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八十六章 好消息

“回禀皇上,臣以为,撤军与行军应是相同之法,自然是有探马,有前锋,有后队,皇上自将中军,徐徐后撤便可!”

济尔哈朗愣怔一下之后,思忖片刻说出了自己的答案。

多年来,八旗与明军交锋后都要北返,但每次都是满载着人口物资洋洋得意的从容北返,就算后队是没有披甲的普通旗丁,也没有任何一支明军敢追,所以整个八旗上下早忘了在敌人的逼迫下撤退应该是什么样子了。

“睿亲王,你觉着该当如何?”

皇太极对济尔哈朗的话不置可否,反而目视多尔衮继续发问道。

“不能就这么撤了!这样只能更涨明人威风,弱了我军士气!现今我军连番失利之下,士气低迷、军心动摇,须得有一场胜利来鼓舞全军,只要找回我八旗无往不胜之信心,方能够在以后与明人对阵中敢于搏杀!”

越到关键时刻,多尔衮越是冷静,他的这番言语完全出乎了众人的意料之中,只有座上的皇太极暗自点头:自己这位十四弟的确是智略出众之辈,其见识远胜八旗的其余亲王贝勒,可惜的是两白旗始终觊觎自己的皇位,这个矛盾根本无法调和与让步。

“睿亲王之言倒是令朕耳目一新,你继续讲来,当下我军处在劣势之下,该当如何给与明军迎头痛击?”

皇太极难看的脸色终于缓和了下来,他颇感兴趣的继续追问道。

“从今日之战中可以看出,明人之左翼与中路皆为新军,战力最为强悍,军纪也是十分严明,军卒听从号令,敢于同我军正面相抗。而右翼明军比之其他两路则是要差上不少,从旗号上看,皆是与辽西这般相似之边军。

两蓝旗与之对阵时若是稍微讲究一点策略,虽不至于将其杀得大败,但至少不会损失如此多精锐甲士!”

说到这里,多尔衮用轻蔑的眼神瞟了一眼对面的济尔哈朗,正在看着他凝神静听地济尔哈朗情不自禁地低下了头。

今日在与明军宣大兵对阵时,本已占尽优势的两蓝旗中路先锋,在猝不及防下被对方主将给阴了一道。

宣大军摆放在第一层长枪手后面的虎蹲炮被遮挡的严严实实,直到第一个长枪方阵被打残才露了出来,就是这些看着不起眼的小炮,让两蓝旗的白甲兵和重甲步卒损失惨重,虽说斩杀明军无数,但所部精英损失殆尽。

这一役之后,两蓝旗可谓是元气大伤,白甲兵只剩下不到百人,这可是每个旗赖以立命的宝贝,损失掉这些白甲兵,两蓝旗十年之内难以翻身,实力已经大大落后于其他三旗。

若是多尔衮去指挥这场战斗,他会下令在打残明军长枪方阵之后,驱赶着剩余的军卒去冲击后阵,这样就算有虎蹲炮也白搭,他不信明军主将能狠辣到敢下令对着自家士卒开炮,这种视部下如草芥的主将,谁还会替他拼命?

“我以为,咱们在准备撤离的同时,趁着明军获胜之下有所懈怠,拿这几路边军下手,连夜遣兵马突袭一把,灭掉明人的威风!”

就在皇太极等人商议后续策略时,明军主帅孙传庭的营帐里也是将星云集,各路总兵大将全都汇聚在此,在汇报今日战况的同时,聆听孙传庭接下来的作战部署。

在今天和清军的大战中,首功当属中路的车营。

车营虽然并没有直接杀伤大批清军,但他们在经受住了汉军旗数轮火炮轰击的情况下,将清军对明军威胁最大的炮阵彻底摧毁,这让本就对清军占有火力优势的明军,在火力输出上占据了绝对优势。

汉军旗总共只有不到两百名炮手,经此一战后十不存一,并且布设的大小火炮都成为了明军的战利品。

在对车营束手无策的状况下,两黄旗中路护卫炮阵的护军也只能先行退避,随后车营百余架偏厢车一字排开作为堡垒和屏障,后阵辎重营数千人上前,在营官的指挥下,从容地将三百余门火炮全部搬运拖拽回了明军阵营中。

至此,整个大清积攒多年的火炮绝大部分不复存在,清军剩下的远程攻击武器只有弓箭了。

可是在明军铳炮面前,清军弓手根本无法接近到明军五十步之内放箭,在勇卫营、京营、秦军等各路新军面前,清军士卒都成了活靶子,而最擅长近身肉搏的清军基本丧失了靠近明军的机会。

今天这场几乎全军上阵的大战,次功当属宣大兵。

杨国柱和虎大威从接到率部出关后,便开始研究制订针对清军的战术。

在多方搜集多年来清军对阵明军时各种具体资料,并且询问过许多参与过与清军实战的将官士卒后,两人最终确定下了今天场上的战术:以牺牲一部分士卒为代价,诱使清军精锐突前肉搏,然后以隐蔽在第一阵后的虎蹲炮大量杀伤清军重甲步卒,以此来确立后战的优势。

两人都是从军多年的老行伍,深知一支军队里,勇猛善战的士卒对于队伍的重要性。

两军对垒时,双方将官最先派出的都是营中最勇敢的战士,这少部分士卒会成为决定战事走向的胜负手,只要将这批人打掉,剩余的士卒不管是从士气还是战力上都不足为惧了。

这种战法是清军最为擅长,并且屡试不爽的,只要将明军排在前阵最为勇悍的那些人杀败,剩下的就是追砍和捡人头了。

二人精心布下的陷阱连孙传庭都没有看出来。

为怕宣大军败阵后影响全军,孙传庭还特意派出勇卫营从一侧过来支援他们,结果还没等黄震所部打破清军截击与之汇合,损失了两千多人的宣大军已经把清军最精锐的前锋杀伤殆尽。

若不是皇太极在接到后路急报后下令退兵,那宣大兵接下来的铳阵和长枪阵将会在对战中取得巨大的优势。

至于左翼的秦军和京营,不管从武器配置、人数还是军心士气上,对对面的两红旗都占有压倒性的优势,两军一接阵,在挺过清军弓手的箭雨后,打头的秦军铳手便迅速确立起了胜势。

皇太极退兵号来的正是时候,要不然的话,两红旗所在的清军右翼很可能会成为最先被明军突破的一侧。

至于右翼的陕西、甘肃等各镇人马,在和清军两蓝旗一部接战不久,就赶上了清军退兵的号令,双方短暂接触下互有死伤,但伤亡均不大,不过就算这点微末之功,已经足以让贺人龙等人兴奋吹嘘良久了。

“今日一战,各部官军听从号令、奋勇搏杀,给与东虏以重大杀伤,尤其以中路车营以及右翼宣大所部之功最为显赫!本官以据实草就题本,将今日战事之明细做了详尽描述,并在其中将车营及宣大镇列为首功及次功,其余各部功劳也有加以叙述,待明日便会遣快马急递京师,直达御前,呈送御览,诸位之大名尽皆列于其上!”

帐下众将闻言皆是喜笑颜开,帐内的气氛猛然间热烈起来,众人从小声议论到放声谈笑,大帐内的温度都好像突然升高了一般,各人都在想象着皇帝在看到自己所立的功劳后该是怎样的一副表情,事后自己又会得到什么样的升赏回报。

当然,以祖大寿为首的辽西诸将因为杀伤蒙古骑兵甚微,所以对孙传庭的话语并没有太热烈的回应。

而所有在场诸人中,尤以杨国柱和虎大威最是开心。

在听到孙传庭特意点出宣大镇所立功劳后,两人都是故作矜持的手捋胡须微笑不语,只是心情激荡之下,捋胡子的手忍不住微微抖动起来。

“肃静!

本官还有一个好消息要宣布!”

第六百九十一章 有了平台,才能更好地发掘人才第二百八十五章 官船第二百七十章 围城第三百八十六章 准备第五百四十二章 带西夷开开眼第六百四十章七章 扫盲班、抢人才第六十二章 秘议第六百一十五章 致仕和退休、养老金第二百六十一章 炮击第七百三十七章 朝鲜人打算送礼第五十五章 袭杀第二百四十四章 站队第五百零五章 会商裁兵第八百八十五章 人脉的优势第二百九十七章 应对第七百七十七章 飞梭、大明第一项垄断产业第三百五十章 刑部第二十八章 告捷第二百九十八章 打探第六百二十七章 皇帝到底想干什么呢?第六百九十一章 有了平台,才能更好地发掘人才第六百五十三章 欧洲人与蒙古部落差不多第四百章 布防第三百一十三章 建设第五百三十章 爱挑事的大佛郎机人第三十章 预谋第二百五十一章 问计第七百五十四章 以贼首血肉祭奠甲申之变第六十章 追击2第五百零五章 会商裁兵第二百零七章 盛怒第六百零八章 又发财了第一百五十七章 身后事第五百零三章 无人可用第七百八十一章 登山偶遇第十八章 容情第七百三十一章 建立国中之国第三百零四章 面孔第六百二十四章 坚定不移地站在皇帝这边第七百八十四章 皇权下乡才是根本第八百八十五章 人脉的优势第十二章 李邦华第七百二十七章 轰塌城门、米涅枪再次显示威力第七百五十八章 大明银币、朝臣建议扩大藩属数量第六百三十四章 许某读书少,你可不要骗我。第三百七十三章 争抢第二百二十章 忧虑第五十五章 袭杀第四百七十七章 国运第五百七十七章 都盯上海贸这块大蛋糕第五百一十八章 蛊惑人心第四百六十二章 君臣相处之道第四百六十一章 杨嗣昌的担忧第五百零八章 多尔衮和多铎第七百二十二章 伏击、毙杀敌酋第六百六十六章 一座县衙的日常第七十五章 赴援第八百八十四章 孙克敌的执政之路第四百四十八章 料敌与布置第六百六十五章 做梦也没想到能吃饱饭的李保第五百七十四章 惩处和人事调整第五百四十五章 以地换地第六百六十二章 世家公子和海盗之间的关系第七百五十八章 大明银币、朝臣建议扩大藩属数量第五百六十五章 皇帝不高兴第八百零七章 攻入交趾第一百八十五章 分割第五百八十二章 蛊惑和算计第五百九十七章 宗藩问题到了解决的时候第六百二十二章 女大不由娘第四百三十七章 阿济格的梦想第三百九十六章 战起第六百零八章 又发财了第八百六十二章 以堂堂之阵击败你第八百六十章 以文制武还是文武并重?第六百零八章 又发财了第五十七章 破敌第五百三十五章 战后军队整合第八百六十九章 风波平息 公主的婚事第五十二章 攻城第二百八十六章 贩私第二百五十七章 会面第一章 来到大明第九十章 平息第六百四十六章 分级制度第四百三十八章 危急关头第二百八十二章 衍圣公第五百一十章 一切可以重来吗?第八百七十二章 财政是统治的基础第一百四十三章 中产第二百七十八章 进宫第七百八十三章 天下良心第三百零九章 远虑 (求订阅收藏)第五十四章 探路第七百七十五章 交出汉奸,举族北迁第二百八十六章 贩私第五十章 残暴第五十四章 探路第五百四十八章 开海面临的阻碍第一百七十八章 移镇
第六百九十一章 有了平台,才能更好地发掘人才第二百八十五章 官船第二百七十章 围城第三百八十六章 准备第五百四十二章 带西夷开开眼第六百四十章七章 扫盲班、抢人才第六十二章 秘议第六百一十五章 致仕和退休、养老金第二百六十一章 炮击第七百三十七章 朝鲜人打算送礼第五十五章 袭杀第二百四十四章 站队第五百零五章 会商裁兵第八百八十五章 人脉的优势第二百九十七章 应对第七百七十七章 飞梭、大明第一项垄断产业第三百五十章 刑部第二十八章 告捷第二百九十八章 打探第六百二十七章 皇帝到底想干什么呢?第六百九十一章 有了平台,才能更好地发掘人才第六百五十三章 欧洲人与蒙古部落差不多第四百章 布防第三百一十三章 建设第五百三十章 爱挑事的大佛郎机人第三十章 预谋第二百五十一章 问计第七百五十四章 以贼首血肉祭奠甲申之变第六十章 追击2第五百零五章 会商裁兵第二百零七章 盛怒第六百零八章 又发财了第一百五十七章 身后事第五百零三章 无人可用第七百八十一章 登山偶遇第十八章 容情第七百三十一章 建立国中之国第三百零四章 面孔第六百二十四章 坚定不移地站在皇帝这边第七百八十四章 皇权下乡才是根本第八百八十五章 人脉的优势第十二章 李邦华第七百二十七章 轰塌城门、米涅枪再次显示威力第七百五十八章 大明银币、朝臣建议扩大藩属数量第六百三十四章 许某读书少,你可不要骗我。第三百七十三章 争抢第二百二十章 忧虑第五十五章 袭杀第四百七十七章 国运第五百七十七章 都盯上海贸这块大蛋糕第五百一十八章 蛊惑人心第四百六十二章 君臣相处之道第四百六十一章 杨嗣昌的担忧第五百零八章 多尔衮和多铎第七百二十二章 伏击、毙杀敌酋第六百六十六章 一座县衙的日常第七十五章 赴援第八百八十四章 孙克敌的执政之路第四百四十八章 料敌与布置第六百六十五章 做梦也没想到能吃饱饭的李保第五百七十四章 惩处和人事调整第五百四十五章 以地换地第六百六十二章 世家公子和海盗之间的关系第七百五十八章 大明银币、朝臣建议扩大藩属数量第五百六十五章 皇帝不高兴第八百零七章 攻入交趾第一百八十五章 分割第五百八十二章 蛊惑和算计第五百九十七章 宗藩问题到了解决的时候第六百二十二章 女大不由娘第四百三十七章 阿济格的梦想第三百九十六章 战起第六百零八章 又发财了第八百六十二章 以堂堂之阵击败你第八百六十章 以文制武还是文武并重?第六百零八章 又发财了第五十七章 破敌第五百三十五章 战后军队整合第八百六十九章 风波平息 公主的婚事第五十二章 攻城第二百八十六章 贩私第二百五十七章 会面第一章 来到大明第九十章 平息第六百四十六章 分级制度第四百三十八章 危急关头第二百八十二章 衍圣公第五百一十章 一切可以重来吗?第八百七十二章 财政是统治的基础第一百四十三章 中产第二百七十八章 进宫第七百八十三章 天下良心第三百零九章 远虑 (求订阅收藏)第五十四章 探路第七百七十五章 交出汉奸,举族北迁第二百八十六章 贩私第五十章 残暴第五十四章 探路第五百四十八章 开海面临的阻碍第一百七十八章 移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