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六十五章 做梦也没想到能吃饱饭的李保

崇祯十二年二月的大明西北地区依旧是处于春寒料峭的季节,带着寒意的北风与湿润温暖的南风互不相让,在这片辽阔的原野上追逐着、缠斗着,远远望去,田野和山脉间已有嫩绿色隐现。

无论严寒如何的残酷,春天终究是到来了。

陕西行省平凉府卫护县七里堡外的原野上,年过四旬的李保双手环膝蹲在自家的田埂上,打望着绿油油的麦田。

午时的暖阳晒在清布袄子上,让他感觉到格外的温暖舒适,束发的网巾已是浆洗的有些破损,一双皂色布鞋上各自打着一块补丁,蓝色的布裤倒是还有七八成新的样子。

李保的户籍原属延安府延长县,崇祯九年时,随着时任陕西巡抚孙传庭的一声令下,陕北一带无数农户拖家带口的被迁至了平凉府,开始了轰轰烈烈的修房建屋、开荒拓田、兴修水利的大生产运动。

李保对于离开祖祖辈辈生存的土地虽然心有不舍,但他心里明白,官府大老爷们是为了让他们活命,这才把他们安置到了平凉府来。

要是还在老家待下去,要么会成为流贼,走上造反掉脑袋的不归路,要么跟着大队流民四处流动,最终化作路边的枯骨。

从崇祯二年开始的异常天气根本没有好转的样子,本就干旱的陕北地区雨水越来越少,大小河流慢慢都断流了,只剩下干涸龟裂的河床还在向世人昭示着,这里曾经是清澈见底的水脉。

越来越严重的旱情席卷了陕北地区,到了崇祯八年末,大部分村庄的水井都有了干枯的迹象,人畜饮水都成了问题,就别说田里的庄稼了。

就在农户们日渐绝望,很多人已经逃散出去时,孙传庭孙菩萨来了。

随后的场景就是,在官府派下的救命口粮吊着命的情况下,崇祯九年间,数不清的李保们陆陆续续辗转迁移来到了平凉府。

不知不觉间,迁到七里堡已经有四个年头了,这四年中发生的巨大变化,让李保回忆起来却依旧是恍如梦中。

与李保一家一起迁到七里堡的陕北农户大约有两百余户、八百余口,在经历过第一年到来时,在原七里堡的基础上扩建新建屋舍、空闲时候拼命开荒拓田、所有人终于勉强安顿下来的艰难时光后,随着各项基础设施的日益完备,自崇祯十年起,日子以肉眼可见的速度迅速好转了起来。

崇祯十年,刚刚有了安身立命之所的李保一家老少五口,在领取到了官府发下的两把铁锨、一把锄头、一架铁制犁头、一张木耙的条件下,在开春之后日夜劳作,在短短两个月的时间内便开荒三十亩。

虽然错过了当年的春耕春种,但还是赶着种上了一茬大豆,虽说是生地,但秋收时也有了十余石的收成,而这些收获的大豆被一家据说有官府背景的商行以市价全部收走,并把该付的银钱折算成了粮食一次性给到李保一家。

李保被这种从未见识过和听说过的仁义之举给惊呆了。

他听到官府派人到处宣讲过,说是皇帝爷爷下旨,所有新开荒田三年不纳赋税、后三年减半征收,平时也是官府定时派人下来,把一包包粮米运到村里,然后按照新造黄册上的丁口数,让每家每户领回家中用以糊口,官府老爷们这些施舍已经让所有人都感恩戴德了,而这家商行为啥也行官府之事?

商人不都是为了多挣银钱吗?怎地也会如此大发善心?

十余石大豆竟然被转换成了五石的粮米,当李保和婆姨带着家里的两个小子、一个闺女把粮食扛回家中后,一家人围着小山一般的粮垛,眼神和脸上的神情都是一副不敢置信地样子。

活了大半辈子的李保无论如何也不敢相信,如此多的粮食全都是自家的,并且不用上缴一粒米给官府。

这七百余斤的粮米,只要算计着撑过寒冬和春日,等到夏天来临后,搀上些野菜节省着吃,足够撑到夏粮收获了。

在收割完大豆之后,官府大老爷们根据每家新垦的田亩数发下了麦种,各家各户的冬小麦已经全部种好,而李保家的田地经过一季肥田大豆的种植,来年的夏粮应该会有个相当好的收成。

对,收成会相当好。

对着一点,李保全家人都是深信不疑。

大片的田地中都已经打下了无数的深井,一架架脚踩的水车也被安放在了井口,李保和婆姨不顾初冬时的寒冷,赤脚踩在水车的木制脚蹬上愉快的踩踏着,然后低下头看着清澈的井水被筒状的木头带到地面,再慢慢灌倒自家的麦田中,这种情景让李保在睡梦中都会时常笑醒。

一切就如李保的预测一样,虽然从冬天到春末夏初,老天爷甚少降下雨雪,但因为水井和水车的出现,崇祯十年,整个平凉府的新垦田地还是取得了丰收。

这一年,在种完冬小麦之后,李保并没有闲下来,他带着一家人再次开出了二十亩荒田,而耕作方式也会如此前一样,先种一茬大豆,等地力足够肥沃时再种小麦和粟米。

崇祯十年夏收时,李保家的三十亩冬小麦足足收获了二十余石粮食,经过脱粒打场晾晒后,足足有近三千斤的小麦被运回家中。

为此,李保还特意加盖了一间小屋作为粮仓,并且专门去县城购置了一把铁锁,把粮仓大门牢牢地锁死,钥匙就放在了屋里的一处最隐秘的地方,李保每天都要数次打开这间小粮仓,进去看看有无老鼠啮咬的痕迹。

崇祯十年的大丰收是李保终身难忘的场景,直到多年以后他还要乐此不疲地提起。

因为有生以来,李保和家里人终于痛痛快快地、敞开肚子吃了一顿饱饭,由于吃的太饱的缘故,已经十六岁的大小子克化不了而腹胀如鼓,李保和婆姨架着大小子在院子里溜达了半宿,直到鸡叫天亮后,大小子的肚子才恢复了原状。

这也是大小子终生无法遮掩的幸福的耻辱,多少年以后也是时常被家里人提到此事,而作为当事人的他却始终都是一副憨笑的样子。

李保打望着绿的油亮的麦苗,无声无息地笑了,心里那股子熨帖劲让他有一股子去麦田里打滚的冲动。

眼瞅着又是一个丰收的年景,那间粮仓怕是盛不下这般多粮食了,得赶紧再建一间更大更高的粮仓了。

大小子十八岁了,夏收后得给他张罗着盖房子娶婆姨了。

原先因为穷,自家二十多岁才娶上了婆姨,现在咱家有的是粮食了,给大小子娶婆姨可得好好挑挑。

听里长说,又有一伙流民要来七里堡落户了,这可是个好机会,得从那些迁来的穷人家中挑个俊俏地儿媳。

嗯,就这么定了。

第八百二十四章 新一代海上霸主第三百九十七章 接战第三百一十三章 建设第七百七十三章 公公,请您上路吧!第二百七十五章 野望第八百六十七章 实践是检验真理唯一标准第七百五十二章 吃肉与喝汤的道理第四十九章 城破第三百三十二章 内政第七百二十七章 轰塌城门、米涅枪再次显示威力第八百九十一章 未来阁臣第四百四十五章 朱由检的计划第六百七十章 人类历史上第一次大规模解剖第二百零八章 惩处第二百二十章 忧虑第二百四十七章 守土第二章 骆养性第一百九十一章 放贷第一百七十三章 猜测第三百五十六章 女医第二百二十九章 草民第六十五章 上门第八百三十三章 取消宵禁、扩大内需第一百五十七章 身后事第二百一十章 废除第三百五十九章 寺务第二百三十七章 私访第七百六十五章 战前闲话第二百八十六章 贩私第五百八十五章 公然杀官第八百六十五章 打靶表演赛第八百五十八章 远征和目的第三百六十四章 升格第一百八十七章 冲阵第四百五十八章 功名险中求第一百二十九章 陈仓第一百六十四章 遣将第四百四十八章 料敌与布置第一百零六章 鏖战第五百六十四章 推广和反对第七百三十七章 朝鲜人打算送礼第八百二十二章 基建狂魔、满八旗集体改姓第四百章 布防第五百九十四章 北镇抚司的手段第一百四十章 宋应星第二百七十五章 野望第八百一十七章 铁炮火铳对射第二百七十七章 觐见第六百四十八章 被同化的危险、必须警醒第七百零九章 现皇后找前皇后诉苦第五百四十一章 合作才会双赢第四百五十三章 巷战第八百七十四章 用你的金子买你的人才第七百零三章 想培养人才地朱慈烺第三百一十五章 偶遇第一百二十七章 构想第三百四十一章 打斗第三十一章 商议第一百七十章 包抄第二百三十九章 名声第七百二十九章 大明公民身份证第二百七十一章 迎敌第六百三十二章 锦衣卫弹得琵琶不是你认知中的琵琶第二百零六章 内情第三百一十章 献策第三百二十六章 应对第二百六十三章 血战第三百七十章 壮烈第七十七章 陈奇瑜第八百一十二章 倒幕先锋第二百一十七章 荒淫第六百七十章 人类历史上第一次大规模解剖第二百三十五章 卢象升第二百九十章 宴会第二百零三章 应对第三百零六章 断腕第一百三十三章 北上第六百三十三章 临死也要带着别人陪葬第七百五十二章 吃肉与喝汤的道理第二章 骆养性第三百七十五章 求助第五百四十七章 陈奇瑜的狠招第五百九十二章 人人惧怕的怪兽第七百七十八章 荷兰人想找大明做帮手第八百三十四章 繁华的夜市、公主想打造小社会第四百零五章 斩将第二百一十七章 荒淫第五百八十二章 蛊惑和算计第七百五十一章 南北经济发展要均衡第七百八十四章 皇权下乡才是根本第三十九章 大战3第二百八十一章 准备第四百五十二章 旗人与汉人第二百八十七章 钓鱼第二百七十八章 进宫第三百八十九章 惨胜第六百零二章 都是皇帝的工具第三百四十三章 求援第五百三十四章 我皇明万胜!第四百一十五章 工匠
第八百二十四章 新一代海上霸主第三百九十七章 接战第三百一十三章 建设第七百七十三章 公公,请您上路吧!第二百七十五章 野望第八百六十七章 实践是检验真理唯一标准第七百五十二章 吃肉与喝汤的道理第四十九章 城破第三百三十二章 内政第七百二十七章 轰塌城门、米涅枪再次显示威力第八百九十一章 未来阁臣第四百四十五章 朱由检的计划第六百七十章 人类历史上第一次大规模解剖第二百零八章 惩处第二百二十章 忧虑第二百四十七章 守土第二章 骆养性第一百九十一章 放贷第一百七十三章 猜测第三百五十六章 女医第二百二十九章 草民第六十五章 上门第八百三十三章 取消宵禁、扩大内需第一百五十七章 身后事第二百一十章 废除第三百五十九章 寺务第二百三十七章 私访第七百六十五章 战前闲话第二百八十六章 贩私第五百八十五章 公然杀官第八百六十五章 打靶表演赛第八百五十八章 远征和目的第三百六十四章 升格第一百八十七章 冲阵第四百五十八章 功名险中求第一百二十九章 陈仓第一百六十四章 遣将第四百四十八章 料敌与布置第一百零六章 鏖战第五百六十四章 推广和反对第七百三十七章 朝鲜人打算送礼第八百二十二章 基建狂魔、满八旗集体改姓第四百章 布防第五百九十四章 北镇抚司的手段第一百四十章 宋应星第二百七十五章 野望第八百一十七章 铁炮火铳对射第二百七十七章 觐见第六百四十八章 被同化的危险、必须警醒第七百零九章 现皇后找前皇后诉苦第五百四十一章 合作才会双赢第四百五十三章 巷战第八百七十四章 用你的金子买你的人才第七百零三章 想培养人才地朱慈烺第三百一十五章 偶遇第一百二十七章 构想第三百四十一章 打斗第三十一章 商议第一百七十章 包抄第二百三十九章 名声第七百二十九章 大明公民身份证第二百七十一章 迎敌第六百三十二章 锦衣卫弹得琵琶不是你认知中的琵琶第二百零六章 内情第三百一十章 献策第三百二十六章 应对第二百六十三章 血战第三百七十章 壮烈第七十七章 陈奇瑜第八百一十二章 倒幕先锋第二百一十七章 荒淫第六百七十章 人类历史上第一次大规模解剖第二百三十五章 卢象升第二百九十章 宴会第二百零三章 应对第三百零六章 断腕第一百三十三章 北上第六百三十三章 临死也要带着别人陪葬第七百五十二章 吃肉与喝汤的道理第二章 骆养性第三百七十五章 求助第五百四十七章 陈奇瑜的狠招第五百九十二章 人人惧怕的怪兽第七百七十八章 荷兰人想找大明做帮手第八百三十四章 繁华的夜市、公主想打造小社会第四百零五章 斩将第二百一十七章 荒淫第五百八十二章 蛊惑和算计第七百五十一章 南北经济发展要均衡第七百八十四章 皇权下乡才是根本第三十九章 大战3第二百八十一章 准备第四百五十二章 旗人与汉人第二百八十七章 钓鱼第二百七十八章 进宫第三百八十九章 惨胜第六百零二章 都是皇帝的工具第三百四十三章 求援第五百三十四章 我皇明万胜!第四百一十五章 工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