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五十四章 以大义为名,目的还是利益

提到货币,就绕不开大明现有世面上流通量最大的铜钱。

现在南亚地区大大小小的国家,如暹罗、交趾、锡兰、真腊、爪哇、旧港,甚至包括东亚的日本、朝鲜,它们在本地区正常的生活和交易中,不可避免的会遇到必须有足够信用的货币,以便能让国民之间能够顺利地进行商业往来,并且也能够从其他国家和地区进口大量的物资和商品。

而如果是他们自己铸币,那首先便需要掌控铜矿,以获得稳定的货币资源,但是从铜矿的勘探、挖掘、选矿石一直到建起高炉熔炼后,再搀上其他的金属铸造出像模像样的货币,这些高端技术对于这些贫穷落后的效果来说,无异于是天方夜谭。

那该怎么办才好呢?

总不能永远停留在以物易物的社会发展的初级阶段吧?

大明那些精美的瓷器、顺滑无比的绸缎、吃到嘴里顿感如同上了天堂般的蔗糖、生病时喝上几碗就能好的汤药,这些好东西是多么的诱人,可也是必须用金银和铜钱来换取的。

简单来讲,就是除了大明之外,周边这些国家统统都缺少一种能够通用的货币,这种货币必须是周边很多国家都认同的、具有良好信誉的货币。

打铁还要自身硬,炼钢更需火力强。

没有金刚钻,别揽瓷器活。

这些小国自己没办法铸币,如何解决货币问题呢?

想来想去,既然大家都缺,并且自己也不会造,那干脆从信用好的国家直接进口货币得了。

那从什么地方进口这种通用货币呢?

当然是从最为强大的、有足够武力以及国家实力支撑地、最为富强的大明进口了!

于是乎,在心有灵犀之后,这些东南亚国家开始自发地把大明铜钱当成了最主要的官方货币,大明制造的铜钱就如同后世那种世界通用的绿油油地纸币一样,在东南亚各国流行开来。

大明不光是各方面实力都碾压这些国家,而且大明官方铸造的铜钱质量也是没得说。

除了图案精美、经久耐用外,大明铜钱中掺杂的锡、铁、铅等廉价金属很少,流通若干年后,绝大部分仍然是黄橙橙地模样,让人看上去就非常放心。

而且大明已经强盛了两百多年,先后灭国无算,虽然中间偶有失手,但很快便会满血复活,这种强大的势力正是货币信用最值得信赖的保障。

不过,大明铜钱的信用在最近几十年中有一丝下降的趋势,原因并不是出在大明自身上,而是因为仿冒。

大明周边一些相对来说比较强大的国家,比如日本和交趾国,他们在技术和铜料资源有保障的前提下,在进口了大量大明铜钱后,在官方默认的情况下大批仿铸明朝的铜钱,在方便本国使用的同时,也用来采购其他国家和地区的商品。

这些仿制的铜钱在质量上比大明自产的要差上不少,主要就是铸造时掺杂的其他金属成分太多造成的。

这个问题现在已经被锦衣卫收集到后传进宫中,朱由检也正在考虑解决这个问题的办法。

对于大明铜钱在各国如此受欢迎,朱由检当然是高兴还来不及,能用这些矿石换取大明急需的各种物资,这种好事上哪去找。

不过,铜钱从选矿到铸造,这中间还是要花费大量成本的,要是能够将后世的纸币推广开来,那可真是发大财了。

但是目前来看,这只是个美好幻想,或者说是一个长远目标,贵金属货币在相当长一段时间内,还是会占据商品流通环节主流的。

而且还有最为重要的一点:大明自身是贫铜国家,铜矿资源并不丰富,现在国内的铜主要出自于池州府铜陵县,由于开采技术的落后,每年出产的铜矿石也不是很多。

鉴于大明境内铜矿石的稀缺,朱由检在去年便下旨从海外大量进口铜矿石,用以弥补市面上铜钱日渐减少这一不利局面。

但是,进口矿石就意味着要拿银子或者其他商品来交换,这中间的成本不能不考虑。

要是不用买,直接雇佣工人开矿就好了。

据朱由检所知,世界上的铜矿石资源最丰富的是南美洲的智利和秘鲁,还有就是澳洲。

由于大明目前还没有大规模远航南美的船队,而荒芜的澳洲还处于未开发的地步,所以这几个最优选项只能暂时舍弃,等过几年大明进一步强大后,派人占领澳洲便会被提上议事日程。

除了以上几个铜矿资源丰富的国家和地区外,处在可以及时获取铜矿资源的地方就是吕宋了。

吕宋的铜矿资源主要分布在吕宋岛西部、棉兰老岛东部以及班乃岛东部、内格罗斯岛西部、宿务岛中部和保和岛北部等地,资源丰富不说,铜矿石的品级比铜陵县的更好,出铜率也更高。

这种情况从设在天津卫码头附近将作局的冶炼所就能知道。

现在郑家以及依附于郑氏的十几艘商船,每年都会来往于吕宋和天津码头之间,不断地把从吕宋采购的铜矿石运到大明,经过一定的程序后再变成世面上的铜钱。

但是从崇祯十一年下半年后,十几艘商船已经有一多半停止这项商业活动。

原因就是,驻马尼拉的西班牙总督发出指令,禁止将铜矿石卖给大明商人,违反命令的将会被处以极刑并剥夺个人财产。

看来西班牙人对大明的仇视是根深蒂固的,在万历年间屠杀两万多马尼拉华人之后,依然我行我素。

朱由检知道,如果历史按照原来的轨迹继续运行的话,崇祯十二年,也就是明年,西历公园一六三九年,西班牙人会在马尼拉进行第二次屠杀华人事件。

朱由检在等。

等这个时间到来。

也在等尼德兰人能够送来西班牙在马尼拉驻军的布防图。

在等驻登州的刘国能部拿到布防图后展开相对应的攻防演练。

等到这一切准备就绪后,马尼拉屠华事件的消息也会传到大明。

那时便是派遣官军攻灭驻马尼拉西班牙人的时候。

一是为报仇。

二是为了铜矿石。

三是为了兑现当初对尼德兰人的承诺:明军占领马尼拉,然后划一块地方给尼德兰人使用,尼德兰人从台湾全部撤出。

穿越过来四年了,不知不觉间,朱由检的心肠正在变硬,远不复初来乍到时柔软的样子。

明知道众多华人会在明年无辜殒命,但他却不会提前示警,或者是现在就派兵前往马尼拉。

现在必须等所有条件都具备才行。

甭管大明上下如何不待见那些下南洋的大明人,这至少是个名正言顺的出兵理由。

到时候他会想办法说服那些重臣同意出兵。

以大义为幌子,夺取更多的利益,然后,大家分钱。

铜矿石就是最大的利益。

第五百七十一章 朱由检的底线第八百五十九章 大兵压境下,没忘了分化郑家第五十九章 追击1第二百一十五章 强抢第四百七十八章 你有我也有第七百七十三章 公公,请您上路吧!第一百四十章 宋应星第六百六十四章 方以智还是太过年轻了第六百三十二章 锦衣卫弹得琵琶不是你认知中的琵琶第五百七十二章 天家耳聋眼瞎第五百六十二章 巨大而复杂的移民工程第三百六十四章 敌至第一百一十八章 迎敌第四百三十七章 阿济格的梦想第三百一十七章 抢功第六百六十六章 一座县衙的日常第六百四十四章 逮人、抄家,还是锦衣卫更内行第八百四十二章 新概念、新思路第八十二章 骄横第七百三十八章 驻军是为了保护你们的安全第七百七十一章 前世故人来第三百二十章 示威第三百零二章 趋利第六百八十五章 穆丹乌拉、极有可能的大清内讧第四百零四章 杀意第六百三十五章 吓破胆子的士绅们第二百五十三章 惧敌第一百三十一章 白杆兵第二百二十四章 阁臣第七百一十九章 登陆第八百二十四章 新一代海上霸主第十章 初见文臣第三十三章 安排第七百六十六章 西班牙军队登陆第六百四十一章 突袭官驿第四百七十四章 孙白谷怒斥祖都督第二百九十章 宴会第六百二十章 父女反目第四百一十八章 就学第五百六十九章 五年之仇、太子有事地四百五十五章 心有不甘的皇太极第七百九十五章 海战史上的奇迹第四百六十一章 杨嗣昌的担忧第二百零三章 应对第八百二十一章 民生工程第八百一十二章 倒幕先锋第五百二十六章 老温家的变化第五百八十八章 豪门讲究的是与众不同第八十四章 决心第五百八十一章 以权势保富贵第二百五十二章 情弊第六百五十九章 衙门年假、年终奖第四百四十五章 朱由检的计划第三百六十七章 重火枪第一百八十二章 军心第六百章 富家小姐嫁给了穷书生第七百六十五章 战前闲话第三十七章 大战1第三十章 预谋第一百四十五章 养济第三百七十三章 争抢第二百七十二章 冲锋第一百零一章 登城第四百七十九章 明军的秘密武器第五百一十一章 各有算计第四百六十章 遣使议和第八百四十一章 寻找合适的发展模式第三百四十章 酒后第二百二十二章 封驳第七百一十章 懿安皇后的主意第六百九十九章 兴建水库、酒坊不能太多第八百八十一章 提前着手、有备无患第四百三十一章 白杆悍卒 白甲凶猛第七百二十九章 大明公民身份证第六百五十八章 摧毁江南利益集团核心第七百五十八章 大明银币、朝臣建议扩大藩属数量第六百六十章 得有个好身体,带家里人去撸串第一百六十九章 怀柔第八百三十四章 繁华的夜市、公主想打造小社会第六百七十七章 高炉炼钢工艺的改进第七百九十六章 去抄英国人的小金库第五百三十九章 朕有一策第一百一十八章 迎敌第三百七十四章 殴打第六百一十九章 修路带动市场繁荣第三百三十二章 内政第八百二十二章 基建狂魔、满八旗集体改姓第二百一十一章 回家第三百二十章 示威第七百九十二章 大明军事观察团第一百七十八章 移镇第三百一十四章 悠闲第四百三十八章 危急关头第五百二十八章 内阁中的实用型人才第四百九十五章 丰收在望第八百三十四章 繁华的夜市、公主想打造小社会第七百一十章 懿安皇后的主意第四十三章 看望第二百八十三章 溺毙
第五百七十一章 朱由检的底线第八百五十九章 大兵压境下,没忘了分化郑家第五十九章 追击1第二百一十五章 强抢第四百七十八章 你有我也有第七百七十三章 公公,请您上路吧!第一百四十章 宋应星第六百六十四章 方以智还是太过年轻了第六百三十二章 锦衣卫弹得琵琶不是你认知中的琵琶第五百七十二章 天家耳聋眼瞎第五百六十二章 巨大而复杂的移民工程第三百六十四章 敌至第一百一十八章 迎敌第四百三十七章 阿济格的梦想第三百一十七章 抢功第六百六十六章 一座县衙的日常第六百四十四章 逮人、抄家,还是锦衣卫更内行第八百四十二章 新概念、新思路第八十二章 骄横第七百三十八章 驻军是为了保护你们的安全第七百七十一章 前世故人来第三百二十章 示威第三百零二章 趋利第六百八十五章 穆丹乌拉、极有可能的大清内讧第四百零四章 杀意第六百三十五章 吓破胆子的士绅们第二百五十三章 惧敌第一百三十一章 白杆兵第二百二十四章 阁臣第七百一十九章 登陆第八百二十四章 新一代海上霸主第十章 初见文臣第三十三章 安排第七百六十六章 西班牙军队登陆第六百四十一章 突袭官驿第四百七十四章 孙白谷怒斥祖都督第二百九十章 宴会第六百二十章 父女反目第四百一十八章 就学第五百六十九章 五年之仇、太子有事地四百五十五章 心有不甘的皇太极第七百九十五章 海战史上的奇迹第四百六十一章 杨嗣昌的担忧第二百零三章 应对第八百二十一章 民生工程第八百一十二章 倒幕先锋第五百二十六章 老温家的变化第五百八十八章 豪门讲究的是与众不同第八十四章 决心第五百八十一章 以权势保富贵第二百五十二章 情弊第六百五十九章 衙门年假、年终奖第四百四十五章 朱由检的计划第三百六十七章 重火枪第一百八十二章 军心第六百章 富家小姐嫁给了穷书生第七百六十五章 战前闲话第三十七章 大战1第三十章 预谋第一百四十五章 养济第三百七十三章 争抢第二百七十二章 冲锋第一百零一章 登城第四百七十九章 明军的秘密武器第五百一十一章 各有算计第四百六十章 遣使议和第八百四十一章 寻找合适的发展模式第三百四十章 酒后第二百二十二章 封驳第七百一十章 懿安皇后的主意第六百九十九章 兴建水库、酒坊不能太多第八百八十一章 提前着手、有备无患第四百三十一章 白杆悍卒 白甲凶猛第七百二十九章 大明公民身份证第六百五十八章 摧毁江南利益集团核心第七百五十八章 大明银币、朝臣建议扩大藩属数量第六百六十章 得有个好身体,带家里人去撸串第一百六十九章 怀柔第八百三十四章 繁华的夜市、公主想打造小社会第六百七十七章 高炉炼钢工艺的改进第七百九十六章 去抄英国人的小金库第五百三十九章 朕有一策第一百一十八章 迎敌第三百七十四章 殴打第六百一十九章 修路带动市场繁荣第三百三十二章 内政第八百二十二章 基建狂魔、满八旗集体改姓第二百一十一章 回家第三百二十章 示威第七百九十二章 大明军事观察团第一百七十八章 移镇第三百一十四章 悠闲第四百三十八章 危急关头第五百二十八章 内阁中的实用型人才第四百九十五章 丰收在望第八百三十四章 繁华的夜市、公主想打造小社会第七百一十章 懿安皇后的主意第四十三章 看望第二百八十三章 溺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