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一十五章 偶遇

济宁州狭小的锦衣卫百户所署衙二堂内,都察院巡漕御史冯玉成正在与锦衣卫兖州府千户李烈激烈争吵着,堂外站立的数名校尉一个个都冲着冯玉成怒目而视,恨不得拿着刀鞘上前敲碎这厮的满口利齿。

这厮前几日便来过卫所衙门,当时还是一副公事公办派头,跟千户争执几句便起身离开,没想到今日重又登门,并且与千户大吵起来。

“此案明明是我缇骑侦知,何时变成你都察院之功了?当前只要顺藤摸瓜之下,无须费多少气力便能网得许多大鱼,敢不成你都察院尽是如此摘桃子不成?!”

李烈懒洋洋的斜靠在椅背上,双脚搭在一侧的案几上,斜睨着坐于下手的冯玉成,语带讽刺的开口道。

他也是世袭锦衣卫出身,打从祖辈上算起,直到他入卫当值,还从未听说有人敢打到锦衣卫门上讨要说法之事,在感觉荒唐可笑的同时,心里对这位年轻的愣头青御史还是有一些佩服的。

“可笑!可笑之至!明明是本官早就发现此中端倪,故于月前就便装相随,期间曾数次遇险,最终方才探得一丝线索!而今摘果之徒却嘲讽栽树之人,置其辛劳奔波于不顾,此举非目盲也!实心黑也!”

一身青色杂花补服、头戴乌纱的冯玉成身子笔直的端坐于交椅上,面对着堂上堂下一群如狼似虎的锦衣卫却丝毫不惧。

不到三旬年纪的冯玉成是湖广襄阳府人氏,少年以聪慧而闻名乡里,科举之路也算是顺遂的很,一路过关斩将,于崇祯七年进士中第后留在都察院观政,因以正直敢言而受到时任都察院左佥都御史李邦华的喜爱,观政期满之后被留任院中,担任广东道监察御史一职。

崇祯九年下半年,原巡漕御史孙静敏因贪墨徇私一事被锦衣缇骑侦知并逮获,按御史犯案、罪加三等的规矩,孙静敏被处斩监侯,家产被抄,并将于今年秋后处斩。

因为巡漕御史权柄极重,若是再有人走上孙静敏的不归路,那对都察院的名声将会是毁灭性的打击。经过都察院几位大佬的审慎考量,以敢言无私著称的冯玉成被李邦华点将后赴任巡漕御史一职。

冯玉成走马上任之后随即对整个漕运的所有环节进行了明察暗访,经过大半年的探访,对漕运也算有了大致的了解。回到位于淮安府的巡漕御史衙门后,冯玉成针对漕运中发现的若干弊端,专门给朱由检上了奏本,以密奏的方式对漕运的现状以及其中的弊病进行了详细的阐述。

看过冯玉成洋洋洒洒数千字的奏本后,朱由检对这位干劲十足的年轻御史好感大增。虽然这位缺乏全局观念的年轻御史的建议有些幼稚,但其在奏本中表现出来的那股锐气却让人激赏。

朱由检收到冯玉成的奏本时,李邦华等尚未离京,于是他特地让王承恩跑了一趟都察院,找到李邦华后对冯玉成的作为提出了赞扬,希望这样的人才不要被埋没。

这句话的意思已经很直接了,既然不能被埋没,那肯定就得提拔呗。

李邦华把圣意写信告知了两千里之外的冯玉成,嘱他戒骄戒躁,一定不能于私德上被人抓住把柄,至于在公事上,大可以放开手脚大干一场。只要查到问题,不管涉及到谁,都要秉公处断,一切后果由他这位制宪担当。

冯玉成接到来信后兴奋不已,没想到自己热血上头鲁莽上本,居然得到了皇帝的首肯,虽然对他的很多建言并未有明确的答复,但至少对自己的行为十分地肯定。

此后的冯玉成如同打了鸡血一般,更加积极地投入到了办差中去了。

就在上个月的时候,便装出巡的冯玉成在宿迁县城的一家小酒馆独自啜饮时,偶尔听到临近的一张桌子上有人提到了漕粮二字,这让对漕运极度敏感的他顿时警惕起来。

坐在桌子上对饮的是两名一身短打的壮年汉子。通过两人之间的对话,以及裸露在外的服色来看,冯玉成断定这是两名驾船的漕丁,这肯定是船队从临清路过时停下歇息,这两名日常交好之人便来到了酒馆饮酒消遣一番,说话听上去似是靠近山东一带的口音。

“三哥,宿迁城北头李家胡同里那个芳姐儿家你可曾去过?听疤瘌头说,他上月跟船时也在宿迁停驻过,听说这个芳姐儿之后便打听着寻了过去。疤瘌头回来逢人便吹,说那芳姐儿模样俊俏,且身上的白肉滑不留手咧!嘿嘿!要不咱哥儿俩一会去瞅瞅?嘿嘿嘿嘿!”

一名长着一张马脸的汉子低声贱笑道。

“屁!莫听那疤瘌头胡扯,老子跟他一起撒过尿,就他那小玩意儿也好意思拿得出手?哈哈哈!指不定门还摸着就推说有事扯呼了!”

一名口中嚼着一块酱牛肉的粗壮汉子嗤笑道。

“噗嗤”一声,那名马脸汉子将口中的米酒喷了一地,人也笑的弯下了腰去,另外一张桌子上坐着的几名生意人打扮的客人纷纷皱着眉头看向二人,眼神里带着深深地鄙夷之色。

粗壮汉子毫不理会他人的异样,将口中食物咽下后,端起酒杯一仰头饮了下去,脸上的神情十分的惬意。

马脸汉子直起身子来,擦了擦眼角笑出来的泪水,提起酒壶给他重新斟满,然后又给自己的杯中倒上,晃了晃手中的酒壶后开口道:“三哥,这壶中酒约摸着只剩下一两上下,要不要再打一壶?今日兄弟俺请客,多谢你平时对俺的照看!”

“屁的照看!值当你请俺?俺赵老三爹娘早死,光棍一个,无牵无挂的,赚些银钱花干净了事!六子恁和俺不一样,恁家中还有一大家子人指着你吃饭呢!你的银钱有用场!这顿算俺的!别跟俺争抢!俺不喜人家和俺客套!”

那名粗壮汉子不耐烦的摆了摆拿着筷子的那只手,另一只手端起酒杯一气喝了下去。

“三哥,俺有时静下心来琢磨过,俺欠你的人情忒多,这辈子也还不完了!俺在这说句话,从今往后,只要三哥有啥吩咐,俺许六子就是豁出命也去做!”

那名马脸汉子许是酒意上涌的关系,说这番话时声音里带着的哭腔,冯玉成虽然并未正眼去瞧,但也能猜到,这名叫许六子的漕丁眼中或许带着泪。

这两人虽然言语举止十分的粗鲁无礼,但冯玉成听得出,这两人都是性情忠义之人,这个赵老三看来平时很是关照这许六子,言语中透着兄长对弟弟的那种关爱。

可两人对漕粮的话题却未再提起,这让冯玉成的心头不禁感到一阵焦躁。自己孤身一人未带护卫,若是赶回衙门中汉人过来,人家早就走了。运粮的漕船都是百十艘为一队,加上其他的各种商船,就算带人去了码头,漕船走不走不说,那么多船只你上哪找人?何况找到人又如何?你不能无故将人家抓起来屈打成招吧?

还没等他想到对策,赵老三压低声音的一句话将他的注意力重新吸引了过去。

“等下站到济宁州,夜里俺喊你,恁可莫要叫旁人知晓,这回事成了,约莫能分到三两银子咧!”

第一百八十二章 军心第五百九十九章 猜测皇帝心思的温体仁第七百八十六章 皇帝撑腰第五百四十八章 开海面临的阻碍第三百一十四章 悠闲第四百九十九章 斩将溃敌第七百六十一章 跨国婚姻第四百四十七章 攻守易势后的策略第四百六十三章 再来一次十三副?第六百三十章 你们锦衣卫都是乡下人吗?第六百七十四章 普及义务教育的难点第六百零一章 圣上,这事得找块挡箭牌第九十七章 佯攻第四百二十章 银票第五百二十一章 城门争夺战第三百零二章 趋利第一百六十章 请降第五百一十六章 热刀切牛油第三百一十三章 建设第七百七十六章 对外援助、强制迁移贫困人口第六百一十八章 谷贱伤农?不会的,那可是赚钱的机会。第三百四十五章 温体仁第二百一十二章 琐事第六百二十九章 对皇帝的人身攻击第八百四十四章 见闻第七百九十七章 直击老巢、签署不平等条约。第三百六十一章 新年第九十三章 城外第八百八十二章 大航海因为利益而开启第五百零三章 无人可用第七百一十章 懿安皇后的主意第一百九十九章 出路第八百一十章 给平户藩的大礼包第四百七十四章 孙白谷怒斥祖都督第二百四十六章 出关第一百三十三章 北上第八百一十二章 倒幕先锋第七百八十二章 盛世里也有挣扎存活之人第七百八十四章 皇权下乡才是根本第五百九十一章 锦衣卫也有崇拜的偶像第八百零一章 驱虎吞狼第六百九十七章 首辅的儿子就是不一样第四百四十一章 宫里的阴暗面第五十八章 溃败第八百六十三章 想收藏日本盔甲的太子第五百一十八章 蛊惑人心第五百四十三章 荷兰人的考量第二十六章 西安左卫2第七百二十三章 米涅枪第一次实战第三百二十一章 痛斥第六百三十八章 软的不吃就来硬的第八百二十九章 温体仁的心思第八百章 太子听政、安抚郑芝龙第三百一十五章 偶遇第一百三十九章 图谋第七百二十九章 大明公民身份证第五百一十八章 蛊惑人心第六十四章 边军第四百一十九章 伴读第四百五十三章 巷战第七百八十二章 盛世里也有挣扎存活之人第六百三十七章 卢象升抵达南京第三百九十七章 接战第三百五十九章 寺务第五百五十二章 布防漕运,建立海军第七百五十二章 吃肉与喝汤的道理第七十一章 京营1第五百四十八章 开海面临的阻碍第三百六十四章 升格第二百七十九章 后宫第九十五章 城内第二百七十一章 迎敌第三百六十二章 修改第八百四十八章 世间之奇女子第八百零二章 皇子的出路、朱媺娖的事业第二十三章 陛见第五百六十三章 农业不仅仅是种田第三百六十二章 红夷第四百零七章 冲锋第二百一十章 废除第三十六章 朝会第二百九十二章 郑芝凤第一百四十章 宋应星第六百六十二章 世家公子和海盗之间的关系第六百九十四章 又一种出口挣大钱的新产品第五百一十七章 准备总攻第三百六十八章 争议第七百六十四章 进军西域、 逆贼成擒第二百八十七章 钓鱼第六百四十五章 六百里加急第六百八十五章 穆丹乌拉、极有可能的大清内讧第四百零八章 弹雨第三百一十章 献策第六百九十五章 丰收了,可是粮食卖不上价了第三百三十三章 赏功第五百二十六章 老温家的变化第五百一十八章 蛊惑人心第九章 皇庄5第六百二十五章 嘉定伯府破财了第一百八十五章 分割
第一百八十二章 军心第五百九十九章 猜测皇帝心思的温体仁第七百八十六章 皇帝撑腰第五百四十八章 开海面临的阻碍第三百一十四章 悠闲第四百九十九章 斩将溃敌第七百六十一章 跨国婚姻第四百四十七章 攻守易势后的策略第四百六十三章 再来一次十三副?第六百三十章 你们锦衣卫都是乡下人吗?第六百七十四章 普及义务教育的难点第六百零一章 圣上,这事得找块挡箭牌第九十七章 佯攻第四百二十章 银票第五百二十一章 城门争夺战第三百零二章 趋利第一百六十章 请降第五百一十六章 热刀切牛油第三百一十三章 建设第七百七十六章 对外援助、强制迁移贫困人口第六百一十八章 谷贱伤农?不会的,那可是赚钱的机会。第三百四十五章 温体仁第二百一十二章 琐事第六百二十九章 对皇帝的人身攻击第八百四十四章 见闻第七百九十七章 直击老巢、签署不平等条约。第三百六十一章 新年第九十三章 城外第八百八十二章 大航海因为利益而开启第五百零三章 无人可用第七百一十章 懿安皇后的主意第一百九十九章 出路第八百一十章 给平户藩的大礼包第四百七十四章 孙白谷怒斥祖都督第二百四十六章 出关第一百三十三章 北上第八百一十二章 倒幕先锋第七百八十二章 盛世里也有挣扎存活之人第七百八十四章 皇权下乡才是根本第五百九十一章 锦衣卫也有崇拜的偶像第八百零一章 驱虎吞狼第六百九十七章 首辅的儿子就是不一样第四百四十一章 宫里的阴暗面第五十八章 溃败第八百六十三章 想收藏日本盔甲的太子第五百一十八章 蛊惑人心第五百四十三章 荷兰人的考量第二十六章 西安左卫2第七百二十三章 米涅枪第一次实战第三百二十一章 痛斥第六百三十八章 软的不吃就来硬的第八百二十九章 温体仁的心思第八百章 太子听政、安抚郑芝龙第三百一十五章 偶遇第一百三十九章 图谋第七百二十九章 大明公民身份证第五百一十八章 蛊惑人心第六十四章 边军第四百一十九章 伴读第四百五十三章 巷战第七百八十二章 盛世里也有挣扎存活之人第六百三十七章 卢象升抵达南京第三百九十七章 接战第三百五十九章 寺务第五百五十二章 布防漕运,建立海军第七百五十二章 吃肉与喝汤的道理第七十一章 京营1第五百四十八章 开海面临的阻碍第三百六十四章 升格第二百七十九章 后宫第九十五章 城内第二百七十一章 迎敌第三百六十二章 修改第八百四十八章 世间之奇女子第八百零二章 皇子的出路、朱媺娖的事业第二十三章 陛见第五百六十三章 农业不仅仅是种田第三百六十二章 红夷第四百零七章 冲锋第二百一十章 废除第三十六章 朝会第二百九十二章 郑芝凤第一百四十章 宋应星第六百六十二章 世家公子和海盗之间的关系第六百九十四章 又一种出口挣大钱的新产品第五百一十七章 准备总攻第三百六十八章 争议第七百六十四章 进军西域、 逆贼成擒第二百八十七章 钓鱼第六百四十五章 六百里加急第六百八十五章 穆丹乌拉、极有可能的大清内讧第四百零八章 弹雨第三百一十章 献策第六百九十五章 丰收了,可是粮食卖不上价了第三百三十三章 赏功第五百二十六章 老温家的变化第五百一十八章 蛊惑人心第九章 皇庄5第六百二十五章 嘉定伯府破财了第一百八十五章 分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