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百六十二章 寻找和培养盟友

笛卡尔迎娶范秀尔一事,在京师被人们很是谈论了一阵子,大家对此也是褒贬不一,这其中不乏大明至上的言论,认为笛卡尔不过是个夷狄,哪有资格迎娶我大明之妇人?

听说朝廷给这些西夷开出很高的报酬,尤以这个狄卡拿的最多,听说每月俸禄足有三百两之多,这可是相当于朝廷三品官员的层次了,莫不是这个范秀尔贪图这名西夷的钱财?

这朝廷最近是怎生回事?

给这些远道而来的西夷盖上豪宅不说,还每月给他们如此高的俸禄,岂不知老祖宗传下来的那句话吗?

非我族类其心必异,建奴鞑子不就是例子吗?朝廷待他们再好,依旧喂不熟他们,这是好了伤疤忘了疼?

朝堂上那些大佬都昏了头不成?

当然了,普通百姓对此既不关心,也不懂得什么华夷之辩,这些闲言碎语的制造者,大都是家境优越不愁吃喝的闲散人等,整日介三五成群聚在一起喝茶吹牛、指点江山,听上去那些高谈阔论都是道理杠杠地,但实际上根本不知道事情的真实原因到底如何。

这或许就是后世喷子的鼻祖吧。

他们那里知道,单单是笛卡尔编纂的《解析几何》,这本后世中学必学的课程,大明给出的这点酬劳,其实不及这些知识的万一。

解析几何可是划时代的产物,在这个代数还停留在初始阶段的时代,笛卡尔成功的将完全分开的代数和几何联系到了一起,并且创立了坐标系这一学说,也未后来微积分的创立奠定了坚实地基础。

这是数学史上一次划时代的转折,后世数学方面所有成就,都是在笛卡尔打下的基础上的延伸。

自从银币诞生后,所有属于吃朝廷饭的官员人等,成为第一批银币的领取者和使用者,这种精美的钱币也让引进的人才们爱不释手。

笛卡尔还无所谓,他在欧洲已经没有了亲人,仅有的几位好友也因距离遥远而暂时无法联络,而其余在欧洲还有不少亲属的人就有些沉不住气了,不少人向方以智提出,希望大明能够尽快扩大在欧洲的名声和影响力,促使大明银币能够早日在欧洲全面流通。

富贵而不还乡,如衣锦而夜行。

汉高祖这句话在全世界其实是通行的。

远道前来大明的这些人,不管有着何等的说辞和目的,但有一个目的是相同的:赚钱。

他们在欧洲或是不受重视,或是因为觉着自己的付出与收获不成正比,或是想在国外混出点名堂来,给那些瞧不起自己的家人看,所以他们才在大明使团的银弹攻势下,咬牙跺脚后来至异国他乡。

这才不到一年的时间,他们已经全都大获成功。

大明朝廷给他们的待遇,足以让许多人在欧洲过上贵族般的生活,现在虽然处于种种原因,他们不可能回去,但要是能够把一部分银币通过商船捎回给亲人们,这样既能与人分享成功的喜悦,又能向他人证明,自己确实是个人才,只是未被发现而已。

可是大明的银币虽然值钱,但在欧洲是否能够流通,这可就是个未知数了,自己现在空有大把的财富,可是连个炫耀的机会都没得,这可真是急煞我也。

这些言论很快被反馈到宫里,朱由检听闻后也是很快陷入思考之中。

他并不是为了满足那些人才们急于炫富的要求才去思考的,而是这些人提出的事情也是他前期所考虑的计划之一。

货币对资源的掠夺是最省时省力的,后世某国就是采用这种方式掠夺全世界。

在经过一番深思熟虑之后,朱由检决定作出尝试:向葡萄牙发放一定数额的无息贷款,期限为十年,币值价格与现在双方之间贸易所用货币相同。

葡萄牙与西班牙之间的不友好关系是朱由检作出这个决定最重要的原因,其次,可以借葡萄牙这个跳板,尝试着让大明银币在欧洲开始部分流通起来。

对于虽然从哈布斯堡统治下独立出来,但现在国力却依旧衰弱的葡萄牙来说,如果这时候能够获得一笔巨额无息贷款,那将对他们的国力增长有着巨大的好处。

伴随这笔贷款的还有大明淘汰下来的部分火铳及弹药。

大明现在的一线官军已经有三成换装了米涅枪,替换下来的新式火铳有些已经开始回炉,要是以较低的价格卖给葡萄牙人,也是一个回笼资金的渠道。

欧洲现在使用的火绳枪,从弹药的威力和射程上,都要比大明官军使用的新式火铳要弱上不少,相信在试射过大明火铳后,葡萄牙人会做出正确的选择。

朱由检此举是着眼于即将到来的马尼拉大战后的局面。

只要西班牙军队再次以失败告终,那么葡萄牙人就有了大把的机会。

趁你病要你命可是欧洲人的传统,葡萄牙人不会放过这个扩大疆土面积的好时机,说不定与西班牙征战多年的奥斯曼帝国也会趁机而动。这个老牌帝国可不是省油的灯,它的国力现在也处在历史强盛期,对于领土的欲望是无止境的。

从葡萄牙和大明长期友好关系的角度上,朱由检也希望看到这个小国能够在欧洲有一定的话语权,将来可以借此做更多的文章。

他从心里不喜欢奥斯曼帝国这种体制的国家太过强大,但目前来说,大明还没有太多的手段去限制奥斯曼帝国,而且朱由检还希望,在未来某个时间与其展开合作,将苏伊士运河提前打通,开辟一个崭新的世界格局。

苏伊士运河的开通,将会使得东西方之间的海上通道距离大大缩短,安全性也有极大的提升,让无数船队望而生畏的好望角将不再是必由之路,东西方之间的贸易往来和各种交流也会更加频繁,在对外贸易中大明也将会获得更多更大的利益。

但是奥斯曼帝国的首脑人物会不会同意这项宏大的计划,朱由检心里并没有把握,据闻现在这个庞大的帝国内叛乱不断,政府高层陷入争权夺利之中,整个国家动荡不已,还有没有兴趣来应对这个巨大工程就不好说了。

还是先把与葡萄牙联盟的问题给解决了再说吧,运河也不是三五年就能开通的。

崇祯十五年十月,鸿胪寺卿郑芝凤奉旨抵达壕镜(澳门),并在当地官员的陪同下,与葡萄牙驻澳门贸易代表、西奥多·帕夫雷进行了会谈。

因为事关重大,帕夫雷在与明方会谈后的第三天,便乘坐一艘本国商船返回了国内,把大明方面提出的相关建议带回了葡萄牙。

第四百六十二章 君臣相处之道第八百一十八章 大败亏输第三百三十二章 内政第六百七十九章 瞧不上首辅之子的侯方域第二百一十七章 荒淫第六百章 富家小姐嫁给了穷书生第二百七十六章 插曲第五百二十章 开花弹第七十一章 京营1第五百四十二章 带西夷开开眼第六百三十八章 软的不吃就来硬的第八百五十章 变生肘腋第一百七十六章 撬动第六百五十章 宫内改革、减少天家个人财富第二百四十二章 劝说第二百一十六章 禁足第七百四十一章 搜罗人才、返航第二百二十四章 阁臣第七百九十章 大明新藩属国条例第二百五十三章 惧敌第七百四十四章 舆论的重要性第三十章 预谋第二百三十八章 入京第七百九十章 大明新藩属国条例第七百七十三章 公公,请您上路吧!第九十六章 心思第八百二十三章 新型战列舰、大型商队远航第七百六十八章 赏爵、妇幼医院第三百三十二章 内政第七百七十六章 对外援助、强制迁移贫困人口第五百三十三章 是执法还是行凶第二百五十四章 困扰第八百九十章 获利丰厚的农户们第二百零八章 惩处第二百八十八章 布网第三百八十六章 准备第二百八十六章 贩私第三百七十一章 承乾宫第七百三十章 虽远必诛不止是口号第六百七十一章 减税与股份变更第八百六十五章 打靶表演赛第七十七章 陈奇瑜第一百三十章 淮盐第五百五十八章 凯旋、郊迎第一百七十八章 移镇第三百二十六章 应对第三百六十六章 情弊第五百七十七章 都盯上海贸这块大蛋糕第五百一十三章 不是当年的萨尔浒第三百五十八章 圣意第四百四十一章 宫里的阴暗面第八十一章 打算第八百六十七章 实践是检验真理唯一标准第八百四十四章 见闻第九十三章 城外第七十二章 京营2第一百七十六章 撬动第一百六十三章 围困第一百零二章 再登第三百六十章 台湾第四百一十二章 对峙第四百七十九章 明军的秘密武器第四百九十六章 西夷特使想拜见皇帝第四百零八章 弹雨第二百三十七章 私访第七百四十八章 信息传播带来的改变第五百一十四章 是战是走第二十一章 密旨第一百二十六章 立威第六百七十七章 高炉炼钢工艺的改进第二百七十章 围城第一百五十五章 蛇尾第三百二十六章 应对第七百二十章 零伤亡、报仇第四百一十章 弹幕第八百四十八章 世间之奇女子第二百七十二章 冲锋第一百九十二章 祖制第六百九十一章 有了平台,才能更好地发掘人才第五百四十一章 合作才会双赢第七百六十一章 跨国婚姻第八百四十八章 世间之奇女子第六百九十七章 首辅的儿子就是不一样第四百七十三章 难以应对的阳谋第四百四十九章 李定国第一百三十一章 白杆兵第七百零二章 螳螂捕蝉黄雀在后第七百零二章 螳螂捕蝉黄雀在后第三百零五章 平乱第七百六十二章 寻找和培养盟友第六百三十四章 许某读书少,你可不要骗我。第一百四十五章 养济第三百一十四章 悠闲第七百一十二章 打还是不打第七百章 官府投资、西北经济发展计划第一百九十三章 周王第八百三十七章 伶牙俐齿、殴打官差第七百六十一章 跨国婚姻第八百零七章 攻入交趾第七百一十二章 打还是不打
第四百六十二章 君臣相处之道第八百一十八章 大败亏输第三百三十二章 内政第六百七十九章 瞧不上首辅之子的侯方域第二百一十七章 荒淫第六百章 富家小姐嫁给了穷书生第二百七十六章 插曲第五百二十章 开花弹第七十一章 京营1第五百四十二章 带西夷开开眼第六百三十八章 软的不吃就来硬的第八百五十章 变生肘腋第一百七十六章 撬动第六百五十章 宫内改革、减少天家个人财富第二百四十二章 劝说第二百一十六章 禁足第七百四十一章 搜罗人才、返航第二百二十四章 阁臣第七百九十章 大明新藩属国条例第二百五十三章 惧敌第七百四十四章 舆论的重要性第三十章 预谋第二百三十八章 入京第七百九十章 大明新藩属国条例第七百七十三章 公公,请您上路吧!第九十六章 心思第八百二十三章 新型战列舰、大型商队远航第七百六十八章 赏爵、妇幼医院第三百三十二章 内政第七百七十六章 对外援助、强制迁移贫困人口第五百三十三章 是执法还是行凶第二百五十四章 困扰第八百九十章 获利丰厚的农户们第二百零八章 惩处第二百八十八章 布网第三百八十六章 准备第二百八十六章 贩私第三百七十一章 承乾宫第七百三十章 虽远必诛不止是口号第六百七十一章 减税与股份变更第八百六十五章 打靶表演赛第七十七章 陈奇瑜第一百三十章 淮盐第五百五十八章 凯旋、郊迎第一百七十八章 移镇第三百二十六章 应对第三百六十六章 情弊第五百七十七章 都盯上海贸这块大蛋糕第五百一十三章 不是当年的萨尔浒第三百五十八章 圣意第四百四十一章 宫里的阴暗面第八十一章 打算第八百六十七章 实践是检验真理唯一标准第八百四十四章 见闻第九十三章 城外第七十二章 京营2第一百七十六章 撬动第一百六十三章 围困第一百零二章 再登第三百六十章 台湾第四百一十二章 对峙第四百七十九章 明军的秘密武器第四百九十六章 西夷特使想拜见皇帝第四百零八章 弹雨第二百三十七章 私访第七百四十八章 信息传播带来的改变第五百一十四章 是战是走第二十一章 密旨第一百二十六章 立威第六百七十七章 高炉炼钢工艺的改进第二百七十章 围城第一百五十五章 蛇尾第三百二十六章 应对第七百二十章 零伤亡、报仇第四百一十章 弹幕第八百四十八章 世间之奇女子第二百七十二章 冲锋第一百九十二章 祖制第六百九十一章 有了平台,才能更好地发掘人才第五百四十一章 合作才会双赢第七百六十一章 跨国婚姻第八百四十八章 世间之奇女子第六百九十七章 首辅的儿子就是不一样第四百七十三章 难以应对的阳谋第四百四十九章 李定国第一百三十一章 白杆兵第七百零二章 螳螂捕蝉黄雀在后第七百零二章 螳螂捕蝉黄雀在后第三百零五章 平乱第七百六十二章 寻找和培养盟友第六百三十四章 许某读书少,你可不要骗我。第一百四十五章 养济第三百一十四章 悠闲第七百一十二章 打还是不打第七百章 官府投资、西北经济发展计划第一百九十三章 周王第八百三十七章 伶牙俐齿、殴打官差第七百六十一章 跨国婚姻第八百零七章 攻入交趾第七百一十二章 打还是不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