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百九十四章 新军、人事任免、漕运改革

孙传庭的“蚕食”论一出,殿内包括朱由检在内的所有人都陷入思考之中。

其实以朱由检的本意,本想效仿后世那次著名的突击战,遣重兵以雷霆之势攻入交趾北部,短时间内一举将郑氏主力打残,然后再迅速退回境内,给郑氏留下个烂摊子,让他十年八年缓不过劲来就可以,但听完孙传庭的策略后,两相比较之下,很明显还是孙传庭的策略更加合适。

如果调派勇卫营一部南下,以一万人算的话,现在可不比后世交通那样便利,从京师到广西这数千里路程,每日按六十里算,单是行军便要耗时数月之久。

这时候可没有现代交通工具,长途行军全靠双腿,沿途所耗粮草物资可不是个小数目,一旦遇上恶劣天气,比如暴雨洪水,那时间还要延长,而且旷日持久的行军,伤病减员也是常有之事,若是发生疫病,那后果难以设想。

再者说来,就算这一万人马顺利抵达边境,并且攻入交趾,地形地貌、郑氏军队主力分布、重要资产聚集何处、城池布防等等一系列战事关键因素如何解决?

论战斗力,大明官军碾压“猴子”毫无问题,但向来狡诈的“猴子”兵可一定会跟你硬拼,他们肯定会利用复杂的地形与官军周旋,让你有劲没处使,拖到雨季到来后,对后勤补给依赖严重的官军该当如何?

宣德朝时,安远侯柳升所率大军就是这样被交趾兵给击败的,柳升本人也战死在交趾,堂堂大明侯爷死的太不荣光了。

孙传庭的策略则是一改兵贵神速这一兵家铁律,而是采取逼迫缓图的方式,以钝刀割肉的法子,一点点给交趾割肉放血,直到将其彻底据为己有为止,这个过程中,把对大明财力的消耗降到了最低,并且顺便还打造出了一支威压南亚诸国的强军。

广西狼土兵可是赫赫有名的强兵,嘉靖年间曾被调遣到江浙一带抗击倭寇,杀得倭寇闻风丧胆,其头领瓦夫人曾被册封为二品夫人,是一位堪与秦良玉比肩的女英雄。

狼土兵以广西西北部以及贵州南部地区的壮、瑶、苗等汉化少民为组成,善使长牌砍刀,作战时悍不畏死,对朝廷也是忠诚无比。而其作战方式与白杆兵极为相似,也是以小队配合为主,最适合在多山的南方地区作战,名将戚继光的鸳鸯阵就是受到狼土兵作战方式的启发而成形的。

如果按照孙传庭的策略,广西设巡抚,然后征召狼土兵入伍,再从京师调遣各级军将统领,装备威力更强的火器,那可比北军南调要好用许多,钱粮消耗更是节省了一大半。

以大明的强盛军力,要想覆灭盘踞交趾北部的郑氏并不难,但若想长治久安、把交趾变为大明经略南洋的跳板,那孙传庭的策略才是最合适,也是最稳妥的。

孙传庭的策略,就是将朱棣派遣大兵数征交趾的方略做了大幅修改,但战略意图还是一脉相承的。

“孙卿经略交趾之策颇佳,诸卿有何其他补充?”

在沉思了半晌之后,朱由检目视群臣询问道。

他的这句话其实已经定下了调子,而且孙传庭的方案根本谈不上兴师动众、徒耗国帑,所以朱由检开口之后,殿内出现了短暂的沉寂,随后卢象升带头表示赞同,大家纷纷附议,对交趾的战略计划便这样定了下来。

“启奏圣上,适才首辅所言分拆两广,裁撤两广总督一职,那原总督熊文灿如何安插?广西巡抚一职又该由谁担当?原巡抚李德范如何安插?新军当以多少员数为好?粮饷发放是何标准?”

在表决结束后,杨嗣昌起身施礼奏道。

在原本的历史上,两广总督熊文灿因杨嗣昌的举荐,于崇祯十年担任兵部尚书一职,并代王家祯总理南畿、河南、山西、陕西、湖广、四川军务,并于次年招降张献忠、刘国能,但因崇祯十二年时,张献忠降而复叛,献营席卷湖广,熊文灿的功劳变成了罪名,被锦衣拿入诏狱后,与崇祯十三年被斩首弃市。

现在的熊文灿却依旧是在两广总督的位子上活得好好的,虽然政绩并不突出,但因当年曾先后招降刘香和郑芝龙,加上没什么大错,所以朱由检并没有派人替换他。

但既然要取消两广总督这个职位,总得给熊文灿找个地方吧?若是改任巡抚,那就等于降级使用,这对于没犯什么错误的熊文灿来讲,确实有点不公平,并且也会引起朝臣们的不满,可是把他安置在哪里合适呢?

广西巡抚李德范倒是好说,朱由检虽然一直不曾关注过他,但隐约记得李德范年岁已高,那就给他个荣衔致仕就好。

“免去熊文灿两广总督一职,改任漕运总督,加东阁大学士衔;免去李怀普漕运总督一职,改任广西巡抚、右副都御使衔。

广西巡抚李德范以礼部侍郎衔致仕归家。

广西行省减免三年钱粮自用!

新军以一万人征募,粮饷待遇与全军同!

新军名为荡虏营,以勇卫营副总兵黄震为荡虏营总兵官,旗下将官由兵部会同五军都督府选派!”

稍作思索后,朱由检下达了相关旨意。

李怀普就任漕运总督已有四年之久,在朱由检的授意下,漕运总督衙门进行了较大幅度的改革,漕运制度由原先的类似于自负盈亏、只靠着夹带度日传统坑人体制,转变成为除却完成漕粮等重要物资运送外,漕运也无面向市场全面放开收费的模式。

这一重大政策变革,让二十几万漕军及其人数众多的家眷个个欢欣鼓舞,短短一年之后,大部分穷困已极的漕军家庭,日子以肉眼可见的速度变好了起来,漕船的效率也得到巨大的提升,运河及其他河道的货物运输量也出现了井喷式的大发展。

漕运改革简单来说,就如同后世国有运输公司大部分资产变为个人所有一样,留下来的漕军按月计薪,大部分漕军连同船只转为个人运营。

在朱由检的授意下,这部分人只是象征性的缴纳了一点钱粮作为了购船费用。

朱由检认为,就算这是所谓的“国有资产”流失,但这种流失,得利的是广大下层民众,并非极少数人趁机从中获取巨大利益,所以他并未觉着哪里不对。

漕军们的悲惨境遇,朱由检早就派人调查的一清二楚,而漕运改革,正是基于让广大底层百姓过上好日子的想法。

李怀普在整个漕运改革过程中表现出来的强硬和睿智让朱由检十分欣赏,对他就任广西后的作为也充满了期待。

第七百四十四章 吏治与治吏第四百七十二章 善后第五百零六章 建言与争议第四十一章 大战5第八百二十二章 基建狂魔、满八旗集体改姓第六百六十七章 四海酒业推出的新酒第一百六十一章 受降第四百九十二章 内阁人选第八百六十五章 打靶表演赛第五百零六章 建言与争议第六百四十二章 卢阎王第一百一十八章 迎敌第六百五十三章 欧洲人与蒙古部落差不多第一百八十六章 拦截第八百六十二章 以堂堂之阵击败你第八百二十章 四海商行对大明发展的特殊贡献第二百七十八章 进宫第五百一十六章 热刀切牛油第一百七十六章 撬动第七百九十三章 对交趾的蚕食政策第一百八十章 争议第七百一十二章 打还是不打第五百八十六章 不见棺材不落泪第六百一十五章 致仕和退休、养老金第六百一十四章 干股与分红第七百三十二章 陈奇瑜的策略第一百四十九章 顺势第五百七十八章 舍不得第五百五十三章 李进忠的春天来了第四百二十八章 难拆的拒马第九十一章 善后第二百九十七章 应对第七十二章 京营2第八百二十七章 世界新秩序的规划第四十六章 投机第八百六十二章 以堂堂之阵击败你第四十七章 收留第四百四十六章 惊变第二百一十章 废除第三百零四章 面孔第七百零三章 想培养人才地朱慈烺第三百一十七章 抢功第三百五十四章 缓图第一百八十八章 投名状第一百六十章 请降第四百四十五章 朱由检的计划第二百一十四章 楚王府第五百九十八章 纳税就从天家开始第二百六十九章第六百零九章 朱由检下了狠手第一百五十八章 留名第三百一十三章 建设第三百九十一章 战术第五百八十五章 公然杀官第三百七十三章 争抢第六百一十九章 修路带动市场繁荣第二百章 客户第八百一十四章 诱敌出击、断其后路第四百六十八章 夺门第三百六十七章 革新第九十八章 计议第七百五十二章 吃肉与喝汤的道理第八百五十二章 求援第七百二十四章 兵临城下、搜捡土著第二百五十七章 会面第五百一十八章 蛊惑人心第一百零七章 大胜第一百五十五章 蛇尾第五百九十七章 宗藩问题到了解决的时候第三百九十七章 接战第二百二十七章 议定第二百一十六章 禁足第二百六十六章 定策第三百二十一章 痛斥第六百二十章 父女反目第六十五章 上门第六百六十九章 让农户增产的同时还能增收第七百六十六章 西班牙军队登陆第五百二十二章 打进盛京城第七百章 官府投资、西北经济发展计划第三百四十八章 司农寺第八百七十一章 改进第八百七十二章 财政是统治的基础第六百四十三章 败逃、得信第一百零二章 再登第五百六十九章 五年之仇、太子有事第三百九十六章 战起第四十三章 看望第七百一十八章 屠杀事件的真正凶手第四百三十七章 阿济格的梦想第五百七十五章 皇帝打算与天下官绅为敌第四百三十二章 措手不及第二百五十九章 哨探第七百九十五章 海战史上的奇迹第四百三十四章 清军的反应和对策第五百二十章 开花弹第三百一十五章 偶遇第二百章 客户第八百八十三章 首辅之子第三百二十一章 痛斥
第七百四十四章 吏治与治吏第四百七十二章 善后第五百零六章 建言与争议第四十一章 大战5第八百二十二章 基建狂魔、满八旗集体改姓第六百六十七章 四海酒业推出的新酒第一百六十一章 受降第四百九十二章 内阁人选第八百六十五章 打靶表演赛第五百零六章 建言与争议第六百四十二章 卢阎王第一百一十八章 迎敌第六百五十三章 欧洲人与蒙古部落差不多第一百八十六章 拦截第八百六十二章 以堂堂之阵击败你第八百二十章 四海商行对大明发展的特殊贡献第二百七十八章 进宫第五百一十六章 热刀切牛油第一百七十六章 撬动第七百九十三章 对交趾的蚕食政策第一百八十章 争议第七百一十二章 打还是不打第五百八十六章 不见棺材不落泪第六百一十五章 致仕和退休、养老金第六百一十四章 干股与分红第七百三十二章 陈奇瑜的策略第一百四十九章 顺势第五百七十八章 舍不得第五百五十三章 李进忠的春天来了第四百二十八章 难拆的拒马第九十一章 善后第二百九十七章 应对第七十二章 京营2第八百二十七章 世界新秩序的规划第四十六章 投机第八百六十二章 以堂堂之阵击败你第四十七章 收留第四百四十六章 惊变第二百一十章 废除第三百零四章 面孔第七百零三章 想培养人才地朱慈烺第三百一十七章 抢功第三百五十四章 缓图第一百八十八章 投名状第一百六十章 请降第四百四十五章 朱由检的计划第二百一十四章 楚王府第五百九十八章 纳税就从天家开始第二百六十九章第六百零九章 朱由检下了狠手第一百五十八章 留名第三百一十三章 建设第三百九十一章 战术第五百八十五章 公然杀官第三百七十三章 争抢第六百一十九章 修路带动市场繁荣第二百章 客户第八百一十四章 诱敌出击、断其后路第四百六十八章 夺门第三百六十七章 革新第九十八章 计议第七百五十二章 吃肉与喝汤的道理第八百五十二章 求援第七百二十四章 兵临城下、搜捡土著第二百五十七章 会面第五百一十八章 蛊惑人心第一百零七章 大胜第一百五十五章 蛇尾第五百九十七章 宗藩问题到了解决的时候第三百九十七章 接战第二百二十七章 议定第二百一十六章 禁足第二百六十六章 定策第三百二十一章 痛斥第六百二十章 父女反目第六十五章 上门第六百六十九章 让农户增产的同时还能增收第七百六十六章 西班牙军队登陆第五百二十二章 打进盛京城第七百章 官府投资、西北经济发展计划第三百四十八章 司农寺第八百七十一章 改进第八百七十二章 财政是统治的基础第六百四十三章 败逃、得信第一百零二章 再登第五百六十九章 五年之仇、太子有事第三百九十六章 战起第四十三章 看望第七百一十八章 屠杀事件的真正凶手第四百三十七章 阿济格的梦想第五百七十五章 皇帝打算与天下官绅为敌第四百三十二章 措手不及第二百五十九章 哨探第七百九十五章 海战史上的奇迹第四百三十四章 清军的反应和对策第五百二十章 开花弹第三百一十五章 偶遇第二百章 客户第八百八十三章 首辅之子第三百二十一章 痛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