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百七十一章 改进

青州知府宋政远在与府衙同知、通判等几位主官商议一番过后,考虑到事情的特殊性,以及耽误工期带来的不良影响,遂一致同意,派遣李建业前往淄河水库工地,作为临时主事,负责主持水库修建等全面工作。

李建业这次看准机会挺身而出,就是想寻求在这项大型水利工程中立下功劳,以便有机会摆脱吏员的身份,从而一跃成为朝廷经制官员,让自己的家族成为官绅阶层,为此,在青州府颇有势力地李家也是下了不小的本钱。

朝廷选官制度早就有了巨变,这是众所周知之事。

衙门中的普通吏员如果在政务处理中表现出众,只要活得上官首肯,在层层上报和审核之后,是有极大希望获取官身的,这也是各地官府中的能吏一改以前慵懒散的作风,极力表现才能的最大动力。

朝廷新规实施数年来,青州府下辖两州八县中,已经有三名各房吏目,凭借自己在某项政务中的突出表现获取了八品到七品不等的官身,这种成功的事例更加激发了像李建业这种家资颇丰、但却并非官绅阶层的吏员。

但是,想要让家族迈入官绅阶层,能力是一方面,机会也是相当重要的。

李建业虽然因祖传技艺在身,精通大小水利土木工程的设计与施工,但却一直苦于没有施展才能的机会。

因为青州府这几年并没有什么大型水利工程开建,平时各州县顶多就是修个水渠、挖个稍大些的塘坝蓄水之类的,这些技术含量太低的工程根本用不到专家来知道,当地官府工房就给办的明明白白的,李建业想立功都没得机会,这也让年近四旬的他郁闷也不宜。

好在皇天不负有心人。

就在李建业越来越失望的时候,淄河水库经朝廷批准开工了,并且工程量十分巨大,初步预算的话,整个工程至少需要三至四年的工期,这期间保不齐就有什么机会。

果不其然。

工程刚刚开始两个月就因意外被迫停止,而这个意外恰恰是李建业最希望看到的。

活该李家祖坟冒青烟,各种机缘巧合之下,终于轮到李建业闪亮登场了。

在获准全面主持工程施工任务后,李建业带着几个同样精擅水利工程的堂兄弟连夜赶到数十里外的淄州府衙,在第二天与州衙主官们取得联络并拿到相关资料图纸后,不顾旅途劳顿,当即赶赴施工现场进行勘察。

由于工程已经停下了近十天的工夫,驻留在工地的万余青壮劳力每天的吃喝嚼用就是一笔巨大的开支,而因为没有接到上峰遣散的命令,淄州府衙也不得不从库房中拿出粮食物资供应这万余劳力,虽说不干活的日子不用支付银钱,但粮食物资的消耗也让淄州衙门感到了巨大的压力。

就在州衙仓房眼看支撑不了数日,州衙已经向青州府衙去函询问到底如何处置,顺便再索要钱粮之际,好消息终于来了。

李建业的到来让淄州主官们松了一口大气。

毕竟这万余人聚在一起,要是一旦粮食供应不上,工地上再出现什么意外,这么多人以出事就不是小事。

现在州衙的衙役捕快早就被派去工地巡视,州衙主官们也是轮流每人去工地值守三天,就是为了防备出现不可控之事,真要有什么意外发生,那他们这官帽子可就难保了。

停工近十天,万余无所事事的青壮民工已经出现不稳的迹象,打架斗殴等小事件屡屡发生,很多人吵嚷着要返回家中,要不是有拿着武器的快班捕快们强力压制,再等上几天,说不准真的会发生不测之事。

李建业等人在花费半天时间,对照图纸勘测现场后,当即与值守的州衙主官商量一番后,将青壮们召集到一起当众宣布,工程即时复工,所有各村带队的里长工头照原方案带队开始施工。

为了激发士气、稳住人心,李氏家族特意拿出上百银币,购买了百口肥猪,几十只肥羊,安排家里的管家带着十几名仆从将牲口赶到工地上,并在复工当晚宰杀后供施工青壮们食用。

此举果然奏效。

在大吃一顿后,青壮们精气神迅速恢复到原先那种良好的状态,从第二天上工后也是个个干劲十足,这种状况也让连日来神经一直紧绷的州衙人员彻底放松下来。

李建业在复工后去往各处工地巡视中发现,青壮们使用的推车装载土方太少,这就导致从挖土装车,一直到把土方运到坝基,大部分的时间都耗费在中间的路程上,长时间累积下来,工程的进展速度极慢,工期将会比预计的还要延长许多。

在经过几天的思索考量后,李建业拿出了一张现用推车的改进图,将其交到来工地巡视的淄州知州王家方手中,后者当即拍板,安排人手立刻拿着新型手推车的图纸,回州衙组织人手,找到材料后马上开始装配试制。

这种新型推车其实很简单,就是将现在的推车车架加宽,车轮还是一个,但车架加宽后,运土方的垛篓从一个变成左右两个,并且在推车的前部装上一块木制挡板。

没过两天,新造的两台手推车便送到了工地上,李建业特地吩咐找了一名膀大腰圆的壮汉,一名瘦弱矮小的普通青壮,两人分别用新推车进行装运实验,结果是出人意料的好。

那名壮汉使用新型推车,一次可装运千斤左右的土方,那名普通青壮也可装载六七百斤之多,这比之前那种单个垛篓、最多装载三五百斤的旧式推车,效率提高数倍,并且平衡感更好,装载土方虽多,但比从前行走起来更加稳当。

王家方见状大喜。

他立即吩咐下去,州衙拿出银钱,组织人手大力生产新型推车,并准备回到衙门后,将这一新的生产工具往上呈报,在给李建业邀功的同时,也让自己的名字出现在朝堂大佬的视线中。

在没有机械化的时代,任何新型生产工具的诞生,都是对生产力的极大推动,这可是大功一件。

第二百五十三章 惧敌第八百二十九章 温体仁的心思第二百七十章 围城第一百六十八章 边镇第四百六十五章 皇太极应对之策第四百七十九章 明军的秘密武器第三十章 预谋第一百八十四章 战前第五十六章 接应第五百九十章 谋逆可是十恶不赦之罪第五百零八章 多尔衮和多铎第六十三章 锦衣第四百二十八章 难拆的拒马第五百六十五章 皇帝不高兴第五百四十三章 荷兰人的考量第六百零一章 圣上,这事得找块挡箭牌第四百六十四章 清军内部的分歧第七十九章 凤阳第五百七十九章 朕可以给你,但你要拿东西来换第四百六十一章 杨嗣昌的担忧第七百四十九章 学堂的永久免费制度第三百一十六章 遇险第八百七十四章 用你的金子买你的人才第七十五章 赴援第八百三十章 体仁病故、吏治的根本性改变第四百四十九章 李定国第三百五十五章 留膳第三章 改变战略第四百四十一章 宫里的阴暗面第五百一十五章 赵武的猜测第五百七十二章 天家耳聋眼瞎第三百四十五章 温体仁第八百八十三章 首辅之子第八十八章 兵乱第七百四十七章 反响和思考第五百九十三章 选准目标、准备动手第三百三十六章 武备第六百三十六章 苏州府抢了首功第五百四十五章 以地换地第八百二十四章 新一代海上霸主第四百八十九章 谁强跟谁混第四百四十四章 紫娟的抉择吧第七百七十章 首位现任高官致仕第四百五十七章 登陆辽东第二百七十八章 进宫第五十三章 援军第二百三十九章 名声第七百七十七章 飞梭、大明第一项垄断产业第六百四十四章 逮人、抄家,还是锦衣卫更内行第二百一十三章 敲打第一百九十章 改变第五百七十三章 对自己人下手要狠一点第二百章 客户第一百六十九章 怀柔第二百七十六章 插曲第四章 洪承畴第七百二十四章 兵临城下、搜捡土著第二百三十四章 开端第二百四十二章 劝说第八百九十二章 北美大陆是必占之地第五百六十五章 皇帝不高兴第六百四十六章 分级制度第五百一十章 一切可以重来吗?第一百二十三章 退兵第二十章 拦道索银第七百一十章 懿安皇后的主意第一百零八章 宫内第三百三十三章 赏功第二百一十九章 义阉第六十一章 范家第三百五十二章 请封第三百三十三章 赏功第七百五十七章 藩属国的造血作用第七百四十一章 搜罗人才、返航第一百六十五章 蛊惑第六百二十七章 皇帝到底想干什么呢?第五百五十八章 凯旋、郊迎第八百一十三章 秘议第七百九十四章 新军、人事任免、漕运改革第一百一十九章 接战第一百五十七章 身后事第三百一十一章 急症第七百三十三章 打造东南亚基地第三百二十章 示威第四百二十八章 难拆的拒马第三百六十六章 地雷第六百四十章 不干都不行了第八百五十八章 远征和目的第五十五章 袭杀第六百五十六章 想提前打通苏伊士运河第八百六十章 以文制武还是文武并重?第七百八十八章 科技成果是水到渠成第七百六十六章 西班牙军队登陆第二百三十七章 主帅第四章 洪承畴第八十九章 聚众第五百五十七章 终成眷属、赐银第六百九十九章 兴建水库、酒坊不能太多第八百一十一章 日本铁炮与大明火铳谁更强第三十五章 事定
第二百五十三章 惧敌第八百二十九章 温体仁的心思第二百七十章 围城第一百六十八章 边镇第四百六十五章 皇太极应对之策第四百七十九章 明军的秘密武器第三十章 预谋第一百八十四章 战前第五十六章 接应第五百九十章 谋逆可是十恶不赦之罪第五百零八章 多尔衮和多铎第六十三章 锦衣第四百二十八章 难拆的拒马第五百六十五章 皇帝不高兴第五百四十三章 荷兰人的考量第六百零一章 圣上,这事得找块挡箭牌第四百六十四章 清军内部的分歧第七十九章 凤阳第五百七十九章 朕可以给你,但你要拿东西来换第四百六十一章 杨嗣昌的担忧第七百四十九章 学堂的永久免费制度第三百一十六章 遇险第八百七十四章 用你的金子买你的人才第七十五章 赴援第八百三十章 体仁病故、吏治的根本性改变第四百四十九章 李定国第三百五十五章 留膳第三章 改变战略第四百四十一章 宫里的阴暗面第五百一十五章 赵武的猜测第五百七十二章 天家耳聋眼瞎第三百四十五章 温体仁第八百八十三章 首辅之子第八十八章 兵乱第七百四十七章 反响和思考第五百九十三章 选准目标、准备动手第三百三十六章 武备第六百三十六章 苏州府抢了首功第五百四十五章 以地换地第八百二十四章 新一代海上霸主第四百八十九章 谁强跟谁混第四百四十四章 紫娟的抉择吧第七百七十章 首位现任高官致仕第四百五十七章 登陆辽东第二百七十八章 进宫第五十三章 援军第二百三十九章 名声第七百七十七章 飞梭、大明第一项垄断产业第六百四十四章 逮人、抄家,还是锦衣卫更内行第二百一十三章 敲打第一百九十章 改变第五百七十三章 对自己人下手要狠一点第二百章 客户第一百六十九章 怀柔第二百七十六章 插曲第四章 洪承畴第七百二十四章 兵临城下、搜捡土著第二百三十四章 开端第二百四十二章 劝说第八百九十二章 北美大陆是必占之地第五百六十五章 皇帝不高兴第六百四十六章 分级制度第五百一十章 一切可以重来吗?第一百二十三章 退兵第二十章 拦道索银第七百一十章 懿安皇后的主意第一百零八章 宫内第三百三十三章 赏功第二百一十九章 义阉第六十一章 范家第三百五十二章 请封第三百三十三章 赏功第七百五十七章 藩属国的造血作用第七百四十一章 搜罗人才、返航第一百六十五章 蛊惑第六百二十七章 皇帝到底想干什么呢?第五百五十八章 凯旋、郊迎第八百一十三章 秘议第七百九十四章 新军、人事任免、漕运改革第一百一十九章 接战第一百五十七章 身后事第三百一十一章 急症第七百三十三章 打造东南亚基地第三百二十章 示威第四百二十八章 难拆的拒马第三百六十六章 地雷第六百四十章 不干都不行了第八百五十八章 远征和目的第五十五章 袭杀第六百五十六章 想提前打通苏伊士运河第八百六十章 以文制武还是文武并重?第七百八十八章 科技成果是水到渠成第七百六十六章 西班牙军队登陆第二百三十七章 主帅第四章 洪承畴第八十九章 聚众第五百五十七章 终成眷属、赐银第六百九十九章 兴建水库、酒坊不能太多第八百一十一章 日本铁炮与大明火铳谁更强第三十五章 事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