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八十五章 穆丹乌拉、极有可能的大清内讧

在西北和北面安排完毕后,剩余的军医中有一人被派往了正在修建通辽城的平虏将军、通辽总兵马科部。

最后,有四名军医被分派到了征虏将军、沈阳总兵李重进部。

李重进部在接下来很长的一段时间内会经历不少的战斗。

满清虽然已经灭亡,但其残部却仍有不小的势力,李重进要汇合东北其他各路明军,定期出兵扫荡清军残余人马,以此来限制满清再次发展壮大起来。

按说以明军现有的实力,大可以派遣大军一路向北平推,将清军残余人马彻底剿灭或驱逐,但是在经过充分的思考之后,朱由检暂时放弃了这个战略。

东北黑土地富饶辽阔,这里是朱由检计划中的北方粮仓之一,但要想达成这个宏伟目标,几十年的时间怕是远远不够。

现在关外的人口太少了。

先让多尔衮他们在那帮着开发东北吧。

大明从沈阳往北开发,清军残部由北往南开发,双方虽是相对而行,但目标都是一致的。

尤其是清军残部,他们不开发不行,再厉害你也得有粮食吃。

再想如数年前那样从大明抢劫已经完全不可能了,只能自己种。

大家的心思一样,都是先稳固下来再谋其他。

等到清军们开发了好大一块地盘,那就轮到明军去抢他们了。

在距离沈阳东北方向一千五百里之地,有一座面积不大的小城,规模与样式,甚至城墙的宽窄高低都与赫图阿拉极为相似。

这座小城满语名叫穆丹乌拉,意为弯曲的江,后世则被称为牡丹江。

牡丹江流域的古代先民在漫长的历史变革中,由于各个朝代的更替,其称呼也不尽相同。

在夏、商、周时期,被称为肃慎、息慎和稷慎。

到了两汉、三国、魏晋时期,肃慎人改称为“挹娄”。

至南北朝时期,挹娄人又转称勿吉。

隋唐时期,勿吉又转称靺鞨。

靺鞨族当时分为七个部落,其中佛涅部居张广才岭东牡丹江和宁安境内,呈宝部居绥芬河流域。

五代时靺鞨族改称女真,居住在牡丹江流域的旧日渤海国边民被称为生女真。

皇太极即位后,便将族名定为“满洲”,简称满族,由此牡丹江流域的土著居民又称为满族。

这里才是满清真正的发祥地,赫图阿拉不过是永乐年间,努尔哈赤的六世祖猛哥帖木儿,带领族人数次南迁后定下的所谓都城。

在穆丹乌拉以西一百余里之地,还有一处后世鼎鼎大名的边城-------宁古塔。

现在那里是两白旗多尔衮兄弟的地盘。

1608年,也就是万历三十六年,努尔哈赤派兵修建并进驻宁古塔,然后以此为基地征服了兴凯湖、三岔口、乌苏里斯克、穆棱、宁安、密山、珲春等地的女真部落。

崇祯十一年盛京被明军攻灭,皇太极自焚而死,因为提前安排长子豪格带着两黄旗族丁北迁之故,所以连皇位都没来的及传给他。

豪格与宁完我、范文程以及两黄旗一干年轻贵族,在明军到达并合围盛京前一个月,带着两黄旗两万余男女老少,裹挟着十几万汉人包衣,携带着大量粮草物资北迁至此,并把穆丹乌拉定为了大清新的都城。

穆丹乌拉周边地区土地肥沃,并且因靠近大江的缘故,水利灌溉极其便利,无须深耕细作便能有很好的收成。

努尔哈赤和皇太极在世时,先后将数万虏获的汉人包衣迁至此地开荒拓田,也是打算为后代子孙留下一条后路,没想到今天真的派上了用场。

在经过二十多年的大力开发后,穆丹乌拉虽然居住的人口并不多,但几万勤劳的汉人包衣们却开垦出了四十余万亩田地,每年能收获几十万石的粮食。

这些丰收之粮除了一部分被运往盛京外,还有相当一部分粮食被储存了起来,穆丹乌拉城中十座粮仓里都是堆得满满的麻包,看到这一状况后,宁完我和范文程都是松了一口大气。

他们北迁时虽然也带来不少粮食物资,但两黄旗两万多旗丁,加上皇太极交给豪格的三千护军,还有十几万汉人包衣,加起来近二十万人,人吃马嚼下来,每天消耗的粮食可不是个小数目,单凭他们带来的这些粮食可支应不了多久。

在盘点完粮仓储备后,宁完我与范文程两人粗略计算了一下,随即联袂请见豪格,请求他立即下令,从即日起实施军管,穆丹乌拉范围内所有人口每日粮食消耗都要配发,并且八旗与汉人包衣一视同仁。

由于此时盛京陷落、皇太极自焚的消息还未传过来,一向脾气急躁、头脑简单、举止傲慢的豪格忧心之下也变得沉默稳重起来,对待宁完我和范文程也不像以前那样态度骄横。

“宁先生、范先生,军管本王倒是无甚想法。

现下夏粮已收,这天气也一天天冷起来,到明年再收粮食还有一年,这粮食是得算计着吃。

可这八旗丁口与包衣奴才一样对待,怕是会引发不必要的麻烦!”

豪格耐下性子,放低身段,学着父亲皇太极的做派,用从未有过的温和语气对宁、范二人说道。

“太子殿下,往后你这自称要改一下,勿要口称本王,要称孤!

大清还未亡!皇上还在镇守盛京!殿下乃皇长子,皇上的圣旨已将殿下赐为皇太子!

消息未明之时,殿下先自称孤,若真是有不忍言之事生发,殿下当以皇太子身份继承大统,为我大清新皇!”

宁完我并未正面回答豪格的问题,而是非常严肃地纠正了豪格的称谓,范文程也是随声附和,请豪格一定注意这个细节。

受儒家文化多年的熏陶,宁完我和范文程都把大义和名分看的相当重要,他们受皇太极托孤的重任在肩,自是要竭尽全力维护豪格的地位。

两白旗多尔衮兄弟抵达宁古塔的消息已经传来,这两人可是豪格极为强劲的对手。

论身份和能力,多尔衮和多铎都在豪格之上,雄才大略的皇太极都一直不曾压服二人,更别说这个只知道冲锋陷阵的豪格了。

在局势不明之前,多尔衮兄弟俩不会不顾大局引发内讧,可若是后面的消息陆续传来,两白旗很可能会借机发难。

现在豪格手中只有三千皇太极的护军,再就是一直驻守在穆丹乌拉的两千多两红旗和两蓝旗的人马,这只人马最终会在很可能的内讧中倒向谁,现在还是一个未知因素。

必须想办法尽快把这两千多人彻底掌控住才行。

第一百一十五章 抢盐第八百九十一章 未来阁臣第七百九十一章 给阿三找点麻烦第一百七十章 包抄第三百一十六章 遇险第三百六十七章 革新第一百三十五章 剿抚第六百六十五章 做梦也没想到能吃饱饭的李保第七百八十五章 设立新的基层政权第七百零四章 大明的武备要和别人形成代差第四百五十六章 八十日带发效忠 表太祖十七朝人物第九章 皇庄5第四百五十章 皮岛第七百九十四章 新军、人事任免、漕运改革第五百八十章 布置妥当第五百九十六章 侯卿别担心,银子马上就有第六百五十二章 欧洲不仅是只缺白糖第四百二十一章 钱庄银票的目的和作用第三百四十九章 布局第五百七十六章 整体规划和布局第七百五十六章 新产品卖给欧洲人、抛砖引玉第五百二十四章 清军溃败第七百八十六章 皇帝撑腰第五百一十五章 赵武的猜测第四百六十五章 皇太极应对之策第七百四十七章 反响和思考第二百六十三章 血战第七百零五章 南涯行省、严打第七百三十四章 大明成为世界财富汇聚地第八十二章 骄横第四百四十三章 周后眼中的夫君第四百九十八章 一身板甲的小曹将军第六百五十九章 衙门年假、年终奖第二百四十三章 蓟镇第七百七十三章 公公,请您上路吧!第三百九十九章 料敌第二百九十四章 外夷第五百三十章 爱挑事的大佛郎机人第七百零一章 太子逛街遇贼第三百五十九章 寺务第一章 来到大明第一百三十五章 剿抚第一百三十八章 杀俘第四百二十四章 不谋而合第五百三十五章 战后军队整合第七百六十六章 西班牙军队登陆第一百四十五章 养济第一百三十八章 杀俘第五百一十章 一切可以重来吗?第二百四十二章 劝说第七十三章 处置第二百八十章 父女第七百三十七章 朝鲜人打算送礼第七百六十九章 减税、太子游学第四百三十六章 后路之忧第四百三十五章 飞蛾与果决第四百七十九章 明军的秘密武器第二百八十五章 官船第二百九十五章 目的第七百四十一章 搜罗人才、返航第七百六十七章 甲申天变之日、同样的方式、不同的人第一百三十九章 图谋第六百零三章 孔府门前的流血事件第八百六十六章 毫无悬念第八百八十八章 有人想要搞事情第二百七十四章 登州第十四章 大生产第五百六十八章 朱由检断案第一百七十五章 勾连第六百二十章 父女反目第五百七十九章 朕可以给你,但你要拿东西来换第二百七十九章 后宫第六百七十七章 高炉炼钢工艺的改进第一百五十二章 出首第四百八十三章 戛然而止的战事第七百零六章 代差型武器诞生第七百零五章 南涯行省、严打第七百七十九章 老司机带带我第六十一章 范家第六百三十二章 锦衣卫弹得琵琶不是你认知中的琵琶第八百零三章 想做富婆的朱媺娖第八百零八章 冲突与应对第四百五十八章 功名险中求第三百一十八章 拿赃第四百二十四章 不谋而合第一百一十一章 盐利第三百六十章第三百七十一章 承乾宫第八百九十四章 该落幕了第八百一十一章 日本铁炮与大明火铳谁更强第二百三十一章 登岛第六百九十八章 新政的第一次成果第七百八十二章 盛世里也有挣扎存活之人第八百二十二章 基建狂魔、满八旗集体改姓第一百九十一章 放贷第二百六十章 备战第六章 皇庄2第三百八十九章 惨胜第七百一十二章 打还是不打第六百六十四章 方以智还是太过年轻了
第一百一十五章 抢盐第八百九十一章 未来阁臣第七百九十一章 给阿三找点麻烦第一百七十章 包抄第三百一十六章 遇险第三百六十七章 革新第一百三十五章 剿抚第六百六十五章 做梦也没想到能吃饱饭的李保第七百八十五章 设立新的基层政权第七百零四章 大明的武备要和别人形成代差第四百五十六章 八十日带发效忠 表太祖十七朝人物第九章 皇庄5第四百五十章 皮岛第七百九十四章 新军、人事任免、漕运改革第五百八十章 布置妥当第五百九十六章 侯卿别担心,银子马上就有第六百五十二章 欧洲不仅是只缺白糖第四百二十一章 钱庄银票的目的和作用第三百四十九章 布局第五百七十六章 整体规划和布局第七百五十六章 新产品卖给欧洲人、抛砖引玉第五百二十四章 清军溃败第七百八十六章 皇帝撑腰第五百一十五章 赵武的猜测第四百六十五章 皇太极应对之策第七百四十七章 反响和思考第二百六十三章 血战第七百零五章 南涯行省、严打第七百三十四章 大明成为世界财富汇聚地第八十二章 骄横第四百四十三章 周后眼中的夫君第四百九十八章 一身板甲的小曹将军第六百五十九章 衙门年假、年终奖第二百四十三章 蓟镇第七百七十三章 公公,请您上路吧!第三百九十九章 料敌第二百九十四章 外夷第五百三十章 爱挑事的大佛郎机人第七百零一章 太子逛街遇贼第三百五十九章 寺务第一章 来到大明第一百三十五章 剿抚第一百三十八章 杀俘第四百二十四章 不谋而合第五百三十五章 战后军队整合第七百六十六章 西班牙军队登陆第一百四十五章 养济第一百三十八章 杀俘第五百一十章 一切可以重来吗?第二百四十二章 劝说第七十三章 处置第二百八十章 父女第七百三十七章 朝鲜人打算送礼第七百六十九章 减税、太子游学第四百三十六章 后路之忧第四百三十五章 飞蛾与果决第四百七十九章 明军的秘密武器第二百八十五章 官船第二百九十五章 目的第七百四十一章 搜罗人才、返航第七百六十七章 甲申天变之日、同样的方式、不同的人第一百三十九章 图谋第六百零三章 孔府门前的流血事件第八百六十六章 毫无悬念第八百八十八章 有人想要搞事情第二百七十四章 登州第十四章 大生产第五百六十八章 朱由检断案第一百七十五章 勾连第六百二十章 父女反目第五百七十九章 朕可以给你,但你要拿东西来换第二百七十九章 后宫第六百七十七章 高炉炼钢工艺的改进第一百五十二章 出首第四百八十三章 戛然而止的战事第七百零六章 代差型武器诞生第七百零五章 南涯行省、严打第七百七十九章 老司机带带我第六十一章 范家第六百三十二章 锦衣卫弹得琵琶不是你认知中的琵琶第八百零三章 想做富婆的朱媺娖第八百零八章 冲突与应对第四百五十八章 功名险中求第三百一十八章 拿赃第四百二十四章 不谋而合第一百一十一章 盐利第三百六十章第三百七十一章 承乾宫第八百九十四章 该落幕了第八百一十一章 日本铁炮与大明火铳谁更强第二百三十一章 登岛第六百九十八章 新政的第一次成果第七百八十二章 盛世里也有挣扎存活之人第八百二十二章 基建狂魔、满八旗集体改姓第一百九十一章 放贷第二百六十章 备战第六章 皇庄2第三百八十九章 惨胜第七百一十二章 打还是不打第六百六十四章 方以智还是太过年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