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六十七章 革新

听到皇帝的夸奖,温体仁心中也是小小地得意了一把。

他从皇帝说话的语气和神态上判断出,皇帝的话是出自真心的。

自己孤臣、直臣的形象再一次得到了确认。

世人都说自己谄媚,在皇帝面前毫无底线,没有一丝直言敢谏的大臣风范,事事处处都顺着皇帝的心意。

可这天下不就是皇帝的吗?顺从皇帝有错吗?

身为大臣,不去迎合皇帝,非要摆出一副诤臣的模样,处处和皇帝对着干,其实还不是为了自家那些利益?

听皇帝的话、想皇帝之所想,替皇帝背黑锅,这难道不是应该的吗?

现在局势已然彻底稳定下来,民生将会是皇帝接下来更加关注的主要事项,这几年的所作所为证明,平民百姓才是皇帝最重视的一个群体。

今上既然爱民,那就顺着这个思路去做事就好。

至于会因此得罪多少官员,引来多少骂声,那就让他们尽情地骂吧。

骂半天,老子还是首辅,你们照样扑街。

自己以及后代子孙的荣华富贵都是皇帝给的,难道你们想让老夫做忘恩负义的贼子不成?

自己得罪的人多了去了,想回头已是绝无可能,还不如一条道走到黑算了。

哼哼,这些蠢货根本没看明白,从这几年的行事风格来看,皇帝性情大变,原先总会听从群臣意见的那个皇帝已经彻底变了,再也不是那个容易被蒙蔽的主了,一旦触了皇帝的逆鳞,死都不知道怎么死的。

“温卿还有何策继续讲来!”

温体仁的两项建议终于让朱由检郁闷的心情稍稍舒缓了些许。

“臣谨遵圣喻!除却上述两条之外,臣以为,节流需从源头抓起。先大明境内尚有驿站千两百余处,待全面恢复后将达近两千处。而依照此前之规,每处驿站需备马六十至八十匹之多,车辆三十架上下,期间所耗可谓极其繁重,甚至可以说,驿传之大半耗在此处!值此天下太平,边患渐消之时,紧急军情已是极为少见,蓄养马匹过多已无必要。臣建议,驿站马匹数量减半为佳!再者就是,节流之外便是开源!臣建议由朝廷拨款,扩修驿站,仿客栈酒楼之经营方式,以其利养驿传,就算其利甚微,亦比只出不进要强出些许。此乃臣父子之浅见,是否采用还需圣上裁定!”

温体仁讲完之后冲着朱由检施了一礼,面上已是疲态尽显。

毕竟是年过六旬的老人了,站了半天也是腰腿酸胀。

“卿之所议极是恰当!卿心忧国事,所提亦是直指有害民生之处,实是诸臣之标尺!卿且坐歇息,以上所述容朕与诸臣工议之!”

朱由检目送着温体仁慢慢转身回到座位上坐下后,目视其余诸人开口道:“适才温卿之述切中驿传之时弊,其建言亦是有令人耳目一新之感!不知诸卿对此还有无其他补充之处?”

其实他心里对温体仁的几项提议是非常认可的,尤其是最后一条,彻底颠覆了他对大明官员顽固守旧、僵化保守的这种认知观念,让他对未来的全面改革充满了期待。

温体仁关于将驿站半商业化的建议简直是神来之笔,这种超前的头脑和意识、开放的思想和行为,不去做生意实在是可惜了。

众所周知的是,历朝历代的驿站都是建在城与城之间的道路一旁,除了转送传递各地的紧急情况以外,另外的的一个主要功能便是,给来不及赶到下一座城市的过往官员提供临时落脚点,并为其提供相应的服务,使其免受风餐露宿之苦。

但对于占据着黄金地段的驿站来说,这项功能却有浪费资源的嫌疑。

在过去的年代里,官员的出行是受到严格限制的,除了赴任、离职、致仕、调任、巡视这几条之外,不管是一品高官还是从九品的低级官员,在任期间是不允许离开自己职权范围之内的。

而与之相反的是,路途上最多见的就是商贾。

为了赚取利润,在这片广袤无垠的土地上,每天都有大量的行商奔波忙碌着。

很多时候,为了赶时间抢占商机,商人们以及他们雇佣的马夫脚夫经常会错过宿头,路宿于荒野之外成了众多行商的家常便饭。

每逢雨雪狂风等恶劣天气,商贾们只能眼睁睁看着货物被淋湿泡烂,然后血本无归。

损失钱财还是小事,更令人可怕的是,半夜熟睡正酣时遭遇盗匪,轻则货物丢失,重则人死财无,这种事例千百年来屡见不鲜。

商贾们不是不想住进让人踏实放心的房子内,就算花些银钱大多数人也不会计较,但是谁会在荒草野坡中开店呢?

在交通不便的过去,没有人会在远离城市的地方开设酒楼客栈的,除非是孙二娘那样的人物。

而驿站的存在恰恰解决了这个令商贾们头疼的问题。

因为驿站是朝廷开设的,是官方的,没有土贼敢袭击驿站、劫财杀人,那样做的结果就是等着被官军给彻底剿灭。

官府的威严是不允许被侵犯的,你有刀有枪也不行,官军手中的刀枪比你的更加锋利。

驿站是不允许行人商贾入驻的,就算有些心思灵活的商贾找到驿丞后递上银钱,也只会被允许在驿站的墙外歇息过夜,这就是阶级的划分。

士农工商,老祖宗早就排好定位了,你有钱也白搭,能让你在驿站外面睡个安稳觉已经是很给面子了。

当然了,官绅士绅们的商队可以进入。

除了冒用勘合以外,比如主人给路径之地的官员写上一封信问候一下,收到信件的官员就会明白什么意思,只要派人给驿站的驿丞打个招呼,会来事的商队掌柜再拿出一点心意,那你可以堂而皇之的入驻官家客栈了。

但大多数小本经营,或者有些积累但却没有人脉的中等商贾们却享受不到这个待遇,作为从九品下不入流的驿丞却往往以官府中人自居,压根瞧不起这些商贩走卒,而这些大多数却会成为半商业化驿站的主要客源。

驿站新政的实施将会为商贾们提供一个遮风挡雨的安全场所,从此这些人再也不用担心货物损毁失窃,甚至人财两失等情况的发生。

相信这项举措会受到热烈欢迎,但这其中不包括官员以及相关利益群体。

想到这里的同时,朱由检突然灵机一动:何不将类似于后世运输公司之类的车马行办起来呢?

也不知道自己交代过的四轮马车研制到什么阶段了,那可是提高运输能力的利器,年底这段时间一直没太关注,等抽个时间得去一趟了。

要是想办运输公司,那四海商行在这方面可是有着巨大的优势。

分支商行几乎遍布大明各地的四海商行已经成为了大明商业领域的巨无霸,并且发展势头非常地迅猛。

四海商行完全可以利用自身优势,将中短途以及长途货运运作起来。

四海商行的旗帜下,没人敢打什么主意。

现在不管是官场还是商场中,很多人都知道四海商行是谁的产业了。

“启奏圣上,臣有话要讲!”

突然之间,一道低沉有力的声音打断了朱由检的沉思。

第三百七十二章 陈圆圆第一百一十二章 谋划第三百六十五章 驿站第六十七章 招供第四百九十四章 圣驾亲临第二百五十四章 困扰第二百三十七章 私访第三百四十二章 升级第三百九十六章 战起第一百七十五章 勾连第一百九十八章 放假第五百章 战报及善后方案第一百三十五章 剿抚第一百三十章 淮盐第四百二十三章 求援第三十五章 事定第六百七十章 人类历史上第一次大规模解剖第四百二十七章 溃败第三百七十五章 求助第八百七十六章 医疗不能私有化第五百九十四章 北镇抚司的手段第四百八十五章 待不住了第八十四章 决心第二百七十一章 迎敌第七十七章 陈奇瑜第三百六十章第一百六十四章 遣将第五百四十八章 开海面临的阻碍第十章 初见文臣第六百一十章 关外需要你们第四百三十一章 白杆悍卒 白甲凶猛第八百六十九章 风波平息 公主的婚事第七百六十九章 减税、太子游学第七百六十一章 跨国婚姻第八百七十二章 财政是统治的基础第九十六章 心思第八百八十八章 有人想要搞事情第四百八十六章 好消息第八百八十六章 长远规划第五百八十一章 以权势保富贵第一百二十三章 退兵第五百五十章 改制以及新的战略第六百五十七章 皇帝要大开杀戒第七百九十三章 对交趾的蚕食政策第五百八十四章 慈善是人性的光辉第四百九十三章 新内阁 新章程第六百一十六章 朝廷没钱养老?士绅们有啊!第四百四十七章 攻守易势后的策略第十五章 哗变第五十四章 探路第七百九十章 大明新藩属国条例第九十四章 献营第二百零七章 盛怒第四十九章 城破第五百五十四章 额就是中意她!第三百四十五章 温体仁第三百五十三章 恩赏第八百零一章 驱虎吞狼第四百五十二章 旗人与汉人第一百三十一章 白杆兵第六百四十四章 逮人、抄家,还是锦衣卫更内行第五百九十四章 北镇抚司的手段第七百四十七章 反响和思考第四百五十四章 建州困境第七百四十六章 准备就绪第三章 改变战略第三百四十八章 司农寺第八百八十八章 有人想要搞事情第七百零三章 想培养人才地朱慈烺第四百六十章 遣使议和第八百七十四章 用你的金子买你的人才第八百八十章 想挑起世界大战的皇帝第六百五十九章 衙门年假、年终奖第七百八十七章 欧亚大陆的怪兽第一百零六章 鏖战第六百七十二章 扩大支柱产业规模第六百一十九章 修路带动市场繁荣第七章 皇庄3第四百一十八章 就学第二百七十三章 束手第五百二十七章 大明第一辆四轮马车上路第二百七十四章 登州第八百四十章 税赋分家、皇帝大气魄第八百八十九章 扮猪吃虎第四百五十章 多尔衮的果断第八百二十六章 皇帝是个理想主义者第八百一十九章 发展是让最广大者受益第七百二十五章 闽人借机复仇第六百章 富家小姐嫁给了穷书生第八百七十六章 医疗不能私有化第一百四十章 宋应星第八百七十七章 与日本的“江户条约”第八百二十六章 皇帝是个理想主义者第九十八章 计议第二百零三章 应对第一百二十二章 伏击2第六十三章 锦衣第三百三十五章 拔擢第七百三十九章 战略意图、天大的人情第六百三十二章 锦衣卫弹得琵琶不是你认知中的琵琶
第三百七十二章 陈圆圆第一百一十二章 谋划第三百六十五章 驿站第六十七章 招供第四百九十四章 圣驾亲临第二百五十四章 困扰第二百三十七章 私访第三百四十二章 升级第三百九十六章 战起第一百七十五章 勾连第一百九十八章 放假第五百章 战报及善后方案第一百三十五章 剿抚第一百三十章 淮盐第四百二十三章 求援第三十五章 事定第六百七十章 人类历史上第一次大规模解剖第四百二十七章 溃败第三百七十五章 求助第八百七十六章 医疗不能私有化第五百九十四章 北镇抚司的手段第四百八十五章 待不住了第八十四章 决心第二百七十一章 迎敌第七十七章 陈奇瑜第三百六十章第一百六十四章 遣将第五百四十八章 开海面临的阻碍第十章 初见文臣第六百一十章 关外需要你们第四百三十一章 白杆悍卒 白甲凶猛第八百六十九章 风波平息 公主的婚事第七百六十九章 减税、太子游学第七百六十一章 跨国婚姻第八百七十二章 财政是统治的基础第九十六章 心思第八百八十八章 有人想要搞事情第四百八十六章 好消息第八百八十六章 长远规划第五百八十一章 以权势保富贵第一百二十三章 退兵第五百五十章 改制以及新的战略第六百五十七章 皇帝要大开杀戒第七百九十三章 对交趾的蚕食政策第五百八十四章 慈善是人性的光辉第四百九十三章 新内阁 新章程第六百一十六章 朝廷没钱养老?士绅们有啊!第四百四十七章 攻守易势后的策略第十五章 哗变第五十四章 探路第七百九十章 大明新藩属国条例第九十四章 献营第二百零七章 盛怒第四十九章 城破第五百五十四章 额就是中意她!第三百四十五章 温体仁第三百五十三章 恩赏第八百零一章 驱虎吞狼第四百五十二章 旗人与汉人第一百三十一章 白杆兵第六百四十四章 逮人、抄家,还是锦衣卫更内行第五百九十四章 北镇抚司的手段第七百四十七章 反响和思考第四百五十四章 建州困境第七百四十六章 准备就绪第三章 改变战略第三百四十八章 司农寺第八百八十八章 有人想要搞事情第七百零三章 想培养人才地朱慈烺第四百六十章 遣使议和第八百七十四章 用你的金子买你的人才第八百八十章 想挑起世界大战的皇帝第六百五十九章 衙门年假、年终奖第七百八十七章 欧亚大陆的怪兽第一百零六章 鏖战第六百七十二章 扩大支柱产业规模第六百一十九章 修路带动市场繁荣第七章 皇庄3第四百一十八章 就学第二百七十三章 束手第五百二十七章 大明第一辆四轮马车上路第二百七十四章 登州第八百四十章 税赋分家、皇帝大气魄第八百八十九章 扮猪吃虎第四百五十章 多尔衮的果断第八百二十六章 皇帝是个理想主义者第八百一十九章 发展是让最广大者受益第七百二十五章 闽人借机复仇第六百章 富家小姐嫁给了穷书生第八百七十六章 医疗不能私有化第一百四十章 宋应星第八百七十七章 与日本的“江户条约”第八百二十六章 皇帝是个理想主义者第九十八章 计议第二百零三章 应对第一百二十二章 伏击2第六十三章 锦衣第三百三十五章 拔擢第七百三十九章 战略意图、天大的人情第六百三十二章 锦衣卫弹得琵琶不是你认知中的琵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