百零六章 鏖战第六百二十二章 女大不由娘第五百三十八章 强硬第六百六十六章 一座县衙的日常第七百六十六章 西班牙军队登陆第九十八章 计议第七十三章 处置第三百四十章 酒后第七百八十八章 科技成果是水到渠成第三百零四章 面孔第八百二十四章 新一代海上霸主第五百八十三章 后宫闲话第四十九章 城破第六百四十章七章 扫盲班、抢人才第二百三十七章 主帅第四百八十三章 戛然而止的战事第四十章 大战4第二百一十八章 弑父第六十九章 发展第三百四十八章 司农寺第六百五十五章 把抢来的资源填海第二百一十章 废除第八百章 太子听政、安抚郑芝龙第五百五十六章 酒后吐真情第八十章 困难第六百八十四章 军医制、西北边镇现状第八百六十三章 想收藏日本盔甲的太子第六百五十八章 摧毁江南利益集团核心第一百八十九章 佛郎机炮第二百四十一章 父子第三百五十九章 偷人第六十九章 发展第五百零二章 开发辽东的劳力第八百零三章 想做富婆的朱媺娖第五百零八章 多尔衮和多铎第四百三十六章 后路之忧第二百八十三章 溺毙第八百二十章 四海商行对大明发展的特殊贡献第八百零三章 想做富婆的朱媺娖第七百六十七章 甲申天变之日、同样的方式、不同的人第七百一十五章 西班牙人的算盘第四百二十章 银票第四百五十四章 建州困境第四百零二章 危急第八百四十四章 见闻第七百二十七章 轰塌城门、米涅枪再次显示威力第四百三十三章 突然出现的怪物第八百八十一章 提前着手、有备无患第二百四十章 奏对第五百五十五章 赵小娘子的婉拒第七百一十七章 大明海军抵达马尼拉第四百二十四章 不谋而合第六百六十五章 做梦也没想到能吃饱饭的李保第九十二章 分进第六百九十四章 又一种出口挣大钱的新产品第六百四十八章 被同化的危险、必须警醒第五百五十一章 恢复大唐安西四镇第八百零六章 以天下财养大明第一百二十六章 立威第六百三十七章 卢象升抵达南京第五百八十三章 后宫闲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