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零一章 圣上,这事得找块挡箭牌

来人正是脱去了日常所穿团林窄袖袍服、改为一身青衣小帽的王承恩,他这一换装,让温体仁一时之间差点没认出来。

“呵呵,王公公如何突然而至?莫非圣上有何旨意不成?来来来,屋里请坐!”

温体仁疾步出了房间步下台阶后冲着王承恩笑着拱手道,心里却在猜想:这天色已经快黑了,皇帝怎么打发王承恩过来了?难道有什么大事不成?

就算有急事,宫里派个小太监前来传旨便可,怎么也轮不到王承恩亲自跑一趟啊。再说,看王承恩的穿着打扮和面上神情,也不像有急事的样子啊,他身后怎么会有便装护卫?到底是怎么一回事?

两人平日里虽然时常见面,但正面交谈的机会却是少之又少,私底下也没有任何交集。

按照温体仁平时的做派,就算王承恩身份尊贵,作为大明首辅的他也不会主动降阶而迎,但人家现在可是来了自家府上,自己作为主人,再端着架子就说不过去了。

“呵呵,叨扰阁老了!阁老可否借一步说话?”

王承恩笑着拱手回礼后肃手向后示意了一下,温体仁心里一动,随后紧走几步上前低声问道:“王公公,到底出了何事?”

“阁老切勿声张,皇爷来了!已经去了餐厅等候阁老!”

王承恩收起笑容,四下打量了一下后小声回道。

“啊?快快快,快去迎接圣驾!”

王承恩的回话让温体仁顿时大吃一惊,他来不及转身叮嘱一声,立刻抬脚往前院赶去。王承恩紧随其后,数名便装护卫则是留在了主院,禁止温府其他人离开院子。

等温体仁急匆匆地赶到第三进侧院的餐厅前时,只见一身青色便装的朱由检正负手站在院中的一株盆景前,微微俯身观赏着盆中纵横交错的虬枝,小院的角落里分布着数名身材高大的护卫。

“臣温体仁参见圣上,不知圣上大驾光临,臣未曾远迎,还望圣上恕罪!”

温体仁紧走几步来到朱由检身后躬身施礼道。

“呵呵,温卿切勿多礼。朕今日也是一时兴起,忽然想到今日是温卿寿诞,故此特意前来串个门,也顺便来蹭个饭食,尝尝温卿家中菜式味道如何!”

朱由检闻声直腰转身笑着开口道。

“圣上日理万机之下,竟还能记着此等小事,老臣心下实是感激不尽!圣上快请进屋!”

温体仁强忍着内心的激荡之情,恭恭敬敬地肃手请道。

皇帝居然知道自己的生辰,并且能屈尊降贵莅临府中,单单这份心思便着实让人感动不已。

“温卿,今日昭仁殿所议宗藩之事即日起业已生效,朕从本心中以为,此举利国利民,施行之后,必会为大明各界所广泛欢迎。

但是,仅仅如此还是有所不够。朕今日来你府上,便是还有一件大事要与你相商。

此事事关重大,朕亦是思虑良久之后方才下定决心,但此事尚需外廷予以认可及支持才是最佳。

故而,朕特意前来征询一下温卿之建言,看看有无疏漏之处,若是照此实施,会有何等之后果,朝廷该如何应对,温卿尽可大胆直言,朕会据情而加以改动!”

朱由检白天议事完毕回到后宫,左思右想之后终于下定决心,趁着锦衣卫精锐全都集中在江南一带的有利时机,以强力推动士绅一体纳粮之策全面实施。

经过长时间的斟酌和思考之后,朱由检认定,这项策略推行下去的话,在朝堂上引发的反对声浪不会太大,最主要的反对声将会来自江南官场,以及天下数十万读书人。

但历史证明,只要皇帝的意志足够坚定,武力足够强大,所有的反对声最后都会被压制下去。

之所以朱由检认定朝堂上的反对声不大,这主要得益于现在内阁及部司重臣中,出身于江南世家的朝臣已经几乎绝迹,这些重臣的家底,朱由检心里也是一清二楚。

首辅温体仁虽然是浙江人,但他出身于小地主家庭,虽谈不上家境贫寒,但也绝对不是富贵子弟。

在他仕途发迹之后,因为种种原因,本就人才凋零的温氏一族也未见太大起色,温家在湖州的田地加起来也不过数千亩之多,在当地根本算不上豪门大户。

温家在京郊虽有田地,但也不过千亩之数。

卢象升更不用多说。卢家在宜兴是出了名地耕读世家,卢象升的祖父只是以七品知县致仕,其父也只是个生员身份,族中人口虽多,但卢家的田地只有不到一千亩,只比自耕农稍微强一点罢了。

孙传庭虽是官宦人家出身,但孙家在代州也没有侵占多少良田,孙家名下也只有数百亩的田地,孙家的资产也大多是经商所得,以孙传庭的性格来讲,对这件事也不会有多大的抵触。

陈奇瑜家族这几年倒是在他重新得势后占下了不少田地,但北地经过多年的天灾人祸之后,无数士绅大户被流贼连根拔起,再加上朝廷持续不断的将灾民向外地迁移,现在北地到处是荒芜的田地,只是少人耕种而已。

陈家所在的保德州虽然未经太大的人祸,但当地居民流落出去不在少数,陈家的田地虽多,但产粮根本不值一提,这种情况到时候再酌情予以考虑。

祖籍河南商丘的侯恂家的情况和陈奇瑜类似,受灾严重的河南大多数地区处于千里荒野的状况,数百万人口正在向湖北迁移,侯家的现状也不会好到哪里去。

其余的像李邦华、范景文以及各部司的堂官等人,大多数都算不上官绅大户出身,相信他们对此事也不会太过反对,就算有意见也要看皇帝脸色。

随着流贼建奴的相继覆灭,加上几年来种种举措施行后,不管是官吏还是黎民百姓都从中得到了巨大的实惠和好处,朱由检的声望也达到了巅峰状态,在制订各种政策时也基本上是一言九鼎,几乎无人再站出来进行反对,这种局面也为朱由检全面推行改革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朱由检心里清楚,推行士绅一体纳粮之所以会遭到众多反对,主因就是,这项改革触动了士绅阶层以及读书人的特权,让他们觉得,自己和那些贱民成为了一样的种群,这是他们不能接受的。

尽管朱由检的这次改革在一定程度上做出了让步,保留了国初时的一些制度,但两百年来已经被惯坏了的这群既得利益者们,仍然会表示无法接受。

不接受也得接受,坐享其成的好日子到头了,也该让这些人为这个国家付出一些了。

“圣上如此做的话,臣倒是无甚想法,但圣上若不想引发太大之风波,还是得找个出头之人才好,如此才能于其中进退自如!”

在酒菜上齐,津津有味的品尝过几道菜式,并且以茶代酒敬了温体仁一杯之后,朱由检把自己的策略和想法讲了出来,让他感到有些惊讶的是,温体仁并没有显露出太过震骇的神情,只是在略微愣怔之后陷入了思考当中。

在皱着眉头沉吟半晌之后,温体仁心中拿定了主意,他先是双手端起酒杯敬了朱由检一杯,在将杯中酒一饮而尽之后,温体仁把酒杯放在桌上缓缓开口道。

“哈哈!温卿真不愧当朝首辅!所见与朕略同矣!”

第五十八章 溃败第三百一十三章 建设第二百一十一章 回家第一百七十一章 奇兵第四十章 大战4第二百八十三章 溺毙第五百七十六章 整体规划和布局第三百九十九章 料敌第四百六十章 遣使议和第六百七十五章 师范才是教育发展的基础第八百七十七章 与日本的“江户条约”第二十五章 西安左卫1第一百二十四章 东厂第六百七十章 人类历史上第一次大规模解剖第八百零五章 来大明见世面的藩属国贵宾第三百七十一章 承乾宫第六百九十三章 你想打我?我想把你给揍了再说。第二百八十八章 布网第一百七十章 包抄第三百九十六章 战起第七百五十六章 新产品卖给欧洲人、抛砖引玉第八百五十章 变生肘腋第一百五十七章 身后事第五百一十九章 葡萄牙教官第七百二十三章 米涅枪第一次实战第五百五十一章 恢复大唐安西四镇第四百二十一章 钱庄银票的目的和作用第三百六十六章 情弊第五百九十三章 选准目标、准备动手第四百四十七章 攻守易势后的策略第九十章 平息第二百六十六章 定策第八百四十九章 全面推广的难题第七百四十二章 出访艰辛、 惊喜、睚眦必报第六百七十九章 瞧不上首辅之子的侯方域第三百六十八章 争议第一百七十七章 工坊第五百二十四章 清军溃败第二百零六章 内情第一百三十八章 杀俘第四百七十章 先轰击再射击第三百四十八章 司农寺第三百五十六章 女医第三百二十章 示威第八百零六章 以天下财养大明第二百一十三章 敲打第四十六章 投机第六百二十一章 朱媺娖的新玩具第五百七十四章 惩处和人事调整第八百三十九章 变通第七百七十七章 飞梭、大明第一项垄断产业第一百九十六章 战后第八百三十二章 吏治就是治吏第一百一十八章 迎敌第三百零四章 面孔第八百二十七章 世界新秩序的规划第十八章 容情第五十章 残暴第十七章 樊城第八百八十九章 扮猪吃虎第三百五十八章 圣意第二十九章 整顿第一百四十四章 新政第七百一十五章 西班牙人的算盘第五十九章 追击1第六百四十四章 逮人、抄家,还是锦衣卫更内行第七百七十七章 飞梭、大明第一项垄断产业第八百二十章 四海商行对大明发展的特殊贡献第六百八十一章 北京第一人民医院第六百八十六章 两个汉奸奴才教导新主子第四百九十八章 一身板甲的小曹将军第八十三章 讹诈第三十四章 送信第七百七十九章 老司机带带我第六百四十章七章 扫盲班、抢人才第一百一十三章 长芦第二百二十章 忧虑第四百三十六章 后路之忧第五十二章 攻城第二百四十六章 出关第二百六十八章 料敌第二百零九章 民生论第七百六十六章 西班牙军队登陆第七百一十章 懿安皇后的主意第七百三十二章 陈奇瑜的策略第二百六十三章 血战第四百八十八章 慌了手脚第二百九十章 宴会第一百八十七章 冲阵第四百四十二章 深谙人心的王德化第四百七十三章 难以应对的阳谋第八百四十一章 寻找合适的发展模式第一百七十一章 奇兵第五百六十三章 农业不仅仅是种田第二百六十章 备战第四百三十七章 阿济格的梦想第四百零九章 齐射第三百七十五章 求助第八百三十五章 为女儿婚事发愁的皇帝第五百三十七章 大手笔升擢、谈判开始
第五十八章 溃败第三百一十三章 建设第二百一十一章 回家第一百七十一章 奇兵第四十章 大战4第二百八十三章 溺毙第五百七十六章 整体规划和布局第三百九十九章 料敌第四百六十章 遣使议和第六百七十五章 师范才是教育发展的基础第八百七十七章 与日本的“江户条约”第二十五章 西安左卫1第一百二十四章 东厂第六百七十章 人类历史上第一次大规模解剖第八百零五章 来大明见世面的藩属国贵宾第三百七十一章 承乾宫第六百九十三章 你想打我?我想把你给揍了再说。第二百八十八章 布网第一百七十章 包抄第三百九十六章 战起第七百五十六章 新产品卖给欧洲人、抛砖引玉第八百五十章 变生肘腋第一百五十七章 身后事第五百一十九章 葡萄牙教官第七百二十三章 米涅枪第一次实战第五百五十一章 恢复大唐安西四镇第四百二十一章 钱庄银票的目的和作用第三百六十六章 情弊第五百九十三章 选准目标、准备动手第四百四十七章 攻守易势后的策略第九十章 平息第二百六十六章 定策第八百四十九章 全面推广的难题第七百四十二章 出访艰辛、 惊喜、睚眦必报第六百七十九章 瞧不上首辅之子的侯方域第三百六十八章 争议第一百七十七章 工坊第五百二十四章 清军溃败第二百零六章 内情第一百三十八章 杀俘第四百七十章 先轰击再射击第三百四十八章 司农寺第三百五十六章 女医第三百二十章 示威第八百零六章 以天下财养大明第二百一十三章 敲打第四十六章 投机第六百二十一章 朱媺娖的新玩具第五百七十四章 惩处和人事调整第八百三十九章 变通第七百七十七章 飞梭、大明第一项垄断产业第一百九十六章 战后第八百三十二章 吏治就是治吏第一百一十八章 迎敌第三百零四章 面孔第八百二十七章 世界新秩序的规划第十八章 容情第五十章 残暴第十七章 樊城第八百八十九章 扮猪吃虎第三百五十八章 圣意第二十九章 整顿第一百四十四章 新政第七百一十五章 西班牙人的算盘第五十九章 追击1第六百四十四章 逮人、抄家,还是锦衣卫更内行第七百七十七章 飞梭、大明第一项垄断产业第八百二十章 四海商行对大明发展的特殊贡献第六百八十一章 北京第一人民医院第六百八十六章 两个汉奸奴才教导新主子第四百九十八章 一身板甲的小曹将军第八十三章 讹诈第三十四章 送信第七百七十九章 老司机带带我第六百四十章七章 扫盲班、抢人才第一百一十三章 长芦第二百二十章 忧虑第四百三十六章 后路之忧第五十二章 攻城第二百四十六章 出关第二百六十八章 料敌第二百零九章 民生论第七百六十六章 西班牙军队登陆第七百一十章 懿安皇后的主意第七百三十二章 陈奇瑜的策略第二百六十三章 血战第四百八十八章 慌了手脚第二百九十章 宴会第一百八十七章 冲阵第四百四十二章 深谙人心的王德化第四百七十三章 难以应对的阳谋第八百四十一章 寻找合适的发展模式第一百七十一章 奇兵第五百六十三章 农业不仅仅是种田第二百六十章 备战第四百三十七章 阿济格的梦想第四百零九章 齐射第三百七十五章 求助第八百三十五章 为女儿婚事发愁的皇帝第五百三十七章 大手笔升擢、谈判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