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六章 投机

郑芝龙端起酒杯笑道:“今日老大人光临寒舍,郑某不胜荣幸,此次陛下拔擢我等,也是托老大人的福,这杯酒是我兄弟几个敬大人的,大人,请!”说罢将杯中酒一饮而尽。

邹维琏慢慢端起酒杯道:“老夫托大,喊你声一官,郑氏能有今天,靠的是一官你的才能,老夫以前在给朝廷的折子里对你也是赞许有加,还望你往后多一些公忠体国之心,方能对得起圣上对你的提携之意啊!”说完仰首喝干了杯中酒,张维凤、郑芝凤连忙也喝干。

郑芝龙忙举起筷子道:“来来来,老大人尝尝我郑家的厨艺如何!”

邹维琏夹起一片雪白透明,薄如蝉翼的鱼生,沾了沾小碗里的调料放入口中,脸上顿时一副陶醉的样子,回味了一会叹道;“金齑玉脍,东南佳味也!入口即化,鲜美滑嫩,真是肴中极品啊!”

郑芝龙笑道:“此乃鲻鱼,海鱼以此鱼生食最为鲜美,大人多吃点!”,张维凤也夹起一片放入口中,然后也是赞不绝口。

邹维琏连吃几片后放下筷子笑道:“老夫年老,生冷不易多食。来,老夫敬你郑氏兄弟一杯,从今日始,你等已皆是朝廷大将了,圣上有言,只要你等尽心竭力效忠大明,圣上不吝公侯之赏,老夫在这先预祝你等早日封妻荫子,饮胜!”

天色彻底暗下来时,酒宴在宾主尽欢的情形下结束,邹维琏等被送入郑府客房住下,郑芝龙三人来到书房议事。

用温热的毛巾擦过脸,三人啜饮着婢女端上的热茶,郑芝豹兴奋的开口道:“大哥,这回发了,你成了总兵,我和老四也成了将军,你还别说,这皇帝对咱还真是不赖呢,咱现在换上官服试试不?哈哈哈!”

郑芝龙笑道:“说实话,以前咱虽是不在乎到底给个多大的官,但当年给我个海防游击,你们弄个什么千总,哥心里还是很窝火!咱们麾下数万兄弟,千余条船,这海上咱就是王啊,不管是倭国人,荷兰人,弗朗机人,还是大明那些商人,哪个见了咱们不得和孙子是的?要不是咱想着落叶归根,有个官身做事可以名正言顺,老子早就给朝廷点颜色看看了!这回皇帝突然开窍了,给了个总兵,嗯,也算光宗耀祖了,哈哈!”

郑芝凤喝着茶没说话,郑芝龙开玩笑道:“郑游击,咋不说话呢?莫非嫌不如我和老三官大,心下不爽?”郑芝豹哈哈大笑,冲着郑芝凤挤眉弄眼的。

郑芝凤放下茶杯道:“大哥,三哥,咱们兄弟依仗的是海上的势力,皇帝肯定也是忌惮与咱,所以才封官许愿,你没听出邹维琏话里话外的的意思吗?皇帝缺银子了,咱们这官不能白做,得花钱啊!”

郑芝龙笑道:“你哥我十几岁开始就跟各色人等打交道,皇帝和官府的意思我岂能看不出来?老四,咱们缺钱吗?每年大洋上的商船没有五千也得有三千艘,每条船每年咱们收三千两银子,刨去各种花费,咱兄弟一年落下多少?大明朝廷还不如咱兄弟收入多呢,只要咱手中有刀枪,有人手,有船只,谁也奈何不了咱们,花钱买个平安小事一桩!”

郑芝凤道:“大哥,这不是银子的事,现在大明内乱不止,流贼已经成了气候,听说关外的女真人也是生猛的很,我总觉得说不定改朝换代就在眼前了,这回花的银子有点冤啊!要是流贼女真夺了江山,咱这银子不就白花了吗?到时再追究咱给明朝输款,那可是不小的罪名啊!”

郑芝龙笑道:“你说的我都知道,朱家皇帝位子确是不稳了,不过无所谓,不管谁坐了江山,不就是换个主子吗?咱们又不去和谁争,只要把控住海上,谁做皇帝也奈何不了咱们,现在是朱家天子坐江山,咱们听他的就行了!邹维琏来不是要银子吗?咱们给,十万两不够就二十万!”

郑芝豹随声附和道:“大哥说的对,老四你想的太多了,谁当皇帝无所谓,只要对咱好,给咱们升官就行!”

郑芝凤还要争辩,郑芝龙道:“就这么定了,明天邹维琏回福州,咱们给他二十万银子,让他好给皇帝一个交代,这老头是个好官,这几年送给他的银子有几千两了,听说他都买成粮食救济了穷人,就冲这点,咱也不能让他受难为不是?”

郑府一个幽雅的院落,邹维琏和张维凤正在叙话,张维凤道:“大人,某察言观色,郑芝龙似是对升官一事并不太热衷,莫非其存了别样的心思?”

邹维琏皱眉道:“子鸣啊,现今天下动荡不安,大明内忧外患,天灾人祸不断,江山易主的谣言甚嚣尘上,郑氏不可能对这些一无所知。正因其内心摇摆不定,所以对升官之事并不甚动容,至于别样心思,那倒不会有,当今圣上对可谓洞烛其心,你知道圣上给本官的密信里如何评价郑一官吗?”,张维凤摇头不语。

“有才无志!这四字可谓精辟至极!老夫与郑氏打交道已有三年,对其了解颇深,圣上的判断相当精确!”邹维琏感叹道。

“郑氏一族富可敌国,麾下战船上千,敢战之士数以十万计,但郑一官并无野心,所以并不足虑,其言其行与墙头草无异!如果朝廷强盛,其也会俯首做小,与郑一官存有同样心思的朝臣难道还少吗?不同的是,朝臣食君之禄,但却不忠君之事!郑一官比某些人更好!至少其知道投机!知道拿出真金白银敬献朝廷,比那些喝朝廷血,吃百姓肉的禽兽强之百倍!”说道这里,邹维琏心中气愤难平,胸膛起伏不定。

张维凤连忙端起茶水递到他手中,道:“大人切莫生气,学生之所以跟随大人,正因敬佩大人的气节,如果满朝文武都如大人般处处为圣上为朝廷为百姓着想,流贼建奴皆不足虑,唉,可惜!”

邹维琏喝了口茶水,心绪平缓了一些,道:“子鸣,圣上信里有句话,老夫觉得甚是有理:打铁还需自身硬!如果朝廷能将流贼建奴剿杀殆尽,郑芝龙自会俯首帖耳,对朝廷忠心耿耿!老夫所能做的就是,支持圣上和朝廷,尽力从郑家多拿钱粮物资,以资剿贼之用!”

张维凤笑道:“刚才学生回屋洗漱时,房间里有两个箱子,里面各有金子一千两和五百两,这些是不是退回去?”

邹维琏一挥手道:“留下,给多少都留下,这些金银足够换回许多穷苦百姓的口粮!郑一官真小气,老夫好歹是从二品大员,居然只给了这点财物,真他娘的拿巡抚不当干粮!哈哈!”张维凤闻言大笑不止。

第二天辰时,郑芝龙陪着邹维琏用餐叙话,答应从占城、暹罗等地购买三十万石大米,走海路运往天津卫的港口,邹维琏这才满意的上船回返福州。

几名京城来的锦衣校尉留在泉州,等着与郑芝龙船队一起押运粮食回京师。

第四百二十八章 难拆的拒马第一百零三章 心机第二百三十九章 名声第四百一十章 弹幕第六百零六章 强硬的福王第四百二十章 银票第二百章 客户第七百二十七章 轰塌城门、米涅枪再次显示威力第一百二十六章 立威第六百零二章 都是皇帝的工具第五百九十七章 宗藩问题到了解决的时候第四百九十五章 丰收在望第七百零七章 带着文臣武将去靶场第三百一十七章 抢功第七百九十二章 大明军事观察团第六百七十章 人类历史上第一次大规模解剖第二百八十五章 官船第六百九十一章 有了平台,才能更好地发掘人才第四十六章 投机第八百五十一章 内讧第七百二十八章 捷报第一百三十五章 剿抚第二十八章 告捷第三十一章 商议第四十三章 看望第二百二十七章 议定第二百六十二章 近战第四百九十三章 新内阁 新章程第四百五十四章 建州困境第八百五十八章 远征和目的第七百九十四章 新军、人事任免、漕运改革第六百零三章 孔府门前的流血事件第七百零六章 代差型武器诞生第三百一十八章 拿赃第三百一十七章 抢功第一百九十二章 祖制第三百五十九章 偷人第六百六十九章 让农户增产的同时还能增收第七百七十一章 前世故人来第四百二十九章 一触即发第一百七十一章 奇兵第七百六十八章 赏爵、妇幼医院第六百八十章 银子多了愁的怎么花出去第六百三十五章 吓破胆子的士绅们第七百零八章 未雨绸缪,亡羊补牢第三百四十七章 新规第五百二十八章 内阁中的实用型人才第一百三十七章 宗藩第七百九十五章 海战史上的奇迹第七百二十九章 大明公民身份证第八百七十七章 与日本的“江户条约”第六百八十章 银子多了愁的怎么花出去第七百二十五章 闽人借机复仇第三十八章 大战2第二百一十五章 强抢第五百一十一章 各有算计第三百六十章 台湾第四百九十六章 西夷特使想拜见皇帝第三百一十三章 建设第六百一十九章 修路带动市场繁荣第二百三十八章 惊变第三百五十七章 办学第二百五十四章 困扰第八百五十五章 向大明求援第七百九十九章 太子大婚日期、倭国的态度第六百五十一章 关键技术绝对不能外泄第八百五十章 变生肘腋第五百零八章 多尔衮和多铎第七百七十一章 前世故人来第八百四十六章 食堂饭食可比富户、话痨管事第八百六十七章 实践是检验真理唯一标准第六百六十五章 做梦也没想到能吃饱饭的李保第六百八十六章 两个汉奸奴才教导新主子第三百七十三章 争抢第三百九十七章 接战第三百二十六章 应对第一百九十九章 出路第四百五十四章 建州困境第四百七十四章 孙白谷怒斥祖都督第五百七十一章 朱由检的底线第一百二十七章 构想第二百二十九章 草民第六百六十二章 世家公子和海盗之间的关系第六百二十五章 嘉定伯府破财了第一百零三章 心机第五百五十六章 酒后吐真情第十章 初见文臣第五百四十二章 带西夷开开眼第一百九十一章 放贷第八百三十三章 取消宵禁、扩大内需第六百八十二章 医院开张,御医坐诊第八百六十三章 想收藏日本盔甲的太子第八百一十二章 倒幕先锋第十四章 大生产第三百三十章 改进第三百六十三章 敢战第七百三十三章 打造东南亚基地第一百六十四章 遣将第六百二十五章 嘉定伯府破财了第七百六十三章 大明的海上巨无霸
第四百二十八章 难拆的拒马第一百零三章 心机第二百三十九章 名声第四百一十章 弹幕第六百零六章 强硬的福王第四百二十章 银票第二百章 客户第七百二十七章 轰塌城门、米涅枪再次显示威力第一百二十六章 立威第六百零二章 都是皇帝的工具第五百九十七章 宗藩问题到了解决的时候第四百九十五章 丰收在望第七百零七章 带着文臣武将去靶场第三百一十七章 抢功第七百九十二章 大明军事观察团第六百七十章 人类历史上第一次大规模解剖第二百八十五章 官船第六百九十一章 有了平台,才能更好地发掘人才第四十六章 投机第八百五十一章 内讧第七百二十八章 捷报第一百三十五章 剿抚第二十八章 告捷第三十一章 商议第四十三章 看望第二百二十七章 议定第二百六十二章 近战第四百九十三章 新内阁 新章程第四百五十四章 建州困境第八百五十八章 远征和目的第七百九十四章 新军、人事任免、漕运改革第六百零三章 孔府门前的流血事件第七百零六章 代差型武器诞生第三百一十八章 拿赃第三百一十七章 抢功第一百九十二章 祖制第三百五十九章 偷人第六百六十九章 让农户增产的同时还能增收第七百七十一章 前世故人来第四百二十九章 一触即发第一百七十一章 奇兵第七百六十八章 赏爵、妇幼医院第六百八十章 银子多了愁的怎么花出去第六百三十五章 吓破胆子的士绅们第七百零八章 未雨绸缪,亡羊补牢第三百四十七章 新规第五百二十八章 内阁中的实用型人才第一百三十七章 宗藩第七百九十五章 海战史上的奇迹第七百二十九章 大明公民身份证第八百七十七章 与日本的“江户条约”第六百八十章 银子多了愁的怎么花出去第七百二十五章 闽人借机复仇第三十八章 大战2第二百一十五章 强抢第五百一十一章 各有算计第三百六十章 台湾第四百九十六章 西夷特使想拜见皇帝第三百一十三章 建设第六百一十九章 修路带动市场繁荣第二百三十八章 惊变第三百五十七章 办学第二百五十四章 困扰第八百五十五章 向大明求援第七百九十九章 太子大婚日期、倭国的态度第六百五十一章 关键技术绝对不能外泄第八百五十章 变生肘腋第五百零八章 多尔衮和多铎第七百七十一章 前世故人来第八百四十六章 食堂饭食可比富户、话痨管事第八百六十七章 实践是检验真理唯一标准第六百六十五章 做梦也没想到能吃饱饭的李保第六百八十六章 两个汉奸奴才教导新主子第三百七十三章 争抢第三百九十七章 接战第三百二十六章 应对第一百九十九章 出路第四百五十四章 建州困境第四百七十四章 孙白谷怒斥祖都督第五百七十一章 朱由检的底线第一百二十七章 构想第二百二十九章 草民第六百六十二章 世家公子和海盗之间的关系第六百二十五章 嘉定伯府破财了第一百零三章 心机第五百五十六章 酒后吐真情第十章 初见文臣第五百四十二章 带西夷开开眼第一百九十一章 放贷第八百三十三章 取消宵禁、扩大内需第六百八十二章 医院开张,御医坐诊第八百六十三章 想收藏日本盔甲的太子第八百一十二章 倒幕先锋第十四章 大生产第三百三十章 改进第三百六十三章 敢战第七百三十三章 打造东南亚基地第一百六十四章 遣将第六百二十五章 嘉定伯府破财了第七百六十三章 大明的海上巨无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