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六十章

十天之后,客船在通州码头靠岸,田畹与一路护送的校尉告别,带着陈圆圆回到了府中。

在将陈圆圆安置好之后,田畹向田弘遇讲述了江南一行的遭遇。

田弘遇夸奖一番后也告诫他,以后不要鲁莽行事,此次幸亏他应对得当,知道找亲军求助,要不然的话还不知道是个什么样的结果呢。

随后田弘遇抽空去看望了陈圆圆一眼,在那张绝世容颜的面前,老田心里不由得感叹,自家儿子终于办对了一件大事。

就在他想找个借口进宫将此事告知女儿的时候,皇帝邀约勋戚入宫赴宴的旨意下来了。

“父亲,女儿岂是那般不明事理之人?皇上贵为大明之主,别说纳这一名妃子,就算十名百名,女儿也绝无争风吃醋之心!皇上在女色方面实是过于自律了,眼下后宫只有寥寥数名嫔妃,还赶不上大户人家的妻妾多,宫外之风评还不知怎样议论我们,保不准都在说是后宫善妒,所以才致使皇上子嗣不旺呢!”

田妃笑着说完之后,抱着犹自在酣睡之中的儿子,轻俯臻首在那张嫩滑的小脸蛋上啄了一口,脸上和眼中都是掩饰不住地爱意。

“哈哈!我家女儿果是知书达礼、通晓事理之人,能有此心的话何愁贵妃之位不稳!为父已经想好了,过些时日,待陈姓女子与府中熟稔后,为父便将她认作义女,从此你便是她的家姐了!等在我田府养上几年之后,便将其送入宫中,从此女儿你与宫中亦是多了一份助力,为父在宫外也会省心不少!”

田弘遇见到女儿并不会因为自家擅作主张而气恼,心里不由得也是松了一口气。

“父亲,此事稍后最好先告知皇上,因为此次亲军事涉其中,皇上必以知晓,故此还是坦言为好。母亲、兄长与小弟一家不知几时入宫?”

田妃眼见时辰已至巳时末,而母亲田李氏以及兄长弟弟还未入宫,于是便关切地开口问道。

“启禀贵妃,皇上来了!”

还未等田弘遇回答,田妃的贴身女官绿萼由外殿匆匆而入,冲着田妃和田弘遇行礼后禀报道。

田妃急忙将手中的婴孩交于乳娘手中,整一下衣衫后便欲出迎殿外,田弘遇也是赶紧起身,整理一下衣冠跟在后面。

二人还未走到寝殿门口,朱由检负手跨入殿内,王承恩双手拢在袖中随在了身后。

“参见皇上!”

田妃冲着朱由检行了个蹲礼,田弘遇则是大礼参拜。

“爱妃免礼,左都督平身吧!”

朱由检笑着受了二人之礼后,大步行至锦榻前坐了下来。

“唔,冬日饮一口热茶,身子里之寒气顿觉消解不少。爱妃与左都督且坐,运哥儿尚在睡觉?朕闲来无事,带着坤兴四处走走,那丫头正在池塘边饲喂锦鲤呢,呵呵!左都督家人尚未入宫否?”

朱由检端起绿萼奉上的热茶品了一口,笑着开口问道。

“启禀皇上,微臣家人正在准备给贤哥儿的贺礼,估摸着稍后便能入宫,有劳皇上挂牵了!”

很少能见到朱由检的田弘遇诚惶诚恐的站起来躬身施礼道。

“左都督且坐着回话,都是自家人,何必拘礼!朕与左都督虽是甚少谋面,亦知汝虽偶因任侠之气而犯下小错,但于大节上却甚是令人称道,而田家上下亦是甚为自律,所行并无太过出格,此等种种朕自是心中有数!”

朱由检示意田弘遇坐回原位,之后笑着将其夸奖了几句。

田妃与田弘遇闻言都是喜从心来。

能在皇帝心中得个大节无亏的评价,这已经算得上比较荣耀的事了。

“左都督于西城承建之宅邸进展如何了?自朕下旨裁撤南京留守有司之后,其职权尽皆收归江苏行省以及新设之南京府,预计年后就会有官员陆续抵京,其住所可是要紧之事,须得抓紧修建才好!”

南京有司规模庞大,所辖事物繁多,而江苏行省加上南京府都为新设,有关官员的赴任、所属部门的人员重组、与原南京有司事物的交接,都需要一个复杂而漫长的过程。

依着大明官员的办事效率,想要完成这件浩大繁巨的工作,至少也要花费半年以上的时间。

朱由检在考虑到这一点之后再次下旨,将本身部务轻省的吏部、刑部、大理寺、太仆寺等有司列为了北迁的第一波,要求他们务必与崇祯十一年三月之前完成交接搬迁之事,否则将以自动放弃官职论处。

其他诸如户部、工部等相对重要的部司,也要在明年六月底之前全部完成北迁一事。

李若链与李邦华奉旨俱是留在南京督促北迁之事,以防有不谐发生。

“启奏皇上,自去年下半年至今一年有余,西城已修建大小住宅三十余所,按南京各有司主官人数计算,应已差不许多。臣与嘉定伯、袁都督所组之施工队正在加快施工进度,按照目下情形来看营伍问题。臣在此要谢过皇上对我等之关怀,能让我等受益匪浅!说到此处,臣尚有一事想禀告皇上,此事虽乃臣擅自为之,但初心却是为天家着想,还望我皇勿罪!”

“哦?何事?讲来听听,朕岂是无故罪人之君?”

朱由检故作不知的笑着开口道。

陈圆圆在通州下船后还没进入田府,朱由检就已经获悉了此事。

对于这名后世广为人知的大美女,他还是有着很强烈的好奇心的。

“恸哭六军俱缟素,冲冠一怒为红颜,”

这句充满了艺术夸张的诗句,说起来也是和自己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

从后世的野史上来看,能让手握重兵的大将冲冠一怒的女子,那该是有着何等的绝世之姿?

但前面那句虽说是在叙述前世思宗驾崩的事件,可是貌似与后一句毫无关联。

难道是两件事的叠加,才导致了吴三桂的开关降清?

但从正史以及后世的综合分析来讲,吴梅村的这首诗描述的是大明灭亡后那种悲愤不甘的心情,所谓的冲冠一怒只是一种情景联想而已,属于创作中的惯用的夸张手法。

不过既然能让很多文人名士所称颂,那看来陈圆圆的确有着足够强大的魅力,虽不致倾国倾城,但倾人无数还是有可能的。

田弘遇自是明白皇帝早已知晓此事,但还是将事情原原本本的叙述一遍,但并未直接说这是为了帮田妃固宠。

“呵呵,左都督有心了,朕于女色上并无过分之思,再加上后宫诸位爱妃也俱是秀色可餐之颜,故此朕并未着重于此。但既是左都督有此心意,那就先于府上将养着看吧!”

朱由检的表态让原本生怕他不喜的田弘遇彻底放下心来、

不管这几年间皇上选不选别的嫔妃,等将来陈圆圆进宫之后肯定会艳压群芳、独得恩宠,田家的富贵从此就又多了一层保障。

三人坐着闲话一会之后,有太监来报,说是阳武侯、新乐侯等人俱已入宫,朱由检遂起身前往了乾清宫,后宫的客人自有周后与太子招待便可。

第八百七十三章 城镇化是安居乐业的基础第一百三十六章 谋划第二百七十五章 野望第四百六十七章 平顶山岗上的堡寨第二百二十章 忧虑第二百五十章 宁远第六百五十七章 皇帝要大开杀戒第七百一十章 懿安皇后的主意第七百九十九章 太子大婚日期、倭国的态度第一百四十二章 闲谈第七百五十三章 西北建设兵团第七百八十四章 皇权下乡才是根本第四百零四章 杀意第五十六章 接应第七百三十五章 人才的培养和引进第七百五十八章 大明银币、朝臣建议扩大藩属数量第三百一十四章 悠闲第四百七十六章 左翼骑兵的状况第二百三十四章 开端第六百八十八章 殿下,你夜里还敢安睡吗?第二百二十二章 封驳第二百九十二章 郑芝凤第七百三十章 虽远必诛不止是口号第五百一十三章 不是当年的萨尔浒第六百七十四章 普及义务教育的难点第四百八十八章 慌了手脚第六百九十三章 你想打我?我想把你给揍了再说。第七章 皇庄3第七百六十二章 寻找和培养盟友第二百三十六章 策略第一百零八章 宫内第十三章 诚意伯第五百四十八章 开海面临的阻碍第六百三十五章 吓破胆子的士绅们第七百八十八章 科技成果是水到渠成第四十四章 孙承宗第三百二十章 示威第三百零九章 远虑 (求订阅收藏)第八百三十五章 为女儿婚事发愁的皇帝第二百三十二章 复杂第一百四十一章 番薯第六十三章 锦衣第五百六十二章 巨大而复杂的移民工程第四百五十七章 登陆辽东第四百一十九章 伴读第一百九十二章 祖制第七百八十八章 科技成果是水到渠成第七百二十七章 轰塌城门、米涅枪再次显示威力第七百六十四章 进军西域、 逆贼成擒第五百一十七章 准备总攻第五百三十三章 是执法还是行凶第二百七十章 围城第三百六十五章 登陆第七百四十五章 有情人终未成眷属第二章 骆养性第五百三十四章 我皇明万胜!第七百零二章 螳螂捕蝉黄雀在后第四百六十九章 城中清军第三百零三章 乱起第六百一十章七章 阎王好见,小鬼难缠第五百八十一章 以权势保富贵第八百零一章 驱虎吞狼第三百零一章 诱惑第二十四章 赴任第八百四十章 税赋分家、皇帝大气魄第三百四十八章 司农寺第八百五十四章 瓦解第二百三十七章 主帅第二百零七章 盛怒第四百二十六章 朝鲜铳手第十章 初见文臣第六百一十四章 干股与分红第六十七章 招供第八百七十五章 新体系的建立第三百五十五章 留膳第二百二十七章 议定第七百三十六章 贵国岁入几何呀?第三百六十八章 争议第一百八十八章 投名状第七百八十一章 登山偶遇第四百零八章 弹雨第五十一章 亲情第六百八十章 银子多了愁的怎么花出去第三百四十四章 内阁第七百五十四章 以贼首血肉祭奠甲申之变第八百八十二章 大航海因为利益而开启第五百七十七章 都盯上海贸这块大蛋糕第六百五十六章 想提前打通苏伊士运河第六百九十五章 丰收了,可是粮食卖不上价了第三百六十二章 修改第四百零五章 斩将第四百五十九章 诛心之言第一百六十章 请降第二百四十二章 劝说第八百七十二章 财政是统治的基础第三百五十五章 留膳第七百零六章 代差型武器诞生第三百零一章 诱惑第二百一十三章 敲打第四百二十六章 朝鲜铳手
第八百七十三章 城镇化是安居乐业的基础第一百三十六章 谋划第二百七十五章 野望第四百六十七章 平顶山岗上的堡寨第二百二十章 忧虑第二百五十章 宁远第六百五十七章 皇帝要大开杀戒第七百一十章 懿安皇后的主意第七百九十九章 太子大婚日期、倭国的态度第一百四十二章 闲谈第七百五十三章 西北建设兵团第七百八十四章 皇权下乡才是根本第四百零四章 杀意第五十六章 接应第七百三十五章 人才的培养和引进第七百五十八章 大明银币、朝臣建议扩大藩属数量第三百一十四章 悠闲第四百七十六章 左翼骑兵的状况第二百三十四章 开端第六百八十八章 殿下,你夜里还敢安睡吗?第二百二十二章 封驳第二百九十二章 郑芝凤第七百三十章 虽远必诛不止是口号第五百一十三章 不是当年的萨尔浒第六百七十四章 普及义务教育的难点第四百八十八章 慌了手脚第六百九十三章 你想打我?我想把你给揍了再说。第七章 皇庄3第七百六十二章 寻找和培养盟友第二百三十六章 策略第一百零八章 宫内第十三章 诚意伯第五百四十八章 开海面临的阻碍第六百三十五章 吓破胆子的士绅们第七百八十八章 科技成果是水到渠成第四十四章 孙承宗第三百二十章 示威第三百零九章 远虑 (求订阅收藏)第八百三十五章 为女儿婚事发愁的皇帝第二百三十二章 复杂第一百四十一章 番薯第六十三章 锦衣第五百六十二章 巨大而复杂的移民工程第四百五十七章 登陆辽东第四百一十九章 伴读第一百九十二章 祖制第七百八十八章 科技成果是水到渠成第七百二十七章 轰塌城门、米涅枪再次显示威力第七百六十四章 进军西域、 逆贼成擒第五百一十七章 准备总攻第五百三十三章 是执法还是行凶第二百七十章 围城第三百六十五章 登陆第七百四十五章 有情人终未成眷属第二章 骆养性第五百三十四章 我皇明万胜!第七百零二章 螳螂捕蝉黄雀在后第四百六十九章 城中清军第三百零三章 乱起第六百一十章七章 阎王好见,小鬼难缠第五百八十一章 以权势保富贵第八百零一章 驱虎吞狼第三百零一章 诱惑第二十四章 赴任第八百四十章 税赋分家、皇帝大气魄第三百四十八章 司农寺第八百五十四章 瓦解第二百三十七章 主帅第二百零七章 盛怒第四百二十六章 朝鲜铳手第十章 初见文臣第六百一十四章 干股与分红第六十七章 招供第八百七十五章 新体系的建立第三百五十五章 留膳第二百二十七章 议定第七百三十六章 贵国岁入几何呀?第三百六十八章 争议第一百八十八章 投名状第七百八十一章 登山偶遇第四百零八章 弹雨第五十一章 亲情第六百八十章 银子多了愁的怎么花出去第三百四十四章 内阁第七百五十四章 以贼首血肉祭奠甲申之变第八百八十二章 大航海因为利益而开启第五百七十七章 都盯上海贸这块大蛋糕第六百五十六章 想提前打通苏伊士运河第六百九十五章 丰收了,可是粮食卖不上价了第三百六十二章 修改第四百零五章 斩将第四百五十九章 诛心之言第一百六十章 请降第二百四十二章 劝说第八百七十二章 财政是统治的基础第三百五十五章 留膳第七百零六章 代差型武器诞生第三百零一章 诱惑第二百一十三章 敲打第四百二十六章 朝鲜铳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