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四章 送信

刘辅国宅院内,杨明盛牵着五岁的女儿雪柳举步往外走去,刘辅国安排的两名家丁将其拦住,说道:“先生,大人吩咐了,近期先生不能外出!”

杨明盛大怒,冷冷的看着二人,开口道:“某是读书人,尔等何等身份?敢阻拦与我!某这是带小女前去隆福客栈,小女甚是想念她的李伯父,某要前去拜望李兄,你们要是不放心,跟着某一同前去即可!”

这个时代读书人在普通百姓眼里就是文曲星下凡,神一般的存在,两个家丁见杨明盛发怒,心下也是忐忑,自是不敢继续阻拦。当下杨明盛牵着雪柳在前,两名家丁紧跟其后,出了院门往隆福客栈而来。

到了客栈后,杨明盛父女进了大堂,客栈里没有客人,只有李掌柜坐在柜台里,单手撑着下颌在那里打瞌睡。

杨明盛见此情景微微一笑,粉妆玉砌般的雪柳欢快的跑进柜台,踩着凳子爬上柜台,一把揪住李掌柜的胡须,大声喊道:“有贼啊!”喊罢,咯咯笑了起来。

李掌柜睡梦中突然感到下颌剧痛,又听道有人喊有贼,顿时惊慌中醒来,手忙脚乱中四处打量,口中叫道:“贼在哪呢?在哪呢?狗蛋,快点出来抓贼啊!”

店伙计狗蛋闻声操起一根擀面杖从后厨跑了出来,看到杨明盛和笑嘻嘻的雪柳,顿时明白过来,急忙上前对着杨明盛行礼。

李掌柜已经回过神来,摸摸胡子,好在雪柳力气小,没给他扯下几根来,他一脸苦笑的冲杨明盛开口道:“杨贤弟,你该管管柳柳了,才这么小就如此顽皮,大了还不得上房揭瓦啊?”

杨明盛笑着开口道:“李兄,还不是你给惯得!当初在你这住的那段时日,你待雪柳比我这亲爹还亲,简直恨不得天上的星星也要摘给她!她几乎天天往这跑,整天李伯伯挂在嘴上,我这做父亲的都嫉恨你来了,哈哈哈!”

李掌柜已四旬有余,在他眼里,雪柳乖巧聪明,就如同自己的孙女一般,平日里对雪柳疼爱有加,这种隔代亲的感觉自是杨明盛体会不到的。

当下招呼杨明盛坐下,看到刘府的两名家丁,李掌柜的心中诧异,随即也是热情的安排两人在另一张桌子坐下,然后狗蛋去厨房弄几个小菜招待杨明盛和那两个家丁。

二人坐下后,雪柳跑去厨房看狗蛋做菜。李掌柜看了杨明盛一眼后,眼神朝后瞥了一下,杨明盛摇头示意,李掌柜遂找个话题与杨明盛攀谈起来。

不一会,几个小菜和一壶烧酒,二人谈笑饮酒,两名家丁要了两碗面皮,大口吃了起来,柳柳则是和狗蛋躲在厨房偷吃羊肉。

一壶酒很快见底,大半被杨明盛喝了,他微黑的脸上已呈黑红色,酒意已有了六七分,大叫着让李掌柜再来一壶,李掌柜知他不是贪杯之人,今日之举定有他意,于是又给他打来一壶,杨明盛畅饮之后,一会儿高歌,一会吟诗做赋,酒意满满,两名家丁对视一眼,苦笑着看着眼前一幕。

第二壶酒还剩一半时,杨明盛酒劲上头,身子一侧,低头狂吐起来,酒味掺杂着还未消化的食物腥臭味顿时飘满整个大堂,两名家丁掩鼻皱眉,恶心不已。李掌柜不顾脏臭,扶起杨明盛往后院客房走去,边走边大声吩咐狗蛋打热水送到后院,两名家丁起身紧紧跟着。

李掌柜扶着已经站不住的杨明盛迈出大堂后门,后面的家丁还未跟出来的瞬间,杨明盛突然睁开眼睛,眼神清亮,哪有喝醉的样子,他迅速从怀里掏出一封书信,塞入李掌柜的怀中,小声迅疾的说道:“这封信想办法交到巡抚孙大人处,就说关乎到孙大人的剿贼大计,万万不可让人知晓,这关系到我们父女的性命!”

这时两名家丁已经跟出了大堂,李掌柜一愣,并未多言,扶着又成醉态的杨明盛来到客房,把他扶到床上,脱下他的鞋子和外衫,杨明盛翻身冲里酣睡起来,两名家丁一人在内一人在外守着他。

李掌柜回到大堂,狗蛋已经把杨明盛的呕吐物清理干净,柳柳嫌屋里气味难闻,跑到街上玩耍去了,李掌柜来到后厨,回头看看无人,将正在烧水的狗蛋叫了过来,开口道:“狗蛋,你去过西安没有?”

狗蛋摸了摸头道:“俺从小到大,连咸阳县城都没去过,甭说西安了,掌柜的,你问这作甚?”

李掌柜眉头紧皱,当他看到杨明盛来客栈时身后跟着的家丁,便知有异。因为杨明盛经常过来找他叙谈,李掌柜可谓是杨明盛在左卫唯一能说得上话的人,杨明盛对他的感觉如同父兄一般,李掌柜自是能感受的到。今天杨明盛的表现与往日大相径庭,加上交给他信时所言,李掌柜自是知道了事情的严重性,他怕自己亲自去西安,柳柳没人照看,便想让狗蛋跑一趟,没成想狗蛋没出过远门,路肯定认不得,看来只有自己亲自走一趟了。

于是他吩咐狗蛋,自己要出去一趟,外人来问时,就说自己去咸阳采买客栈日常用物,其他不要多说,再三叮嘱后,李掌柜套上马车往西安而去。

一个多时辰后,李掌柜赶着马车来到西安城外,在城外将马车寄存在一家酒店后,李掌柜进了城门,边走边打听巡抚衙门所在,半个时辰后便来到了抚衙的广场前。

宽阔的广场路人很少,威严的衙门外两边各站着八名护卫,手抚腰间刀柄,目不斜视。李掌柜见此情景,不禁心中畏惧起来,他只不过是一个客栈的掌柜,虽比普通百姓见多识广,但内里却有着根深蒂固的畏官思维,一个县里的捕头衙役之类的就让他望而生畏,更别提巡抚这样的封疆大吏了。

他来来回回的走动着,想近前又不敢,不上前吧又怕耽误杨明盛交托的大事,内心无比纠结。值守的护卫早就注意到他了,见他一直在衙门前转悠,一名护卫走了过来,大声喝道:“巡抚衙门重地,无关人等速速离开!”

李掌柜吓的脸都白了,他转身紧走几步便要离开,但想到杨明盛那满是期待的目光,他咬了咬牙,心一横,转过身来对着那名护卫弯腰拱手行礼,开口道:“这位将军,草民受人所托,有要紧之事求见巡抚大老爷,还请这位将军进去跟巡抚大老爷说一声!”,说着,从怀里掏出一角碎银,满脸讨好的递了过去。

那名护卫看了看他手中的碎银,头一歪,目光向上斜视,傲然道:“你一个百姓能有啥要紧事?孙大人可不是谁都能见到的,快走快走,再不走把你捉进去吃板子!”

李掌柜见他如此,只得把杨明盛交代的话说了出来:“草民给巡抚大老爷带了一封信来,写信人说是剿贼的大事,具体如何我也不知,要不草民把信给您,您转交给巡抚大老爷也好!”,说着,把信从怀里掏出,递于那名护卫。

护卫一听剿贼大事,顿时一惊,看到信封后便知事关重大,因为就连他这样京师出来的都不认字,更别提普通百姓了。能写信的当然是文人,文人的事对他们来讲都是大事,是他们这群睁眼瞎不配知道的。他接过信后转身就往抚衙跑去,跑出几步后停住,转过身来冲着李掌柜喝道:“你在这站着不要动,大人如果要当面问话,你还得进去回话!站着别动!”

这名护卫小跑着进了抚衙,其余值守的护卫分出两人来到近前,看着李掌柜。

孙传庭正在公房内书案后给洪承畴写信。毕竟五省总督算是他的顶头上司,虽然无权剥夺他的官职,但如果他这巡抚得罪了总督,人家上一本奏折参他一下,朝廷当然会偏向官职更高的。

孙传庭在心中除了表达了对总督大人敬仰之意外,也提到自己初来乍到,脚跟未稳,暂时还不能给与洪承畴更多的帮助,但最多一年甚至更短时间,他就会从武力到粮饷,给洪承畴提供更大的助力,到时二人合力,定会将陕西境内流贼一剿而空。信函写罢,正待交于书办封存后送往正在陕北一带的洪承畴,值守的护卫匆匆而入,单膝行礼后禀道:“报!署衙外有人送来书信,说是关于剿贼之事,书信在此,请大人阅示!”

孙传庭听到剿贼大事,不由重视起来,让护卫将信呈上,他打开信封观看起来。信里杨明盛把刘辅国问计以及他献计一事详细叙述一番,并建议孙传庭将计就计,趁机把三卫高官一网成擒,这些人积累的家产,足可供他建军剿贼使用。

信里还解释了他之所以反水东翁,皆因爱妻命丧流贼之手,他知道只有朝廷官军才能剿灭流贼,替他报杀妻之仇。

他知道巡抚初到陕西,苦无粮饷招兵,能下决心拿卫所开刀的,肯定是雄才伟略,不惧谗言的大才,这让他看到了希望。卫所诸人巧取豪夺,侵吞的都是朝廷的公产,这次只不过是朝廷拿回去而已。他建议巡抚大人快刀斩乱麻,除此隐患,以此为契机,给陕西百姓以生存的希望。

孙传庭看罢书信,沉思一会后,问道:“送信之人可曾回转?如果还在,叫他前来问话!”

那名护卫回道:“禀大人,送信的人还在,因怕大人问话,卑职已命人看住他,卑职这就出去让他进来!”

孙传庭点头后,护卫转身而出,不一会,战战兢兢地李掌柜被带了进来,护卫喝道:“跪下,巡抚大人有话问你!”

李掌柜进了大堂,被威严的气氛所震慑,头低的都快触到地上,两腿发软,浑身冒汗,闻言急忙跪倒在地,磕头不止。

孙传庭和颜悦色的开口道:“你是哪里人氏?写信之人与你是何关系?你把此事来龙去脉详细说与本官知晓,起身回话吧!”

李掌柜腿软的站不起来了,两名护卫上前将他架起扶着,他嗫喏半天,方才颤抖着开口道:“启禀大老爷,小人是西安左卫人氏,平日里经营着一间客栈,写信之人曾被小的收留过”

说到左卫开客栈的,孙传庭凝目仔细打量一番,恍然大笑起来:“哈哈哈,原来是你!本官与你曾有一面之缘,怪不得听你声音有点耳熟,来呀,给他看座!”

李掌柜的本来也觉得孙传庭的声音似曾听到过,闻言壮着胆子看了一眼孙传庭后,惊喜的叫道:“原来是客官你呀,另一位客官呢?”

孙传庭大笑着道:“他另有要事,真是人生何处不相逢啊,哈哈,没成想今日得见故人!来来来,坐下回话!”

李掌柜见是曾经打过交道,并且自己曾好言提醒的客人,心情顿时放松下来,他并未在护卫搬来的椅子上就坐,而是擦了擦额头上的汗水,开口道:“大人面前哪有小人的座位,大人有话尽管问来,小的知无不言,刚才可把小人吓坏了!不瞒大人说,那日在客栈见到大人时,小人便看出大人不凡,所以才好言提醒,没想到大人居然是这么大的官,小人真是三生有幸啊!”

孙传庭见他不愿入座也不勉强,笑着开口道:“李掌柜,写信之人到底是何人?你如何认识他的?”

李掌柜静下心神,遂把如何收留杨明盛父女,其为何去刘辅国家做师爷,今日杨明盛如何装醉托他送信等等详细叙说一遍。

孙传庭听罢,对杨明盛的印象非常良好,是个可用之才,他温声对李掌柜说道:“你既然以采买为名前来送信,那本官就不留你了。记住,此行任何人不得与知,本官着人替你采买一些客栈所需,装车后你立刻赶回卫所,现在时日尚早,你回去后也不会引人注意,以后若是有缘,你我还会见面!”

孙传庭吩咐护卫带李掌柜自后门出去,打发人采买物品送到城外他积存马车之处,就说是商行的人送过来的,李掌柜告辞而去,孙传庭自是等庄元洲等人商议对策不提。

李掌柜的回到卫所已是申时左右,他将马车赶到后院,招呼狗蛋将货物卸下,趁机低声询问他走后有何人来过,狗蛋小声说没人前来,杨明盛酒醒之后已经带着柳柳回了刘家,中间没有什么变故。李掌柜这才放心,紧张了大半天,又跑了一趟西安,身心俱疲,这一放松下来,顿时一股倦意涌来,吩咐狗蛋卸完货物就把客栈大门关上,他径自回内院歇息去了。

杨明盛带着柳柳回到刘府自家的小院,两名家丁留一人看守,一人径自去向刘辅国禀报,刘辅国闻听杨明盛带着女儿去了隆福客栈,并且饮酒大醉,酣睡了一下午后,也并没在意,只是吩咐严加看管,不准杨明盛与生人接触,家丁领命而去。

第二百章 客户第八十五章 请托第二百六十五章 变化第五百五十章 改制以及新的战略第四百三十二章 措手不及第一百五十五章 蛇尾第三百六十一章 雏形第三百二十五章 探底第八十八章 兵乱第二百八十八章 布网第二百九十一章 细节第四百一十三章 功成第四百五十一章 从流贼到王师第二百五十一章 问计第七百二十九章 大明公民身份证第一百一十章 盐商第一百七十八章 移镇第七百四十一章 搜罗人才、返航第六百零一章 圣上,这事得找块挡箭牌第三章 改变战略第六百零四章 孔家与反贼有过勾连?第六百五十一章 关键技术绝对不能外泄第五百零七章 秋后算账第二百九十四章 外夷第四百三十八章 危急关头第三百七十五章 求助第七百六十七章 甲申天变之日、同样的方式、不同的人第三百二十七章 阳谋第七百七十一章 前世故人来第五百七十八章 舍不得第一百六十九章 怀柔第七百四十八章 信息传播带来的改变第八百三十三章 取消宵禁、扩大内需第九十七章 佯攻第二百七十二章 冲锋第八百八十四章 孙克敌的执政之路第四百二十一章 钱庄银票的目的和作用第五百三十二章 来到大明就得守规矩!第一百三十五章 剿抚第六百八十四章 军医制、西北边镇现状第五百八十二章 蛊惑和算计第七百九十三章 对交趾的蚕食政策第八百二十一章 民生工程第八十四章 决心第六百零六章 强硬的福王第六百八十一章 北京第一人民医院第三百五十八章 圣意第一百三十九章 图谋第二百九十五章 目的第六百五十四章 以大义为名,目的还是利益第六百二十二章 女大不由娘第六百二十章 父女反目第六百二十章 父女反目第四百七十七章 国运第八百八十六章 长远规划第二百七十九章 后宫第五百三十四章 我皇明万胜!第八十八章 兵乱第一百八十四章 战前第三百五十九章 寺务第一百二十四章 东厂第八百六十三章 想收藏日本盔甲的太子第四百八十八章 慌了手脚第三百四十六章 举荐第七百九十五章 海战史上的奇迹第五百一十八章 蛊惑人心第三百一十七章 抢功第七百五十九章 财富再分配要向弱小者倾斜第五百四十三章 荷兰人的考量第四百五十九章 诛心之言第三十七章 大战1第七百七十八章 荷兰人想找大明做帮手第二百五十六章 战前第一百八十四章 战前第一百八十五章 分割第一百四十一章 番薯第四百二十五章 战幕拉开第一百五十三章 危机第八百四十章 税赋分家、皇帝大气魄第二百六十二章 近战第八百零五章 来大明见世面的藩属国贵宾第六百七十二章 扩大支柱产业规模第七百一十八章 屠杀事件的真正凶手第八百七十四章 用你的金子买你的人才第二百零八章 惩处第七百四十八章 信息传播带来的改变第三百九十三章 锦州第一百九十六章 战后第八百六十章 以文制武还是文武并重?第六百六十七章 四海酒业推出的新酒第五百三十八章 强硬第八百九十章 获利丰厚的农户们第八百七十三章 城镇化是安居乐业的基础第一百一十八章 迎敌第四百三十章 白甲与白杆第二十七章 初战第三百三十一章 会商第八百三十一章 改变源自于皇帝鹰犬遍布天下
第二百章 客户第八十五章 请托第二百六十五章 变化第五百五十章 改制以及新的战略第四百三十二章 措手不及第一百五十五章 蛇尾第三百六十一章 雏形第三百二十五章 探底第八十八章 兵乱第二百八十八章 布网第二百九十一章 细节第四百一十三章 功成第四百五十一章 从流贼到王师第二百五十一章 问计第七百二十九章 大明公民身份证第一百一十章 盐商第一百七十八章 移镇第七百四十一章 搜罗人才、返航第六百零一章 圣上,这事得找块挡箭牌第三章 改变战略第六百零四章 孔家与反贼有过勾连?第六百五十一章 关键技术绝对不能外泄第五百零七章 秋后算账第二百九十四章 外夷第四百三十八章 危急关头第三百七十五章 求助第七百六十七章 甲申天变之日、同样的方式、不同的人第三百二十七章 阳谋第七百七十一章 前世故人来第五百七十八章 舍不得第一百六十九章 怀柔第七百四十八章 信息传播带来的改变第八百三十三章 取消宵禁、扩大内需第九十七章 佯攻第二百七十二章 冲锋第八百八十四章 孙克敌的执政之路第四百二十一章 钱庄银票的目的和作用第五百三十二章 来到大明就得守规矩!第一百三十五章 剿抚第六百八十四章 军医制、西北边镇现状第五百八十二章 蛊惑和算计第七百九十三章 对交趾的蚕食政策第八百二十一章 民生工程第八十四章 决心第六百零六章 强硬的福王第六百八十一章 北京第一人民医院第三百五十八章 圣意第一百三十九章 图谋第二百九十五章 目的第六百五十四章 以大义为名,目的还是利益第六百二十二章 女大不由娘第六百二十章 父女反目第六百二十章 父女反目第四百七十七章 国运第八百八十六章 长远规划第二百七十九章 后宫第五百三十四章 我皇明万胜!第八十八章 兵乱第一百八十四章 战前第三百五十九章 寺务第一百二十四章 东厂第八百六十三章 想收藏日本盔甲的太子第四百八十八章 慌了手脚第三百四十六章 举荐第七百九十五章 海战史上的奇迹第五百一十八章 蛊惑人心第三百一十七章 抢功第七百五十九章 财富再分配要向弱小者倾斜第五百四十三章 荷兰人的考量第四百五十九章 诛心之言第三十七章 大战1第七百七十八章 荷兰人想找大明做帮手第二百五十六章 战前第一百八十四章 战前第一百八十五章 分割第一百四十一章 番薯第四百二十五章 战幕拉开第一百五十三章 危机第八百四十章 税赋分家、皇帝大气魄第二百六十二章 近战第八百零五章 来大明见世面的藩属国贵宾第六百七十二章 扩大支柱产业规模第七百一十八章 屠杀事件的真正凶手第八百七十四章 用你的金子买你的人才第二百零八章 惩处第七百四十八章 信息传播带来的改变第三百九十三章 锦州第一百九十六章 战后第八百六十章 以文制武还是文武并重?第六百六十七章 四海酒业推出的新酒第五百三十八章 强硬第八百九十章 获利丰厚的农户们第八百七十三章 城镇化是安居乐业的基础第一百一十八章 迎敌第四百三十章 白甲与白杆第二十七章 初战第三百三十一章 会商第八百三十一章 改变源自于皇帝鹰犬遍布天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