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一十一章 朕有一个梦想

“不知圣上因何召集臣等前来?可是有关前番京师内相关流言之事?

臣此前专门就此召集诸位同僚会商,臣等皆以为,圣上英明睿智,不管有何旨意发下,定是经过深思熟虑之果,臣等食君厚禄,当一切以圣上之意为准,是以此次并无部寺主官等重臣参与上本。

至于有人欲借此传言生事,臣等皆以为,此辈居心叵测,上本非为公也!

其私心过重之下,行举处处皆以私利为先,于国于民实无半分益处,故不宜居庙堂之上!

圣上此番处置相关人等也是题中应有之义,臣等对此均表示赞同之意。”

待众臣施礼落座后,首辅温体仁率先起身,就这段时间内的朝堂动向做了简单说明,代表内阁向朱由检表明了态度:关于士绅一体纳粮的传言,我已经试探过了,目前并未在重臣中引发大规模的反对,处置那群南官是大伙儿乐见其成的。

就如朱由检猜测的那样,吃人嘴软,拿人手短,几年的厚禄新政实施以来,作为直接受益者的重臣们确实不好意思站出来表示反对之意了。

在听闻传言之后,重臣们心中的抵触和反对之意并不是没有,但是在仔细琢磨过后,最终没有掺和此事。

两年多来,高官们都得到了巨大的实惠。

通常在不犯错的情况下,各人每年都可以坐享几千两银子的高薪,并且家中子弟没有功名者能进入国子监就学,将来有很大的机会被选官外任,这让所有人在内心感激的同时,也看到了子孙后代能延续荣华富贵的希望。

更重要的是,现在位列朝班的这些重臣们,很多人家中的田地数量并不算太多,其中相当一部分人是其族人打着他们的旗号,在老家添置了许多田地,以供族人享用的。

这对于绝大多数只有等致仕后才能回籍的官员们来讲,就算皇帝一刀子砍下来,伤害的也不是自己的利益,如果自己强行出面反对,说不定皇帝一怒之下就让自己卷铺盖滚蛋,那损失可就大了去了。

在局势没有明朗之前,还是先看看风向再说吧。

保住自家的既得利益才是根本。

皇帝既然敢对宗藩这样的自家人下手,那对外人肯定更不会手软。

“启奏圣上,此前之传言究竟真也假也?圣上可曾虑及,此策自古未有,一旦于天下推行,恐会引发不必要之动荡。

值此百废待兴之际,臣以为此等事关重大之策,还需徐徐图之为好。

或许圣上有励志图新之志,但治大国若烹小鲜,欲速则不达,此间之关窍还望圣上慎思之!”

在温体仁坐下后,杨嗣昌起身施礼后言辞谨慎的发表了自己的意见。

杨嗣昌出身于官宦世家,祖上数代致仕回籍后均有购置田地,但由于武陵山多地少,所以到他这一代,家中也只积累了一万多亩田地。

不过就算如此,杨家在二品以上大员中,也算是田地最多的一类,如果传言中的新政实施,杨家的损失还是比较大的。

以杨嗣昌的品级,只能有八百亩田地免租赋,剩下的按每亩产量一石、上缴朝廷三成计算,每年至少要纳粮三千石,按市价计五钱一石算的话,相当于每年减少了一千五百两以上的收入,这对于每年三千六百两俸禄的杨嗣昌来说,确实是十分的肉疼。

虽然这次杨嗣昌在观望风色之后没有上本,但今天看到皇帝召见会商,肯定是想征询他们这班重臣的意见,他犹豫片刻后,最后还是决定站出来劝皇帝再慎重考虑一番,或许会有其他人附议自己,要是反对此事的重臣多了,皇帝就要好好考虑一下了。

但是让杨嗣昌感到失望的是,在他站出来建议皇帝暂缓此策施行之后,竟然没有人起身附和自己的建言,包括温体仁在内的其余阁臣全都保持了沉默,只有他孤零零地站在那里,这让他顿觉尴尬无比。

“杨卿且坐,卿之意朕已明了,于公于私,卿之建言也属合理,只不过,正是因着此事,朕有些话今日要与诸卿分说。”

朱由检笑着示意杨嗣昌坐下后,脸色变得沉静无比。

众臣一看脸色就知道,只要皇帝摆出这副姿态来,那就是心中已经有决断了。

“数年来,诸卿俱是尽忠职守、克己奉公,以不同之身份为大明做出了杰出贡献。正因如此,方有大明今日日趋安定之大好局面。

对于诸卿之功,朕静来思之,心中也是每每感怀不已。”

听到此处,温体仁起身施礼接话道:“圣上谬赞了!大明能有今日之境,皆因我皇英明神武之功,臣等皆是尽本分而已,当不得圣上如此夸赞!”

其余众臣纷纷起身齐齐施礼道:“圣上谬赞!臣等愧不敢当!”

“诸卿且坐,朕于此心中自是有数!”

众臣再次施礼后坐了下来。

“诸卿可知,朕心目中之大明该是何等模样吗?”

朱由检缓缓起身,背负双手,用明亮的眼神扫视着众人,神情中既有庄重之意,更带着昂扬和激奋之情。

“朕的心中始终存着一个梦想。

朕要使这天下,耕者有其田、劳者有其谷、居者有其屋、寒者有其衣,疾者有其医。

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鳏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

朕欲使我华夏衣冠永世不绝,使天下黎庶永不再受饥寒冻绥之苦,使天下人有冤屈能得伸,使有才能者能得扬,使富庶者不骄奢,使贫穷者能糊口,使天下苍生皆能安居乐业!

人生不过短短数十载,诸卿皆已年过不惑,如温卿甚至已是年近古稀。

回首这数十载光阴,诸卿可否慨叹过?是否有诸多憾事未曾了结?是否有许多心愿未曾达成?

是否想过,此间种种,皆过眼云烟耳!

此世间之物,我们只能经历,但无法真正拥有!

千百年以来,无数帝王将相、英雄豪杰,皆化为尘埃矣!

第七百零八章 未雨绸缪,亡羊补牢第三百二十八章 返京第八十五章 请托第一百零一章 登城第六百一十一章 朕有一个梦想第四十七章 收留第五百五十章 改制以及新的战略第三十三章 安排第六百五十九章 衙门年假、年终奖第二百六十一章 炮击第一百四十四章 新政第三百五十九章 偷人第四百零九章 齐射第二百五十一章 问计第六百零二章 都是皇帝的工具第七百七十九章 老司机带带我第五百一十八章 蛊惑人心第三百九十四章 发兵第二百三十九章 名声第一百八十五章 分割第五百零六章 建言与争议第五百四十九章 孙传庭、卢象升的反应第三百二十四章 吃瘪第二十七章 初战第五百五十四章 额就是中意她!第八百三十八章 无奈的加征、钱姓少年的背景第四百七十七章 国运第六百七十四章 普及义务教育的难点第二百一十九章 义阉第一百二十章 激战第一百一十四章 垄断第三百一十四章 悠闲第三百五十九章 寺务第一百零四章 见面第八百二十章 四海商行对大明发展的特殊贡献第八百二十五章 多赚钱干一件大事第三百三十六章 武备第八百零八章 冲突与应对第五百三十一章 敢持械行走者 杀无赦!第五百三十章 爱挑事的大佛郎机人第五百九十一章 锦衣卫也有崇拜的偶像第四百三十章 白甲与白杆第二百四十三章 蓟镇第五百章 战报及善后方案第七百八十四章 皇权下乡才是根本第四百八十四章 托孤第七百七十八章 荷兰人想找大明做帮手第七十八章 陈家第八百五十七章 新的公务支出第四百零七章 冲锋第一百七十四章 盛京第二百三十四章 开端第二百零五章 逃荒第八百八十九章 扮猪吃虎第三百九十六章 战起第二十二章 诛杀第一百一十八章 迎敌第三百六十章第五百六十二章 巨大而复杂的移民工程第八百五十二章 求援第四百七十二章 善后第一百二十三章 退兵第二百五十五章 定策第七百三十四章 大明成为世界财富汇聚地第四百五十一章 从流贼到王师第六十九章 发展第一百三十五章 剿抚第二百三十四章 开端第二百五十五章 定策第一百七十三章 猜测第五百二十章 开花弹第八百五十七章 新的公务支出第七章 皇庄3第四十五章 郑芝龙第二百六十八章 料敌第六十章 追击2第五百八十七章 有钱不一定智商高第三百九十五章 兵至第二百五十八章 出兵第八百三十五章 为女儿婚事发愁的皇帝第七百八十五章 设立新的基层政权第六百三十二章 锦衣卫弹得琵琶不是你认知中的琵琶第四百四十八章 料敌与布置第六十六章 逮获第八十四章 决心第五十章 残暴第五百六十二章 巨大而复杂的移民工程第七百章 官府投资、西北经济发展计划第七百零七章 带着文臣武将去靶场第三百五十九章 偷人第七百七十六章 对外援助、强制迁移贫困人口第七十三章 处置第三百四十章 酒后第三百一十章 献策第七百三十七章 朝鲜人打算送礼第三百三十四章 朝堂第二百四十九章 方略第六十一章 范家第二十六章 西安左卫2第八十九章 聚众
第七百零八章 未雨绸缪,亡羊补牢第三百二十八章 返京第八十五章 请托第一百零一章 登城第六百一十一章 朕有一个梦想第四十七章 收留第五百五十章 改制以及新的战略第三十三章 安排第六百五十九章 衙门年假、年终奖第二百六十一章 炮击第一百四十四章 新政第三百五十九章 偷人第四百零九章 齐射第二百五十一章 问计第六百零二章 都是皇帝的工具第七百七十九章 老司机带带我第五百一十八章 蛊惑人心第三百九十四章 发兵第二百三十九章 名声第一百八十五章 分割第五百零六章 建言与争议第五百四十九章 孙传庭、卢象升的反应第三百二十四章 吃瘪第二十七章 初战第五百五十四章 额就是中意她!第八百三十八章 无奈的加征、钱姓少年的背景第四百七十七章 国运第六百七十四章 普及义务教育的难点第二百一十九章 义阉第一百二十章 激战第一百一十四章 垄断第三百一十四章 悠闲第三百五十九章 寺务第一百零四章 见面第八百二十章 四海商行对大明发展的特殊贡献第八百二十五章 多赚钱干一件大事第三百三十六章 武备第八百零八章 冲突与应对第五百三十一章 敢持械行走者 杀无赦!第五百三十章 爱挑事的大佛郎机人第五百九十一章 锦衣卫也有崇拜的偶像第四百三十章 白甲与白杆第二百四十三章 蓟镇第五百章 战报及善后方案第七百八十四章 皇权下乡才是根本第四百八十四章 托孤第七百七十八章 荷兰人想找大明做帮手第七十八章 陈家第八百五十七章 新的公务支出第四百零七章 冲锋第一百七十四章 盛京第二百三十四章 开端第二百零五章 逃荒第八百八十九章 扮猪吃虎第三百九十六章 战起第二十二章 诛杀第一百一十八章 迎敌第三百六十章第五百六十二章 巨大而复杂的移民工程第八百五十二章 求援第四百七十二章 善后第一百二十三章 退兵第二百五十五章 定策第七百三十四章 大明成为世界财富汇聚地第四百五十一章 从流贼到王师第六十九章 发展第一百三十五章 剿抚第二百三十四章 开端第二百五十五章 定策第一百七十三章 猜测第五百二十章 开花弹第八百五十七章 新的公务支出第七章 皇庄3第四十五章 郑芝龙第二百六十八章 料敌第六十章 追击2第五百八十七章 有钱不一定智商高第三百九十五章 兵至第二百五十八章 出兵第八百三十五章 为女儿婚事发愁的皇帝第七百八十五章 设立新的基层政权第六百三十二章 锦衣卫弹得琵琶不是你认知中的琵琶第四百四十八章 料敌与布置第六十六章 逮获第八十四章 决心第五十章 残暴第五百六十二章 巨大而复杂的移民工程第七百章 官府投资、西北经济发展计划第七百零七章 带着文臣武将去靶场第三百五十九章 偷人第七百七十六章 对外援助、强制迁移贫困人口第七十三章 处置第三百四十章 酒后第三百一十章 献策第七百三十七章 朝鲜人打算送礼第三百三十四章 朝堂第二百四十九章 方略第六十一章 范家第二十六章 西安左卫2第八十九章 聚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