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七章 破敌

卢象升骑在马上正在观瞧流贼的阵势,三里桥一带地势平坦开阔,非常适合大规模的骑兵突击,但可惜的是祖宽带走了大部分骑兵,自己手下只有李重进的一千五百多骑兵,卢象同的两百余骑虽说也甚是精锐,但平日还是以哨探为主,缺少大规模骑兵作战的经验。

骑兵冲锋讲究很多,每个骑兵之间的距离,先锋和后排使用的兵器分派,冲阵后对战场强弱的瞬间判断,都会直接影响到整个战局的胜负,个人武技再高,单枪匹马的冲到人堆里也是送死,必须有战友之间默契的保护和配合,那些万人敌的勇将,身边必须有人替他挡住各种兵刃的攻杀,他们只需全力应对面前之敌即可,否则即便是无敌之人,也挡不住前后左右向他攻击的各种武器。

对面的流贼分为前中后三军,两边各有约五百马队护卫侧翼;前阵的贼兵接近万人,以青壮为主,最前排的贼兵约有两千之数,具是一手持盾一手握着刀枪斧叉,手中的盾牌五花八门,皮盾木盾铁盾都有,甚至还有用砍削过的厚门板作为盾牌的。

后面则是最大股的贼兵,手持各种兵刃,一旦前排突破官军阵势,就冲上去混战。

卢象升率部与贼人交手多年,自是经验丰富;起先贼人根本不敢与官军正面列阵对敌,往往是远远看到官军旗帜就跑,谁逃得性命算是命大,摆脱官军追击之后再自行聚拢。现在的流贼和原先大不相同,经过多年的交战,活下来的老贼们已经敢于和官军正面对战了;并且学会了诈败诱敌,小股官军要是大意追击进入伏击圈,则贼人四面围上来攻杀,贼人们的战斗力已经得到了很大提升,唯一吃亏的地方在于兵刃铠甲不如官军精良。

天雄军是卢象升任大名知府时建立的,朝廷虽然也从军器监下发了兵刃铠甲,但大多陈旧残破,不堪使用;卢象升凭借巨大的个人魅力,从地方乡绅大户中募集大批银两,方才给大部分将士配齐了装备,经过多年的征战,兵刃甲胄大部分也已损坏,只能在战后扎营时,由队伍里会铁匠手艺的士兵自行修补。

自崇祯八年下半年开始,穿越过来的朱振卿非常重视官军的后勤保障,主管军器监的毕懋康几人也是兢兢业业,加上工匠们待遇发生翻天覆地变化后迸发出的工作热情,军器监出产的各种兵器甲胄,质量得到极大提升,按照崇祯的吩咐,各种军用物资优先供给卢象升、洪承畴二人,因为这两人正奋战在剿贼的第一线,其次多余的才给辽东以及宣大一线输送一点,因为按照历史的轨迹,崇祯知道起码近几年,这两个地方不会发生大规模战事,好东西给他们也是浪费不是,好钢用在刀刃上,这句话是最好的说明。

天雄军在汝州整修其间,源源不断的军需品从京师送来,利可断金的长刀,锋利透甲的长枪,五十步能破铁甲的三棱箭头,上百杆新式火铳和弹药,甚至还有技术已经成熟的震天雷,重量在两斤左右,力大的兵卒经过训练可以掷出四十余步,杀伤范围十步到二十步左右,卢象升看到震天雷的威力之后欣喜万分,为此专门挑选了一百个胆大心细力气大的士卒充当掷弹兵,卢象升相信,从没见识过震天雷的流贼们,在巨大的爆炸声以及杀伤力面前,将会发生怎样的溃败。

这次随队的川军也是跟着沾了光,不光补发了半年的粮饷,很多精锐兵卒也换了更锋利的兵刃,防御力更强的棉甲,可把秦翼明和高其勋等高级将官高兴坏了,千总以上的将领全部配备了精良的锁甲,防御弓箭和刀枪劈刺的能力大大提高,虽然对于钝器诸如狼牙棒,铁锤之类的击打防御差一些,但相比以前的皮甲已经是没法再好了。

观察完流贼阵势后,卢象升语气平静的下令:“进!”

随着杨茂功摆动手中旗帜,天雄军五千余人以及六千川军齐声喝道:“护!”,官军大阵开始缓缓移动起来,走在最前面的是两百名身穿两层铠甲的重步兵,这也是卢象升精心打造的破阵利器,他从天雄军中挑出两百名体格出众,力大无比的敢战之士,配备页锤、狼牙棒、连枷之类的钝器,外穿二十几斤的锁甲,内套一层棉甲,八瓣铁盔,脚穿铁网靴,虽然移动速度慢一些,但防护力无与伦比,这也是崇祯的建议下搞出来,为此军器监制造甲服的工坊日夜开工,大半年才产出了两百余套锁甲以供使用。

对面的流贼也已经开始向官军迎来,比起官军阵列的整齐,流贼的阵型还是一如既往的混乱,前排的贼兵虽然也算精锐,但毕竟平日没有操演,他们一贯作风就是一拥而上,刚开始还比较齐整,几十步后有步子迈的快的贼人已开始脱离大队,冲在了整个阵列的最前面。

官军依然队列整齐的行进中,每走出几十步,带队的各级将官便大声喝令整队,后排有些步伐稍微散乱的兵卒,随着口令跟上整个队伍,这些都是汝州整军时新募的士卒,虽然日常操训时像模像样,但毕竟没有上过真正的战场,第一次面对如此大的场面,难免精神高度紧张,很多人只是机械的跟随大队行进,脑子里确是一片空白,这些新兵都被安排在后面,以免开始战斗时发生意想不到的情况,这些人只有见过血之后才会成长起来。

双方距离一里左右的时候,前排的流贼们已经开始叫喊着冲起来,随着一声喇叭声,官军大队停止前进,一千余名弓手出列后分为前后两排,各自从箭囊中取出三只长箭插在身前的地上,一名弓手弯弓搭箭斜斜射向前方,长箭飞出五十余步后掉头向下扎在地面,这是测距箭,流贼只要到达这个区域便是弓箭的有效杀伤范围。

天雄军两百名重步兵排成一排,这些都是打了多年仗的老卒,作战经验相当丰富,他们轻蔑的看着冲来的贼兵,就像看死人一样,与流贼交手多年,这些贼人还是没有改掉固有的陋习,数百步外开始冲锋,等冲到阵前交手的时候,体力已消耗小半,挥动兵器交手不用一刻钟,体力便会消耗殆尽,他们拼命叫喊着冲锋,其实不过是因为内心胆怯给自己壮胆而已。

数十息的功夫,已经有流贼越过了测距箭的位置,一声稍微长一点的喇叭声响起,弓手们将弓斜向指向天空,大队流贼已经呐喊着到达攻击范围之内,一声短促的喇叭声响了一下,千余只长箭几乎同时飞向天空,眨眼间到达贼兵们的上空,然后转而向下,狠狠的扎向人群。

“举盾!举盾!”

流贼头领声嘶力竭的叫喊着,但弓箭已经落了下来,举盾稍晚一些的贼兵纷纷中箭,三棱长箭轻而易举的破开贼人们身上的皮甲、棉甲后扎进身体里,一片惨嚎声响起,数百名着甲的贼人或死或伤,贼兵们慌忙举起盾牌遮挡,官军弓手连射四轮后转身从队伍的间隙回到后排,因为贼人有了盾牌的防护,后面几轮弓箭的杀伤小了很多,但也有百余名贼兵丧失了战斗力。

流贼看到官军弓手退开,原本跌落的士气顿时大振,从又喊叫着冲来,至于倒地的贼兵根本没有人管,死掉的还好,伤势较轻的自行向后跑去,重伤倒地的从大声惨叫到叫声逐渐衰微,直至流血而死。

在带队把总的喝令声中,两百名重甲步卒举步迎向数十步外的贼人,长枪手和刀盾手紧跟而上,护着重甲步卒的两侧,眨眼间,官军和贼兵轰然撞在一起。

率领这队重甲步卒的把总名叫周雄,三十余岁,六年前自大名府应募跟随卢象升剿贼至今,铁匠出身,身高体壮,力大无比,手持一柄长柄铁锤,锤身一米五,精铁铸造的锤头足有婴儿头部一般大,重达二十余斤。

他腰身用力,抡起铁锤砸向冲来的一名贼兵,那名贼人见铁锤砸来,连忙单手举起铁盾去挡,只听“Duang”的一声巨响,贼人的铁盾被巨力砸的凹陷下去,持盾的手臂被连同肩胸被砸塌,内脏被震碎,鲜血夹杂着碎肉从口中喷出,叫声都没发出就倒地身亡。

周雄收回铁锤横向一抡,数名贼人手中的盾牌刀枪被扫飞,一名贼人矮身跳到他身侧挥刀横斩,一阵让人牙酸的金属摩擦声响起,长刀划过锁甲溅起一溜火花,根本没有划开铁甲,没等贼人再次挥刀,一柄连枷敲在他的头部,贼人顿时脑浆迸裂倒地而死。

第五百七十六章 整体规划和布局第一百九十四章 说服第八百八十一章 提前着手、有备无患第六百二十三章 皇上狠狠地惩治妾身吧!第十八章 容情第六百三十五章 吓破胆子的士绅们第八百八十四章 孙克敌的执政之路第六百五十四章 以大义为名,目的还是利益第三百四十章 酒后第八百八十九章 扮猪吃虎第二百七十一章 迎敌第八十七章 苦难第八百七十三章 城镇化是安居乐业的基础第二百七十四章 登州第六百二十一章 朱媺娖的新玩具第三百七十二章 陈圆圆第三百三十五章 拔擢第八百一十六章 被打懵的联军第二百五十五章 定策第五百三十章 爱挑事的大佛郎机人第八百八十三章 首辅之子第一百七十八章 移镇第四十五章 郑芝龙第二百四十六章 出关第五百四十四章 诱之以利第六百三十六章 苏州府抢了首功第六百九十三章 你想打我?我想把你给揍了再说。第四百七十四章 孙白谷怒斥祖都督第五百四十章 驱虎吞狼第二百三十九章 起因第五百九十七章 宗藩问题到了解决的时候第五百零六章 建言与争议第八百七十一章 改进第三百六十四章 升格第四百七十九章 明军的秘密武器第一百一十一章 盐利第七百九十六章 去抄英国人的小金库第七百四十八章 信息传播带来的改变第九十七章 佯攻第八百一十八章 大败亏输第八百七十八章 善后、向日本移民第四百零九章 齐射第六百二十二章 女大不由娘第六百九十章 未来的接班人选第二十四章 赴任第四十五章 郑芝龙第八百章 太子听政、安抚郑芝龙第二百八十五章 官船第二百三十一章 登岛第四百一十七章 巡铺所第四百一十章 弹幕第六百二十六章 密会第七百八十七章 欧亚大陆的怪兽第四百五十二章 旗人与汉人第八百七十七章 与日本的“江户条约”第七百零三章 想培养人才地朱慈烺第三十一章 商议第六百九十二章 恩赏、布防图第五百五十八章 凯旋、郊迎第八百八十章 想挑起世界大战的皇帝第六百五十七章 皇帝要大开杀戒第二百二十八章 调任第六百六十四章 方以智还是太过年轻了第八百三十五章 为女儿婚事发愁的皇帝第五百八十一章 以权势保富贵第三百二十章 示威第二十八章 告捷第七百一十九章 登陆第二百八十二章 衍圣公第七百四十六章 准备就绪第四十六章 投机第三百六十九章 激战第一百零二章 再登第三章 改变战略第四百一十九章 伴读第八十章 困难第四百一十六章 选官第六十五章 上门第三百六十章 台湾第七百五十七章 藩属国的造血作用第二百六十一章 炮击第二百四十六章 出关第六百零四章 孔家与反贼有过勾连?第四百八十六章 好消息第二百四十九章 方略第三百六十九章 激战第二百七十三章 束手第四十九章 城破第四百八十二章 重甲挡不住第八百六十章 以文制武还是文武并重?第四百九十三章 新内阁 新章程第六百五十四章 以大义为名,目的还是利益第六百九十六章 解民之难第一百二十一章 伏击1第三百六十四章 敌至第八百零八章 冲突与应对第六百九十四章 又一种出口挣大钱的新产品第五百二十七章 大明第一辆四轮马车上路第九十九章 抵达第五百五十六章 酒后吐真情
第五百七十六章 整体规划和布局第一百九十四章 说服第八百八十一章 提前着手、有备无患第六百二十三章 皇上狠狠地惩治妾身吧!第十八章 容情第六百三十五章 吓破胆子的士绅们第八百八十四章 孙克敌的执政之路第六百五十四章 以大义为名,目的还是利益第三百四十章 酒后第八百八十九章 扮猪吃虎第二百七十一章 迎敌第八十七章 苦难第八百七十三章 城镇化是安居乐业的基础第二百七十四章 登州第六百二十一章 朱媺娖的新玩具第三百七十二章 陈圆圆第三百三十五章 拔擢第八百一十六章 被打懵的联军第二百五十五章 定策第五百三十章 爱挑事的大佛郎机人第八百八十三章 首辅之子第一百七十八章 移镇第四十五章 郑芝龙第二百四十六章 出关第五百四十四章 诱之以利第六百三十六章 苏州府抢了首功第六百九十三章 你想打我?我想把你给揍了再说。第四百七十四章 孙白谷怒斥祖都督第五百四十章 驱虎吞狼第二百三十九章 起因第五百九十七章 宗藩问题到了解决的时候第五百零六章 建言与争议第八百七十一章 改进第三百六十四章 升格第四百七十九章 明军的秘密武器第一百一十一章 盐利第七百九十六章 去抄英国人的小金库第七百四十八章 信息传播带来的改变第九十七章 佯攻第八百一十八章 大败亏输第八百七十八章 善后、向日本移民第四百零九章 齐射第六百二十二章 女大不由娘第六百九十章 未来的接班人选第二十四章 赴任第四十五章 郑芝龙第八百章 太子听政、安抚郑芝龙第二百八十五章 官船第二百三十一章 登岛第四百一十七章 巡铺所第四百一十章 弹幕第六百二十六章 密会第七百八十七章 欧亚大陆的怪兽第四百五十二章 旗人与汉人第八百七十七章 与日本的“江户条约”第七百零三章 想培养人才地朱慈烺第三十一章 商议第六百九十二章 恩赏、布防图第五百五十八章 凯旋、郊迎第八百八十章 想挑起世界大战的皇帝第六百五十七章 皇帝要大开杀戒第二百二十八章 调任第六百六十四章 方以智还是太过年轻了第八百三十五章 为女儿婚事发愁的皇帝第五百八十一章 以权势保富贵第三百二十章 示威第二十八章 告捷第七百一十九章 登陆第二百八十二章 衍圣公第七百四十六章 准备就绪第四十六章 投机第三百六十九章 激战第一百零二章 再登第三章 改变战略第四百一十九章 伴读第八十章 困难第四百一十六章 选官第六十五章 上门第三百六十章 台湾第七百五十七章 藩属国的造血作用第二百六十一章 炮击第二百四十六章 出关第六百零四章 孔家与反贼有过勾连?第四百八十六章 好消息第二百四十九章 方略第三百六十九章 激战第二百七十三章 束手第四十九章 城破第四百八十二章 重甲挡不住第八百六十章 以文制武还是文武并重?第四百九十三章 新内阁 新章程第六百五十四章 以大义为名,目的还是利益第六百九十六章 解民之难第一百二十一章 伏击1第三百六十四章 敌至第八百零八章 冲突与应对第六百九十四章 又一种出口挣大钱的新产品第五百二十七章 大明第一辆四轮马车上路第九十九章 抵达第五百五十六章 酒后吐真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