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五十二章 请封

令朱由检和其他人没想到的是,说话的又是礼部尚书张国维。

这厮刚被首辅打了脸,怎地又蹦了出来?难道嫌自己死的慢不成?

“有事奏来!”

在群臣幸灾乐祸的眼神中,朱由检面无表情的开口道,语气中没有掺杂任何感情色彩。

“启奏圣上,已薨衍圣公长子孔兴燮连番上书礼部,分说请求下代衍圣公袭封之事,其请封之表臣也已呈于御前一月有余;衍圣公之位乃我名教之标杆,其长期空缺之下恐引发士林纷议,致使天下读书人心生惶恐。此事关乎天下教化之兴衰、士林人心之向背,实是几位紧要之事,还请圣上早日下旨赐其袭封,以安天下士人之心!”

距孔衍植被锦衣卫溺毙已经过去数月有余,其长子孔兴燮在两个月前便上表朝廷,请求册封袭爵一事能尽快办妥。

而礼部早就将孔兴燮的请封表转呈进宫,但到现在也没有得到宫内的任何回应。

孔兴燮却误以为是自己没有打点到位的原因,在托请了数位名家大儒致信数位朝堂重臣后,又遣了亲信进京,以重礼请托张国维等人面圣时提及此事,以求尽快袭封衍圣公之位。

张国维在接受了孔家送来的两千两银子以及几样古董字画之后,遂以礼部的名义绕过通政司,直接给皇帝上了部本,将衍圣公爵位的重要性,以及孔兴燮袭封的合法性罗列其中,请求皇帝尽快赐封,以免引发士林清议的不满。

没想到部本进宫之后依旧是没有任何回音。

受人之托,忠人之事。

虽然张国维自知自己的前程不妙,但为了在士林中赢得一片好评之声,以便给自己的后代留下一些人脉,这才在连续被温体仁摆了两道之后,硬着头皮站出来再次提及此事。

“据朕所知,孔家借衍圣公之名,于乡里多行种种不法之事。近两百年来,其通过巧取豪夺、强行逼迫等手段,于天灾人祸之时强买百姓良田归为己有,期间更是有伤人害命之嫌。据查,衍圣公府名下田地有数千顷之多,且俱为水浇良田,大部分原为当地农户所有。而其为孔府强买之后,产出之粮亦均被其囤积居奇,于粮荒之际高价售卖谋取不义之利!此等行为于圣人利义之喻完全相悖,此等行径已背离圣人初衷,其以何德承继爵位?朕以为,孔家北宗于名教大义之上缺失严重,与孔家南宗耕读传世相比,其应当悔过自省方可言其余!此事不必再提!朕自有决断!”

朱由检冷着脸将张国维的奏请驳了回去、

孔兴燮遣人入京送礼的详情锦衣卫早就呈报宫内,朱由检并没放在心上,谁收了礼都没用,一些提及此事的题本都被他扔到了一旁。

他就等着有人站出来公开给孔家说话时,把孔家的丑事宣扬出来,向世人揭穿孔府北宗贪婪无耻的真面目,以此来打击那些伪儒家、真小人的丑恶嘴脸。

一旦孔家的丑事曝光,那肯定会在士林中引发对孔家的争议和批判,也会使世人对儒家经义如何作为个人修身标准重新定义。

而最后自己再以朝廷的名义重新制定儒家标准,在大明推行新儒家学说,把仁义礼智信作为最基础的儒学理义,以约束更多人的言行。

朱由检相信,自己今日这番言论很快就会被传扬开去,到时候锦衣卫再借机暗中推波助澜,拿出一些真凭实据用以辅证之后,这足以让天下有头脑的人去用疑虑的眼光看待孔家,那么孔家所释义的儒家学说也将会成为士林中议论的话题。

只要有了怀疑就好,朱由检并没打算彻底否定儒家,只是想去其糟泊、留其精华而已。但这将会是一件旷日持久的大事,朱由检也没有太多精力参与其中,到时候就交给老温处理吧,相信他会乐于替自己背黑锅的。

张国维脸色讪讪的坐了下来,一股浓浓地挫败感从他的心头升起。

孔家不管做了什么都与他无关,他只是想利用这个机会捞取一些私利,而皇帝对他的不耐让他感到绝望。看来自己在京师的日子可以倒数了,可令张国维百思不得其解的是,无论自己怎样努力,皇帝就是看不上他,这到底是何原因呢?

“报~~~启禀皇爷!关外紧急军情送达!”

就在这时,殿外的一名小太监捧着一个红漆木匣奔入殿内后大声跪禀道。

王承恩赶忙小跑着过去接过了木匣,小太监躬身退到殿外。

“温卿、杨卿、孙卿、陈卿留下,其余诸卿且回本部处置公务去吧!”

随着朱由检的一声令下,除了被点名留下的几人以外,包括骆养性在内的内廷、外廷诸人施礼后退出了殿内。

王承恩在验看过木匣封口未动后,将封口处的蜜蜡用火折融开,打开木匣将里面的奏报拿出递到了朱由检手中。

洪承畴的奏报内容不多,朱由检接过信笺看了一眼后先是微微一怔,继而露出了深思的表情。

不一会功夫,殿内的几人便将奏报传看一遍,王承恩收回后放在了御案上。

“诸位卿家议一议吧,此事虽说不知原委到底为何,但对朝廷来说确是有益无害。那么此间有无以供利用之处呢?众位卿家不妨详加考量!大伴,去吩咐一声,朕今日午间留几位卿家用食!”

朱由检笑吟吟地说了几句后转头对王承恩道,王承恩赶忙点头应下,之后去后殿门口唤过一个小太监嘱咐了几句,小太监随即飞奔而去。

见众臣都在蹙眉思考当中,殿内一名小太监轻手轻脚的给几位大佬续上茶水。

朱由检并未催促众人,而是站起身来伸了个懒腰、活动活动腿脚。

不知不觉已经是未时末了,坐了这么久确实有些乏累的感觉。

穿越过来几年,一直忙于各种事物,缺少了足够的运动量,以致精力有时感觉不继,看来以后要多活动活动了。

朱由检这番伸胳膊蜷腿的举动刚好被回来的王承恩看了个正着,王承恩赶忙小跑到他的近前压低声音问道:“皇爷,您是不是累了?这事一时半会怕是几位大学士也想不出好法子来,要不您去后宫歇会儿,老奴陪着几位学士在这静思,待御膳备好,您和几位学士用过膳食再商议此事可好?”

“大伴有心了,朕只是无事起来松缓松缓,眼下用膳还早,且稍待吧!对了,大伴,家人可曾安置妥当了?”

朱由检笑着低声问道。

早在前年的时候,他就让王承恩从自家侄儿中过嗣一个,给他承继香火的同时也能让他的名字重回族谱之上。

要知道王承恩虽然位高权重,但毕竟是没了子孙根的阉人,因为自家绝后的原因,不管你多大官都要被从族谱上除名的,将来死后也不能葬入祖坟,因为那样会让先人蒙受羞辱的,这件事已经成了王承恩长久以来的的一块心病。

“回皇爷的话,老奴的侄儿前几日已是入京,现已搬进了老奴于东城给他置办的宅子里;等瞅个良辰吉日,老奴就办个磕头宴,从此之后老奴也是有自家孩儿之人了!”

此刻的王承恩容光焕发,平时佝偻的身子也挺直了起来,语气里是满满的自豪与欣慰。

第八百四十四章 见闻第二百七十五章 野望第一百二十五章 借势第八百七十三章 城镇化是安居乐业的基础第八百一十二章 倒幕先锋第六百八十六章 两个汉奸奴才教导新主子第五百二十一章 城门争夺战第二百零四章 忧虑第四百六十章 遣使议和第五百一十二章 有些失望第八百八十二章 大航海因为利益而开启第一百零六章 鏖战第一百七十六章 撬动第七百八十六章 皇帝撑腰第二百七十七章 觐见第八百三十六章 夜市上的纷争第二百零四章 忧虑第五百七十章 太子的日常第三百四十三章 求援第九十章 平息第五章 皇庄1第四百零四章 杀意第九十三章 城外第四百六十一章 杨嗣昌的担忧第二百六十九章第一百九十章 改变第三百一十章 献策第六百零九章 朱由检下了狠手第四十六章 投机第四百六十九章 城中清军第二十三章 陛见第六百九十三章 你想打我?我想把你给揍了再说。第八百一十四章 诱敌出击、断其后路第三百六十五章 登陆第四百六十七章 平顶山岗上的堡寨第一百六十章 请降第一百四十一章 番薯第七百六十九章 减税、太子游学第一百八十六章 拦截第五百三十一章 敢持械行走者 杀无赦!第三百二十七章 阳谋第一百零二章 再登第一百四十五章 养济第三百三十二章 内政第八百二十一章 民生工程第七百四十章 选妃第一百六十八章 边镇第七十七章 陈奇瑜第八百七十六章 医疗不能私有化第六百九十三章 你想打我?我想把你给揍了再说。第二百八十章 父女第七百一十三章 议定出兵第一百六十二章 游击第六百三十六章 苏州府抢了首功第七百五十七章 藩属国的造血作用第三百四十八章 司农寺第三百七十一章 承乾宫第二百三十一章 登岛第五百九十二章 人人惧怕的怪兽第一百六十五章 蛊惑第七百五十六章 新产品卖给欧洲人、抛砖引玉第一百二十二章 伏击2第七百五十一章 南北经济发展要均衡第四百二十四章 不谋而合第六十八章 轻松第一百零一章 登城第十九章 孙传庭第五百三十五章 战后军队整合第二百一十五章 强抢第二百八十八章 布网第三百四十七章 新规第四百四十一章 宫里的阴暗面第九十三章 城外第八百四十章 税赋分家、皇帝大气魄第四十三章 看望第二百六十四章 废籍第八百七十八章 善后、向日本移民第三百九十三章 锦州第三百五十二章 请封第三百零八章 权衡第九十章 平息第六百六十章 得有个好身体,带家里人去撸串第一百零九章 家人第三十九章 大战3第四百八十九章 谁强跟谁混第四百零二章 危急第五百一十九章 葡萄牙教官第四百二十三章 求援第四百零九章 齐射第一百七十七章 工坊第三百六十一章 新年第四百零七章 冲锋第八百九十三章 太子做官第五百五十八章 凯旋、郊迎第一百一十七章 布置第十九章 孙传庭第六百四十一章 突袭官驿第七十章 商路第七百四十九章 学堂的永久免费制度第七百八十三章 天下良心
第八百四十四章 见闻第二百七十五章 野望第一百二十五章 借势第八百七十三章 城镇化是安居乐业的基础第八百一十二章 倒幕先锋第六百八十六章 两个汉奸奴才教导新主子第五百二十一章 城门争夺战第二百零四章 忧虑第四百六十章 遣使议和第五百一十二章 有些失望第八百八十二章 大航海因为利益而开启第一百零六章 鏖战第一百七十六章 撬动第七百八十六章 皇帝撑腰第二百七十七章 觐见第八百三十六章 夜市上的纷争第二百零四章 忧虑第五百七十章 太子的日常第三百四十三章 求援第九十章 平息第五章 皇庄1第四百零四章 杀意第九十三章 城外第四百六十一章 杨嗣昌的担忧第二百六十九章第一百九十章 改变第三百一十章 献策第六百零九章 朱由检下了狠手第四十六章 投机第四百六十九章 城中清军第二十三章 陛见第六百九十三章 你想打我?我想把你给揍了再说。第八百一十四章 诱敌出击、断其后路第三百六十五章 登陆第四百六十七章 平顶山岗上的堡寨第一百六十章 请降第一百四十一章 番薯第七百六十九章 减税、太子游学第一百八十六章 拦截第五百三十一章 敢持械行走者 杀无赦!第三百二十七章 阳谋第一百零二章 再登第一百四十五章 养济第三百三十二章 内政第八百二十一章 民生工程第七百四十章 选妃第一百六十八章 边镇第七十七章 陈奇瑜第八百七十六章 医疗不能私有化第六百九十三章 你想打我?我想把你给揍了再说。第二百八十章 父女第七百一十三章 议定出兵第一百六十二章 游击第六百三十六章 苏州府抢了首功第七百五十七章 藩属国的造血作用第三百四十八章 司农寺第三百七十一章 承乾宫第二百三十一章 登岛第五百九十二章 人人惧怕的怪兽第一百六十五章 蛊惑第七百五十六章 新产品卖给欧洲人、抛砖引玉第一百二十二章 伏击2第七百五十一章 南北经济发展要均衡第四百二十四章 不谋而合第六十八章 轻松第一百零一章 登城第十九章 孙传庭第五百三十五章 战后军队整合第二百一十五章 强抢第二百八十八章 布网第三百四十七章 新规第四百四十一章 宫里的阴暗面第九十三章 城外第八百四十章 税赋分家、皇帝大气魄第四十三章 看望第二百六十四章 废籍第八百七十八章 善后、向日本移民第三百九十三章 锦州第三百五十二章 请封第三百零八章 权衡第九十章 平息第六百六十章 得有个好身体,带家里人去撸串第一百零九章 家人第三十九章 大战3第四百八十九章 谁强跟谁混第四百零二章 危急第五百一十九章 葡萄牙教官第四百二十三章 求援第四百零九章 齐射第一百七十七章 工坊第三百六十一章 新年第四百零七章 冲锋第八百九十三章 太子做官第五百五十八章 凯旋、郊迎第一百一十七章 布置第十九章 孙传庭第六百四十一章 突袭官驿第七十章 商路第七百四十九章 学堂的永久免费制度第七百八十三章 天下良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