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章 战报及善后方案

卢象升和孙传庭在奏报中称:此役毙杀的八旗奴酋共计有八旗成亲王岳托、郑亲王济尔哈朗、蒙古王爷格日楞、汉军旗怀顺王耿仲明等王爷头衔的奴酋四人,另有两名被击杀的贝勒,分别是阿济格和阿巴泰,其余八旗梅勒章京、甲喇章京等重要将领十余名。

这些都是战后得到旁证确认过的,旗帜盔甲等等可以佐证。

俘获汉军旗恭顺王孔友德、智顺王尚可喜两名亲王及八旗各级将官数十员,缴获大批的粮草物资,八旗大部溃散,现二人已下令各部追缴逃兵。

而官军方面损失也是不小。

据目前统计,各部官军共计伤亡九千余人马,其中尤以关宁骑兵损失最大,一万两千多关宁骑兵共计伤亡七千余骑,主要就是被清军三千精锐骑兵反扑,在残酷的对冲搏杀中伤亡的。

关宁骑兵在第一次发起冲锋后,断后的蒙八旗因为心中生怯下战意全无,很多部落的骑兵在得知腹背受敌的消息后已经萌生去意,所以并没有与关宁骑兵实打实地强行搏杀,而是稍微接触后便向着东西两侧逃跑,只有几千骑满八旗与关宁军展开了厮杀,但因兵力悬殊过大而败下阵来。

尝到甜头的关宁骑兵本来就善打顺风仗,本着得势不饶人的原则继续向皇太极的护军发起了攻击,妄想着趁机多多捞取军功。

但皇太极的四千护军可都是从各旗中挑选的最勇悍的战士,其中更是有数百名以一当十的白甲兵,他们对自家主子也是忠心无比。

为了掩护主子能够逃出生天,分出来的三千骑兵爆发出了惊人的战斗力,在与关宁骑兵的厮杀中人人拼命,最终给与关宁军以极大的杀伤,最后还是曹变蛟等人率军赶到后从侧翼发起了致命一击,这才将这些精锐护军杀伤殆尽。

关宁骑兵经此一役后元气大伤,数十名中高级将官阵亡当场,其中包括了祖宽、祖千军这样的祖家嫡系子弟。

最后卢象升和孙传庭禀报,在分兵追剿后,官军主力正在向盛京全力推进,力争早日攻破八旗老巢并收复辽东全境。

“好!卢卿、孙卿做得好!此次战役取得如此巨大成果,实是令朕开怀不已!

自去岁兵部定策始至今,各部官军精诚团结、鼎力合作,将士们奋勇杀敌,方使辽东跳梁覆灭在即!

宜将剩勇追穷寇,不可沽名学霸王!

前线官军应乘胜追击,务必将残余之寇彻底剿杀!

大伴,派人传内阁及京城各部寺主官昭仁殿议事!”

朱由检话音刚落,王承恩即刻下了御阶,出了殿门吩咐了下去,数名小太监立刻动身出宫传达圣喻去了。

杨嗣昌施礼之后先行前往昭仁殿等候,而朱由检则是回到后宫稍歇等候。

朱由检这次准备将思考已久的一系列善后事宜公布出来,然后由大臣们拾遗补缺。

他打算从几个方面部署并实施自己的辽东规划和方略。

首先,在确保集中优势兵力攻克盛京的同时,分兵攻略辽东全境,各路官军均要配备适量骑兵作为机动兵力,策应步卒展开的攻势,顺便接应东路的刘国能、张文耀部。

最重要的是要动用大队人马向北扫荡,防止大股的建州残余势力继续北窜。

当年太祖建立大明后,曾经在后世的东北地区设立了奴儿干都司,统辖包括库页岛、黑瞎子岛在内的整个东北地区,但因为北地极为寒冷的气候,加之地广人稀之故、产出比悬殊巨大等缘故,奴儿干都司在几十年后便慢慢废弃。

朱由检日前就已经考虑过,现在的形势下,盛京在十几万明军的围困攻击下根本守不住多少时日。以皇太极、多尔衮等人的谋略,肯定会在明军尚未抵达盛京之前就会选择退路,以保存建州女真的延续,而继续向东北,就是现今的黑龙江一带转移,就成了他们的唯一出路。

目下黑龙江一带聚居着不少原始部落,也就是八旗所说的生女真,这些部落的生产和生活方式非常落后,基本还停留在刀耕火种的时代,其实就算建州女真大规模向北面迁移,但将来能否在这种极端寒冷恶劣的自然环境下生存下去也是个问题。

但官军必须要在后勤有足够保障的前提下向北清剿,直到七月底前返回。

再待下去要是遇到突然而至的大雪就麻烦了。

胡天八月即飞雪。

农历八月,就连京城还在过着夏末的时候,东北有些地区已经开始下雪了。

其次,鉴于满蒙八旗骑兵已遭重创,现已无力对官军构成较大威胁的状况,集中两万骑兵向西横扫插汉部、科尔沁等归附建州的蒙古部落,在捕获部落成年男丁的同时,尽可能收集马牛等大型牲畜运回大明境内,以便大明百姓开荒拓田使用。

现在的大明对大型牲畜的需求极度旺盛,各地开荒屯田时都要用到大量的牛马,而大型牲畜的供应,只靠四海商行以及其他商队从宣大一带的边墙外的蒙古部落采购,由于这些部落体量太小,蓄养的牲畜过少,所以根本无法满足大明境内对马牛的需求。

战争不单单是消耗巨大的厮杀,通过掠夺对消耗加以补充,这是胜利者普遍采取的手段。

再次,接受建州各支军队投降。

朱由检并不认为建州女真从上到下,从老到少,每一个人都是铮铮铁骨、悍不畏死之辈,在强大的武力面前,活下来去才是最基本的人性特征。

这一点从当初努尔哈赤甘愿到李成梁家中当仆从就可以看出,趋利避害才是最明智的选择。

眼看着大清这条船就要沉了,船上的人难道都想陪着一起殉难?

这绝对不可能。

这些边塞部落信奉的是谁强跟谁混,要不然为何那些蒙古部落纷纷投靠到建州?

现在的大明自上至下都很少有家国民族的意识,更别说那些尚未开化的野蛮人了。

谁的拳头大,谁的刀子硬,谁能给自己带来粮食和盐巴茶叶铁锅,谁就是咱们拥戴的首领。

建州女真们也是持着这种想法的部落。

眼看大势已去,八旗中的很多人都会产生别的想法,朱由检认为,投降的事很有可能发生,而受降将会极大的鼓舞官军的士气,同时也会削弱女真强硬派的战斗意志。

再就是,朱由检特意强调,大军征伐过程中尽量减少平民,尤其是各族老弱妇孺的伤亡。待攻下盛京之后,除了建州重要人物须立刻押送进京以外,其余俘获的八旗人口要向关内集中,等候朝廷拿出策略后加以妥善安置。

被俘或投降的人员是修缮道路的最好劳动力。

这是朱由检关于当前战事的安排,而接下来就是军民新体制的建立。

第六百四十章七章 扫盲班、抢人才第六百零二章 都是皇帝的工具第三百一十六章 遇险第六百二十六章 密会第一百九十五章 自尽第六百一十二章 表态站队第二百九十七章 应对第七百一十八章 屠杀事件的真正凶手第七百零八章 未雨绸缪,亡羊补牢第六百五十五章 把抢来的资源填海第七百零五章 南涯行省、严打第八百六十一章 斩首计划第五百二十八章 内阁中的实用型人才第二百二十五章 使者第八百二十六章 皇帝是个理想主义者第七百六十二章 寻找和培养盟友第五百五十七章 终成眷属、赐银第三百零八章 权衡第三百二十六章 应对第四百七十九章 明军的秘密武器第二百二十八章 调任第五百四十三章 荷兰人的考量第七百五十六章 新产品卖给欧洲人、抛砖引玉第四百五十二章 旗人与汉人第五十八章 溃败第七百七十九章 老司机带带我第八百四十五章 圣源乳业的模式第四百零四章 杀意第八百一十二章 倒幕先锋第八百一十九章 发展是让最广大者受益第八百九十一章 未来阁臣第三十一章 商议第七百一十六章 错估形势第二百九十七章 应对第三百三十二章 内政第五百一十二章 有些失望第一百四十章 宋应星第七百一十一章 废除选秀女制度第七百六十三章 大明的海上巨无霸第三百四十七章 新规第一百三十三章 北上第八百九十章 获利丰厚的农户们第四百一十九章 伴读第六百六十二章 世家公子和海盗之间的关系第四百六十六章 北进中的插曲第一百二十四章 东厂第七百一十三章 议定出兵第八百八十六章 长远规划第七百八十九章 培育海外新兴市场第五章 皇庄1第八百零六章 以天下财养大明第五百三十二章 来到大明就得守规矩!第四百二十章 银票第四百九十七章 捷报传来第九十二章 分进第十章 初见文臣第三百四十章 酒后第二百六十五章 变化第六百八十三章 划时代的医疗器械第四百三十八章 危急关头第三百六十二章 修改第七百一十九章 登陆第一百七十四章 盛京第五百九十四章 北镇抚司的手段第七百零九章 现皇后找前皇后诉苦第二百七十七章 觐见第四百八十章 宣大边军第二百六十九章第一百四十六章 肥羊第三百五十一章 提刑分司第四十七章 收留第五百七十一章 朱由检的底线第二百零一章 助力第六百四十一章 突袭官驿第五百八十九章 有人慌了神第七百六十九章 减税、太子游学第四百三十五章 飞蛾与果决第四百八十六章 好消息第一百八十章 争议第二百零四章 忧虑第七百三十七章 朝鲜人打算送礼第八百六十一章 斩首计划第三百四十二章 升级第三百六十一章 新年第五百零九章 束手无策第二百二十一章 征税第八百九十四章 该落幕了第八十六章 心思第七百四十七章 反响和思考第六百三十三章 临死也要带着别人陪葬第七百七十七章 飞梭、大明第一项垄断产业第六百零一章 圣上,这事得找块挡箭牌第二百六十章 备战第五百七十二章 天家耳聋眼瞎第六百八十三章 划时代的医疗器械第九十八章 计议第四十章 大战4第三百零五章 平乱第四章 洪承畴第一百一十一章 盐利
第六百四十章七章 扫盲班、抢人才第六百零二章 都是皇帝的工具第三百一十六章 遇险第六百二十六章 密会第一百九十五章 自尽第六百一十二章 表态站队第二百九十七章 应对第七百一十八章 屠杀事件的真正凶手第七百零八章 未雨绸缪,亡羊补牢第六百五十五章 把抢来的资源填海第七百零五章 南涯行省、严打第八百六十一章 斩首计划第五百二十八章 内阁中的实用型人才第二百二十五章 使者第八百二十六章 皇帝是个理想主义者第七百六十二章 寻找和培养盟友第五百五十七章 终成眷属、赐银第三百零八章 权衡第三百二十六章 应对第四百七十九章 明军的秘密武器第二百二十八章 调任第五百四十三章 荷兰人的考量第七百五十六章 新产品卖给欧洲人、抛砖引玉第四百五十二章 旗人与汉人第五十八章 溃败第七百七十九章 老司机带带我第八百四十五章 圣源乳业的模式第四百零四章 杀意第八百一十二章 倒幕先锋第八百一十九章 发展是让最广大者受益第八百九十一章 未来阁臣第三十一章 商议第七百一十六章 错估形势第二百九十七章 应对第三百三十二章 内政第五百一十二章 有些失望第一百四十章 宋应星第七百一十一章 废除选秀女制度第七百六十三章 大明的海上巨无霸第三百四十七章 新规第一百三十三章 北上第八百九十章 获利丰厚的农户们第四百一十九章 伴读第六百六十二章 世家公子和海盗之间的关系第四百六十六章 北进中的插曲第一百二十四章 东厂第七百一十三章 议定出兵第八百八十六章 长远规划第七百八十九章 培育海外新兴市场第五章 皇庄1第八百零六章 以天下财养大明第五百三十二章 来到大明就得守规矩!第四百二十章 银票第四百九十七章 捷报传来第九十二章 分进第十章 初见文臣第三百四十章 酒后第二百六十五章 变化第六百八十三章 划时代的医疗器械第四百三十八章 危急关头第三百六十二章 修改第七百一十九章 登陆第一百七十四章 盛京第五百九十四章 北镇抚司的手段第七百零九章 现皇后找前皇后诉苦第二百七十七章 觐见第四百八十章 宣大边军第二百六十九章第一百四十六章 肥羊第三百五十一章 提刑分司第四十七章 收留第五百七十一章 朱由检的底线第二百零一章 助力第六百四十一章 突袭官驿第五百八十九章 有人慌了神第七百六十九章 减税、太子游学第四百三十五章 飞蛾与果决第四百八十六章 好消息第一百八十章 争议第二百零四章 忧虑第七百三十七章 朝鲜人打算送礼第八百六十一章 斩首计划第三百四十二章 升级第三百六十一章 新年第五百零九章 束手无策第二百二十一章 征税第八百九十四章 该落幕了第八十六章 心思第七百四十七章 反响和思考第六百三十三章 临死也要带着别人陪葬第七百七十七章 飞梭、大明第一项垄断产业第六百零一章 圣上,这事得找块挡箭牌第二百六十章 备战第五百七十二章 天家耳聋眼瞎第六百八十三章 划时代的医疗器械第九十八章 计议第四十章 大战4第三百零五章 平乱第四章 洪承畴第一百一十一章 盐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