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六十四章 推广和反对

“温卿不愧是朕亲选之首辅,于内政之上思虑甚广,于诸多事情上皆能拾遗补缺,大善!首辅且坐!”

朱由检笑着夸奖了老温一句,老温神态庄重的躬身施礼后坐了下来,举止之间大有睥睨群臣的气势,众臣中有羡慕嫉妒恨者,有不屑者,也有视若无睹者。

“所谓渔业,顾名思义便知其意,而此渔则是涵盖淡水与咸水两个方面。

本朝自太祖立国至今,期间曾长期推行海禁之策,最严之时,甚至不许片舢入海,此举致使众多靠海而居、千百年来以捕获鱼虾为生之渔民失去生存来源。

不管太祖行此策之本意为何如,如今世易时移,海禁之策已无存在之必要,开海已是势在必行!

而开海同样不仅仅是为了货物贸易来往,同样亦包括允许近海渔民复其旧业,重操架船捕捞之术。

在座诸人虽然都食过河溪所产之鱼虾,亦觉此般是人间美味,但诸卿除却礼部邹卿外,其余人等尽皆未曾去过大海之滨,更别提品尝海中鱼虾蟹类之味道了,那可是比之河溪湖泊所出更加鲜美之食材了,若是趁其新鲜而烹之,其味真是妙不可言啊,呵呵呵呵!”

朱由检的话让邹维琏频频点头,而其余众臣则是心下存疑。

看到皇帝说起食用海鲜来头头是道,并且脸上的表情明显是一脸陶醉的样子,难道皇帝背着群臣让人偷偷从天津卫往宫中送海鱼不成?

邹维琏巡抚福建数年,自隆万有限度的开海之后,东南沿海地区不仅是海贸日渐发达,而且渔业生产也是日益兴盛,沿海的官绅豪商们皆以花费重金食海鲜为日常,作为地方巡抚大员的邹维琏当然也没少参加这种宴会,所以他对朱由检提到的海鲜美味自是再熟悉不过了。

“海中所产所含养分也是极高,尤其鱼类,捕捞之后经过加工,涂抹食盐后加以晒制,可久储不坏,实为百姓及军中所需之佳品。”

朱由检说的就是后世那种咸鱼,也是为北方地区人们所深爱的一种美食。

在经济不发达的时候,一到冬天,家里人就围坐在炉火边,就着滚烫的铁炉子烤咸鱼吃,由于盐味足够,一条小咸鱼往往能让人吃下两个大馒头还不止。

当然,这种咸鱼不是每天码两千字混日子那种写手咸鱼,咳咳~~~

虽说太祖海禁政策十分严厉,但随着他老人家驾鹤西游,不许片帆下海的禁令也就地方官府睁一眼闭一眼的忽略了。

不管是南北,沿海地区的渔民们还是会偷偷摸摸地架着小舢板去捕捞海产以供糊口或售卖,对这种赖以谋生的小手段,再凶恶的官吏也不会去强行制止,毕竟,人家是为了活命,你不能去砸了人家的饭碗不是?

既然都决定开海了,捕获海产这种小事也就无足挂齿了,能让百姓们多一条谋生之路也是极大的善政,接下来还是由内阁行文沿海各府,全面放开与海有关的事项,至于成效,暂时还看不出来。

朱由检并未就此事再做出进一步的解释,政策施行下去后,好处自然而然就会体现出来,这比任何道理都有说服力。

对于林业的规划,朱由检把侧重点放在了林果业上。

随着国外各种新型经济作物被引入大明,论起水果的品种来,现在的大明也算得上物产丰富了,像梨子、李子、杏、西瓜、大枣、桔子、荔枝、乌梅等,这些后世常见的水果此时在大明都有种植,但因为受限于各种条件,这些果木的种植面积都不大,这就造成了各种水果价格居高不下的状况。

俗语说瓜菜半年粮,在这个莲藕都算水果的时代,只有增加各种经济作物的品种和产量,才会让百姓们多一条生财之路,也能使得商品市场更加丰富起来。

这一条政策也会由内阁行文各地官府,至于能引起多大的重视就不好说了。

至于在西北地区大量植树,固沙防风的同时防止水土流失,这条政策目前来看并不现实,想要大规模推广,至少要等到五到十年之后,老百姓再不为温饱犯愁时再说。

而接下来的关于油脂的问题,将会是朱由检要重点强调的大事。

油对人体的重要性自不必多说,不管是动物类油脂,还是花生油、大豆油、菜籽油、棉籽油、芝麻油、茶树油等等诸多植物类油脂,都含有人体不可或缺的营养元素。

古人虽然不知道其中各种微量元素的名称,但也知道油是极其重要的食物之一,也是每个人必须的。

朱由检记得明末时花生便已传入中国,而据各地锦衣卫上报的信息看,花生在山东、广东一带已经有人种植,但种植面积都不大。

这种爬蔓的小粒花生更多的是作为一种极其珍贵的食品被端上了餐桌,其富含油脂的特性并未得到充分利用,而后世那种大粒花生尚未传入大明。

而与此相对应的是,以花生榨油的事情几近于无,只有住登州府的锦衣卫在奏报中略略提到,登州府黄县李各庄有刘姓士绅曾经用花生榨油过,但具体方法不详。

一想起花生油炒菜的香味,朱由检自然而然联想起了后世大名鼎鼎的鲁花花生油,其种植基地就设在胶东半岛,也是后世国内最好的花生生产地之一,原来早在四百年前,这里已经有人开始种植并用其榨油了。

相比起现在并不为人重视的花生,那大豆和油菜便是人尽皆知的高产油料作物了,这两者产出的油脂也是当今大明社会食用油的主流,

至于其他的诸如芝麻油、茶树油等稀有油脂,因为气候和地理条件的限制,只能作为补充类油脂存在,无法在大明大面积推广。

就在朱由检阐述了油脂对百姓的重要性以及必要性、并且准备让内阁行文,在符合种植条件的地区推广和扩大种植面积时,这条策略却在众臣中引发了不小的争议,几乎所有大臣对对此事提出了异议,只有温体仁并未出言反对自己的这番策略。

第六百二十三章 皇上狠狠地惩治妾身吧!第一百六十一章 受降第八百一十八章 大败亏输第六百六十八章 要想升迁,只靠着纳粮可不够第六百三十九章 这回忍了,下回呢?第四百七十章 先轰击再射击第七百二十二章 伏击、毙杀敌酋第五百八十七章 有钱不一定智商高第二百零三章 应对第一百九十二章 祖制第一百九十九章 出路第四百四十一章 宫里的阴暗面第八百二十二章 基建狂魔、满八旗集体改姓第一百零八章 宫内第五百五十三章 李进忠的春天来了第五百七十五章 皇帝打算与天下官绅为敌第五百一十八章 蛊惑人心第二十二章 诛杀第六百九十三章 你想打我?我想把你给揍了再说。第八百零七章 攻入交趾第七百四十章 选妃第七百七十六章 对外援助、强制迁移贫困人口第五百六十七章 国子监里不是有人吗第三百五十九章 偷人第二十九章 整顿第八百二十五章 多赚钱干一件大事第六百八十七章 为了利益,多尔衮打算把侄子给宰了第三百零三章 乱起第五百一十章 一切可以重来吗?第六百三十七章 卢象升抵达南京第二百四十三章 蓟镇第六百二十九章 对皇帝的人身攻击第二百五十五章 定策第七百四十九章 学堂的永久免费制度第八百五十七章 新的公务支出第一百六十五章 蛊惑第八百四十二章 新概念、新思路第四百零六章 列阵第七百八十四章 皇权下乡才是根本第二百六十五章 变化第四百九十一章 朱由检的筹谋第八百九十一章 未来阁臣第二百七十八章 进宫第七百五十二章 吃肉与喝汤的道理第八十九章 聚众第四百一十二章 对峙第四百六十三章 再来一次十三副?第六百零二章 都是皇帝的工具第八百五十七章 新的公务支出第四百八十八章 慌了手脚第六百二十章 父女反目第三百二十七章 阳谋第五十二章 攻城第五百五十八章 凯旋、郊迎第八百九十二章 北美大陆是必占之地第三百六十九章 激战第五百三十五章 战后军队整合第三百一十八章 拿赃第三百五十一章 提刑分司第八百二十八章 病重第九十六章 心思第二百六十五章 变化第三百六十七章 革新第四百五十七章 登陆辽东第四百七十章 先轰击再射击第二百一十五章 强抢第四百三十八章 危急关头第二百四十二章 劝说第一百五十八章 留名第八十三章 讹诈第七百四十七章 反响和思考第五百六十一章 新建行省、野有遗贤第二百九十一章 细节第二百六十章 备战第八十二章 骄横第一百一十五章 抢盐第七百九十五章 海战史上的奇迹第八百八十一章 提前着手、有备无患第一百零二章 再登第二百三十掌 登船第一百八十五章 分割第一百八十七章 冲阵第六百五十七章 皇帝要大开杀戒第七百四十七章 反响和思考第二百三十七章 主帅第六百九十八章 新政的第一次成果第四百五十二章 旗人与汉人第一百零五章 夜袭第八百二十二章 基建狂魔、满八旗集体改姓第三十九章 大战3第二百一十九章 义阉第九十五章 城内第八百六十章 以文制武还是文武并重?第三百四十六章 举荐第九十三章 城外第六百七十章 人类历史上第一次大规模解剖第四百七十三章 难以应对的阳谋第一百七十二章 出塞第二百零九章 民生论第五百二十二章 打进盛京城
第六百二十三章 皇上狠狠地惩治妾身吧!第一百六十一章 受降第八百一十八章 大败亏输第六百六十八章 要想升迁,只靠着纳粮可不够第六百三十九章 这回忍了,下回呢?第四百七十章 先轰击再射击第七百二十二章 伏击、毙杀敌酋第五百八十七章 有钱不一定智商高第二百零三章 应对第一百九十二章 祖制第一百九十九章 出路第四百四十一章 宫里的阴暗面第八百二十二章 基建狂魔、满八旗集体改姓第一百零八章 宫内第五百五十三章 李进忠的春天来了第五百七十五章 皇帝打算与天下官绅为敌第五百一十八章 蛊惑人心第二十二章 诛杀第六百九十三章 你想打我?我想把你给揍了再说。第八百零七章 攻入交趾第七百四十章 选妃第七百七十六章 对外援助、强制迁移贫困人口第五百六十七章 国子监里不是有人吗第三百五十九章 偷人第二十九章 整顿第八百二十五章 多赚钱干一件大事第六百八十七章 为了利益,多尔衮打算把侄子给宰了第三百零三章 乱起第五百一十章 一切可以重来吗?第六百三十七章 卢象升抵达南京第二百四十三章 蓟镇第六百二十九章 对皇帝的人身攻击第二百五十五章 定策第七百四十九章 学堂的永久免费制度第八百五十七章 新的公务支出第一百六十五章 蛊惑第八百四十二章 新概念、新思路第四百零六章 列阵第七百八十四章 皇权下乡才是根本第二百六十五章 变化第四百九十一章 朱由检的筹谋第八百九十一章 未来阁臣第二百七十八章 进宫第七百五十二章 吃肉与喝汤的道理第八十九章 聚众第四百一十二章 对峙第四百六十三章 再来一次十三副?第六百零二章 都是皇帝的工具第八百五十七章 新的公务支出第四百八十八章 慌了手脚第六百二十章 父女反目第三百二十七章 阳谋第五十二章 攻城第五百五十八章 凯旋、郊迎第八百九十二章 北美大陆是必占之地第三百六十九章 激战第五百三十五章 战后军队整合第三百一十八章 拿赃第三百五十一章 提刑分司第八百二十八章 病重第九十六章 心思第二百六十五章 变化第三百六十七章 革新第四百五十七章 登陆辽东第四百七十章 先轰击再射击第二百一十五章 强抢第四百三十八章 危急关头第二百四十二章 劝说第一百五十八章 留名第八十三章 讹诈第七百四十七章 反响和思考第五百六十一章 新建行省、野有遗贤第二百九十一章 细节第二百六十章 备战第八十二章 骄横第一百一十五章 抢盐第七百九十五章 海战史上的奇迹第八百八十一章 提前着手、有备无患第一百零二章 再登第二百三十掌 登船第一百八十五章 分割第一百八十七章 冲阵第六百五十七章 皇帝要大开杀戒第七百四十七章 反响和思考第二百三十七章 主帅第六百九十八章 新政的第一次成果第四百五十二章 旗人与汉人第一百零五章 夜袭第八百二十二章 基建狂魔、满八旗集体改姓第三十九章 大战3第二百一十九章 义阉第九十五章 城内第八百六十章 以文制武还是文武并重?第三百四十六章 举荐第九十三章 城外第六百七十章 人类历史上第一次大规模解剖第四百七十三章 难以应对的阳谋第一百七十二章 出塞第二百零九章 民生论第五百二十二章 打进盛京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