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百八十四章 孙克敌的执政之路

在抵达双流县与前任知县完成交接后,孙克敌和郑源道立刻开始着手熟悉了解双流县相关事务,以为接下来开展工作打好基础。

双流县地处肥沃的成都平原,毗邻成都府,地理位置较为优越,全县共有五万多人口,从人口数量及耕地面积上归类,也都属于望县,在成都府所辖州县中是较为富庶之所在。

双流县去年向朝廷缴纳税银共计四千两,在整个四川布政使司里排在前几位,无论从哪个方面来看,在此担任知县可以说较为省心,只要不出大的差错,五年后坐等拔擢就可以了。

这当然是吏部官员看在孙传庭的面子上的特殊对待,在官场中也是人之常情。

详细了解了双流县基本情况后,孙克敌召集本地有名望的官绅乡绅在县衙见面,言辞恳切的表达了希望与众人一道,同心勠力,共同把双流建设的更好之意。

与会的乡绅官绅自然是捋须点头,纷纷表达了今后要团结在孙父母周围,让家乡更加美好等等诸如此类的意思,随后孙克敌等县衙主官参加了乡绅们举办的欢迎宴会,最后宾主们尽欢而散。

对于孙克敌的背景,这些消息灵通的乡绅们早就打听的一清二楚,知道这位年轻知县的前程会十分远大,所以在私下聚会时也都达成了共识:只要是孙克敌做事不太出格,那他无论拿出什么样的章程,大家都要尽力配合。

其实不仅是乡绅们有这样的想法,县衙里供事的官吏们更是如此,所有人都打起了十二分精神,根本不敢拿一些上不得台面的小手段来难为这位新人父母官,所以孙克敌后续推出的一系列新章程都得以顺利落实下去。

知县本身具有的绝对权威,再加上后台如此之硬,还听说人家在地方官府摸爬滚打了好几年,那对衙门里的许多小伎俩肯定是门清,谁还会不长眼往枪口上撞?

由于双流县距离成都府不远的缘故,督察院派驻成都府的分支机构并没有往县里单独分派御史,作为知县的孙克敌也少了一份掣肘,不用时常担心有人有意无意找茬挑刺,也让他把全部精力投入到了政务当中。

为了充分调动底层吏员的工作积极性,孙克敌打破官场惯例和常规,撇开六房书吏,专门召集四十多名吏员训话,鼓励一众人等就如何发展本县经济建言献策,并明言,将来但有功劳者,他自会不吝赏擢,并且会在每年吏部考评中予以题名,以彰显其功。

参与移民工作五年的经验让孙克敌成熟了起来,他非常清楚官府底层吏典的巨大能量,这些人基本是师承相传地在一个部门供事,对朝廷的律令条例烂熟于心,虽没有官阶在身,但发挥的作用却是极为重要,只要让这个群体中人感觉到有了奔头,各人的主要心思能用在政务处置上,那政令落实将会变得更为顺畅。

六房书吏对知县大人如此明显的警告和分化之举自是心知肚明,并在此次会议结束不久,各自抽空逡巡至孙克敌的公房之内,以各种形式和言语表达了自己的忠心,表示对孙父母所有指令都会无条件服从和配合,绝不敢有其他心思等等。

这些书吏都是鬼精鬼精的。

新任知县召集底层吏员训话后的几天内,他们都听到了一些风声,有部分业务熟练的吏员已经有了取而代之的意思,这怎么能让他们不慌?

要是不赶紧去表忠心,说不定就能让人家翻了旧账,然后被新任父母给打发掉,眼前这局面,除了打起十二分精神老老实实听话办差,根本没有别的路可走。

上任月余时间,孙克敌略施手段,便将自己的权威在双流县彻底树立起来,这也为他在任期间创造的骄人政绩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摆平了衙门里的复杂人事关系,与士绅们在一定程度上达成了某种默契之后,孙克敌便与郑源道换上便服,带着知县属官、典吏毛起恒以及各自的仆从,分别骑着马骡,开始对辖区进行巡视探查,以此掌握本县的第一手资料,县衙日常事务全权委托给了县丞杨哲元负责。

年过四旬的杨哲元是举人出身,祖籍徽州府人氏,在崇祯十三年被选官放到双流县担任主簿一职,担任县丞一职已有三年,为人处世较为圆滑低调,在了解了新知县强大的背景后,自然是事事处处表现出绝对服从的态度,这也让孙克敌甚感满意。

孙克敌一行人等,在熟知当地各种情况的毛起恒引领下,足足花费了近三十天时间才将双流县主要镇村巡视完毕,这期间的吃喝住宿也都是在农户家中,孙克敌和郑源道也充分利用空暇时间与农户们进行交谈,以了解所到镇村的真实状况。

经过这段时间的巡视访查,回到县衙的孙克敌在与几名佐贰官反复商讨几次后,制订出双流县未来五年、也就是自己任期之内的工农业发展计划纲要,并以官府的名义将之公之于众。

在这份纲要中,孙克敌提出了“农闲时组织农户开荒拓田、田地轮种歇养、于缓坡闲地大量种植油桐、油茶、间种川贝、川穹、牛膝、赤芍等中药材”等全新施政举措,并要求县衙中除三班衙役捕快以外所有人员,自即日起,轮流下到乡间村庄,指导和督促辖区农户按照纲要内容进行劳作。

孙克敌制订的这一系列新举措并非是浮夸之举,而是有的放矢的长远规划。

在巡视中孙克敌发现,自朝廷减负降租新政实施以来,本县农户负担大为减轻,加之红薯、玉米、土豆等新型高产作物的大力推广,各家各户温饱问题迅速得以彻底解决,基本上每家粮仓中都储备有足够一家人两年之食的口粮。

每年新粮下来之后,农户们都会在留足口粮后,把陈粮以每石三钱的价格卖给官府或四海酒业在当地的酒厂,经过几年的积累,农户们的家庭经济状况已得到极大改善。

既然温饱无忧,那接下来当然就是如何使农户增收的问题了。

第五百七十一章 朱由检的底线第三百六十一章 新年第四百四十八章 料敌与布置第七十七章 陈奇瑜第二百八十六章 贩私第八百五十五章 向大明求援第六百零六章 强硬的福王第三百章 证据第五百三十六章 文贵武贱必须改变第八百九十一章 未来阁臣第八百四十八章 世间之奇女子第一百六十四章 遣将第二百零四章 忧虑第七百六十三章 大明的海上巨无霸第七百六十五章 战前闲话第八百七十九章 坐收渔利、以夷制夷第五十六章 接应第六百八十二章 医院开张,御医坐诊第二百二十一章 征税第八百三十四章 繁华的夜市、公主想打造小社会第六百九十九章 兴建水库、酒坊不能太多第六百一十章 关外需要你们第三百六十九章 激战第三百五十八章 圣意第五百七十七章 都盯上海贸这块大蛋糕第四百七十二章 善后第五百六十一章 新建行省、野有遗贤第四百四十一章 宫里的阴暗面第六十章 追击2第二百九十六章 收网第三十八章 大战2第七百八十八章 科技成果是水到渠成第十五章 哗变第一百六十章 请降第七百一十九章 登陆第七百五十一章 南北经济发展要均衡第二百零一章 助力第三百四十五章 温体仁第五百三十二章 来到大明就得守规矩!第六百六十一章 西苑野趣第四百零五章 斩将第三百六十四章 敌至第二十三章 陛见第五百五十六章 酒后吐真情第一百五十七章 身后事第四百零三章 惨败第四百五十六章 八十日带发效忠 表太祖十七朝人物第五百五十三章 李进忠的春天来了第四十六章 投机第七百三十八章 驻军是为了保护你们的安全第二百章 客户第八百零三章 想做富婆的朱媺娖第二百五十九章 哨探第五百二十七章 大明第一辆四轮马车上路第二百二十二章 封驳第一百八十八章 投名状第一百八十五章 分割第三百四十章 酒后第五十五章 袭杀第七百七十章 首位现任高官致仕第四百六十七章 平顶山岗上的堡寨第六百九十五章 丰收了,可是粮食卖不上价了第四百四十五章 朱由检的计划第一百零五章 夜袭第一百七十章 包抄第八百六十一章 斩首计划第四百四十五章 朱由检的计划第八十一章 打算第三百二十六章 应对第七百五十五章 西班牙人要来复仇第五十三章 援军第四十二章 计划第五百九十四章 北镇抚司的手段第三百六十二章 修改第六百八十二章 医院开张,御医坐诊第一百三十七章 宗藩第一百八十九章 佛郎机炮第七章 皇庄3第四十四章 孙承宗第五百二十六章 老温家的变化第八百七十一章 改进第二百六十五章 变化第六百七十四章 普及义务教育的难点第一百六十八章 边镇第七百三十章 虽远必诛不止是口号第三百零九章 远虑 (求订阅收藏)第八百七十一章 改进第五百零一章 新设府县与驻军第五百章 战报及善后方案第七百三十五章 人才的培养和引进第三百六十五章 登陆第十三章 诚意伯第六十章 追击2第七百八十二章 盛世里也有挣扎存活之人第七百二十二章 伏击、毙杀敌酋第五百零八章 多尔衮和多铎第八十八章 兵乱第四百三十五章 飞蛾与果决第四百三十七章 阿济格的梦想第四百六十四章 清军内部的分歧
第五百七十一章 朱由检的底线第三百六十一章 新年第四百四十八章 料敌与布置第七十七章 陈奇瑜第二百八十六章 贩私第八百五十五章 向大明求援第六百零六章 强硬的福王第三百章 证据第五百三十六章 文贵武贱必须改变第八百九十一章 未来阁臣第八百四十八章 世间之奇女子第一百六十四章 遣将第二百零四章 忧虑第七百六十三章 大明的海上巨无霸第七百六十五章 战前闲话第八百七十九章 坐收渔利、以夷制夷第五十六章 接应第六百八十二章 医院开张,御医坐诊第二百二十一章 征税第八百三十四章 繁华的夜市、公主想打造小社会第六百九十九章 兴建水库、酒坊不能太多第六百一十章 关外需要你们第三百六十九章 激战第三百五十八章 圣意第五百七十七章 都盯上海贸这块大蛋糕第四百七十二章 善后第五百六十一章 新建行省、野有遗贤第四百四十一章 宫里的阴暗面第六十章 追击2第二百九十六章 收网第三十八章 大战2第七百八十八章 科技成果是水到渠成第十五章 哗变第一百六十章 请降第七百一十九章 登陆第七百五十一章 南北经济发展要均衡第二百零一章 助力第三百四十五章 温体仁第五百三十二章 来到大明就得守规矩!第六百六十一章 西苑野趣第四百零五章 斩将第三百六十四章 敌至第二十三章 陛见第五百五十六章 酒后吐真情第一百五十七章 身后事第四百零三章 惨败第四百五十六章 八十日带发效忠 表太祖十七朝人物第五百五十三章 李进忠的春天来了第四十六章 投机第七百三十八章 驻军是为了保护你们的安全第二百章 客户第八百零三章 想做富婆的朱媺娖第二百五十九章 哨探第五百二十七章 大明第一辆四轮马车上路第二百二十二章 封驳第一百八十八章 投名状第一百八十五章 分割第三百四十章 酒后第五十五章 袭杀第七百七十章 首位现任高官致仕第四百六十七章 平顶山岗上的堡寨第六百九十五章 丰收了,可是粮食卖不上价了第四百四十五章 朱由检的计划第一百零五章 夜袭第一百七十章 包抄第八百六十一章 斩首计划第四百四十五章 朱由检的计划第八十一章 打算第三百二十六章 应对第七百五十五章 西班牙人要来复仇第五十三章 援军第四十二章 计划第五百九十四章 北镇抚司的手段第三百六十二章 修改第六百八十二章 医院开张,御医坐诊第一百三十七章 宗藩第一百八十九章 佛郎机炮第七章 皇庄3第四十四章 孙承宗第五百二十六章 老温家的变化第八百七十一章 改进第二百六十五章 变化第六百七十四章 普及义务教育的难点第一百六十八章 边镇第七百三十章 虽远必诛不止是口号第三百零九章 远虑 (求订阅收藏)第八百七十一章 改进第五百零一章 新设府县与驻军第五百章 战报及善后方案第七百三十五章 人才的培养和引进第三百六十五章 登陆第十三章 诚意伯第六十章 追击2第七百八十二章 盛世里也有挣扎存活之人第七百二十二章 伏击、毙杀敌酋第五百零八章 多尔衮和多铎第八十八章 兵乱第四百三十五章 飞蛾与果决第四百三十七章 阿济格的梦想第四百六十四章 清军内部的分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