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九章 孙传庭

山西代州城内的一处宅院的书房内,孙传庭坐在书桌后的椅子上翻阅邸报。

他是万历四十七年进士,初授小县永城知县,因为在任期间政绩卓著,三年期满吏部给以卓异评语,调任大县商丘任知县。天启三年拔擢为吏部稽勋司郎中,因看不惯魏忠贤一党专权跋扈,就以母亲年迈需要奉养为由辞职回了山西老家,一晃十几年过去了。

孙传庭是官宦世家。祖父曾任陕州知州,其父考取举人功名后因身体不好未曾出仕,但经营有方,依托官面的关系,把家里的生意打理的异常红火。

可惜的是在其父孙传庭二十余岁时病亡。孙传庭几年后考取了进士,被吏部选派外地为官,家里只剩母亲和十几岁的弟弟孙传耀,生意则由跟随其父多年的管家孙成文打理。他是孙家的家生子,忠诚可靠,为人精明,所以孙传庭对家里的事非常放心。

他辞官归家以来的十几年,平日里除了读书访友,对于朝廷大事一直十分关心。眼见的流寇日益势大,越剿越多,孙传庭忧心不已,只恨自己不在其位,没有机会一展胸中抱负,整日里蹉叹不已。

孙传庭翻阅的朝廷邸报是他的同年,代州知州薛一鄂打发人送来的。薛一鄂知道自己这位同年才能卓越,素有大志,也坚信孙传庭的才华不会就此埋没。他们那一期的座师,同年,但凡在朝中有影响力的,往往不遗余力的推荐孙传庭,久而久之,他在朝中大臣中已是名气非凡。

不一会邸报看完,孙传庭心情沉重,即为流寇的猖獗而担忧,又为朝臣的无能而愤怒。

当今圣上称得上是勤勉节俭,但在选人用人上有待商榷,比如兵部尚书张凤翼,孙传庭对他的能力持严重的怀疑态度。

身为兵部尚书,应该具有统领全局,高瞻远瞩的战略眼光,张凤翼永远都是被动用兵。贼出现哪里,就往哪里派兵。而不是料敌先知,既派追击的,又派堵截的。

往往官军赶到时,贼寇早已抢掠一空,流窜到别处。这样总跟在贼寇屁股后面吃土,使得官军劳而无功,疲惫不堪,时间长了士气越来越低。

至于温体仁、王应熊等一众阁老,孙传庭更是嗤之以鼻。一群尸位素餐的无能之辈,窃居高位,至此国家危难之时,只顾着争权夺利,对江山社稷没有任何贡献,应该统统罢免回家养老。

正沉思间,院子里传来急促的脚步声,随即有人敲门。

孙传庭早已吩咐过,他在书房读书时,任何人不得打扰。听到敲门声,他心中不悦,放下手中邸报,皱着眉头开口道:“进来!”

房门推开,管家孙成文推门进来,没等孙传庭发火,他急急的道:“大少爷,门外来了几个锦衣卫,说是有圣旨,我也不知真假,所以前来禀告!”

虽然孙传庭年已四旬,但孙成文依旧习惯的称呼他大少爷。

孙传庭蓦的站起身,一种莫名的喜悦感油然而生。自己赋闲在家日久,所以锦衣卫上门不会是犯了什么事。既然说是圣旨,那应该是说,自己的座师、同年为他扬名起了作用,圣上要启用自己了。

他急急忙忙的往外走,边走边吩咐道:”孙叔,你去内宅告知老夫人,不必惊慌,应该是好事!”孙成文应声去了内宅。

孙传庭来到大门外,只见几名身穿罩袍,风尘仆仆的锦衣卫牵马站在台阶下。看到孙传庭出来,一名校尉把马交给别人,转身来到孙传庭身前,开口道:“可是孙传庭孙大人当面?某锦衣卫府衙小旗王德喜,奉令前来宣达圣上口谕,孙大人,接旨吧!”

说罢,掏出一块腰牌给孙传庭验看。

看过腰牌无误后,孙传庭赶忙把王德喜等人让入院内,马匹自有仆从牵去喂食刷洗,几名校尉被招呼道客厅里喝茶。孙传庭待要吩咐下人摆香案,王德喜摇手止住,开口道:“我等来时,指挥使大人交代过,说是圣上吩咐,口谕不用设摆香案!”

孙传庭遂跪下聆听,王德喜开口道:“替圣上问话:“孙卿,你可还有战心?如有,朕将委你以重任,你可有胆乎?”

孙传庭心潮澎湃,热血翻滚,眼窝一热,开口应答已是声音嘶哑:“微臣回圣人话,圣人但有所遣,传庭虽粉身碎骨亦是一往无前!”

“孙大人请起,如此,请准备一下,速速进京觐见吧!”

“孙传庭叩谢圣恩!”说完,叩首三下方才起身。

孙传庭起身后,吩咐管家置办饭食招待几位传旨的校尉,几个传旨的校尉几天连夜赶路,已是疲惫不堪,况且马匹也需要歇息,传完旨也不用急着赶回去。就随着孙成文去了饭厅,用过饭食后自去客房休息不提。

孙传庭来到后院,母亲孙李氏正在房内与孙传庭的妻子刘氏叙话。

刘氏是孙传庭父亲老友之女,贤良淑德,标准的大家闺秀。嫁给孙传庭后给他生了一子一女,长子孙克敌年已十六岁,聪颖好学,去年十五岁考中生员,现在太原求学。女儿嫣儿性格文静,天天待在闺房里很少出门。

孙传庭进屋后给母亲请安,刘氏赶忙站起问道:“夫君,皇上传下圣旨,是要起复夫君吗?”

孙李氏也是用问询的眼光看着他,孙传庭坐下后点点头,开口道:“圣上遣人问话,问我是否有心有胆,我孙某人别的没有,报国之心,任事之胆还是有的!”

刘氏担忧的看着自己的丈夫。她了解他,知道这十几年的赋闲并没有消磨掉丈夫的雄心壮志,时局的恶化反而更加激发了丈夫的斗志。平日里与好友在家饮酒作文,酒酣耳热之际,也是慷慨谈兵,豪情万丈。

这次皇上要起复他,应该是派往险恶之地。刘氏十分担忧丈夫的安危,待要开口劝他回绝朝廷,但一想到堂堂大才的丈夫如果终日悠悠林下,恐怕早早的郁郁而终,虽然担心他的安危,但她更理解丈夫想要一展抱负的心胸和才能。

孙李氏开口道:“儿啊,为娘知道你有大才,但一直无处施展。如今国家正是用人之际,也是我儿施展才华的际遇。不管圣人派我儿去往何等险恶之处,我儿都要尽忠职守,报效朝廷,万不可畏难避险,就算身死人灭,也万不可堕了我孙家世代忠良的门风!”

孙传庭起身含泪拜倒在地,说道:“母亲大人放心,儿此去已抱必死之心!必尽全力荡灭贼寇,以报圣上知遇之恩!只是此去后无法在母亲大人膝下尽孝,还望母亲多多保重身体,勿为儿担忧!”

磕了几个头后站起,嘱咐刘氏:“为夫此去还不知能否回转,你在家要好生孝敬母亲大人,不得有丝毫违拗!克敌的学业要勤加督促,务使其堕懒。嫣儿将来长大成人,寻个好人家嫁出去,为夫为了国家,只能愧对贤妻了,拜托!”,说罢,拱手向刘氏一揖。

刘氏已是泣不成声,丈夫的临别遗言般的嘱托让她肝肠寸断。两人成亲快二十年,始终相敬如宾,恩爱有加,她既敬丈夫的才华,又爱丈夫的人品,曾经念及自己人老珠黄,想为丈夫纳一房小妾,但丈夫坚决不许,反而更加疼爱自己。

刘氏强自止住哭声,柔声道:“夫君尽管安心前去,家里一切有妾身,绝不会拖累夫君!妾身不愿夫君封侯拜相,只愿夫君平安而回!”

孙传庭郑重的点头道:“夫人放心,我不是鲁莽之人,方才所言只是最坏打算,况且区区流贼你夫君还未放在眼里。我走后,家里的生意让孙叔逐步转让出去。如今各地贼患颇重,这么多年的积累,也足够一家人享用的!”

刘氏点头答应,孙传庭拜别母亲,转身回到自己的书房。

来到书房,他吩咐跟过来的孙成文,把他历年来收集的各地山川河流图志以及各类兵书装在木箱里,然后坐在书案后提笔写信。信是写给薛一鄂的,内容一是告诉自己的这个同年,圣上招他觐见,起复是一定的,但估计是艰险之地;其二就是感谢薛一鄂这几年对孙家的照顾,并且烦请薛知州在自己走后一如既往的继续看顾孙家,自己会感激不尽云云。

其实两个人的交情很是不错,但该表达的还是要表达,不能失礼。写完之后交给孙成文,让他在自己走后再把信送到州衙。至于自己的座师,以及在京的同年,到了京城后再去拜会感谢就行了。自己回家这些年,年节之礼都没断下,书信也时常往来,到京之后再续情谊就行。

第二天一早,几名传旨的锦衣校尉早早的起来,用罢早饭,牵着被精心照料的马匹走出孙家大宅。出来大门后,孙传庭骑在马上笑着看着他们,身后是两名孙家精悍护卫,以及一匹驮着两个大木箱的骡马;王德喜吃惊的问道:“孙大人,您这是?”

孙传庭笑道:“既蒙圣上召见,那就要尽早赶到京城,索性与几位搭个伴,老夫的骑术还是不错”

王德喜急忙道:“能和大人同行,咱们荣幸之至;这一路回京,也不用着急赶路的!”

“那好,各位,咱们启程吧!”,孙传庭语声豪迈,说罢一催马匹,当先向京师方向行去。

第八百四十五章 圣源乳业的模式第六百五十九章 衙门年假、年终奖第四百二十九章 一触即发第三百二十一章 痛斥第五百一十七章 准备总攻第二百五十五章 定策第二百一十八章 弑父第二百七十八章 进宫第二百三十九章 名声第六百四十章 不干都不行了第八百二十九章 温体仁的心思第六百零九章 朱由检下了狠手第七百六十八章 赏爵、妇幼医院第四百六十五章 皇太极应对之策第一百一十三章 长芦第八百二十七章 世界新秩序的规划第二百六十九章第六百四十八章 被同化的危险、必须警醒第七百三十四章 大明成为世界财富汇聚地第二百六十章 备战第四百七十四章 孙白谷怒斥祖都督第七百六十八章 赏爵、妇幼医院第二百五十六章 战前第五百章 战报及善后方案第七百二十九章 大明公民身份证第一百二十四章 东厂第四百一十章 弹幕第六百二十八章 勋贵们的猜测和打算第五百六十八章 朱由检断案第一百三十六章 谋划第四百三十一章 白杆悍卒 白甲凶猛第二百二十二章 封驳第八百四十九章 全面推广的难题第一百六十四章 遣将第七十六章 行军第四百四十三章 周后眼中的夫君第七十一章 京营1第三百五十七章 办学第四百五十七章 登陆辽东第一百二十五章 借势第六百九十七章 首辅的儿子就是不一样第二百二十一章 征税第四百九十六章 西夷特使想拜见皇帝第一百四十五章 养济第四百一十一章 白杆第三百九十七章 接战第十一章 勇卫营第六百四十章七章 扫盲班、抢人才第二百六十六章 定策第八百八十四章 孙克敌的执政之路第一百一十二章 谋划第三百六十一章 新年第六百四十章 不干都不行了第一百三十四章 擒贼第二百六十五章 变化第六百零八章 又发财了第七百二十八章 捷报第八百五十三章 各有算计第三百七十五章 求助第一百五十六章 建祠第八百七十章 人才不问出处第六百零七章 以拿贼的名义第十一章 勇卫营第七百九十章 大明新藩属国条例第八百七十七章 与日本的“江户条约”第四百零六章 列阵第三百七十四章 殴打第四百三十二章 措手不及第二十九章 整顿第八百七十一章 改进第六百三十章 你们锦衣卫都是乡下人吗?第三百一十四章 悠闲第八十六章 心思第二百一十七章 荒淫第十八章 容情第五百九十四章 北镇抚司的手段第七百二十五章 闽人借机复仇第二百八十三章 溺毙第六十七章 招供第三百一十七章 抢功第五百二十六章 老温家的变化第一百五十八章 留名第七百一十三章 议定出兵第六百一十六章 朝廷没钱养老?士绅们有啊!第五十一章 亲情第八百六十九章 风波平息 公主的婚事第一百六十一章 受降第四百一十六章 选官第三百零八章 权衡第五百九十一章 锦衣卫也有崇拜的偶像第五百一十七章 准备总攻第七百九十章 大明新藩属国条例第五百二十八章 内阁中的实用型人才第六百一十二章 表态站队第一百四十三章 中产第六百三十一章 张网以待、终有所获第七百八十六章 皇帝撑腰第四百二十五章 战幕拉开第四百六十三章 再来一次十三副?第六百二十一章 朱媺娖的新玩具
第八百四十五章 圣源乳业的模式第六百五十九章 衙门年假、年终奖第四百二十九章 一触即发第三百二十一章 痛斥第五百一十七章 准备总攻第二百五十五章 定策第二百一十八章 弑父第二百七十八章 进宫第二百三十九章 名声第六百四十章 不干都不行了第八百二十九章 温体仁的心思第六百零九章 朱由检下了狠手第七百六十八章 赏爵、妇幼医院第四百六十五章 皇太极应对之策第一百一十三章 长芦第八百二十七章 世界新秩序的规划第二百六十九章第六百四十八章 被同化的危险、必须警醒第七百三十四章 大明成为世界财富汇聚地第二百六十章 备战第四百七十四章 孙白谷怒斥祖都督第七百六十八章 赏爵、妇幼医院第二百五十六章 战前第五百章 战报及善后方案第七百二十九章 大明公民身份证第一百二十四章 东厂第四百一十章 弹幕第六百二十八章 勋贵们的猜测和打算第五百六十八章 朱由检断案第一百三十六章 谋划第四百三十一章 白杆悍卒 白甲凶猛第二百二十二章 封驳第八百四十九章 全面推广的难题第一百六十四章 遣将第七十六章 行军第四百四十三章 周后眼中的夫君第七十一章 京营1第三百五十七章 办学第四百五十七章 登陆辽东第一百二十五章 借势第六百九十七章 首辅的儿子就是不一样第二百二十一章 征税第四百九十六章 西夷特使想拜见皇帝第一百四十五章 养济第四百一十一章 白杆第三百九十七章 接战第十一章 勇卫营第六百四十章七章 扫盲班、抢人才第二百六十六章 定策第八百八十四章 孙克敌的执政之路第一百一十二章 谋划第三百六十一章 新年第六百四十章 不干都不行了第一百三十四章 擒贼第二百六十五章 变化第六百零八章 又发财了第七百二十八章 捷报第八百五十三章 各有算计第三百七十五章 求助第一百五十六章 建祠第八百七十章 人才不问出处第六百零七章 以拿贼的名义第十一章 勇卫营第七百九十章 大明新藩属国条例第八百七十七章 与日本的“江户条约”第四百零六章 列阵第三百七十四章 殴打第四百三十二章 措手不及第二十九章 整顿第八百七十一章 改进第六百三十章 你们锦衣卫都是乡下人吗?第三百一十四章 悠闲第八十六章 心思第二百一十七章 荒淫第十八章 容情第五百九十四章 北镇抚司的手段第七百二十五章 闽人借机复仇第二百八十三章 溺毙第六十七章 招供第三百一十七章 抢功第五百二十六章 老温家的变化第一百五十八章 留名第七百一十三章 议定出兵第六百一十六章 朝廷没钱养老?士绅们有啊!第五十一章 亲情第八百六十九章 风波平息 公主的婚事第一百六十一章 受降第四百一十六章 选官第三百零八章 权衡第五百九十一章 锦衣卫也有崇拜的偶像第五百一十七章 准备总攻第七百九十章 大明新藩属国条例第五百二十八章 内阁中的实用型人才第六百一十二章 表态站队第一百四十三章 中产第六百三十一章 张网以待、终有所获第七百八十六章 皇帝撑腰第四百二十五章 战幕拉开第四百六十三章 再来一次十三副?第六百二十一章 朱媺娖的新玩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