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百一十六章 被打懵的联军

不论是德川家光还是其余幕府高层,从来没预料到一个小小地平户藩会突然造反,在得知相关消息后,幕府高层们虽说有些愤怒和意外,但诸人并未将此事放在心上。

只要九州岛最强藩国萨摩藩岛津氏没有参与造反,其余大名根本不足为惧。

全日本数十家藩国大名,除了亲藩和谱代,那些外样大名少有与幕府一心的,但因为幕府实力强大的缘故,尽管外样大名们对幕府心怀不满,到现在还没有一个敢公然与幕府对抗的。

对于各家大名实力了如指掌的德川家光甚至根本没打算派遣幕府主力前往征伐,只是下令让若年寄颂平一郎亲赴九州岛,统一协调指挥九州五家亲藩、谱代联军,争取在最短时间内绞杀平户藩。

松潘氏名下顶多只有三千名武士足轻,在没有别的外样大名参与的情况下,只要凑齐五千以上联军征讨,平户藩反贼旦夕可灭。

德川家光密令颂平一郎,在他抵达九州岛开始召集联军时,务必要对实力较弱的外样大名发出征粮通告,以此来试探是否有人与松潘氏一样有对抗幕府之心,只要察觉某大名有异,那就在攻灭平户藩之后,以大军威逼,迫其割让领地人口,敢于抗拒者就地灭之。

杀一儆百已经不够,要采取更加严厉的措施,加强对外样大名的控制和威慑,这样才能更好的防范极端事件的发生。

德川家光已经在考虑,要不要将直属军队分别派驻各地要害部位,以更加直接的形式威慑别有心思之人,维护幕府统治的稳定性。

颂平一郎抵达九州亲藩福冈藩后,立刻召集秋月、熊本、延岗、柳河等四家亲藩、谱代家主前来福冈藩议事,商讨征伐平户藩策略,并给三万石以上外样大名驻地的巡见使发出指令,要求这些大名征调粮食物资运来福冈藩,以供大军食用。

议事结束后,诸藩迅速回返领地,开始调兵征粮,颂平一郎坐镇福冈藩,等候大军和粮草集结。

半月之后,整个九州岛诸藩只有半数外样大名按时送来粮食物资,其余大名都以各种各样借口推诿扯皮,因五千名联军已是齐聚福冈藩之故,颂平一郎也只能将这些不听话的大名记录在册,以便在平灭平户藩后再来个秋后算账。

大明崇祯二十二年三月二十一日,颂平一郎亲率六千联军、一万农夫组成的辎重队,由筑前国福冈藩出发,浩浩荡荡的向位于筑后国的平户藩进发。

这六千人是五家亲藩、谱代大名能拿出手最为精锐的力量,这其中有铁炮手两千人、弓箭手一千人、长枪手一千五百人、跳荡手五百、藤牌手五百,余者为各家藩主亲随。

经过五天行军,幕府联军抵达筑后国平户藩领地附近,先锋来报,前方三里处有军队拦路,所打旗帜正是松潘氏,人数当在三千左右。

身在中军的颂平一郎闻讯骑着高头大马,与几名藩主在百余名随从护卫下赶到前面,联军先锋闪出空当,颂平一郎等人在马上放眼观瞧。

只见对面军队排开一个“凸”字阵型,近五百名铁炮手处在阵型最前端,铁炮手两侧偏后各有两队长枪手,人数大约各有七百人左右,一队约莫两百人的弓箭手组成一个小方阵立在右侧长枪手旁,五百名盾手则是在铁炮手左侧位置。

“颂平君,对面平户藩之军伍有些古怪!

铁炮队所用铁炮明显与我不同!阵型也与我军常用横排不一样!

其余长枪、盾牌也是如此!都不像是我日本军伍所用!

难道这便是松潘氏之依仗?

这些军械看上去很是精良,稍后接战,我军可不要大意!”

福冈藩家主福冈日隆年轻眼神好,在观望对方阵型几眼后即刻发觉有异,于是他赶紧出言提醒作为主将的颂平一郎道。

“军械再精良也无甚用场!

此处一马平川,反贼并无更多人马埋伏!

传我将令,铁炮队出一千人打头阵!弓箭手上五百人,射住反贼弓手!只要对方射手败阵,跳荡手即刻掩杀,由侧翼冲乱反贼铁炮队!”

福冈日隆的提醒并未引起颂平一郎的重视,在他眼中,打仗就是铁炮手轮番打过一轮后撤回后队装填,弓箭手射乱对方阵脚,剩下的交给武士刀和长枪队就行了。

既然是主将下达军令,那其余人等听令行事就可,福冈日隆虽然心存疑惑,但仍旧是与其他藩主躬身接令,转身安排军阵去了,颂平一郎一带缰绳,带着亲随去往一侧,给中军让出了位置。

这边的平户藩主将田川昱皇看到联军开始调兵遣将,于是他吩咐一声,席地而坐保持体力的五百铁炮队纷纷站起,然后在铁炮队首领的吆喝声中,排出三段击阵型,静待联军铁炮手上前。

这种三段击阵型,也是郑七奉命教给日本人的,经过两个月的操训,这种能够充分发挥火铳威力的阵型,让平户藩铁炮手们更添信心。

约莫不到一刻钟的工夫,联军一千名铁炮手在首领的指挥下,排成两排横队向前而来,这边田川昱皇一声令下,平户藩铁炮手纷纷将大明燧发火铳举起,黑黝黝地铳口对准了两百步外向前行进的联军铁炮手。

联军铁炮手的首领一马当先走在第一排队伍前面,两名护卫举旗跟随在两侧,这名首领一边向前一边目测双方距离,以便在距对方五十步左右时停步整队,引燃火绳后再向前十步进行排射,这一切都是按照多年来战斗经验进行的。

然而令联军方面万万没有想到的是,就在这名首领带着第一排铁炮手走到双方相距五十步左右、铁炮手们刚刚停下整队时,平户藩铁炮突然打响。

在短短十余息时间里,五百杆燧发火铳有八成击发成功,正在整队的联军铁炮手瞬间被击倒近百人,在弥漫的硝烟里,响彻四野的惨嚎声中,联军铁炮手们被彻底打懵。

第四百四十三章 周后眼中的夫君第九十九章 抵达第六百八十二章 医院开张,御医坐诊第八百七十二章 财政是统治的基础第三百二十七章 阳谋第五百零八章 多尔衮和多铎第一百章 心安第六百七十四章 普及义务教育的难点第三百八十六章 准备第七百五十五章 西班牙人要来复仇第四百二十四章 不谋而合第二百七十八章 进宫第五百八十八章 豪门讲究的是与众不同第八百八十章 想挑起世界大战的皇帝第三百四十九章 布局第二百二十三章 杀鸡第六十五章 上门第七百五十八章 大明银币、朝臣建议扩大藩属数量第六十七章 招供第五百九十六章 侯卿别担心,银子马上就有第二百六十二章 近战第六百章 八旗丁口如何安置的问题第七百七十七章 飞梭、大明第一项垄断产业第八百二十章 四海商行对大明发展的特殊贡献第六百六十六章 一座县衙的日常第八百八十六章 长远规划第六百二十三章 皇上狠狠地惩治妾身吧!第一百二十五章 借势第七百五十九章 财富再分配要向弱小者倾斜第五百二十三章 逐街逐屋争夺第七百二十二章 伏击、毙杀敌酋第一百五十七章 身后事第一百九十六章 战后第九十八章 计议第七百九十九章 太子大婚日期、倭国的态度第三百二十四章 吃瘪第一百四十四章 新政第七百二十二章 伏击、毙杀敌酋第六百五十五章 把抢来的资源填海第六百九十八章 新政的第一次成果第八百五十三章 各有算计第三百一十五章 偶遇第七百四十四章 舆论的重要性第一百八十六章 拦截第六百三十六章 苏州府抢了首功第四百零二章 危急第十二章 李邦华第九十五章 城内第八百五十章 变生肘腋第六百三十四章 许某读书少,你可不要骗我。第一百四十三章 中产第九十章 平息第一百五十九章 议降第八百零一章 驱虎吞狼第五百八十一章 以权势保富贵第七百九十二章 大明军事观察团第三十六章 朝会第六百七十二章 扩大支柱产业规模第三百一十六章 遇险第五百九十五章 证据在手、开始抄家第八十四章 决心第六百章 八旗丁口如何安置的问题第四十四章 孙承宗第七百九十五章 海战史上的奇迹第七百五十一章 南北经济发展要均衡第四百四十二章 深谙人心的王德化第二百一十九章 义阉第四百四十三章 周后眼中的夫君第一百五十五章 蛇尾第五百七十七章 都盯上海贸这块大蛋糕第六百三十七章 卢象升抵达南京第八百七十三章 城镇化是安居乐业的基础第四百五十三章 巷战第六百零三章 孔府门前的流血事件第二百五十八章 出兵第六百三十七章 卢象升抵达南京第五百四十七章 陈奇瑜的狠招第五百二十五章 皇宫里的一把火第四百三十五章 飞蛾与果决第三百二十三章 目的第四百一十二章 对峙第七百九十三章 对交趾的蚕食政策第一百四十五章 养济第三百九十一章 战术第七百三十九章 战略意图、天大的人情第一百二十六章 立威第七百九十四章 新军、人事任免、漕运改革第二百六十三章 血战第五百七十四章 惩处和人事调整第六百九十四章 又一种出口挣大钱的新产品第二十四章 赴任第二百三十七章 主帅第七百六十二章 寻找和培养盟友第二百一十六章 禁足第七百三十四章 大明成为世界财富汇聚地第一百七十六章 撬动第八百四十九章 全面推广的难题第一百六十一章 受降第六十三章 锦衣第三百九十章 分歧
第四百四十三章 周后眼中的夫君第九十九章 抵达第六百八十二章 医院开张,御医坐诊第八百七十二章 财政是统治的基础第三百二十七章 阳谋第五百零八章 多尔衮和多铎第一百章 心安第六百七十四章 普及义务教育的难点第三百八十六章 准备第七百五十五章 西班牙人要来复仇第四百二十四章 不谋而合第二百七十八章 进宫第五百八十八章 豪门讲究的是与众不同第八百八十章 想挑起世界大战的皇帝第三百四十九章 布局第二百二十三章 杀鸡第六十五章 上门第七百五十八章 大明银币、朝臣建议扩大藩属数量第六十七章 招供第五百九十六章 侯卿别担心,银子马上就有第二百六十二章 近战第六百章 八旗丁口如何安置的问题第七百七十七章 飞梭、大明第一项垄断产业第八百二十章 四海商行对大明发展的特殊贡献第六百六十六章 一座县衙的日常第八百八十六章 长远规划第六百二十三章 皇上狠狠地惩治妾身吧!第一百二十五章 借势第七百五十九章 财富再分配要向弱小者倾斜第五百二十三章 逐街逐屋争夺第七百二十二章 伏击、毙杀敌酋第一百五十七章 身后事第一百九十六章 战后第九十八章 计议第七百九十九章 太子大婚日期、倭国的态度第三百二十四章 吃瘪第一百四十四章 新政第七百二十二章 伏击、毙杀敌酋第六百五十五章 把抢来的资源填海第六百九十八章 新政的第一次成果第八百五十三章 各有算计第三百一十五章 偶遇第七百四十四章 舆论的重要性第一百八十六章 拦截第六百三十六章 苏州府抢了首功第四百零二章 危急第十二章 李邦华第九十五章 城内第八百五十章 变生肘腋第六百三十四章 许某读书少,你可不要骗我。第一百四十三章 中产第九十章 平息第一百五十九章 议降第八百零一章 驱虎吞狼第五百八十一章 以权势保富贵第七百九十二章 大明军事观察团第三十六章 朝会第六百七十二章 扩大支柱产业规模第三百一十六章 遇险第五百九十五章 证据在手、开始抄家第八十四章 决心第六百章 八旗丁口如何安置的问题第四十四章 孙承宗第七百九十五章 海战史上的奇迹第七百五十一章 南北经济发展要均衡第四百四十二章 深谙人心的王德化第二百一十九章 义阉第四百四十三章 周后眼中的夫君第一百五十五章 蛇尾第五百七十七章 都盯上海贸这块大蛋糕第六百三十七章 卢象升抵达南京第八百七十三章 城镇化是安居乐业的基础第四百五十三章 巷战第六百零三章 孔府门前的流血事件第二百五十八章 出兵第六百三十七章 卢象升抵达南京第五百四十七章 陈奇瑜的狠招第五百二十五章 皇宫里的一把火第四百三十五章 飞蛾与果决第三百二十三章 目的第四百一十二章 对峙第七百九十三章 对交趾的蚕食政策第一百四十五章 养济第三百九十一章 战术第七百三十九章 战略意图、天大的人情第一百二十六章 立威第七百九十四章 新军、人事任免、漕运改革第二百六十三章 血战第五百七十四章 惩处和人事调整第六百九十四章 又一种出口挣大钱的新产品第二十四章 赴任第二百三十七章 主帅第七百六十二章 寻找和培养盟友第二百一十六章 禁足第七百三十四章 大明成为世界财富汇聚地第一百七十六章 撬动第八百四十九章 全面推广的难题第一百六十一章 受降第六十三章 锦衣第三百九十章 分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