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零三章 孔府门前的流血事件

就在刘进与庄元洲密会数日之后,做足了充分准备的刘进带着一队校尉,穿过宽敞街道上数道庄严肃穆的牌坊来到了孔府门前。

街上的商贾行人都用诧异的目光打量着这群不速之客,很多人已经开始对着锦衣校尉们指指点点,或是小声表达着不满,或是直接出声开骂。

千百年来,曲阜人都以孔府为荣,历朝历代以来,不管多大的官来到孔府所在的街道上,那是文官下轿、武将下马,以此来表达对至圣先师的尊敬之意。

但是,今天这伙人显然是坏了这个由来已久的惯例。因为刘进自始至便端坐马上,清脆的马蹄声一下一下敲击着铺着石板的街道,如同敲在了曲阜人骄傲的心坎上。

“止步!下马!

本人为衍圣公府外事管家孔兴杰!尔乃何人,竟然如此猖狂!此乃御赐衍圣公府!无论何人皆要下马步行!

此般规矩已愈千载!是为天下人具要遵循之定!若是有人胆敢冒天下之大不韪,那就莫怪我等卫道者不客气!”

不等刘进一行越过孔府一侧最后一道牌坊,已经得到消息的孔府外府管事孔兴杰面色阴沉的拦住了刘进一行,数十名身材孔武有力地仆从手持棍棒成扇面状分散开来,大有一言不合就要动手驱赶的样子。

身为孔府外事管家孔行杰是孔家嫡系子弟,与意图承继爵位的孔兴燮同父同母,本身也有举人功名,手握孔家与外界打交道的大权,在孔府属于少数地位尊崇的存在,孔府与外界的交通联络,大多都要由他之手完成。

在他执掌孔府外交大权的近十年间,也曾亲自与无数的文人墨客、达官贵人打过交道,迎来送往间也是极受他人的尊敬,虽说并无官职在身,但他无论是在官场还是士林中的地位还是比较高的。

当然了,这是他自己这样认为的,具体别人心里的真实想法就无从论证了。

在孔兴杰的认知当中,在大明这块土地上,还没有任何人敢对孔府有不敬之意,就算那些曾经肆虐北地的流贼,听到孔府的名头也得乖乖避到一旁。

正是有了孔府这块金字招牌,流贼才没敢霍霍山东。

这是孔家人的共同认知。

没想到的是,今天竟然有人敢堂而皇之地一路骑马来到孔府门前,这是绝对不能接受的,就算你是天家亲军也不行。

见多识广的孔兴杰当然识得锦衣卫这身行头,虽然两者之间并没有打过什么交道,对方的来头也是极大,但孔兴杰心中没有丝毫惧怕。

别说天家的爪牙,就算是皇帝亲至,对孔家人也得客客气气。

孔家人一直就是这样自信。

千百年来,他们被无数人或真或假的赞美宠坏了,根本不知道这个世界正在悄然之间发生着巨大的变化。

“噤声!我等乃锦衣亲军!此为我家兖州千户所刘千户,前来孔家办差!尔等赶紧速速退开,莫要耽搁某等执行公务,否则会有祸事上门!”

刘进勒缰住马,面上一片淡然之色,一名小旗上前几步,从怀里掏出腰牌高高举起后厉声对孔杰喝道。

“呵呵!刘千户好大的官威!

小小亲军千户便如此猖狂,可见役使你等之人是何面目!

千百年以降,历朝历代君王皆视衍圣公府为超然之所在,上至王公贵族、下至黎民百姓,哪一个敢对至圣先师不敬?

对圣人不敬,便是对士林不敬,更是对天下人不敬!

尔等如此逆天行径,就不怕引发滔天之祸不成?!

呔!孽障还不速速下马!”

眼看围观的路人越来越多,众人的神情也是带着愤愤不平之色,孔兴杰心中的怒火转化为昂扬的斗志,大声直斥刘进的张狂行为,并且声调也是越来越高。

说到最后,孔兴杰袍袖一展,上前踏出一步,扬眉怒目,戟指坐在马上的刘进高声大喝,周围的路人见状顿时纷纷拍掌叫好,更有一些书生打扮的人学着孔兴杰的模样指着一众校尉大声叫骂着,场上的气氛瞬间变得沸腾起来。

当听到孔兴杰第二句话隐有所指的时候,一直眯着眼的刘进陡然之间睁大双目,眼神中瞬间露出了浓浓地杀意。

等到孔杰以一副胜利者的姿态扬手指向他的时候,刘进俯视着眼前这位衣冠楚楚、一脸慨然之色的孔府管事,狰狞的面孔已是恢复如初,眼神中的讥诮之意大盛。

“斩了!有反抗者,皆斩!”

随着刘进的一声轻喝,适才那名回话的小旗随手将木牌揣入怀中,眨眼间仓啷一声抽出狭长雪亮的绣春刀,垫步上前手臂挥动,咔嚓一声轻响过后,孔兴杰的首级飞起后骨碌碌滚落在地,大股的鲜血自脖腔中喷起有半尺之高,随后在众人的注视下直挺挺向后砸倒在干净的青石板上。

这一连串的动作就发生在数息之间,刚才还在拍掌叫骂的众人被眼前的一幕给惊呆了,孔府那些手持棍棒的下人也是木立当场,脸上流露出了震惊和不可思议的神情,喧嚣吵嚷声转瞬间消失无踪。一名胆小的书生吓得面无人色,身子一歪,缓缓坐到于地,随即蓝色的直裰下面有一滩黄色的液体蜿蜒流淌而出。

就在那名小旗将孔兴杰斩首之时,护卫在刘进两侧,以及跟随在后的一众官校,或是抽刀或是握铳,迅速以三人为一队闷头向前冲去。

一时间,铳声大作,一股股白色的硝烟升腾而起,一道道刀光在日头的映射下分外夺目,一声声惨号响彻整个街道,拦在锦衣卫前面的数十名孔府下人反应不及下已是纷纷倒地。

围观的路人们从震惊中清醒过来,狂呼乱叫这四散奔逃,地上的冠冕靴袜、米面肉食、文房用品、洒满这片街区,站在街道两侧店铺门前看热闹的掌柜伙计们,连滚带爬的逃进店内,随后在东家掌柜惊慌失措的嘶喊中纷纷合上了店门。

在一众校尉一边杀戮一边高喝“跪地免死!”的声响中,刘进翻身下马,一名校尉上前拽住马缰。

“役使我等者是此天下最为尊贵之人,岂是你这等冢中枯骨敢随意辱骂?孔兴燮若是也如你这般无脑取死,那某今日便成全了他,你哥俩便可以去地府抱头痛哭了!

来人,将这厮尸身拖出城外喂野狗!”

刘进缓缓步至孔兴杰面带惊异不信恐惧表情的首级旁,慢慢弯腰看着那双空洞的眼神,用嘲讽地语气说完,直起身子大声吩咐道。

当孔府门前的杀戮已毕,校尉们强行敲开两边店铺的店门,喝令里面的人出来帮着清理现场后不久,孔府已经关闭的角门再次打开,一脸阴沉之色的孔兴燮负手昂头当先行了出来。

第六百四十三章 败逃、得信第一百零七章 大胜第八百零三章 想做富婆的朱媺娖第十三章 诚意伯第六百零五章 就是明着栽赃,你能怎样?第三十六章 朝会第四百七十四章 孙白谷怒斥祖都督第八百一十七章 铁炮火铳对射第一百八十四章 战前第二百五十二章 情弊第六百六十八章 要想升迁,只靠着纳粮可不够第八百七十三章 城镇化是安居乐业的基础第二百二十一章 征税第五百一十四章 是战是走第三百零一章 诱惑第七百零五章 南涯行省、严打第二百六十六章 定策第七百八十五章 设立新的基层政权第七百七十一章 前世故人来第六百七十二章 扩大支柱产业规模第五百一十五章 赵武的猜测第五百八十八章 豪门讲究的是与众不同第七百三十六章 贵国岁入几何呀?第六百三十三章 临死也要带着别人陪葬第八百六十章 以文制武还是文武并重?第六百零一章 圣上,这事得找块挡箭牌第六百四十二章 卢阎王第四百八十九章 谁强跟谁混第八百六十一章 斩首计划第八百四十二章 新概念、新思路第二章 骆养性第六百四十九章 宗藩改革初见成效第四百八十五章 待不住了第三百九十一章 战术第四百三十四章 清军的反应和对策第四十八章 巡视第四百五十六章 八十日带发效忠 表太祖十七朝人物第七百三十一章 建立国中之国第四十七章 收留第三十六章 朝会第八百六十三章 想收藏日本盔甲的太子第二百六十章 备战第七百零一章 太子逛街遇贼第八百五十七章 新的公务支出第二百九十五章 目的第八百五十三章 各有算计第二百三十九章 起因第一百一十九章 接战第七百九十一章 给阿三找点麻烦第五百零四章 千金市马骨第四百九十九章 斩将溃敌第五百一十章 一切可以重来吗?第六百零七章 以拿贼的名义第三百六十三章 定策第四百二十六章 朝鲜铳手第八十八章 兵乱第二百四十二章 劝说第一百九十四章 说服第一百零六章 鏖战第六百零九章 朱由检下了狠手第六百八十一章 北京第一人民医院第七百二十三章 米涅枪第一次实战第六百九十五章 丰收了,可是粮食卖不上价了第三百六十九章 激战第二十九章 整顿第九十八章 计议第六百五十六章 想提前打通苏伊士运河第二百二十二章 封驳第一百一十章 盐商第四百章 布防第五百五十三章 李进忠的春天来了第三百四十四章 内阁第三百三十章 改进第一百七十五章 勾连第五百一十四章 是战是走第七百八十九章 培育海外新兴市场第六百八十章 银子多了愁的怎么花出去第五百六十一章 新建行省、野有遗贤第二百六十七章 南下第三百三十三章 赏功第四百零五章 斩将第六百七十七章 高炉炼钢工艺的改进第四百二十二章 庄元洲的思虑与选择第五百八十二章 蛊惑和算计第五十三章 援军第五百六十三章 农业不仅仅是种田第四百九十二章 内阁人选第一百二十七章 构想第一百二十七章 构想第七百七十一章 前世故人来第七十章 商路第五百零六章 建言与争议第一百八十章 争议第八百四十一章 寻找合适的发展模式第二百三十四章 开端第二百六十四章 废籍第三百二十一章 痛斥第二百九十九章 纵火第八百七十四章 用你的金子买你的人才第四百八十七章 蒙在鼓里的边将们
第六百四十三章 败逃、得信第一百零七章 大胜第八百零三章 想做富婆的朱媺娖第十三章 诚意伯第六百零五章 就是明着栽赃,你能怎样?第三十六章 朝会第四百七十四章 孙白谷怒斥祖都督第八百一十七章 铁炮火铳对射第一百八十四章 战前第二百五十二章 情弊第六百六十八章 要想升迁,只靠着纳粮可不够第八百七十三章 城镇化是安居乐业的基础第二百二十一章 征税第五百一十四章 是战是走第三百零一章 诱惑第七百零五章 南涯行省、严打第二百六十六章 定策第七百八十五章 设立新的基层政权第七百七十一章 前世故人来第六百七十二章 扩大支柱产业规模第五百一十五章 赵武的猜测第五百八十八章 豪门讲究的是与众不同第七百三十六章 贵国岁入几何呀?第六百三十三章 临死也要带着别人陪葬第八百六十章 以文制武还是文武并重?第六百零一章 圣上,这事得找块挡箭牌第六百四十二章 卢阎王第四百八十九章 谁强跟谁混第八百六十一章 斩首计划第八百四十二章 新概念、新思路第二章 骆养性第六百四十九章 宗藩改革初见成效第四百八十五章 待不住了第三百九十一章 战术第四百三十四章 清军的反应和对策第四十八章 巡视第四百五十六章 八十日带发效忠 表太祖十七朝人物第七百三十一章 建立国中之国第四十七章 收留第三十六章 朝会第八百六十三章 想收藏日本盔甲的太子第二百六十章 备战第七百零一章 太子逛街遇贼第八百五十七章 新的公务支出第二百九十五章 目的第八百五十三章 各有算计第二百三十九章 起因第一百一十九章 接战第七百九十一章 给阿三找点麻烦第五百零四章 千金市马骨第四百九十九章 斩将溃敌第五百一十章 一切可以重来吗?第六百零七章 以拿贼的名义第三百六十三章 定策第四百二十六章 朝鲜铳手第八十八章 兵乱第二百四十二章 劝说第一百九十四章 说服第一百零六章 鏖战第六百零九章 朱由检下了狠手第六百八十一章 北京第一人民医院第七百二十三章 米涅枪第一次实战第六百九十五章 丰收了,可是粮食卖不上价了第三百六十九章 激战第二十九章 整顿第九十八章 计议第六百五十六章 想提前打通苏伊士运河第二百二十二章 封驳第一百一十章 盐商第四百章 布防第五百五十三章 李进忠的春天来了第三百四十四章 内阁第三百三十章 改进第一百七十五章 勾连第五百一十四章 是战是走第七百八十九章 培育海外新兴市场第六百八十章 银子多了愁的怎么花出去第五百六十一章 新建行省、野有遗贤第二百六十七章 南下第三百三十三章 赏功第四百零五章 斩将第六百七十七章 高炉炼钢工艺的改进第四百二十二章 庄元洲的思虑与选择第五百八十二章 蛊惑和算计第五十三章 援军第五百六十三章 农业不仅仅是种田第四百九十二章 内阁人选第一百二十七章 构想第一百二十七章 构想第七百七十一章 前世故人来第七十章 商路第五百零六章 建言与争议第一百八十章 争议第八百四十一章 寻找合适的发展模式第二百三十四章 开端第二百六十四章 废籍第三百二十一章 痛斥第二百九十九章 纵火第八百七十四章 用你的金子买你的人才第四百八十七章 蒙在鼓里的边将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