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六章 朝会

户部尚书侯恂正在奏报本部事物。与其说是奏报,不如说是大吐苦水。崇祯七年他接任毕自肃出任户部尚书以来,算是兢兢业业,殚精竭虑。但巧妇难为无米之炊,陕西,山西,河南,湖广等省除了连年的大旱之外,更是流贼肆虐已久,朝廷首先要派官军围剿流贼,次要下拨钱粮赈济灾民,恢复生产,这几个省的税赋不上交也罢,户部更是要下拨大批的钱粮给他们。

更别提还有辽东这个无底洞。现在朝廷驻守辽东的官军名义上已达十八万,人吃马嚼,每年所费达几百万两,这几百万两里到底有多少进了辽东军阀们的腰包,这个就很难说了。朝廷是哑巴吃黄连--心里有数,为了防备建虏,硬着头皮也要满足这些军头们的胃口。

说到最后,侯恂苦着脸禀道:“现今户部库房存银仅有二十万两,各地督抚总兵要钱的文书铺天盖地,臣已是心力交瘁,实是有心无力了!为今之计,只有加派剿饷一途,旦此事关系重大,臣不敢做主,只能恭请圣裁!”

崇祯开口道:“卿所言之剿饷是何途径?说来听听!”

侯恂迟疑了一下,开口道:“启奏陛下,臣今日之言乃一心为公,如果圣上采纳臣之愚见,臣恐民意汹汹,为千夫所指!”

崇祯温声开口道:“只要一心为公,卿不必顾虑过多,奏来便可,至于采不采纳,朕自会斟酌!”

侯恂施了一礼,开口道:“所谓剿饷,臣想从四个途径征收:其一是均输,按大明耕地面积平均摊派,每田一亩,派米六合,每米一石,折银八钱,仅此一项每年可折银一百九十万两;其二是溢地,万历六年至十一年全大明耕地面积清丈后新增至耕地,以前加派辽饷时并未加派,此次一并加派,可得银四十万两左右;其三是寄学监生事例,现我大明有为数甚众的官宦富商子弟,在家游手好闲,惹是生非,据臣所知,有很多人对国子监生员之名号甚是有兴趣,臣建议以一定数额之财物换取监生之名号,想必响应者不少;其四是裁撤驿递,臣估算裁减全大明驿站后可节省二十万两开支,综上所述,如臣之建议得我皇上采纳,共计每年可得银三百万两左右,足可大大缓解目前之危机。”

侯恂的奏报刚刚完毕,詹事府少詹事黄道周出列奏道:“启奏陛下,臣反对户部之言,兵兴以来,辽饷、练饷计亩日增,百姓苦不堪言!户部今又进均输之说,必将加重百姓之困苦,陕西流贼之起因天下皆知,户部难道是怕造反之贼还少吗?!”说到最后,声色俱厉。

崇祯眉头微微一皱,开口道:“侯卿之计乃是以本部事物为出发点,本意是为朝廷解忧,黄卿不必扣帽子。既然黄卿不赞成户部之策,那卿有何高见,讲来听听!”

黄道周思衬一下后禀道:“臣以为如今之计,莫过于恢复太祖高皇帝之屯田制。兵卒日常为农,战时为兵,以其耕种田地养其家人,如此即可不加赋而兵自足!”

兵科给事中常自裕出列奏道:“少詹士之言虽是有理,但您想过没有?现今流贼肆虐,兵荒马乱,又值旱情四起,民心惶惶,官军四处征战,哪有足够的兵力保障一方平安?那样如何屯田耕种?况且耕种田地需要大量的钱粮与耕牛,现今国库空虚,朝廷如何拿的出来?就算您所言之策能够施行,可远水不解近渴,等屯田之事功成,恐怕流贼已打到京城了!剿贼需兵,用兵需饷,圣上所需乃解当前燃眉之急,而不是大谈将来不可见之事!”

黄道周哑口无言。他是文学大家,做学问之人,但治国理政并非长项,刚才只是听到侯恂要皇帝加派剿饷,如此定会让百姓更加困苦,所以才出列反驳。现下听常自裕之言,自是感觉到自己过于理想化了。他心底甚是坦荡,冲皇帝施礼完毕,又向常自裕拱手施礼,常自裕敬他的学问,连忙还礼。

崇祯示意二人退回班列,缓缓开口道:“卿等皆是为朝廷着想,朕心里明白。如今国难当头,众卿自当畅所欲言,为大明出谋献策,而不是尸位素餐,整日只想谋一己之私利。去年朕谕令勋戚之家捐助朝廷,至今已快一年,可惜的是无人响应,尔等世受大明两百年之恩,至此生死存亡之秋,竟是全无公忠体国之心,朕甚为失望!陕西、山西、河南、山东、湖广之督抚,也曾下令让当地士绅捐助,遗憾的是一分未得,朕想起此事,有时会暗暗发笑!流贼所到之处,如蝗虫过境,寸草不生,贼破府灭县后,尔等的万贯家财全为他有了,怎地如此之愚呢?钢刀架到脖颈上时才后悔,当初就该捐资助国,剿杀了这等贼寇,就不至于有今日灭门之祸了,有些人真是不见棺材不落泪!朕在这里也说一句,尔等好自为之,朕有信心剿灭贼寇,到那时,谁为朕出力,谁冷眼旁观,朕自会给尔等一个交代!”

大殿中的众臣听到皇帝一针见血的话语,个个将头低下,有的人心中惭愧,有的人则是暗中不屑。

崇祯将各人的神情看在眼里,心中失望之极。他继续说道:“贼定要剿灭,剿贼就要朝廷出重兵,粮饷如果不出自民间,那就要出自国库和内帑。如今国库空虚,尔等心中自是惦记着朕的内帑了。呵呵,尔等放心,大明是朱家的天下,朕自不会做守财奴,也不会等到身死国灭之时还守着一大堆无用之物!朕与你等不同,朕心里清楚,有的人根本不在乎大明的存亡,对他们来讲,大明亡了,不过换个主子而已!但是他们就没想想,假如换了主子,新主子还如同大明一般善待他们吗?哼哼,流贼也罢,建奴也罢,皆是率兽食人之辈,如果真有那一天,他们的下场也不会好到哪里去!”

说罢,崇祯起身拂袖而去,王承恩急忙跟着离去,留下殿中目瞪口呆的众臣。虽然众人都知道皇帝脾气急躁,但从未见他说过如此重话,从皇帝刚才的态度判断,他已是愤怒之极,话语直指人心,直接打脸。

首辅温体仁叹了一口气后开口道:“我等让陛下失望了,都各回署衙忙去吧,陛下之言没事的时候也想一想,我劝诸位,还是少一些小心思,多为大明江山考虑吧!”,众人皆呐呐不能言,各怀心事散去。

回到武英殿后,崇祯冷静下来,坐到御案之后开始思考下一步的计划。

在他的布局当中,陕西是最重要的一环。现在洪承畴正带兵与在陕北一带活动的李自成交战中,洪承畴麾下有曹文昭、曹变蛟、左良玉等猛将,更有吴三桂、祖大乐的辽东骑兵助阵,虽然短时间内剿灭不了李自成,但至少能将其阻挡在陕北一带,不使其流窜到他处。

现在唯一需要的就是时间了,孙传庭已经在陕西腹地西安站稳脚跟。重新分派田地等同于后世的打土豪分田地,这是获取民心的最基本的举措。

崇祯派去协助他的皇庄管理局的人员,首先会把打井的事做起来,争取让打井队的规模迅速扩大,以应对旱情。再就是等粮食出产后,把新式军粮做起来,免去从京师长途运输所带来的巨大消耗,能给洪承畴的大军提供补充。

孙传庭抄没家产得到的银两,也能迅速发放到两人手下的官军手里,有了充足的粮饷,相信官军士气会极大提升。如果再有阳奉阴违,不服号令者,相信以洪承畴和孙传庭的手段,足可以收拾。

现在活跃在豫楚交界地带的高迎祥和拓养坤是大明最大的威胁,卢象升虽然能力出众,忠心耿耿。但手下兵力单薄,骑兵太少,对阵流贼,虽能击败,但无法歼灭。

跑不过人家啊,高迎祥部下多骑兵,每次迎战都是以流民组成的炮灰为前阵。只要见官军势猛难以抵御,就会果断放弃那些炮灰逃跑,过不了多长时间,又会裹挟新的流民围攻府县,卢象升只得率部下四处灭火,无法伤其根本。

现在有了祖宽、李重进两队关宁骑兵的协助,情况应该有所改观。但辽东兵马不听号令由来已久,卢象升不像洪承畴和孙传庭那样果断狠绝,他对部下太过优容,能不能掌控的住辽东二将还是个问号。

再说高迎祥等人就是到处劫掠府县,等官军赶到,他就开始流窜。卢象升的天雄军虽然能征善战,但出自河北之地,不善山地作战,加之粮草难以及时供给,所以只能望山兴叹。

看来有必要派一只惯于穿山越岭的军队去助阵了,想到这里,朱振卿突然想起前段时间发生哗变,后被洪承畴安抚后驻扎在樊城一带的六千川兵。

当初被洪承畴暂留在兵营的贺人龙已经跟随他去了陕北,后来兵部以秦良玉的侄子秦翼明为四川援剿总兵,统帅这六千川兵。

崇祯决定将这只川军划归卢象升统领。川军吃苦耐劳,虽然军纪不算好,但战力还是不错。并且精于山地作战,在山高林密地形复杂之地能一展所长。

想到川兵,崇祯的脑海里浮现出一个后世鼎鼎大名的女英雄的形象----秦良玉!这是中国历史里唯一载入正史的巾帼英雄。唯一凭借战功封侯的女将军,为数不多的文武双全的女子,更难得的是她对明廷的赤胆忠心。

崇祯十五年在张献忠攻入四川后,因朝廷粮饷匮乏,秦良玉竟毁家纾难,用自己家里的钱供养官军,抵抗流贼。

崇祯在后世读到这一段文章时,也不禁被这位女中豪杰的胸襟气度所折服,这才是真正的民族英雄,为了国家民族的利益,不惜牺牲自己的一切。她的丈夫、两个哥哥一个弟弟、一个侄子先后都为国捐躯,称得上满门忠烈。

这样的英杰,因为性别的缘故,在历史上并不被那些手握重权的庸官所重视。为国四处征战,却屡屡被刁难轻视,以至于满腔报国之志无从施展。直到南明隆武时期才被封侯拜将,但为时已晚,女英雄已经垂垂老矣。

南明覆灭后,秦良玉拒绝降清,最终归隐山林,得了个善终。

现在的四川巡抚邵捷春为官平庸,胆小懦弱且不知兵,对秦良玉一直比较轻视,对她的建议一概不理,这样的人不该窃居高位。

四川现在虽然比较平静,因为地势险要的缘故,流贼一直没有进攻蜀中。但后期李闯和张献忠先后进入蜀中,祸乱川蜀大地,这都是四川缺乏一个干练知兵之人担当指挥之责的缘故,像邵捷春这样的庸才应该挪挪地方了。

至于谁接任四川巡抚一职,崇祯想到了一个人,一个耿直但有点任性的大臣。

崇祯五年因孙承宗被迫辞官而受到牵连赋闲家中的傅宗龙,这是一个勇于任事,敢于担当,不会阿谀奉承的直爽之人。仗义敢言,曾经在崇祯面前为穷苦百姓说话而被皇帝所厌,因其性格过于直爽所以不被朝臣所喜。

崇祯自是知道傅宗龙被李闯擒获,最后骂贼而死,是个忠肝义胆之人。这样的人在自己前世的历史中不被赏识,现在自己作为穿越者来到这个世界,当然不能埋没其才。

再就是即将到来的崇祯九年,山东、河南等地旱情严重,多个府县粮食绝收,饥民遍地,举家逃荒者数不胜数。这些饥民成了流贼最好的兵源补充所在,这是必须高度重视的事情。大旱是天灾,人类无法控制,但人祸可以预防。办法就是用粮食稳住百姓,只要有一口吃的,百姓就不会跟随流贼反抗朝廷。现在必须未雨绸缪,尽自己最大努力预防惨剧的发生。

还有就是火铳的生产。自从军器监听从自己的意见,实施流水线生产,加上各种奖励机制施行以来,各种兵器的产量大增,在毕懋康等人严格监督下,质量也是得到了充分的保证。

目前月产精良火铳五百杆左右,其余的刀枪箭矢无数。朱振卿已下令孙应元,将勇卫营火铳手扩充至一千人,其中新产火铳七百杆,其余的三百杆也是经过了精心挑选,杆杆精良,崇祯下令以后生产出来的火铳,全部由勇卫营接收,争取尽早内把火铳营扩大到两千人的规模。因为崇祯九年建奴将会破口而入,威胁京城的安全,崇祯准备在宣大一线给与建奴以沉重打击,削弱其有生力量,减轻辽东防线的压力,逐步减少辽饷给朝廷带来的沉重负担。

沉思半天过后,在崇祯的吩咐下,一道道旨意拟好,送到内阁用印后,然后全部由锦衣卫快马送往各地而去。

第五百零八章 多尔衮和多铎第七百一十三章 议定出兵第三百一十五章 偶遇第六百零四章 孔家与反贼有过勾连?第十一章 勇卫营第七百二十三章 米涅枪第一次实战第七百二十七章 轰塌城门、米涅枪再次显示威力第一百六十八章 边镇第四百六十二章 君臣相处之道第六百零三章 孔府门前的流血事件第二十六章 西安左卫2第四百三十一章 白杆悍卒 白甲凶猛第四章 洪承畴第四百六十章 遣使议和第六百四十五章 六百里加急第二百零八章 惩处第八百四十八章 世间之奇女子第二百四十三章 蓟镇第四百零三章 惨败第五百二十三章 逐街逐屋争夺第一百七十四章 盛京第八百八十三章 首辅之子第七百三十五章 人才的培养和引进第五百五十一章 恢复大唐安西四镇第三百九十七章 接战第四百四十七章 攻守易势后的策略第二百六十一章 炮击第四百七十五章 赌命的祖大寿第六百八十四章 军医制、西北边镇现状第二百一十六章 禁足第二百一十八章 弑父第三百五十七章 办学第八百五十六章 议定出兵、太子监军第四百章 布防第八十三章 讹诈第四百九十七章 捷报传来第二百三十九章 名声第二百五十章 宁远第四百四十四章 紫娟的抉择吧第七百四十五章 有情人终未成眷属第四百七十五章 赌命的祖大寿第七百四十八章 信息传播带来的改变第四十六章 投机第六百零九章 朱由检下了狠手第一百零一章 登城第一百七十六章 撬动第一百一十五章 抢盐第五百零六章 建言与争议第七百二十章 零伤亡、报仇第五百八十章 布置妥当第七百五十三章 西北建设兵团第二十三章 陛见第八百七十五章 新体系的建立第二百三十八章 惊变第二百七十六章 插曲第三百一十三章 建设第四百七十七章 国运第二百六十八章 料敌第六百一十四章 干股与分红第四百二十八章 难拆的拒马第七十一章 京营1第二百一十一章 回家第五百六十五章 皇帝不高兴第四百七十九章 明军的秘密武器第四百二十三章 求援第三百六十章第五百五十三章 李进忠的春天来了第三百七十四章 殴打第五百九十一章 锦衣卫也有崇拜的偶像第四百零九章 齐射第二十六章 西安左卫2第七百七十七章 飞梭、大明第一项垄断产业第一百二十七章 构想第八百二十九章 温体仁的心思第八百七十四章 用你的金子买你的人才第三百六十五章 登陆第二百五十章 宁远第六百章 富家小姐嫁给了穷书生第五十八章 溃败第二百六十三章 血战第八百八十五章 人脉的优势第七百八十章 保护贸易自由、敲竹杠第七百六十七章 甲申天变之日、同样的方式、不同的人第七百二十章 零伤亡、报仇第十一章 勇卫营第三百七十三章 争抢第五百九十九章 猜测皇帝心思的温体仁第三百七十章 壮烈第六十四章 边军第七百九十六章 去抄英国人的小金库第六百一十五章 致仕和退休、养老金第一百零九章 家人第四百六十六章 北进中的插曲第二百六十六章 定策第四百四十九章 李定国第五百九十九章 猜测皇帝心思的温体仁第四百六十九章 城中清军第五百九十五章 证据在手、开始抄家第六百一十章 关外需要你们第二百零四章 忧虑
第五百零八章 多尔衮和多铎第七百一十三章 议定出兵第三百一十五章 偶遇第六百零四章 孔家与反贼有过勾连?第十一章 勇卫营第七百二十三章 米涅枪第一次实战第七百二十七章 轰塌城门、米涅枪再次显示威力第一百六十八章 边镇第四百六十二章 君臣相处之道第六百零三章 孔府门前的流血事件第二十六章 西安左卫2第四百三十一章 白杆悍卒 白甲凶猛第四章 洪承畴第四百六十章 遣使议和第六百四十五章 六百里加急第二百零八章 惩处第八百四十八章 世间之奇女子第二百四十三章 蓟镇第四百零三章 惨败第五百二十三章 逐街逐屋争夺第一百七十四章 盛京第八百八十三章 首辅之子第七百三十五章 人才的培养和引进第五百五十一章 恢复大唐安西四镇第三百九十七章 接战第四百四十七章 攻守易势后的策略第二百六十一章 炮击第四百七十五章 赌命的祖大寿第六百八十四章 军医制、西北边镇现状第二百一十六章 禁足第二百一十八章 弑父第三百五十七章 办学第八百五十六章 议定出兵、太子监军第四百章 布防第八十三章 讹诈第四百九十七章 捷报传来第二百三十九章 名声第二百五十章 宁远第四百四十四章 紫娟的抉择吧第七百四十五章 有情人终未成眷属第四百七十五章 赌命的祖大寿第七百四十八章 信息传播带来的改变第四十六章 投机第六百零九章 朱由检下了狠手第一百零一章 登城第一百七十六章 撬动第一百一十五章 抢盐第五百零六章 建言与争议第七百二十章 零伤亡、报仇第五百八十章 布置妥当第七百五十三章 西北建设兵团第二十三章 陛见第八百七十五章 新体系的建立第二百三十八章 惊变第二百七十六章 插曲第三百一十三章 建设第四百七十七章 国运第二百六十八章 料敌第六百一十四章 干股与分红第四百二十八章 难拆的拒马第七十一章 京营1第二百一十一章 回家第五百六十五章 皇帝不高兴第四百七十九章 明军的秘密武器第四百二十三章 求援第三百六十章第五百五十三章 李进忠的春天来了第三百七十四章 殴打第五百九十一章 锦衣卫也有崇拜的偶像第四百零九章 齐射第二十六章 西安左卫2第七百七十七章 飞梭、大明第一项垄断产业第一百二十七章 构想第八百二十九章 温体仁的心思第八百七十四章 用你的金子买你的人才第三百六十五章 登陆第二百五十章 宁远第六百章 富家小姐嫁给了穷书生第五十八章 溃败第二百六十三章 血战第八百八十五章 人脉的优势第七百八十章 保护贸易自由、敲竹杠第七百六十七章 甲申天变之日、同样的方式、不同的人第七百二十章 零伤亡、报仇第十一章 勇卫营第三百七十三章 争抢第五百九十九章 猜测皇帝心思的温体仁第三百七十章 壮烈第六十四章 边军第七百九十六章 去抄英国人的小金库第六百一十五章 致仕和退休、养老金第一百零九章 家人第四百六十六章 北进中的插曲第二百六十六章 定策第四百四十九章 李定国第五百九十九章 猜测皇帝心思的温体仁第四百六十九章 城中清军第五百九十五章 证据在手、开始抄家第六百一十章 关外需要你们第二百零四章 忧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