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一十五章 强抢

朱蕴洄心满意足的从弟弟的院子走了出来,边走边回味着茅氏在他身下呻吟婉转的样子,嘴角不由露出一丝淫荡的笑容。

李三讨好的上前给抚了抚朱蕴洄的衣袍,满脸堆笑的道:“恭喜世子大发神威,世子,咱现下去往何处?”

朱蕴洄眼珠一转,问道:“孤听闻老三体弱多病,其妻岂不是日日独守空房?孤要去探视老三一番,走!”

李三急忙跟上:“世子,汉阳王的母妃可是凶悍异常,小人觉着世子先不要亲自上门,还是寻个机会再去才好!”

汉阳王的母亲马氏与儿子住在一处,就是为了照顾从小体弱多病的朱蕴泷,并且也是为了防着朱蕴洄这头色狼。朱蕴泷的王妃秦氏也是美艳异常,马氏心里明白,若是朱蕴洄上了门,哪些婢女侍从根本不敢阻拦,自己的儿子哪是朱蕴洄的对手,所以一年前便以照顾儿子为由,搬到了朱蕴泷居住的偏殿。

朱蕴洄一听也觉着有理,遂暂时罢了去朱蕴泷处的念头。

与武昌知府衙门隔着一条街的原江夏卫指挥署,现在成了锦衣卫武昌百户所的办公所在。

多年不上值的江夏卫指挥使、同知、佥事等人接到了兵部行文,江夏卫裁撤在即,若是愿意继续从军,便将他们调到宣大一线戍守,不然的话就静等朝廷下一步指示好了。

几名早就成了富家翁的江夏卫高官哪里愿意继续从军啊,江夏卫早已名存实亡,军户们明着暗着的从事着各种行业以养家糊口,卫中已经多年未曾聚兵操训过了。

朝廷也早就停止了给江夏卫的粮饷发放,几名高官都是仗着原先分给军户们的田地生发,哪里还有一点官军的模样。

在接到兵部行文,得知锦衣卫要来时,几名高官赶紧遣人知会日常住在署衙里的十几名老弱军户后,把养的那些鸡鸭猪鹅赶紧处理调,然后彻底将衙内清理干净,就等着京师来人入驻了。

要说江夏卫的这几名高官还算有点人情味,知道若是把这十几名老弱军户赶走,这些人也就无处安身了。于是他们暗中叮嘱这些人,等锦衣卫抵达后,就跪在门前迎接,之后装可怜诉苦,哀求京师里的老爷收留他们。

这一招果然奏效。

锦衣卫虽然凶名在外,但由于也是刚从苦日子里熬出来,看到如同叫花子般的这些军户后自是心生怜悯,再加上这百多人也需要雇人伺候,因此带队的百户很爽快的把这些老弱留了下来。平日就安排他们做些打扫做饭跑腿之类的差事,也算给这些苦命人留了一条活路。

董成原先是京师西城千户所的副百户,在得知锦衣卫要离京分住各地后,走托指挥佥事李若链的关系,谋得了武昌百户所百户一职,随后带着从各千户所抽调来的一百二十名校尉力士进驻了武昌。

和他一同前来的还有宗人府经历司的书办周杰,也是出自锦衣卫经历司,两人虽不熟识,但因着出自同一部门,加上彼此并无利益纠葛,因而很快便熟络起来。

离京前,骆养性等堂上官将这次离京赴任的百户、书办召集到一起,将此次离京的主要任务吩咐下去:严密监视属地宗室,但凡有触犯朝廷律令者,一概从严论处。

骆养性特别强调了一点:你等别忘了自己的身份,作为天子亲军,只要有任何对天子不利的人或事,都应当将其消灭或消除,勿要顾及其余。

来到武昌城已经月余时日,但董成并未急着派遣手下招摇过市,而是打发手下身着便装,以各种身份搜集情报,以便对武昌城的情况有个大体的认知。

从得来的情报来看,武昌城内占宗室人口绝大多数的旁支庶宗,在皇帝下发废除禁止宗室从事四民之业的圣旨后,大都放下身段而谋得了供家人糊口的职业。一些有着各种精湛技艺、平日里只能偷偷摸摸做活的宗室,甚至已经过上了不错的生活。

原先旁支庶宗中人,因为生活所迫,公开抢劫,暗中偷盗,甚至盗掘自家祖坟的,大有人在。而官府碍于其朱家子弟的身份,就算将其逮获关入牢狱,过不许久也只能放出。

现在这种状况已经大为改善,既然能通过正当劳作养家,谁愿意背负骂名去做盗抢之事?

既然这些人已经无足轻重,那锦衣卫就可以把精力放在郡王、镇国将军之类的宗室身上,至于楚王府这个庞然大物,只能慢慢找寻它的破绽了。

这一日董成得到消息,崇阳郡王朱蕴汛欲扩建其在崇福山的王府,与王府周边的百姓发生了冲突,崇阳王府的管事招呼了一些市井恶汉正准备强占民宅,逼迫百姓让出自家宅院。

接到消息后,董成集结了五十名锦衣校尉,与周杰一起带队赶往了事发地。

既是知晓了圣上要切割宗室这个毒瘤的想法,那自己的一切行为就奔着下刀子去就好,指挥使已经交代过了,别忘了自己是天子亲军。

骑在马上的董成暗自想道。

崇阳王府南墙外一片嘈杂吵嚷声,王府管事李江正在一手叉腰,一手指着几步外的几名衙役打扮的人破口大骂:“瞎了你等的狗眼!郡王府之事也是你等敢管的!武昌府李骥自家不敢出面,打发你等这些下贱货色前来应景,你等还拿着鸡毛当令箭,这把自家当回事了!再不滚开,爷就命人将你等放翻!”

由于涉及到三十余户百姓宅院被侵占一事,武昌知府李骥在接到百姓集体告状后,不得已之下让通判打发几名衙役前来处置弹压,以防事态扩大。

李骥知道,官府若不派人出面镇着场子,这群百姓指不定吃多大苦头呢,闹出人命也说不定。

身为地方首官,李骥自是十分痛恨这些宗室的恶行,但苦于对方的身份,尤其是到了镇国将军以上的层面,自己拿对方根本么有任何办法。但自己毕竟代表着朝廷,总不能置治下百姓的死活于不顾吧?

几名衙役奉命而来,眼见李江气势凌人,一帮平日见着自己就如老鼠见猫一样的混混,因为有了王府撑腰,现在也是在一旁跃跃欲试,而身后的一百多名城内百姓也有些熟脸在里面,这下可是进退两难起来。

一名年纪较长的衙役陪着笑脸拱手施礼道:“李管事,小的看不如这样,王府拿出点银子来给这些穷哈哈,小的们叫他们择地再建新居,如此两边都说得过去。这也是知府大老爷的指令,您看这样如何?”

李江两眼一翻,冷哼道:“也罢,看在你等的面子上,咱们王府就吃点亏!每户五两银子!今日就须得搬走,不然的话爷爷就叫人强拆!”

李江的话让几名衙役面面相觑起来。

五两银子?人家也是连宅带院,没个三四十两银子根本建不起来,这是打发花子呢?这要是转头跟百姓一说,人家还不得骂死俺们?

那名年长的衙役陪着笑脸继续道:“李管事,是不是稍微少了些许?您看再多给点成不?这些穷哈哈拖家带口的也不易啊!”

“他们不易?王府就易了?最多六两!嫌少的话这六两也没得!滚去告知那些穷鬼!爷忙得很,别耽搁爷的大事!”

李江不耐烦的道。

王爷早就料到穷鬼们会索要银子,就给定了每户十两的价,这些穷鬼每户六两就好,剩下的银子就成自己的了。

几名衙役看到李江如此蛮横,知道再谈下去也没什么用处,无奈之下只得转身来到那群百姓面前,将王府开出的价告知了他们。结果不出所料,百姓们如何能接受如此苛刻的条件?一听之下顿时鼓噪起来,吵吵嚷嚷的坚决不同意。

不等几名衙役过来跟李江说清楚,李江已是一声令下,几十名手持棍棒的混混叫喊喝骂着,气势汹汹的向这边涌来。

几名衙役见势不妙,急忙闪身躲到一边,口中叫嚷道:“王老四、张富贵、郑彪!你等给老子听着!你若敢行凶,小心老子日后逮着收拾你!”

几个被点名的混混顿时迟疑起来。县官不如现管,虽说王府名头吓人,但平日里这些捕头衙役才是他们的克星,真要惹烦了,这些人寻个机会把自己抓进去,那可是往死里收拾。

其他的混混见状也放慢了脚步,他们都是跟着前面被点名那几个的小混混,几个带头大哥都怕了,自己就别逞能了。

“给孤打!出了事孤兜着!办完此事你等全部进王府听差!孤看谁敢将王府众人怎么样!”

没等李江鼓动,一个阴沉的声音由混混们的背后传来,崇阳郡王朱蕴汛亲自赶了过来。

第一百零二章 再登第六百三十四章 许某读书少,你可不要骗我。第二百七十四章 登州第三十八章 大战2第六百七十章 人类历史上第一次大规模解剖第二百三十八章 入京第五百六十四章 推广和反对第四百五十章 多尔衮的果断第四百五十章 皮岛第八百四十六章 食堂饭食可比富户、话痨管事第八百零一章 驱虎吞狼第五百七十九章 朕可以给你,但你要拿东西来换第二百六十六章 定策第五百三十六章 文贵武贱必须改变第三百九十四章 发兵第四百六十八章 夺门第七百二十九章 大明公民身份证第一百四十九章 顺势第十四章 大生产第二百九十六章 收网第一百七十二章 出塞第一百八十九章 佛郎机炮第一百四十四章 新政第一百一十三章 长芦第二百一十四章 楚王府第八百章 太子听政、安抚郑芝龙第七百二十二章 伏击、毙杀敌酋第六十五章 上门第二百八十五章 官船第一百六十八章 边镇第六百九十七章 首辅的儿子就是不一样第七百七十八章 荷兰人想找大明做帮手第一百五十三章 危机第四百二十一章 钱庄银票的目的和作用第一百五十章 裁撤第九十六章 心思第七十四章 后事第九十章 平息第一百九十一章 放贷第四百六十章 遣使议和第二百零八章 惩处第八百七十五章 新体系的建立第五十五章 袭杀第八百零一章 驱虎吞狼第一百三十四章 擒贼第二百一十二章 琐事第七百二十一章 李定国打算给西班牙人一个教训第七百零三章 想培养人才地朱慈烺第二十六章 西安左卫2第三百六十七章 重火枪第十九章 孙传庭第一百二十八章 风波第三十二章 匠户第八百四十六章 食堂饭食可比富户、话痨管事第五百六十四章 推广和反对第七百二十四章 兵临城下、搜捡土著第二百七十四章 登州第四百六十章 遣使议和第三百二十六章 应对第一百九十三章 周王第四百八十五章 待不住了第七百五十一章 南北经济发展要均衡第四百八十六章 好消息第一百七十二章 出塞第七百八十八章 科技成果是水到渠成第四百五十章 皮岛第八百二十章 四海商行对大明发展的特殊贡献第八百三十章 体仁病故、吏治的根本性改变第四百三十五章 飞蛾与果决第五百二十章 开花弹第六百七十二章 扩大支柱产业规模第二百八十五章 官船第八百五十五章 向大明求援第二百六十六章 定策第四百八十六章 好消息第九十四章 献营第七百六十三章 大明的海上巨无霸第七百四十二章 出访艰辛、 惊喜、睚眦必报第八百八十五章 人脉的优势第八百一十三章 秘议第七百七十八章 荷兰人想找大明做帮手第八百六十六章 毫无悬念第一百二十九章 陈仓第十四章 大生产第二百七十九章 后宫第三百七十一章 承乾宫第五百章 战报及善后方案第五百四十八章 开海面临的阻碍第七百三十四章 大明成为世界财富汇聚地第七十二章 京营2第八百六十三章 想收藏日本盔甲的太子第七百五十章 医疗和教育决不能商业化第三百五十五章 留膳第一百二十三章 退兵第三百六十章第二百八十九章第二百四十四章 站队第五百二十八章 内阁中的实用型人才第八百零五章 来大明见世面的藩属国贵宾
第一百零二章 再登第六百三十四章 许某读书少,你可不要骗我。第二百七十四章 登州第三十八章 大战2第六百七十章 人类历史上第一次大规模解剖第二百三十八章 入京第五百六十四章 推广和反对第四百五十章 多尔衮的果断第四百五十章 皮岛第八百四十六章 食堂饭食可比富户、话痨管事第八百零一章 驱虎吞狼第五百七十九章 朕可以给你,但你要拿东西来换第二百六十六章 定策第五百三十六章 文贵武贱必须改变第三百九十四章 发兵第四百六十八章 夺门第七百二十九章 大明公民身份证第一百四十九章 顺势第十四章 大生产第二百九十六章 收网第一百七十二章 出塞第一百八十九章 佛郎机炮第一百四十四章 新政第一百一十三章 长芦第二百一十四章 楚王府第八百章 太子听政、安抚郑芝龙第七百二十二章 伏击、毙杀敌酋第六十五章 上门第二百八十五章 官船第一百六十八章 边镇第六百九十七章 首辅的儿子就是不一样第七百七十八章 荷兰人想找大明做帮手第一百五十三章 危机第四百二十一章 钱庄银票的目的和作用第一百五十章 裁撤第九十六章 心思第七十四章 后事第九十章 平息第一百九十一章 放贷第四百六十章 遣使议和第二百零八章 惩处第八百七十五章 新体系的建立第五十五章 袭杀第八百零一章 驱虎吞狼第一百三十四章 擒贼第二百一十二章 琐事第七百二十一章 李定国打算给西班牙人一个教训第七百零三章 想培养人才地朱慈烺第二十六章 西安左卫2第三百六十七章 重火枪第十九章 孙传庭第一百二十八章 风波第三十二章 匠户第八百四十六章 食堂饭食可比富户、话痨管事第五百六十四章 推广和反对第七百二十四章 兵临城下、搜捡土著第二百七十四章 登州第四百六十章 遣使议和第三百二十六章 应对第一百九十三章 周王第四百八十五章 待不住了第七百五十一章 南北经济发展要均衡第四百八十六章 好消息第一百七十二章 出塞第七百八十八章 科技成果是水到渠成第四百五十章 皮岛第八百二十章 四海商行对大明发展的特殊贡献第八百三十章 体仁病故、吏治的根本性改变第四百三十五章 飞蛾与果决第五百二十章 开花弹第六百七十二章 扩大支柱产业规模第二百八十五章 官船第八百五十五章 向大明求援第二百六十六章 定策第四百八十六章 好消息第九十四章 献营第七百六十三章 大明的海上巨无霸第七百四十二章 出访艰辛、 惊喜、睚眦必报第八百八十五章 人脉的优势第八百一十三章 秘议第七百七十八章 荷兰人想找大明做帮手第八百六十六章 毫无悬念第一百二十九章 陈仓第十四章 大生产第二百七十九章 后宫第三百七十一章 承乾宫第五百章 战报及善后方案第五百四十八章 开海面临的阻碍第七百三十四章 大明成为世界财富汇聚地第七十二章 京营2第八百六十三章 想收藏日本盔甲的太子第七百五十章 医疗和教育决不能商业化第三百五十五章 留膳第一百二十三章 退兵第三百六十章第二百八十九章第二百四十四章 站队第五百二十八章 内阁中的实用型人才第八百零五章 来大明见世面的藩属国贵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