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百零五章 南涯行省、严打

要想发展超强的军事,打造一流的军队和装备,那就需要强大的工业基础做保障,而工业的发展是离不开各种矿产资源的支撑。

大明的资源虽然非常丰富,但诸如铜铁等金属矿藏的品味却并不高,而这些战略资源却是无可取代的,为了子孙后代着想,就必须要寻找矿产资源丰富的地区,作为未来大明发展的资源储备之地。

所以,开发资源丰富的新大陆就成了提上议事日程的话题。

这块新大陆就是澳洲。

据朱由检所知,尽管荷兰航海家早在一六零六年,也就是万历年间就发现了澳大利亚的部分地区,但他们的同胞并没有试图在那里定居,现在的澳洲还是一块未被开发的、空旷的大陆,谁先占有它,谁就会拥有澳洲的主权。

原先的历史上,英国人也是在十八世纪末的时候才占据澳洲,并宣布这里成为大英帝国的领土。

早在两年之前,在朱由检的授意下,四海商行名下的四海远洋集团便有意识地派遣船队南下,寻找这块古老而广袤的大陆。

在经过长达一年多的探索后,船队终于发现了并登陆了目标,按照朱由检事先的吩咐,带队的船长在登陆点附近的陆地上埋下了石碑,上面刻着“大明南涯承宣布政使司”十个大字,此举意味着,这里成为了大明新的行省。

为防止石碑遭到当地未开化的土著破坏,石碑埋好之后,被用精铁打制的笼子罩了起来,笼子的四角也是用巨大的铁钉牢牢地钉死。

以当时尚处在石器时代的土著人的本事,就算偶尔发现石碑和铁笼,别说根本没能力破坏,甚至很可能把石碑和铁笼当成了神迹来跪拜了。

不过新大陆虽然被发现并宣示了主权,想要彻底开发这块面积巨大的土地,没有巨大的物质援助以及大量的移民是不可能实现的,其中更需要付出巨大的牺牲和漫长的过程。

此时的澳洲,自然环境相当地恶劣。

在远离海岸的地方,气候酷热难耐,尽管有几条相当大的河流在靠近植物湾的地方流入大海,但其他河流却被证明具有很强的季节性,一年中有好几个月完全干涸。

被各种植物覆盖着的内陆地区,生存着无数种大小生物,这些生物里有很多是带有剧毒的。

种类繁多的蛇类、蜘蛛和蝎子都携带着致命地毒液,一旦被咬上一口,被咬伤的人瞬间就会毙命。

到了夏季的时候,各种蚊虫肆虐,要是没有大量防护品以及药物支撑,或许一个雨季过去后,就会有大量地移民死去。

开发是必须要做的,牺牲也是必须付出的,各种生存技巧和经验的掌握是必不可少的,但是,应该如何尽可能的减少平民伤亡呢?

卫生署会拿出大量的汤药制剂,春秋战国时期发明的蚊帐会提供有效地防护,放火烧荒的同时也会将许多有害生物杀灭和驱逐,只要寻找到适合生存的陆地,然后以此为中心慢慢向周边扩散。

朱由检只能先想到这些大的方略,具体抵达后,移民们会如何应对和适应当地环境只能靠自己了。

距离大明如此遥远地距离下,大量移民是不现实地、

台湾岛的移民工程开展了三年多的时间,到现在才共计移民二十余万人,这还是只有短短两百余海里的距离,更别说数千海里的澳洲了。

既然开发需要付出牺牲,那就先让一群无关紧要地人去牺牲吧。

大英帝国当年就是这样做的。

各地官府大牢中羁押的各类犯罪分子应当成为开发新大陆的先锋队、主力军,不管你是以什么罪名入狱的,全部集中起来发到南涯行省去,为大明的未来发展做出自己的贡献。

等罪犯们在南涯适应并稳定下来之后,随之而来的便是大明平民的迁移,被迁移的对象到时候再说吧,一切以自愿为条件。

朱由检不怕没有人愿意去。

只要将南涯行省发现金矿的消息透露出去,有的是一不怕苦二不怕死、只怕穷的有志之士前往。

西班牙人第一次屠杀了两万多在马尼拉的华人后,没过几年,又有大批地大明东南沿海贫民乘船去了马尼拉,这充分说明,只要有足够的利益,死亡并不是最可怕的。

等到数十年后,南涯行省的开发取得了一定的成果,在它东南方的新西兰也将会被提及,而如何对待新西兰,朱由检的思维中现在还没有给出确切的答案。

与南涯行省不同的是,现在的新西兰岛上已经有毛利人生活并居住了,虽然总数不过数万人,但人家可是先到的,你总不能鹊巢鸠占吧?

更何况,毛利人与大明是有渊源的。

毛利人是一两千年前从台湾迁出的原住民,而台湾已经是公认的华夏子民,自古以来便是华夏的领土,而大明则是继承了历朝历代以来的所有领土,拥有无可争议地主权。

其实换个角度来说,毛利人其实也是华夏子民的一支,也是黑头发黑眼睛黄皮肤的人种,将来就算是大明向新西兰移民,也不过是与这些移居海外的华夏子民团聚而已。

历史吗,不就是这样书写吗?

毛利人现在的生产和生活方式还是相当落后地,现在他们仍然是以原始的部落方式聚居和生活,生产工具还处在极其落后的新石器时代。

为了帮助广大毛利同胞(这样称呼更有助于拉近彼此的距离)早日摆脱贫穷和愚昧,大明朝廷有必要伸出援手,让他们过上美好幸福的生活。

不过,向来有着吃人传统的毛利同胞可不是那样好相与的,大明移民在与他们友好相处的过程中,或许会伴随着铁与血的激情绽放。

一切都已改善毛利同胞的生活品质为目的,其中的冲突是可以容忍或被默许的。

嗯,就这样。

几天后,一道圣旨从乾清宫发出,随后内阁行文各地官府:从即日起,在全大明开展为期三个月的严厉打击各种刑事犯罪活动的专项行动。

接下来的三个月里,在当地官府的密切配合下,各地锦衣卫所几乎全员出动,对各个府州县城里的城狐社鼠、拐子骗子展开了无情的打击。

一时之间,各地官府的大牢中人满为患,各地市面上的风气也是为之一新。

平日里那些以各种各样手段和方式,危害大明正常生产生活秩序的一大批混混之类的人物被一扫而空,不到三个月的时间,各地官府便纷纷向京师发来呈报,表示已经提前完成了朝廷部署的任务。

随着一系列的准备工作完毕,大明崇祯十三年十一月,由二十艘大型商船组成的船队,满载着八千多名犯人及相关物资,从上海港出发,一路向南海而去。

大明南涯行省的第一批居民来了。

第八百二十一章 民生工程第一百一十章 盐商第七百四十六章 准备就绪第七十七章 陈奇瑜第八百零四章 太子大婚、万民同贺第四百五十四章 建州困境第四百六十七章 平顶山岗上的堡寨第八百八十四章 孙克敌的执政之路第二百七十三章 束手第二百三十一章 登岛第六百六十章 得有个好身体,带家里人去撸串第二百一十三章 敲打第二百一十六章 禁足第六百三十一章 张网以待、终有所获第六百五十七章 皇帝要大开杀戒第四百二十八章 难拆的拒马第一百四十六章 肥羊第一百五十四章 天算第五百八十一章 以权势保富贵第五百八十一章 以权势保富贵第八十九章 聚众第五十一章 亲情第五百八十九章 有人慌了神第五百四十九章 孙传庭、卢象升的反应第六百一十一章 朕有一个梦想第二百九十九章 纵火第七百七十章 首位现任高官致仕第二百二十四章 阁臣第四百三十四章 清军的反应和对策第五十七章 破敌第六百一十六章 朝廷没钱养老?士绅们有啊!第二百九十二章 郑芝凤第一百一十四章 垄断第七百六十八章 赏爵、妇幼医院第二百二十一章 征税第二百二十三章 杀鸡第二百九十九章 纵火第一百三十七章 宗藩第六百九十章 未来的接班人选第八百六十九章 风波平息 公主的婚事第四十章 大战4第三百七十二章 陈圆圆第二百六十七章 南下第五百三十九章 朕有一策第一百八十五章 分割第一百九十七章 宗亲第一百三十八章 杀俘第五百五十四章 额就是中意她!第四百九十八章 一身板甲的小曹将军第四百四十二章 深谙人心的王德化第五百一十六章 热刀切牛油第五十二章 攻城第七百七十章 首位现任高官致仕第五百五十一章 恢复大唐安西四镇第一百八十二章 军心第二百二十章 忧虑第五百九十一章 锦衣卫也有崇拜的偶像第七百七十一章 前世故人来第十章 初见文臣第一百六十四章 遣将第六百六十三章 热烈欢迎大明帝国使团到访第八百五十一章 内讧第五百五十二章 布防漕运,建立海军第六百一十五章 致仕和退休、养老金第五百八十九章 有人慌了神第六百四十四章 逮人、抄家,还是锦衣卫更内行第一百二十四章 东厂第八百二十三章 新型战列舰、大型商队远航第三百六十七章 重火枪第六百五十六章 想提前打通苏伊士运河第二百一十一章 回家第八百六十八章 如意算盘第三百九十章 分歧第八百九十三章 太子做官第五百八十三章 后宫闲话第八百一十四章 诱敌出击、断其后路第二百四十三章 蓟镇第八百六十章 以文制武还是文武并重?第六十七章 招供第八百七十三章 城镇化是安居乐业的基础第一百六十二章 游击第五百五十九章 放假、大肆采购、衣锦还乡第三百九十七章 接战第八百八十七章 丰收的喜悦、竞价第二百九十一章 细节第八百六十六章 毫无悬念第四百四十七章 攻守易势后的策略第二百七十四章 登州第七百四十三章 升赏、后事安排第一百八十九章 佛郎机炮第五百七十八章 舍不得第一百四十四章 新政第六百八十七章 为了利益,多尔衮打算把侄子给宰了第五百八十三章 后宫闲话第三百一十一章 急症第一百六十四章 遣将第六百零二章 都是皇帝的工具第六百零九章 朱由检下了狠手第七百零二章 螳螂捕蝉黄雀在后第三百一十二章 乌龙
第八百二十一章 民生工程第一百一十章 盐商第七百四十六章 准备就绪第七十七章 陈奇瑜第八百零四章 太子大婚、万民同贺第四百五十四章 建州困境第四百六十七章 平顶山岗上的堡寨第八百八十四章 孙克敌的执政之路第二百七十三章 束手第二百三十一章 登岛第六百六十章 得有个好身体,带家里人去撸串第二百一十三章 敲打第二百一十六章 禁足第六百三十一章 张网以待、终有所获第六百五十七章 皇帝要大开杀戒第四百二十八章 难拆的拒马第一百四十六章 肥羊第一百五十四章 天算第五百八十一章 以权势保富贵第五百八十一章 以权势保富贵第八十九章 聚众第五十一章 亲情第五百八十九章 有人慌了神第五百四十九章 孙传庭、卢象升的反应第六百一十一章 朕有一个梦想第二百九十九章 纵火第七百七十章 首位现任高官致仕第二百二十四章 阁臣第四百三十四章 清军的反应和对策第五十七章 破敌第六百一十六章 朝廷没钱养老?士绅们有啊!第二百九十二章 郑芝凤第一百一十四章 垄断第七百六十八章 赏爵、妇幼医院第二百二十一章 征税第二百二十三章 杀鸡第二百九十九章 纵火第一百三十七章 宗藩第六百九十章 未来的接班人选第八百六十九章 风波平息 公主的婚事第四十章 大战4第三百七十二章 陈圆圆第二百六十七章 南下第五百三十九章 朕有一策第一百八十五章 分割第一百九十七章 宗亲第一百三十八章 杀俘第五百五十四章 额就是中意她!第四百九十八章 一身板甲的小曹将军第四百四十二章 深谙人心的王德化第五百一十六章 热刀切牛油第五十二章 攻城第七百七十章 首位现任高官致仕第五百五十一章 恢复大唐安西四镇第一百八十二章 军心第二百二十章 忧虑第五百九十一章 锦衣卫也有崇拜的偶像第七百七十一章 前世故人来第十章 初见文臣第一百六十四章 遣将第六百六十三章 热烈欢迎大明帝国使团到访第八百五十一章 内讧第五百五十二章 布防漕运,建立海军第六百一十五章 致仕和退休、养老金第五百八十九章 有人慌了神第六百四十四章 逮人、抄家,还是锦衣卫更内行第一百二十四章 东厂第八百二十三章 新型战列舰、大型商队远航第三百六十七章 重火枪第六百五十六章 想提前打通苏伊士运河第二百一十一章 回家第八百六十八章 如意算盘第三百九十章 分歧第八百九十三章 太子做官第五百八十三章 后宫闲话第八百一十四章 诱敌出击、断其后路第二百四十三章 蓟镇第八百六十章 以文制武还是文武并重?第六十七章 招供第八百七十三章 城镇化是安居乐业的基础第一百六十二章 游击第五百五十九章 放假、大肆采购、衣锦还乡第三百九十七章 接战第八百八十七章 丰收的喜悦、竞价第二百九十一章 细节第八百六十六章 毫无悬念第四百四十七章 攻守易势后的策略第二百七十四章 登州第七百四十三章 升赏、后事安排第一百八十九章 佛郎机炮第五百七十八章 舍不得第一百四十四章 新政第六百八十七章 为了利益,多尔衮打算把侄子给宰了第五百八十三章 后宫闲话第三百一十一章 急症第一百六十四章 遣将第六百零二章 都是皇帝的工具第六百零九章 朱由检下了狠手第七百零二章 螳螂捕蝉黄雀在后第三百一十二章 乌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