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章 富家小姐嫁给了穷书生

提到次子温侃时,温体仁语气中的自豪之意任谁都能听得出来。

他这个次子虽然在功名上成就很一般,但在实务上却表现出了高人一等的才能。

温侃在司农寺分管的事务上凡事都会亲力亲为,只要不懂的就去翻找书籍或者请教内行,平时在与下属甚至农户打交道时从不摆任何架子,并没有首辅公子的那种傲气,这种低调朴实的作风博得了司农寺上下的一致好评。

“还是圣上眼光卓绝,用人并不单看其学识,而是更看重才干和品行,选贤用能并未只停留在口中,如此一来方有如同吾儿一般之能吏有施展才干之处。

长此以往,将来这般能吏或是莅任地方主官,或是身居庙堂高位,其务实之风定会使我皇明之气象焕然一新,圣上所言远超汉唐盛世之景象不远矣!呵呵呵呵!”

许是年纪大了的缘故,平日里端谨严素的温体仁话也多了起来,穿堂过院之间,与温元聊得不亦热乎。

“老爷下值了?妾身和孙氏恭贺老爷寿诞之喜!愿老爷身体康健、无病无灾、福寿延年!”

把温体仁送到四进的住宅门前,温元施礼回返前院,温体仁摇摇摆摆的进了内宅中,老妻胡氏和妾室孙氏已是闻声立在主房的堂前,看到自家丈夫进来后,两名妇人连同几名婢女齐齐蹲身施礼。

“唔,自家人不必多礼了,今晚你二人也陪着老夫喝上一杯,多年来你二人跟着老夫也受了许多委屈,温家到今日这般地步,你们也是付出良多,老夫心中自是有数!”

看到满头银发、年逾花甲的老妻,以及已过知天命之年的妾室,温体仁的心中也是感慨万千,本待多说几句温情的话语,但碍于外人在场,最终还是略作安慰,随后迈步进了屋内。

“老爷,妾身已叫人去知会俨儿、佶儿,稍后他们便会过来给老爷问安。

今日既是寿诞之喜,老爷待会可要多喝几杯。妾身知道老爷不喜排场,俨儿本打算去外面请了戏班来府上唱戏,也叫妾身给挡下了,还是咱们一家人热热闹闹一起吃个饭就好!”

胡氏和孙氏一边帮着温体仁脱下官服和靴子,换上宽松舒适的道袍和便靴,一边絮絮叨叨的跟温体仁拉着家常,温体仁则是一改在外面沉肃端正的做派,脸上带着笑容任由老妻边捯饬边絮叨,没有丝毫不耐烦的样子。

当年他还是一个一文不名的穷书生时,大户人家小姐出身地妻子便毅然嫁给了他,随后便拿出自己的嫁妆支持他读书科举,这个恩情他一辈子都记在心中。

“下个月初六是你的生辰,到时候叫俨儿再将戏班子请来府中,咱们好生热闹一番。多年来,老夫生受你了!”

待衣袍靴子换好之后,温体仁端详着老妻已现老人斑的面庞,目光中满是温暖之意。

“这可使不得。老爷是一家之主,这寿诞都办的如此冷清,妾身哪有资格比老爷还要隆重。

老爷有这份心意,妾身就知足了。你我夫妻一场,本就该相互扶持,哪来生受之说,老爷可别这般说道。妾身一把年纪了,也不喜喧哗吵闹,老爷还是罢了此念吧!”

听到温体仁这番言辞,胡氏慌不迭的摆手拒道。

“此事不用再议,老夫自有计较。时辰不早了,饭菜可曾准备妥当?”

温体仁心中主意已定,遂笑着把话题岔了开去。

“老爷,姐姐算计着老爷回家的时辰,刚才带着妾身亲自下厨各自烧了几个拿手菜,现正在蒸锅里温着呢,老爷这便要去用食?”

一向沉默寡言的孙氏笑着开口问道。

正在这时,温俨和温佶分别带着妻妾儿女呼啦啦进了主院,温侃的妻妾则是跟随在后。

看到父母亲正站在屋里叙话,温俨和温佶赶忙抢上前来跪倒在地,胡氏和孙氏避到一旁,温体仁反身端坐在了花梨木的交椅之上。

“孩儿恭祝父亲大人松柏常青、福寿安康!”

温俨和温佶跪在地上冲着温体仁抱拳拱手贺罢,随后磕头作响三声,温体仁笑着吩咐二人起身,随后一众孙子孙女纷纷上前跪倒磕头,口出吉祥祝福之语,最后则是几人的妻妾们上前行了蹲礼。

今年已近五旬年纪的长子温俨自幼身子骨弱,平日里也是甚少出门活动,二十几岁考中生员之后便安心在家歇养,没想到这一歇又是二十几年,到现在依旧一事无成。

崇祯三年温体仁设计赶走周延儒,最终如愿以偿坐上了首辅的宝座,但因为顾忌到朝堂上对他的风评甚恶的缘故,所以也无法把自家的三个儿子的前程给安排好,只是在崇祯七年才将次子温侃补入内阁,做了一个中书舍人,其余两子仍然在家闲置。

崇祯九年,在朱由检的过问下,温俨和温佶分别被安置进了太常寺和光禄寺中,以散官职阶领了一份俸禄,终于成为正儿八经的朝廷官员,也算是了却了温体仁的一块心病。

“现下侃儿正在荆襄地区四处奔忙,指导当地农户及相关移民按规划垦辟垸田、修建垸堤,不出意外的话,今年年节也将会在湖北行省渡过。

此项公务乃圣上钦定,是以自湖北巡抚以下各级官吏,都把主要精力放在修垸筑堤之上,林氏切勿心生怨怼为好。

张氏和吴氏空闲时多去林氏处走动一下,看看有无需要帮忙之处,若遇大事尽可跟你等母亲大人分说,一切自有老夫做主!”

温体仁环视着一众儿孙家眷缓缓开口道。

“父亲大人且宽心,嫂嫂与弟妹时常过来帮衬奴家,家中也并无大事生发,若有往来京师与湖北者,还望父亲转告相公,家中一切皆好,让他安心为朝廷办差便可。相公常年在外,身边无人照应,万事还需自家注意才好。”

听到温体仁的一番解释,林氏赶忙站出来冲着温体仁蹲身施礼后细声细气的回道。

林氏也是书香门第出身,其父林友伦原为礼部一名主事,现在沾了温体仁的光,从礼部调到光禄寺坐到了少卿的位置。虽然无甚职权,但起码品级提了上去,每月的俸禄比原先高了一大截,这让没什么野心的林友伦感激不已。

“唔,难为你如此识得大体。

侃儿此番前去湖北,看似吃苦受累,实则是在为将来之前程打下雄厚基础,一旦荆湖地区全面开发取得良好成效,侃儿必在立功册页之前列之中,我温家亦会多出一名身穿绯袍之大员!”

温体仁的一番话让林氏和温侃的两名妾室顿时喜笑颜开,温俨、温佶两人的妻妾则是既羡又妒。

但自家人知自家事,二人的妻妾心里清楚,也不怪老爷日常偏向老二家,自己的相公才具确实平庸,就算老爷有心提拔也是根本使不上劲。看来这以后更得好好巴结着林氏些,等到老爷致仕之后,自家孩儿的前程说不得全指着老二了。

温俨和温佶对于自家老二能混出一番成就之事倒是一副乐见其成的样子,他们兄弟三人平时相互之间便是友善有加,听到温侃前程一片光明,两人也是发自内心的高兴。

就在温体仁起身准备前去餐厅入席之时,一张既熟悉又陌生的面孔突然出现在了屋外的台阶下,温体仁一见之下顿时一惊:他怎么来了?

第三百五十章 刑部第五百七十四章 惩处和人事调整第四百八十四章 托孤第八百零一章 驱虎吞狼第一百零二章 再登第八百六十三章 想收藏日本盔甲的太子第一百零三章 心机第十三章 诚意伯第二百七十章 围城第四百六十一章 杨嗣昌的担忧第二百九十八章 打探第二百三十五章 卢象升第五百八十三章 后宫闲话第一百九十三章 周王第一百四十七章 凌迟第三百六十三章 敢战第二百五十一章 问计第一百四十八章 收获第四百四十一章 宫里的阴暗面第七百六十七章 甲申天变之日、同样的方式、不同的人第一百五十二章 出首第六百六十三章 热烈欢迎大明帝国使团到访第三百六十二章 红夷第八百五十章 变生肘腋第三十九章 大战3第二百八十七章 钓鱼第一百零三章 心机第三百章 证据第四百三十三章 突然出现的怪物第八百一十五章 帷幕拉开第五百七十六章 整体规划和布局第三百六十八章 争议第一百一十四章 垄断第六百二十七章 皇帝到底想干什么呢?第九十九章 抵达第七百六十九章 减税、太子游学第二百五十三章 惧敌第七百七十章 首位现任高官致仕第六百七十六章 大明第一支大型建筑队第六百一十四章 干股与分红第八百四十二章 新概念、新思路第四百六十七章 平顶山岗上的堡寨第六百二十章 父女反目第一百八十七章 冲阵第四百六十九章 城中清军第八百八十四章 孙克敌的执政之路第七百四十五章 有情人终未成眷属第四百四十八章 料敌与布置第一百五十四章 天算第六百八十三章 划时代的医疗器械第三百七十四章 殴打第四百二十一章 钱庄银票的目的和作用第七百八十七章 欧亚大陆的怪兽第三百三十五章 拔擢第三十三章 安排第六百六十三章 热烈欢迎大明帝国使团到访第六百一十章七章 阎王好见,小鬼难缠第三百零三章 乱起第二百零二章 禁运第三百六十一章 新年第八百六十三章 想收藏日本盔甲的太子第三百二十二章 外力第六百四十八章 被同化的危险、必须警醒第四百二十四章 不谋而合第七百九十九章 太子大婚日期、倭国的态度第一百五十二章 出首第四百三十一章 白杆悍卒 白甲凶猛第七十章 商路第六百二十七章 皇帝到底想干什么呢?第四十二章 计划第七百四十五章 有情人终未成眷属第八百六十章 以文制武还是文武并重?第三百三十章 改进第二百一十一章 回家第三百六十五章 登陆第五百九十章 谋逆可是十恶不赦之罪第八百零九章 你就不想称霸九州岛吗?第六百七十章 人类历史上第一次大规模解剖第二百九十六章 收网第三百一十四章 悠闲第五百五十九章 放假、大肆采购、衣锦还乡第六百六十四章 方以智还是太过年轻了第八百七十章 人才不问出处第五百一十三章 不是当年的萨尔浒第五百六十六章 钦差人选、补充官吏数额第五百二十九章 红夷特使联合到访大明第四百九十九章 斩将溃敌第八百二十三章 新型战列舰、大型商队远航第四百六十四章 清军内部的分歧第五百一十七章 准备总攻第六百八十二章 医院开张,御医坐诊第四百三十九章 后路危机第五百四十三章 荷兰人的考量第八百七十三章 城镇化是安居乐业的基础第三百一十六章 遇险第五百三十八章 强硬第八百三十八章 无奈的加征、钱姓少年的背景第六百零三章 孔府门前的流血事件第三百九十二章 部署第七百二十八章 捷报
第三百五十章 刑部第五百七十四章 惩处和人事调整第四百八十四章 托孤第八百零一章 驱虎吞狼第一百零二章 再登第八百六十三章 想收藏日本盔甲的太子第一百零三章 心机第十三章 诚意伯第二百七十章 围城第四百六十一章 杨嗣昌的担忧第二百九十八章 打探第二百三十五章 卢象升第五百八十三章 后宫闲话第一百九十三章 周王第一百四十七章 凌迟第三百六十三章 敢战第二百五十一章 问计第一百四十八章 收获第四百四十一章 宫里的阴暗面第七百六十七章 甲申天变之日、同样的方式、不同的人第一百五十二章 出首第六百六十三章 热烈欢迎大明帝国使团到访第三百六十二章 红夷第八百五十章 变生肘腋第三十九章 大战3第二百八十七章 钓鱼第一百零三章 心机第三百章 证据第四百三十三章 突然出现的怪物第八百一十五章 帷幕拉开第五百七十六章 整体规划和布局第三百六十八章 争议第一百一十四章 垄断第六百二十七章 皇帝到底想干什么呢?第九十九章 抵达第七百六十九章 减税、太子游学第二百五十三章 惧敌第七百七十章 首位现任高官致仕第六百七十六章 大明第一支大型建筑队第六百一十四章 干股与分红第八百四十二章 新概念、新思路第四百六十七章 平顶山岗上的堡寨第六百二十章 父女反目第一百八十七章 冲阵第四百六十九章 城中清军第八百八十四章 孙克敌的执政之路第七百四十五章 有情人终未成眷属第四百四十八章 料敌与布置第一百五十四章 天算第六百八十三章 划时代的医疗器械第三百七十四章 殴打第四百二十一章 钱庄银票的目的和作用第七百八十七章 欧亚大陆的怪兽第三百三十五章 拔擢第三十三章 安排第六百六十三章 热烈欢迎大明帝国使团到访第六百一十章七章 阎王好见,小鬼难缠第三百零三章 乱起第二百零二章 禁运第三百六十一章 新年第八百六十三章 想收藏日本盔甲的太子第三百二十二章 外力第六百四十八章 被同化的危险、必须警醒第四百二十四章 不谋而合第七百九十九章 太子大婚日期、倭国的态度第一百五十二章 出首第四百三十一章 白杆悍卒 白甲凶猛第七十章 商路第六百二十七章 皇帝到底想干什么呢?第四十二章 计划第七百四十五章 有情人终未成眷属第八百六十章 以文制武还是文武并重?第三百三十章 改进第二百一十一章 回家第三百六十五章 登陆第五百九十章 谋逆可是十恶不赦之罪第八百零九章 你就不想称霸九州岛吗?第六百七十章 人类历史上第一次大规模解剖第二百九十六章 收网第三百一十四章 悠闲第五百五十九章 放假、大肆采购、衣锦还乡第六百六十四章 方以智还是太过年轻了第八百七十章 人才不问出处第五百一十三章 不是当年的萨尔浒第五百六十六章 钦差人选、补充官吏数额第五百二十九章 红夷特使联合到访大明第四百九十九章 斩将溃敌第八百二十三章 新型战列舰、大型商队远航第四百六十四章 清军内部的分歧第五百一十七章 准备总攻第六百八十二章 医院开张,御医坐诊第四百三十九章 后路危机第五百四十三章 荷兰人的考量第八百七十三章 城镇化是安居乐业的基础第三百一十六章 遇险第五百三十八章 强硬第八百三十八章 无奈的加征、钱姓少年的背景第六百零三章 孔府门前的流血事件第三百九十二章 部署第七百二十八章 捷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