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五十章 宫内改革、减少天家个人财富

临近年关了,宫里新设立的内务局也在市场上大肆采购。

每天从早到晚,装载着各种货物的大小车辆川流不息地来往于市场商铺与宫城之间,把海量的商品搬到了各大仓房中。

过年了,有钱了,朱由检自內帑中拿出大笔银钱采购商品,用来奖赏忙碌了一年的太监宫女火者杂役。

这部分银钱是除了月俸外赏赐给宫人的,形式就如同后世大型国企年底发福利一模一样,实践证明,发放物资比发放银钱更能笼络人心,更能增强手下人对这个团体的认可。

尤其是家在京畿一带的宫人们,当他(她)们亲手接过一件件米面油盐肉蛋、布帛针线、油盐酱醋等等琳琅满目的商品时,心里头那股子火热就别提了。

这些生活物资是每家必需的,兼任内务府管事的刘朝刘公公已经说了,皇爷有旨,等到分发完毕后,凡是家在京畿一带的宫人们,都可以说明家庭地址,然后无偿使用四海商行名下车马行的马车,把分到的福利运送回家。

而那些家在外省的宫人则是领取同等价值的银钱,连同积攒的月俸交给四海商行后,由商队行商时,按照籍贯住址把银钱捎回家中。

对于朱由检这份关怀备至的贴心举动,万余宫人都是感恩戴德,所有人都是自觉自愿地面朝乾清宫方向口呼万岁跪下磕头,诚心诚意地表达着对朱由检的感激之情。

以前宫里的贵人当然会经常给身边人发下赏赐,但那个范围太小了,受惠的也不过是寥寥数人而已,绝大部分下力气干活的宫人是得不到任何赏赐的。

而这次覆盖全部宫人的赏赐可是开天辟地头一回,并且这份奖赏是如此货真价实,甚至可以说的上厚重无比,就连宫里知道数代以来不少秘辛的老人也从未见到有如此慷慨仁慈的皇帝,能服侍这样的皇爷,这辈子也是值了。

新成立的内务局负责宫内日常物资的采购、宫中日常事务的管理,将十二监四司八局的功能做了进一步的整合,改变些司局原先各自为政的局面。

其实内务局就像后世的机关后勤事务管理局一样,统管宫中万余人的吃喝拉撒,这样更利于各种资源和劳力的分派,改变原先管理无序的状况。

这次宫内改革,将八局中的兵杖局所具备的职能以及所属工匠全都划归到军器监管理,局内的掌印太监和提督军器库太监改任内务局提督太监。

裁撤十二监中的直殿监和尚衣监,将尚衣监与衣帽局、针工局、浣衣局、内织染局合并为衣帽处,统管原先这几个局监的所有事物和人员。

将直殿监、惜薪司、宝钞司、混堂司、钟鼓司合并,设立环卫处,专管洒扫、沐浴、薪炭采购使用等事宜。

将尚膳监和酒醋面局、司苑局合并,设立餐饮处,专管宫内餐饮方面的事物。

内务局设正四品掌印太监一名,由原皇庄管理局掌印太监刘朝担任。

另设提督太监三名,从五品,各自分管衣帽处、环卫处、餐饮处的各项事宜。

刘朝因为数年来表现优异,所管理的两处皇庄粮食产量呈现了年年递增的良好势头,所以这次被朱由检拔擢为宫内为数不多的实权人物,也算是给这位忠心耿耿的太监一个人前风光的机会。

四海商行的规模现在越来越庞大,经营的项目也是越来越多,人员数量已经达到三万余人,名下的产业几乎覆盖了大明所有行业和领域。

现在四海商行已经不再是以南北贩运的商业为主,而是形成了产、供、销一体化的集团化模式,旗下的各种产业很多在很多领域内都成为了霸主,成为了大明名副其实的第一商行,这样让朱由检在不知不觉中成为了大明首富。

不过,朱由检也知道,皇室财富过多,对整个国家来说并不是什么好事,所以在他的设想当中,四海商行最终要把大部分产业交给朝廷,把自己的个人财产慢慢转化为国有资产,将来在事关国计民生的大事上,主要投资者将会变为大明朝廷,而不是皇家內帑。

上个月时,朱由检便下旨将食盐的价格降为每斤三十五文,之后没过多久,他召集内阁及户部堂官会商,当众宣布,从今往后,有关食盐的生产管理和销售全部交给盐务局,所得利润皇室将不会参与分红。

也就是说,朱由检主动将內帑收入中的一项划了出来,从此天下盐利都是大明朝廷的了。

在听到朱由检宣布的这个消息后,内阁成员和户部几名堂官先是震惊不已,随后便是集体向朱由检行了庄重的揖礼,以此来表达对这位明君发自内心地尊重之意。

在家天下这个被几乎所有人认知和接受的时代,历朝历代每一位君王谁嫌自己的银钱多过?

谁不是想方设法从天下搜刮钱财供自家享受?

尤其是大明太祖,登基之后便以“人君以四海为家,固天下之财为天下之用,何以公私之别?太宗,宋之明君,亦复如此!”为借口,公然将前朝施行的以负责国家公共事务为主、皇室收支为辅的内库制度,变成了取消朝廷财政权、一切收支以皇室说了算的另类内库。

虽然洪武一朝內库的定位是积为天下之用,天下为公的思想,作用也主要是出财,而不是为了敛财,然而想象是美好的,事实却是残酷的。

内库所储藏的绸缎、象牙、金银、珠玉等奢侈品,不可避免的预定了皇室生活的奢侈基调。尽管到了正统年间,外廷与内廷逐渐分设各种仓房,文臣们将财政权一点一点的从皇家抠了过来,但后来的帝王们却仍旧想尽办法为宫里敛财,以满足后宫的各种奢靡和享乐。

见惯和听惯了敛财的君王,但群臣们从未见过像朱由检这样,真的视金钱如粪土的皇帝。

几年来这位年轻皇帝的种种散财行为实在是花样百出,撒出去的银钱林林总总加起来,数额已是十分惊人,并且这种举动并没有停止的迹象,这次让出盐利更是让知情人咋舌不已。

这等于放弃了每年两百万两银子的收入啊,虽说皇帝现在不差钱,可是,陛下,您咋就这么败家呢?

这些重臣如果知道朱由检接下来的打算后,恐怕能把眼珠子瞪出来。

谁不知道四海商行是一棵摇钱树啊?

不说别处,就单说京师,四海商行的商铺遍及四城,京城人所需的各种商品都离不开四海商行的供应,更别提分布于大明各个繁华城市中的商铺工坊了,这些每年都会给天家带来数不清的财富,换做谁也不舍得交给别人啊。

第七十七章 陈奇瑜第二百七十九章 后宫第六百章 八旗丁口如何安置的问题第四百五十七章 登陆辽东第二百四十章 奏对第一百零七章 大胜第二百一十五章 强抢第三百三十二章 内政第四百七十一章 清军的反击第四百零九章 齐射第八百五十三章 各有算计第二百九十九章 纵火第四百六十六章 北进中的插曲第八百八十三章 首辅之子第五百九十七章 宗藩问题到了解决的时候第四百二十二章 庄元洲的思虑与选择第三百五十六章 女医第五百三十三章 是执法还是行凶第五百三十五章 战后军队整合第二十三章 陛见第五百五十二章 布防漕运,建立海军第一百三十章 淮盐第七百一十三章 议定出兵第八百五十二章 求援第六百二十九章 对皇帝的人身攻击第四百四十九章 李定国第八百七十三章 城镇化是安居乐业的基础第三百四十二章 升级第七百一十四章 北海舰队的第一次备战第四百三十九章 后路危机第五百五十七章 终成眷属、赐银第二百章 客户第三百九十一章 战术第九章 皇庄5第一百四十九章 顺势第七百七十九章 老司机带带我第四百九十八章 一身板甲的小曹将军第六百四十五章 六百里加急第八百八十五章 人脉的优势第四百三十七章 阿济格的梦想第八百三十三章 取消宵禁、扩大内需第三百六十九章 激战第二百三十四章 开端第八百一十二章 倒幕先锋第一百五十八章 留名第六百二十九章 对皇帝的人身攻击第一百九十七章 宗亲第六百零四章 孔家与反贼有过勾连?第七百八十八章 科技成果是水到渠成第二百三十八章 入京第四百四十八章 料敌与布置第六十四章 边军第二百四十二章 劝说第四百二十七章 溃败第四百三十七章 阿济格的梦想第四百八十二章 重甲挡不住第四百五十章 皮岛第八百六十一章 斩首计划第四百一十四章 四轮马车第五百八十九章 有人慌了神第一百五十八章 留名第三百零二章 趋利第八百四十章 税赋分家、皇帝大气魄第四百六十六章 北进中的插曲第七百三十七章 朝鲜人打算送礼第三百零三章 乱起第六百零八章 又发财了第七百三十二章 陈奇瑜的策略第五百九十九章 猜测皇帝心思的温体仁第三百零九章 远虑 (求订阅收藏)第七百六十八章 赏爵、妇幼医院第二百六十八章 料敌第一百二十章 激战第八百三十四章 繁华的夜市、公主想打造小社会第四百四十七章 攻守易势后的策略第八百零八章 冲突与应对第六百八十一章 北京第一人民医院第四百七十一章 清军的反击第五百六十三章 农业不仅仅是种田第五百二十九章 红夷特使联合到访大明第一百七十九章 安定第五十三章 援军第四十三章 看望第一百三十一章 白杆兵第八百二十六章 皇帝是个理想主义者第三百七十二章 陈圆圆第四百二十六章 朝鲜铳手第一百九十一章 放贷第七十八章 陈家第一百六十七章 思绪第八百零二章 皇子的出路、朱媺娖的事业第一百七十九章 安定第五百零九章 束手无策第二百七十五章 野望第五百九十章 谋逆可是十恶不赦之罪第十三章 诚意伯第二百九十三章 试探第五百九十七章 宗藩问题到了解决的时候第八十二章 骄横第三百七十二章 陈圆圆
第七十七章 陈奇瑜第二百七十九章 后宫第六百章 八旗丁口如何安置的问题第四百五十七章 登陆辽东第二百四十章 奏对第一百零七章 大胜第二百一十五章 强抢第三百三十二章 内政第四百七十一章 清军的反击第四百零九章 齐射第八百五十三章 各有算计第二百九十九章 纵火第四百六十六章 北进中的插曲第八百八十三章 首辅之子第五百九十七章 宗藩问题到了解决的时候第四百二十二章 庄元洲的思虑与选择第三百五十六章 女医第五百三十三章 是执法还是行凶第五百三十五章 战后军队整合第二十三章 陛见第五百五十二章 布防漕运,建立海军第一百三十章 淮盐第七百一十三章 议定出兵第八百五十二章 求援第六百二十九章 对皇帝的人身攻击第四百四十九章 李定国第八百七十三章 城镇化是安居乐业的基础第三百四十二章 升级第七百一十四章 北海舰队的第一次备战第四百三十九章 后路危机第五百五十七章 终成眷属、赐银第二百章 客户第三百九十一章 战术第九章 皇庄5第一百四十九章 顺势第七百七十九章 老司机带带我第四百九十八章 一身板甲的小曹将军第六百四十五章 六百里加急第八百八十五章 人脉的优势第四百三十七章 阿济格的梦想第八百三十三章 取消宵禁、扩大内需第三百六十九章 激战第二百三十四章 开端第八百一十二章 倒幕先锋第一百五十八章 留名第六百二十九章 对皇帝的人身攻击第一百九十七章 宗亲第六百零四章 孔家与反贼有过勾连?第七百八十八章 科技成果是水到渠成第二百三十八章 入京第四百四十八章 料敌与布置第六十四章 边军第二百四十二章 劝说第四百二十七章 溃败第四百三十七章 阿济格的梦想第四百八十二章 重甲挡不住第四百五十章 皮岛第八百六十一章 斩首计划第四百一十四章 四轮马车第五百八十九章 有人慌了神第一百五十八章 留名第三百零二章 趋利第八百四十章 税赋分家、皇帝大气魄第四百六十六章 北进中的插曲第七百三十七章 朝鲜人打算送礼第三百零三章 乱起第六百零八章 又发财了第七百三十二章 陈奇瑜的策略第五百九十九章 猜测皇帝心思的温体仁第三百零九章 远虑 (求订阅收藏)第七百六十八章 赏爵、妇幼医院第二百六十八章 料敌第一百二十章 激战第八百三十四章 繁华的夜市、公主想打造小社会第四百四十七章 攻守易势后的策略第八百零八章 冲突与应对第六百八十一章 北京第一人民医院第四百七十一章 清军的反击第五百六十三章 农业不仅仅是种田第五百二十九章 红夷特使联合到访大明第一百七十九章 安定第五十三章 援军第四十三章 看望第一百三十一章 白杆兵第八百二十六章 皇帝是个理想主义者第三百七十二章 陈圆圆第四百二十六章 朝鲜铳手第一百九十一章 放贷第七十八章 陈家第一百六十七章 思绪第八百零二章 皇子的出路、朱媺娖的事业第一百七十九章 安定第五百零九章 束手无策第二百七十五章 野望第五百九十章 谋逆可是十恶不赦之罪第十三章 诚意伯第二百九十三章 试探第五百九十七章 宗藩问题到了解决的时候第八十二章 骄横第三百七十二章 陈圆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