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四十五章 朱由检的计划

一直以温婉大方示人的紫鹃说完后再次磕头后直起上身,面上并没有哀婉的神色,反倒是一片吐露心声后的轻松与平静,眼神中透露出的坚定和倔强让人感受到了她的真实心意。

周后觉着紫鹃很可能会考虑周全之后才会做出抉择,没料到她竟是如此果决的直接拒绝了自己的安排。

尤其是最后那段真情流露的话语,让周后的眼泪扑簌簌的落了下来。

她从锦榻上起身紧走几步来到紫鹃身前,伸手将她一把拉了起来:“傻丫头,平白赚人眼泪不是?!这回咱不走了,就在宫里陪着姐姐!”

尽管周后一直将紫鹃当做家人,但这还是头一回放下身段在紫鹃面前以姐姐自称,这让紫鹃既惶恐又感动,从来都是一副淡定模样的她眼泪瞬间流了下来。

看着眼前的这一幕,朱由检心里也是顿觉温馨无比,旁边的王承恩也是感叹不已。

他理解紫鹃的心情,他对自家皇爷又何尝不是如此呢?

紫鹃的行举也提醒了他,看来得找个适当的时机向皇爷求个恩典了,等自己百年之后也葬在皇陵边上,那样去了地下之后就能继续服侍皇爷了。

“好了好了,既是你不愿出宫,那此事就暂且放到一边,朕的话还没说完呢,呵呵!”

紫鹃赶忙以袖拭泪后将周后搀到锦榻前坐下,然后回身来到方才的位置向朱由检行了个蹲礼:“还请皇上恕罪,奴婢今日失礼了,差些忘了自家身份!”

“紫鹃,朕知道有不少年老宫人已历数代帝王,由于宫禁隔绝之故,很多人因为离家多年,加上多年来天灾人祸不断,中间生发许多变故,其与家人已是断了联系,甚至其家人或许已遭了不幸,就算此次被放还出宫极可能也是无处容身。

这部分年老无依之人将会被安置与妇孺养济院中,这样的话,除却放还银以外,其身后也有宫中财力做保障,身后事也能有人料理,免其衰老后有孤苦无依之忧。”

朱由检摆了摆手,止住了紫鹃赔礼的举动,接着将自己的下一步规划讲了出来。

其实不用派人查证,朱由检心里也很清楚,现在宫中的宫人历四代帝王的大有人在。

万历年间,神宗曾经数次广选秀女入宫,按照太祖定下的规矩来算,秀女入宫的的年龄在十三到十五岁。

假设一个秀女在万历三十年十三岁时被选入宫,然后历经泰昌、天启,直到现在的崇祯十一年,一共是三十七年的时间,论年龄也就刚到五旬,如果不是在宫里从事繁重的体力劳动,并且食不果腹、营养不良的情况下,能活下来的概率还是不小的。

如果是在万历后期,或者泰昌、天启年间入宫的,那就会更加年轻了,三旬、四旬年纪的应该不在少数。

当然了,这个年轻是相对后世来讲,对于平均寿命四十岁左右的古代来说,这个年纪应该就算是老人了。

“奴婢谨记,皇上还有何吩咐需要交代给奴婢的吗?”

紫鹃福了一福后开口问道。

“还有两件事情,也是事关宫人切身利益之事,以后你须得多去安排检视。

首先便是宫人有疾后求医问药之事,此次朕会下旨废除宫人有疾后医者不得入这一陋规,并于宫内设置医疗之所,有女医常驻此间,以便使有疾之宫人得以及时救治。”

对于历朝历代皇宫里的这条规矩,朱由检倒也能够理解。

自古以来医者便是以男性占据绝大多数,这种情况下女性健康权很难得到充分的保障。

在讲究男女之防的过去,皇宫里宫人数量可是不少,而因为女医者及其缺少的状况,总不能让一个或一群男郎中天天往宫里跑吧?

由于宫内的成年男性只有皇帝一人,绝大多数宫人终其一生也无法见皇帝一面,更别提被皇帝宠幸了。

这个时候若是能有机会接触到除了黄帝外的其他男性,饥不择食的心理作用下,很难保证不会出现惑乱宫秽的丑闻。

而自从朱由检大力支持和鼓励有条件的女性从医后,宫里对外界的这种防范已经没有存在的意义了。

“其次,你要会同其各宫他女官,对此次欲放还者进行甄别,从中选取头脑聪慧、识字繁多、且有意从医者,朕会命卫生署根据实际状况,则合适之所设立女医学堂,轮流安排医术高明之女医为其授讲医术,以使其能够有一技傍身。

待其技成之后,不管是嫁做人妇或者自谋生业,都会使家人、世人对其高看一眼,也能对大明子民有所奉,不致终生庸庸碌碌,最终化为尘埃!”

在朱由检的计划中,女医学堂是非常重要的一环,也是对卫生署开办郎中培训的一种有效补充。

经常入宫为贵人们诊治病情的方李氏现在已经是静安堂的首席女医,凭借着精湛的医术以及良好的态度,在京城中上层的夫人小姐圈子中赢得了一片赞扬声,方李氏的家人也由开始的不愿意她抛头露面坐诊出诊,变为了现在鼓励和支持。

丰厚的收益以及良好的声誉是促使他们态度转变的最直接因素。

那些上层的贵妇,因为自己的病情得到了及时医治,身体恢复康健后,总会打赏不菲的银钱和礼物。

按照卫生署的规定,这些赏钱都会上交到署衙,作为慈善基金存留起来,用来采买药材和相关物资,资助那些无钱医治的女性患者。

但同时为了调动女医们的积极性,赏钱的三成会返还给出诊的女医,这也是经过朱由检允许的。

在方李氏的带动下,胡温岚、方晴秀、赵文姝等几名有家传医术的年轻女医也相继加入了静安堂,成为了朝廷正式发放俸禄的女医官。

随着静安堂的知名度虽然越来越高,京师中受惠的女性也越来越多,可是因为女医以及辅助人员过少的原因,还是无法让更多的贫民受益。

尽量多的招收识字的女性学医是解决这个问题的唯一办法。

而识字的宫人将是女医生源的重要途径。

朱由检倒是没奢望学女医的个个都成为名医,但她们学会了粗浅的医术、药理以及其他一些基本医疗常识后,将会大大减轻方李氏等几名女医官的负担。

女医们出诊坐诊时她们会在一旁学习和观摩,并且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物,随着时间的推移,积累了更多经验后,女学员们医术自然而然的就会增长,这就为静安堂规模的扩大提供了良好的条件。

第八百一十五章 帷幕拉开第四百八十四章 托孤第四百二十章 银票第三百二十九章 骨肉第三百三十三章 赏功第二十六章 西安左卫2第二百零七章 盛怒第八百零一章 驱虎吞狼第六十五章 上门第七百八十五章 设立新的基层政权第七百一十章 懿安皇后的主意第十六章 平叛第一百二十五章 借势第八百三十章 体仁病故、吏治的根本性改变第六十八章 轻松第三百六十九章 激战第三百六十六章 地雷第二百四十七章 守土第七百五十八章 大明银币、朝臣建议扩大藩属数量第五百九十九章 猜测皇帝心思的温体仁第五百二十六章 老温家的变化第四百三十二章 措手不及第八百四十九章 全面推广的难题第六十五章 上门第六百七十二章 扩大支柱产业规模第八百三十一章 改变源自于皇帝鹰犬遍布天下第七百零二章 螳螂捕蝉黄雀在后第二百六十四章 废籍第一百四十四章 新政第七百三十章 虽远必诛不止是口号第五百零九章 束手无策第一百六十四章 遣将第四百三十六章 后路之忧第一百九十八章 放假第三百一十四章 悠闲第二百三十七章 私访第八百五十七章 新的公务支出第七百二十章 零伤亡、报仇第三百四十六章 举荐第八百四十五章 圣源乳业的模式第五百九十章 谋逆可是十恶不赦之罪第一百一十七章 布置第七百四十章 选妃第六百九十五章 丰收了,可是粮食卖不上价了第四百九十九章 斩将溃敌第二十四章 赴任第一百九十五章 自尽第六百三十七章 卢象升抵达南京第一百九十七章 宗亲第三百五十七章 办学第五百章 战报及善后方案第八百九十三章 太子做官第三十八章 大战2第三百七十三章 争抢第二百零一章 助力第三百零六章 断腕第七百零一章 太子逛街遇贼第四十九章 城破第一百五十六章 建祠第七百四十八章 信息传播带来的改变第七百九十五章 海战史上的奇迹第一百三十一章 白杆兵第四百三十七章 阿济格的梦想第三百一十五章 偶遇第五百零四章 千金市马骨第八百三十六章 夜市上的纷争第六百九十七章 首辅的儿子就是不一样第三百三十四章 朝堂第五章 皇庄1第三百九十一章 战术第六百五十一章 关键技术绝对不能外泄第四百一十二章 对峙第五百章 战报及善后方案第六百一十二章 表态站队第八百六十章 以文制武还是文武并重?第三百六十章第六百零五章 就是明着栽赃,你能怎样?第五百九十四章 北镇抚司的手段第八百零二章 皇子的出路、朱媺娖的事业第二百四十二章 劝说第五百五十五章 赵小娘子的婉拒第十九章 孙传庭第五百一十章 一切可以重来吗?第一百五十二章 出首第三章 改变战略第三百四十五章 温体仁第六百六十三章 热烈欢迎大明帝国使团到访第一百八十八章 投名状第四百七十二章 善后第四百二十章 银票第四百零三章 惨败第六十九章 发展第四百八十七章 蒙在鼓里的边将们第三百四十五章 温体仁第二百零四章 忧虑第三章 改变战略第四百九十八章 一身板甲的小曹将军第六百一十六章 朝廷没钱养老?士绅们有啊!第六百章 八旗丁口如何安置的问题第五百一十八章 蛊惑人心
第八百一十五章 帷幕拉开第四百八十四章 托孤第四百二十章 银票第三百二十九章 骨肉第三百三十三章 赏功第二十六章 西安左卫2第二百零七章 盛怒第八百零一章 驱虎吞狼第六十五章 上门第七百八十五章 设立新的基层政权第七百一十章 懿安皇后的主意第十六章 平叛第一百二十五章 借势第八百三十章 体仁病故、吏治的根本性改变第六十八章 轻松第三百六十九章 激战第三百六十六章 地雷第二百四十七章 守土第七百五十八章 大明银币、朝臣建议扩大藩属数量第五百九十九章 猜测皇帝心思的温体仁第五百二十六章 老温家的变化第四百三十二章 措手不及第八百四十九章 全面推广的难题第六十五章 上门第六百七十二章 扩大支柱产业规模第八百三十一章 改变源自于皇帝鹰犬遍布天下第七百零二章 螳螂捕蝉黄雀在后第二百六十四章 废籍第一百四十四章 新政第七百三十章 虽远必诛不止是口号第五百零九章 束手无策第一百六十四章 遣将第四百三十六章 后路之忧第一百九十八章 放假第三百一十四章 悠闲第二百三十七章 私访第八百五十七章 新的公务支出第七百二十章 零伤亡、报仇第三百四十六章 举荐第八百四十五章 圣源乳业的模式第五百九十章 谋逆可是十恶不赦之罪第一百一十七章 布置第七百四十章 选妃第六百九十五章 丰收了,可是粮食卖不上价了第四百九十九章 斩将溃敌第二十四章 赴任第一百九十五章 自尽第六百三十七章 卢象升抵达南京第一百九十七章 宗亲第三百五十七章 办学第五百章 战报及善后方案第八百九十三章 太子做官第三十八章 大战2第三百七十三章 争抢第二百零一章 助力第三百零六章 断腕第七百零一章 太子逛街遇贼第四十九章 城破第一百五十六章 建祠第七百四十八章 信息传播带来的改变第七百九十五章 海战史上的奇迹第一百三十一章 白杆兵第四百三十七章 阿济格的梦想第三百一十五章 偶遇第五百零四章 千金市马骨第八百三十六章 夜市上的纷争第六百九十七章 首辅的儿子就是不一样第三百三十四章 朝堂第五章 皇庄1第三百九十一章 战术第六百五十一章 关键技术绝对不能外泄第四百一十二章 对峙第五百章 战报及善后方案第六百一十二章 表态站队第八百六十章 以文制武还是文武并重?第三百六十章第六百零五章 就是明着栽赃,你能怎样?第五百九十四章 北镇抚司的手段第八百零二章 皇子的出路、朱媺娖的事业第二百四十二章 劝说第五百五十五章 赵小娘子的婉拒第十九章 孙传庭第五百一十章 一切可以重来吗?第一百五十二章 出首第三章 改变战略第三百四十五章 温体仁第六百六十三章 热烈欢迎大明帝国使团到访第一百八十八章 投名状第四百七十二章 善后第四百二十章 银票第四百零三章 惨败第六十九章 发展第四百八十七章 蒙在鼓里的边将们第三百四十五章 温体仁第二百零四章 忧虑第三章 改变战略第四百九十八章 一身板甲的小曹将军第六百一十六章 朝廷没钱养老?士绅们有啊!第六百章 八旗丁口如何安置的问题第五百一十八章 蛊惑人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