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百九十四章 该落幕了

朱由检安排太子去往地方任职,本意是希望朱慈烺尽快成长起来后早一天接班,这个天下人人羡慕的位子他已经不打算坐了。

自从崇祯八年来到这个世界,到现在崇祯二十五年,时间过去了整整十七年。

原本崇祯十七年灭亡的大明重新焕发了生机与活力,这个功劳大部分要归在他身上,已经可以称得上功德圆满,正值壮年的他也到了享受人生的时候了。

前世本就是个普通人的他,对权力的欲望本就不强,既然太子已经初俱仁君之像,那他正好乐得清闲。

大明未来的发展道路都规划好了,未来不管是谁做皇帝,只要不是太过昏庸,那就大可以顺着历史潮流滚滚前行,就算有人试图改变这种局面,新的利益集团也不会让他轻易得逞。

至少目前来看,太子还是然他感到满意的,他创造的这些接班人制度也会继续贯彻下去,中间或许会有新的变化,但他希望都是往好的方向转变。

永王、定王也都分别与前年和去年大婚,迎娶的也是小门小户的普通人家,现在两家人都住在京城里新建的两座王府中,至于他们日常生活是一种什么状态,朱由检并不太关心。

儿女长大成人后都有自己的生活习惯和范围,做父母的尽量不要干涉而太多,能为他们创造一个优质的环境就已经尽责了,其他的不要去过问。

儿孙自有儿孙福,莫为儿孙做马牛。

朱媺娖也结婚一年了,前几个月已有身孕,朱由检特意吩咐太医院一名御医进驻公主府,以便随时应对某些突发状况。

据锦衣卫汇报,朱媺娖与钱穆夫妻二人平日里琴瑟和谐,言行举止间透着自然的亲密,结婚一年来从未听说二人有吵架不和的事情,这也是朱由检最感安心的。

朱慈烺、朱媺娖,包括永王、定王,这几个孩子性格脾气都较为和善,与人相处时并没有天家贵胄的架子,这种风气也是为京师百姓交口称赞的。

在皇家这种家风的影响下,京师里达官贵人们的子弟也少有行事张扬暴戾之辈,尤其是近年来,几乎从未听闻有豪门大户欺虐苛待平民百姓的事情发生,整个京师常年处在一种祥和安定的状态之中,而这种局面正是朱由检最希望看到的。

除了受到皇家的影响外,严格的律法约束以及厂卫的震慑也起到了不小的作用。

京城内常年有厂卫以明暗的身份四处巡视,但凡是发现有不法事,不管你出身何等高贵,厂卫都是一律先拿住送入诏狱再说。

就算事后犯事之人请托各种关系,将自家子弟捞出去,但在诏狱里已是吃尽了苦头,出去后借几个胆子他们也不敢再犯。

厂卫只认天家,其他人谁的面子也不给,正是有这种超然地位的执法机构存在,京师才会常年保持着井然有序的状态。

朱由检已经把任何时候都不能取消厂卫这一条写进祖训中。

这几年有不少文臣上本提出裁撤厂卫的建议,但统统被朱由检拒绝。

就在去年,被文臣们搞得不胜其烦的朱由检在召集阁臣会商国事时直接明言,永久保留厂卫已写入皇明祖训,以后但有人再提此事,那就会以居心叵测之罪论处。

消息传出后,再也无人胆敢捋虎须,就连向来正直敢言的阁臣李邦华也不再作声。

温体仁致仕病故后,阁臣中李邦华年纪最长,明年也到了致仕的年龄了,前几日君臣闲谈时提及此事,众人也都是感慨万千。

现任内阁中,李邦华与陈奇瑜、范景文、侯恂、杨嗣昌等人之间年纪相差并不大,也就是说,再有五年,这几人都将先后致仕归家,只有孙传庭和卢象升年纪与他们年龄有些差距。

孙传庭将会在十年后,也就是崇祯三十五年致仕,卢象升年龄最小,可以接班首辅再干十年。

十年后,太子也三十五岁了,这个年龄接班最佳,到时候朱由检会禅位,之后便带着周后她们离京,游遍神州大地,饱览华夏各地美景,如此也不枉此生了。

朱由检曾经把这个想法明确告知过周后以及太子,周后她们倒是没有多说什么,太子却是诚惶诚恐的跪倒在地,口称自己从未有过与父亲争夺权力的想法,父亲与春秋鼎盛之时禅位,传扬出去以为是他逼迫所致,那样会有损皇家名声。

朱由检笑着坦言,这些话并非试探太子的心意,而是他的真实想法,他从来没有疑虑过太子有夺权之心,只希望太子登基之后善待天下百姓、尽力把国家治理好,那他这个做父亲的就放心了。

崇祯二十六年,阁臣李邦华致仕,第二天,圣旨发出,赐李邦华为太子太傅、文华殿大学士、特晋银青光禄大夫并赠银币三千元。

晋顺天府尹朱大典为阁臣,其职位由浙江巡抚方文接任。

崇祯二十八年,阁臣陈奇瑜致仕,朱由检特赐其为太子太保、皇极殿大学士、特晋银青光禄大夫并赠银币五千元。

增补方文为阁臣。

崇祯三十年,阁臣范景文致仕,特赐其为太子少师、文华殿大学士、特晋荣禄大夫并赠银币三千元。

增补陕西巡抚吴甘中为阁臣。

同年,太子结束莱芜知县五年任期返京,并于同年被赐昭仁殿议事。

崇祯三十一年,阁臣杨嗣昌致仕,特赐其太子少傅、文华殿大学士、特晋荣禄大夫并赠银币三千元。

增补朱舜水入阁。

崇祯三十二年,阁臣侯恂致仕,特赐太子少保、文华殿大学士、特晋荣禄大夫把那个赠银币三千元。

增补广西巡抚李怀普为阁臣。

同年,原阁臣李邦华去世,经阁臣建议,朱由检特旨允其配享太庙。

崇祯三十五年,首辅孙传庭致仕,朱由检下旨特赐其太子太保、华盖殿大学士、特晋紫金光禄大夫、配享太庙,其年幼的三个儿子俱恩荫正七品文林郎。

同年,次辅卢象升接任内阁首辅。

增补湖北巡抚温侃为阁臣。

第六百二十四章 坚定不移地站在皇帝这边第三百三十五章 拔擢第四百二十章 银票第三十章 预谋第一百一十八章 迎敌第五百五十章 改制以及新的战略第四百零六章 列阵第八百三十章 体仁病故、吏治的根本性改变第六百四十八章 被同化的危险、必须警醒第六百五十一章 关键技术绝对不能外泄第四百九十四章 圣驾亲临第五百零四章 千金市马骨第五百二十三章 逐街逐屋争夺第八百零六章 以天下财养大明第八百七十二章 财政是统治的基础第八百三十九章 变通第八百三十九章 变通第五百九十七章 宗藩问题到了解决的时候第六百章 富家小姐嫁给了穷书生第二百四十七章 守土第六百二十四章 坚定不移地站在皇帝这边第三十五章 事定第八百七十八章 善后、向日本移民第七百九十四章 新军、人事任免、漕运改革第七百三十九章 战略意图、天大的人情第六百二十七章 皇帝到底想干什么呢?第六百七十章 人类历史上第一次大规模解剖第六百零八章 又发财了第五百五十五章 赵小娘子的婉拒第四百二十一章 钱庄银票的目的和作用第二百九十五章 目的第七百六十八章 赏爵、妇幼医院第一百七十六章 撬动第六十章 追击2第九十四章 献营第七百九十一章 给阿三找点麻烦第八百一十二章 倒幕先锋第八十二章 骄横第一百五十二章 出首第八百零三章 想做富婆的朱媺娖第四百七十七章 国运第一百二十章 激战第三百八十六章 准备第七百五十七章 藩属国的造血作用第十五章 哗变第一百八十九章 佛郎机炮第五百五十章 改制以及新的战略第五百三十一章 敢持械行走者 杀无赦!第四百八十七章 蒙在鼓里的边将们第八百七十四章 用你的金子买你的人才第五百三十七章 大手笔升擢、谈判开始第八百三十七章 伶牙俐齿、殴打官差第六百零八章 又发财了第六百三十六章 苏州府抢了首功第二百三十四章 开端第四百一十三章 功成第二百九十五章 目的第六百零四章 孔家与反贼有过勾连?第七百七十六章 对外援助、强制迁移贫困人口第三百章 证据第四百二十九章 一触即发第六百零二章 都是皇帝的工具第八十三章 讹诈第五百三十五章 战后军队整合第五百八十八章 豪门讲究的是与众不同第九十四章 献营第八百一十七章 铁炮火铳对射第六百九十九章 兴建水库、酒坊不能太多第四百四十六章 惊变第五百四十八章 开海面临的阻碍第五百三十二章 来到大明就得守规矩!第八百八十六章 长远规划第一百二十九章 陈仓第四百四十一章 宫里的阴暗面第七百九十二章 大明军事观察团第三百六十八章 争议第六百零六章 强硬的福王第六百五十六章 想提前打通苏伊士运河第七十二章 京营2第一百五十五章 蛇尾第五百三十二章 来到大明就得守规矩!第六百八十五章 穆丹乌拉、极有可能的大清内讧第八百八十六章 长远规划第八百三十五章 为女儿婚事发愁的皇帝第二百三十八章 惊变第二百九十九章 纵火第六百三十二章 锦衣卫弹得琵琶不是你认知中的琵琶第十七章 樊城第五百九十二章 人人惧怕的怪兽第六百六十二章 世家公子和海盗之间的关系第八百四十八章 世间之奇女子第六百七十五章 师范才是教育发展的基础第二百零六章 内情第八百二十六章 皇帝是个理想主义者第五百二十章 开花弹第四百一十七章 巡铺所第五百三十六章 文贵武贱必须改变第四百二十八章 难拆的拒马第六百零七章 以拿贼的名义第七百九十三章 对交趾的蚕食政策
第六百二十四章 坚定不移地站在皇帝这边第三百三十五章 拔擢第四百二十章 银票第三十章 预谋第一百一十八章 迎敌第五百五十章 改制以及新的战略第四百零六章 列阵第八百三十章 体仁病故、吏治的根本性改变第六百四十八章 被同化的危险、必须警醒第六百五十一章 关键技术绝对不能外泄第四百九十四章 圣驾亲临第五百零四章 千金市马骨第五百二十三章 逐街逐屋争夺第八百零六章 以天下财养大明第八百七十二章 财政是统治的基础第八百三十九章 变通第八百三十九章 变通第五百九十七章 宗藩问题到了解决的时候第六百章 富家小姐嫁给了穷书生第二百四十七章 守土第六百二十四章 坚定不移地站在皇帝这边第三十五章 事定第八百七十八章 善后、向日本移民第七百九十四章 新军、人事任免、漕运改革第七百三十九章 战略意图、天大的人情第六百二十七章 皇帝到底想干什么呢?第六百七十章 人类历史上第一次大规模解剖第六百零八章 又发财了第五百五十五章 赵小娘子的婉拒第四百二十一章 钱庄银票的目的和作用第二百九十五章 目的第七百六十八章 赏爵、妇幼医院第一百七十六章 撬动第六十章 追击2第九十四章 献营第七百九十一章 给阿三找点麻烦第八百一十二章 倒幕先锋第八十二章 骄横第一百五十二章 出首第八百零三章 想做富婆的朱媺娖第四百七十七章 国运第一百二十章 激战第三百八十六章 准备第七百五十七章 藩属国的造血作用第十五章 哗变第一百八十九章 佛郎机炮第五百五十章 改制以及新的战略第五百三十一章 敢持械行走者 杀无赦!第四百八十七章 蒙在鼓里的边将们第八百七十四章 用你的金子买你的人才第五百三十七章 大手笔升擢、谈判开始第八百三十七章 伶牙俐齿、殴打官差第六百零八章 又发财了第六百三十六章 苏州府抢了首功第二百三十四章 开端第四百一十三章 功成第二百九十五章 目的第六百零四章 孔家与反贼有过勾连?第七百七十六章 对外援助、强制迁移贫困人口第三百章 证据第四百二十九章 一触即发第六百零二章 都是皇帝的工具第八十三章 讹诈第五百三十五章 战后军队整合第五百八十八章 豪门讲究的是与众不同第九十四章 献营第八百一十七章 铁炮火铳对射第六百九十九章 兴建水库、酒坊不能太多第四百四十六章 惊变第五百四十八章 开海面临的阻碍第五百三十二章 来到大明就得守规矩!第八百八十六章 长远规划第一百二十九章 陈仓第四百四十一章 宫里的阴暗面第七百九十二章 大明军事观察团第三百六十八章 争议第六百零六章 强硬的福王第六百五十六章 想提前打通苏伊士运河第七十二章 京营2第一百五十五章 蛇尾第五百三十二章 来到大明就得守规矩!第六百八十五章 穆丹乌拉、极有可能的大清内讧第八百八十六章 长远规划第八百三十五章 为女儿婚事发愁的皇帝第二百三十八章 惊变第二百九十九章 纵火第六百三十二章 锦衣卫弹得琵琶不是你认知中的琵琶第十七章 樊城第五百九十二章 人人惧怕的怪兽第六百六十二章 世家公子和海盗之间的关系第八百四十八章 世间之奇女子第六百七十五章 师范才是教育发展的基础第二百零六章 内情第八百二十六章 皇帝是个理想主义者第五百二十章 开花弹第四百一十七章 巡铺所第五百三十六章 文贵武贱必须改变第四百二十八章 难拆的拒马第六百零七章 以拿贼的名义第七百九十三章 对交趾的蚕食政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