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八章 大战2

全军吃过饭之后歇息了半刻钟时间,卢象升披挂整齐出了营帐,跨上五明骥,接过吴大定递过来的长刀,一手倒持长刀,一手抓着缰绳,两腿轻轻一磕马腹,五明骥踩着碎步行进。

营前的空地上,五千名天雄军将士队列齐整,斗志昂扬的注视着缓缓而来的卢象升,眼神里都是爱戴敬佩之意。

对于这位与将士们同甘共苦,每次遇敌都冲杀在前,率领他们数百次大小战斗从无败绩的统帅,天雄军自上而下尽皆钦服不已。杨茂功转述的消息更是让每个人赶到无比的振奋,从此之后,自己再无后顾之忧,阵亡也好伤残也罢,朝廷都会拿出巨额抚恤养其家小。

那可是一百两银子啊,省吃俭用的话,足够一家数口人几年的用度。何况还有永业田,是不交税赋,可以传给子子孙孙的田地啊。有了这些,自己就算没了这条命也值了,换来的是家人以后更好的生活。

还有忠烈祠,阵亡者可以入祠享受祭祀,大明不亡香火不断,这是多大的荣耀啊!想到这些,所有人的胸膛里仿佛有一团烈火在燃烧,恨不得立刻冲进流贼阵营,将这些贼寇撕成碎片。

卢象升勒住战马,看着面前这些或是熟悉或是陌生的面孔,感受到了他们高昂的士气,心中既是自豪又是感伤。最早跟随他的那批人中的很多人已经永远逝去,这一仗过后,不知道又有多少人会离他而去。但卢象升从他们的眼神里没有看到一丝恐惧,看到的是信任、尊敬以及对胜利的渴望。

卢象升并未说话,只是单手将长刀往上一扬,站在阵营前端的杨茂功攥拳单臂向上挥动,大声狂吼:“万胜!”随即几千人整齐划一的怒吼响起:“万胜!”“万胜!”“万胜!”,卢象升拨转马头,率先出了营地,身后几千将士按营伍四人一排成纵队跟随而出。

从另一营地出来的祖宽满脸不屑道:“这些南人就会整花样,真打起仗来,禁不起咱一个冲锋!”

李重进则神色郑重的看着整齐行进的天雄军队列,开口道:“大人,这只队伍有森然之气,卢督帅带的好兵啊!”

祖宽虽然嘴上不屑,但久经战阵的他怎能看不出这是一只精锐之师。只是他向来骄傲,认为只有关宁铁骑才是天下一等一的精锐,步卒再厉害也经不住大规模骑兵的冲击,他不耐烦的道:“是骡子是马,拉出来溜溜看,等会战阵上就知道了!”

李重进不再言语,只是骑在马上神情肃穆的看着一列列天雄军从眼前经过。直到小半个时辰之后,天雄军队列才全部过去。待天雄军最后一排步卒几乎消失在视线里时,祖宽将手一扬,早就等的不耐烦的辽东马队,排成三列纵队,在各自将官的带领下催马开始缓缓行进,祖宽和李重进等了一会,在亲兵的随扈下加入中军开始前行。

卢象升并未在中军行进,一直骑马走在队伍的前列,杨茂功、吴大定随侍在其身侧。

前路上烟尘滚滚,一小队一小队的夜不收往来奔驰,不断将搜集到的情报送来。

大队行进了半个时辰左右,有夜不收来报,距离贼寇只有五里,流贼已发现了官军来到,派出了大约百名骑兵围攻夜不收。

卢象升果断下令夜不收撤回,天雄军只有一百左右的骑兵,夜不收更是只有几十名,都是精挑细选的精锐,损失一个都会让他心疼不已。

不一会只见前方尘土飞扬,派出去的夜不收们策马奔回。五百名弓箭手在刀盾兵的掩护下迎了上去,尾随而来的近百名流贼马队看到这边有了防备,远远的停住战马,未再追击。

一名三旬左右年纪,头戴铁盔,身穿棉甲,身形魁梧,神情彪悍的大汉策马向卢象升奔来。手中马刀血迹斑斑,胸前的衣甲上也是溅满鲜血。距卢象升十步左右时那人勒住战马,手中马刀唰的一声插入腰袢的刀鞘之中,对卢象升拱手施礼后禀道:“督帅,前面之敌乃闯贼部下,骑兵大约一千之数,步卒数万之多,旗号为高字旗,应该是闯贼的部下,卑职适才与敌交战,共计斩五人,本队一人受轻伤,包裹后无大碍!”

这名夜不收把总正是卢象升的从弟卢象同,从小习武,勇猛过人。

卢象升组建天雄军后加入队伍,卢象同不愿待在中军,说是怕待久了胆子变小,极力向卢象升请求到一线带兵,说自己喜欢与敌面对面厮杀。

卢象升拿他没办法,只好让这个性格豪爽,武艺过人,性格长相都不似南方人的弟弟到夜不收做了把总。

大概卢家的血脉里有相似的基因的缘故,卢象同和卢象升一样,每逢作战必冲杀在前。很多时候忘记了自己的职责是刺探收集情报,有时杀得兴起,一个人就敢冲阵。数次负伤但都没伤在要害,气的卢象升把他吊起来用鞭子一顿狠抽,严厉呵斥他不要忘了本职,打那以后他有所收敛,但还是很难改变,一直吵着要卢象升建起一只两千人的马队,由他统帅,专门用来奇袭和冲阵。

卢象升也知道骑兵的重要性,只是步卒的兵饷朝廷都经常拖欠,哪来的银子去养一只马队呢?两千人的马队所费与一万步卒差不多,实在是有心无力。

在中军官杨茂功的号令下,一千名弓弩手分为五排组成一个方阵,两边各有一千刀盾手方阵,两千长枪手居后,阵型列好之后,卢象升让亲兵给拖在后面的辽东马队传令,不要过早靠前,等候军令再行动。

对面流贼的马队已经退往两侧。

距离官军两里开外,大股的流贼步卒乱糟糟的涌向前来。贼兵手中武器五花八门,有拿刀枪的,有持着短斧的,有拿棍棒的,有拿木板当做盾牌的,有拿耥耙的,甚至有的拿着锄头的。

身上穿着更是五花八门,有穿着棉袄的,有头戴铁盔身穿布衣的,有的甚至穿着不知从哪里抢来的妇人襦裙的。

几万人喊叫着吵嚷着杀来,最前排大约四五千名贼兵阵型稍微齐整一些,这些贼兵大部分穿着棉甲,有的身着缴获官军的红色鸳鸯战袄。

贼兵阵型和官军差不多,前面也是大约几百名弓手,长枪手刀盾手全部居后,两千左右的马队远远的护住了两侧。

卢象升一挥手,杨茂功挥动手中令旗,天雄军方阵整齐踏步,向贼兵迎去,卢象升带着亲兵去了方阵的左侧,立马观瞧。

贼兵看到官军人数不多,阵型非常单薄,顿时信心大增,加快脚步迎了上来。

双方越走越近,相距两百步左右时,一声哨响,贼兵的几百名弓手加速猛跑几十步后站定,开始弯弓搭箭,又是一声哨响,几百枝箭矢乱纷纷的向行进中的官军方阵抛射而来。

贼兵所用的弓并非统一制式,有长弓也有软弓,甚至有马弓,箭只也有长有短,一百多步的距离,只有一部分长弓能够达到射程,但落下时箭只已经绵软无力。天雄军前排拱手只是把将头稍微一低,宽大的铁盔盔沿便将落下来的箭只弹开,只有几个倒霉的被射中肩膀,但并未穿透身上的棉甲。

对面的贼兵弓手连射数箭,杀伤效果并不明显,只有几十名天雄军士卒中箭,大多没射中要害,官军依然没有停下脚步,受伤的官军咬着牙坚持着,贼兵的弓手眼看官军离自己不到百步的距离,顿时慌了,射完手中箭只后掉头跑进队伍里去。

一声尖利的喇叭声响起,官军的阵型停了下来。

卢象升身边的一名亲兵策马奔向后方,一千名弓手张弓搭箭斜斜指向天空,接着又是一声喇叭声响起,一阵嗡嗡的弓弦声响中,一千只制式长箭腾空而起,到达贼兵上空时箭只掉头向下,猛地扎了下来。

随着一片惨号响起,前排数百名贼兵中箭,有的被射中脖子,有的被扎在头顶,有的深深的插在了肩膀上。射中脖子和头顶的贼兵当即毙命,受伤的贼兵忍受不住巨大的疼痛感,一个个发出不似人声的惨叫。

这时官军的第二波箭雨又已来到,鲜血迸溅中,又是一片贼兵到底,短短数息之间,官军弓手每人射出了三箭,三千只利箭大部分命中目标,几百名贼兵当场毙命,一千余名贼兵中箭受伤。

前排的贼兵已经吓坏了,这种没交手就死伤的震慑太大了。贼兵们开始朝着两边和后边逃散,以避开弓箭的打击,本就不算齐整的贼兵阵型顿时乱作一团。

卢象升此时在官军侧后方两百步左右的地方,身后已经传来了大队骑兵启动的马蹄声响,卢象升一磕马腹,五明骥窜了出去,斜向冲向官军正面的贼兵,周围亲兵急忙跟上。

五明骥越跑越快,卢象升将身子伏低,一手持缰绳,一手倒提长刀,距混乱的贼兵还有五十步左右距离时,卢象升双腿猛地一夹马腹,五明骥嘶鸣一声,加速向前冲去。

离敌阵十步左右,五明骥的速度达到最快,卢象升放开缰绳,双手横握二十斤的长刀,冲入敌阵,五六百斤的战马加上骑士,以几十公里的时速撞入人群,挡在马前的一名贼兵叫声都没发出,头颅就被踏的稀烂。

卢象升手中长刀并不劈砍,只需双手紧握横举,刀锋所过之处,数颗贼兵的头颅便已飞起,亲兵们催马紧紧跟着他,为他遮护住两翼。

前排的贼兵们惊叫着四散奔逃,后面不知道前方情况的大股贼兵还在向前涌来。

向后逃跑的贼兵身不由己被人潮推挤着向前,惊恐之下,向后逃跑的贼兵举起手中兵器开始对挡路的同伙砍杀。负责指挥的贼兵头目早在官军的箭雨中毙命,贼兵已经失去了指挥,一个个像没头苍蝇是的四处乱窜,这时候就算有指挥的也没人听命了,先保住性命再说。

随着一阵巨大的轰鸣声响起,祖宽的三千马队以及李重进的近两千马队冲了上来。

祖宽和李重进早就看到场上形势,两人各自带着精锐亲兵杀向几百步外护卫两翼的贼兵马队。

那面的贼兵马队被前排四散逃窜的步卒冲乱了阵型,前后左右都有自己人挡路,眼见的官军的大队骑兵冲来,却根本无法提起马速对冲,就算想掉头逃跑也被阻住。

马队上的贼兵心胆俱裂,挥舞手中兵器砍杀身边的步卒,想杀出一条路来,但哪里还来得及,官军骑兵已经冲起来了。

几百步的距离正是马速提到最快之时,贼兵马队就这样眼睁睁的看着官军杀了过来。许多贼兵马队眼里最后的镜像就是巨大的战马跃向自己,绝望的挥动兵器想要阻挡,但一阵剧痛传来,自己或是飘向空中,或是跌落马下,带着满腔的不甘和恐惧进入了无边的黑暗当中。

卢象升手中长刀已经斩杀了数十名贼寇。身上的的衣甲仿佛被鲜血浸泡过,腿甲,裙甲上数处刀劈斧砍的痕迹,上身的甲叶中插着几只箭矢,身边的亲卫已有数人落马,在如此拥挤的人堆里落马,结果不言而喻。

胯下五明骥的速度逐渐开始降了下来,冲阵开始有阻滞感。他正要再次用力催动战马的时候,一阵隆隆的马蹄声响过,前方两边的贼兵惨号连连,周遭的压力迅速减轻。

卢象升双眼迅速一撇,原来辽东官军马队冲了上来,数千战马冲锋的势头可不是他这几十人能比的,用摧枯拉朽之势形容毫不夸张。

冲在前面的马队官军纵马撞飞挡路的贼兵,马刀借着马速轻轻挥动间,断肢横飞,贼兵纷纷倒地,后面的官军骑兵顺着前面趟开的路左右劈砍,贼兵伤亡惨重。

一刻钟左右的时间,祖宽与李重进已经把流贼的马队斩杀殆尽,只有少数贼兵马队乘乱逃走。

战场上到处是无主的战马,祖宽、李重进趁势兜转马头,分别从两侧杀入贼兵步卒中去,片刻之后便杀透阵型与中路冲锋的官军合在一处。

祖宽手里的狼牙棒上挂满残肢碎肉,李重进也是浑身浴血,手中长刀犹在滴着血迹。

两队汇合之后由各自的副将继续带队冲杀,两人则放慢马速慢慢从大队中退了出来。

卢象升这时赶了上来,待要继续纵马向前,祖宽伸手一把带住五明骥的缰绳,大笑道:“督帅,剩下的事叫儿郎们去做就行,咱们上去他们还要分心顾着咱们,这回叫他们杀个痛快好了!哈哈!今天真是爽快,咱老祖头一回看见文臣上阵冲杀,佩服佩服!”

一边的李重进也笑着冲卢象升伸出大拇指,说道:“督帅勇不可当啊,卑职也是从心里佩服督帅!”

卢象升见漫山遍野都是四散奔逃的贼兵,个个斗志全无,知道大局已定,心下也是欣喜不已,笑道:“关宁铁骑名不虚传,二位将军带的一手好兵啊!今日之战,两位当居首功,待扎下营盘后,本官自会上报朝廷,不日当有封赏给两位以及立功将士!”

祖宽咧着大嘴笑道:“哈哈!首功该是督帅才是,俺和老李跟在督帅后面打了个顺风仗,督帅报功的名单里有俺的儿郎们就行!”

卢象升正色道:“今日之战如果单凭我手下的步卒,虽不至于败,但不会如此这般大胜,本官自会据实上奏,该谁的就是谁的,关宁骑兵居功为首!”

这时官军步卒已赶到,卢象升下令迅速打扫战场,搜寻官军受伤者,收敛阵亡官军遗体,收集贼兵丢弃的兵器盔甲,以战马为重。

卢象同带着几十名手下兴高采烈的东奔西跑,收拢着旷野里无主的战马。其余官军开始搜捡战场,受伤倒地的官军弟兄被找了出来,包扎伤口放在担架上抬走,阵亡兄弟的遗体抬到一边摆放整齐。

贼兵但凡有活着的都是补刀,官军没时间也没义务抢救贼兵伤员。每个贼兵的随身值钱物品也被翻检出来,战场上不断响起被补刀的贼兵临死前的惨叫声,包括卢象升在内的所有人都已习惯这样的场景,造反对抗朝廷的就得这样的下场。

卢象升来到摆放阵亡官军遗体的地方,低头默默的注视着一张张刚刚还鲜活的面孔,眼眶湿润起来。

这里面的每一个人他都认识,有的是他的亲兵,有的是辽东马队普通士卒。虽然很多人他并不知道名字,但他们都会叫他一声督帅,卢象升摘下头盔向着阵亡将士的遗体深深鞠了一躬,跟随过来的祖宽、李重进二人吃惊之余,也赶忙跟着摘盔行礼。

卢象升慢慢直起身子,将头盔带好,转身对着二人,缓缓开口道:“这里面有自我从大名府募兵起就跟随我的老兵,也有中间补充进来的新兵,更多的是辽东过来的官军,他们都是爹娘的好儿子,也是我大明的好儿郎!正是他们的牺牲,才使更多百姓保住了性命家业,他们本想跟着本官建功立业,没想到命丧于此,卢某愧对其父母妻小啊!”说到这里,卢象升的眼里已经蓄满了泪水。

祖宽戴好头盔,搓搓手,开口劝道:“督帅,俺老祖是个粗人,在战场上拼杀了十几年,见惯了生死,当兵打仗就得死人,督帅还是不要太过伤心了!”

李重进也劝了几句,卢象升方才略感释怀。

这时追击贼兵的马队也已返回,骑兵们个个兴奋不已,很多人腰间怀中鼓鼓囊囊,看来收获颇丰。

祖宽、李重进知道自己手下的德行,估计是追杀一番后就开始下马搜捡贼兵财物。至于杀得多少敌人并不重要,反正朝廷奖赏还不如翻检贼兵来的多。

这边天雄军已经打扫完战场,从贼兵身上翻检的金银等物品堆成了一座小山,因为流贼的习性就是四处流窜,贵重物品都是随身携带着的。

辽东骑兵们远远看着如此多的财物,很多人眼都红了。没有自己在前面拼命冲杀,这些步卒哪有机会翻检出这么多财物?

一些将领凑在一起争吵一番后,祖宽的副将祖千军来到他身边,凑在他耳边小声说了一会,李重进自是心里明白,但他并没插言。

祖宽边听边皱眉不已,祖千军讲完之后眼巴巴的看着他,祖宽瞪了他和其他将官一眼后,大步来到卢象升面前,拱手施礼后,不好意思的开口道:“督帅,小的们刚才找到我,说这些贼兵大部分是他们所杀,缴获的金银也应该有他们一份,我只能厚着脸皮来跟督帅禀报一声,至于如何处置,督帅尽管示下,属下绝无二话,那些杂碎们要是敢不听话,老子砍他们的头!”

卢象升刚才已经看到那边的情况,所以对祖宽的言语并不感到意外,他笑着道:“将士们所言并无错处,本官早已说过,此战首功当为关宁骑兵。之所以把缴获的财物摆放在此,就是要按功分派,这些财物三七,你七,天雄军三,二位将军,意下如何?”

第一百一十章 盐商第三百零七章 避害第七百二十九章 大明公民身份证第四百章 布防第六百八十八章 殿下,你夜里还敢安睡吗?第二十八章 告捷第一百一十五章 抢盐第二百一十二章 琐事第一百三十五章 剿抚第六百八十七章 为了利益,多尔衮打算把侄子给宰了第五百九十五章 证据在手、开始抄家第六百三十一章 张网以待、终有所获第七百五十三章 西北建设兵团第一百六十五章 蛊惑第四百二十七章 溃败第一百四十三章 中产第三百零八章 权衡第七百三十三章 打造东南亚基地第六百五十二章 欧洲不仅是只缺白糖第三百零四章 面孔第八百六十八章 如意算盘第一百八十九章 佛郎机炮第六百五十二章 欧洲不仅是只缺白糖第七百二十八章 捷报第八百八十一章 提前着手、有备无患第六百七十九章 瞧不上首辅之子的侯方域第二百一十一章 回家第六百二十九章 对皇帝的人身攻击第三百七十一章 承乾宫第三百四十五章 温体仁第五百零四章 千金市马骨第七百九十三章 对交趾的蚕食政策第二百四十二章 劝说第一百九十二章 祖制第一百七十二章 出塞第八百二十五章 多赚钱干一件大事第四百五十六章 八十日带发效忠 表太祖十七朝人物第五百三十二章 来到大明就得守规矩!第一百九十四章 说服第二百四十七章 守土第五百九十七章 宗藩问题到了解决的时候第一百四十四章 新政第四百三十章 白甲与白杆第七百零三章 想培养人才地朱慈烺第五百二十五章 皇宫里的一把火第二百二十章 忧虑第六百二十二章 女大不由娘第一百八十五章 分割第八百四十六章 食堂饭食可比富户、话痨管事第五百二十四章 清军溃败第一百二十六章 立威第二百七十四章 登州第二百八十二章 衍圣公第六百九十一章 有了平台,才能更好地发掘人才第七百六十七章 甲申天变之日、同样的方式、不同的人第二百三十七章 私访第六百五十六章 想提前打通苏伊士运河第六百四十二章 卢阎王第六百五十三章 欧洲人与蒙古部落差不多第三百六十二章 红夷第六百五十三章 欧洲人与蒙古部落差不多第一百五十四章 天算第三百五十五章 留膳第七百三十七章 朝鲜人打算送礼第二百七十章 围城第四十二章 计划第八百一十六章 被打懵的联军第七百七十章 首位现任高官致仕第一百五十二章 出首第四百五十六章 八十日带发效忠 表太祖十七朝人物第二百八十二章 衍圣公第五百一十九章 葡萄牙教官第六百七十章 人类历史上第一次大规模解剖第八百六十七章 实践是检验真理唯一标准第二百一十二章 琐事第七百三十五章 人才的培养和引进第六百二十八章 勋贵们的猜测和打算第十章 初见文臣第四百六十四章 清军内部的分歧第二十八章 告捷第一百九十九章 出路第六百零四章 孔家与反贼有过勾连?第七百八十四章 皇权下乡才是根本第三百六十二章 红夷第八百七十三章 城镇化是安居乐业的基础第三百四十一章 打斗第七百六十一章 跨国婚姻第四百零三章 惨败第六百章 八旗丁口如何安置的问题第三百四十四章 内阁第七百八十七章 欧亚大陆的怪兽第六百八十章 银子多了愁的怎么花出去第一百四十六章 肥羊第三百八十六章 准备第三百一十二章 乌龙第三百六十六章 情弊第七百二十一章 李定国打算给西班牙人一个教训第二百三十九章 起因第六百二十九章 对皇帝的人身攻击第八百五十八章 远征和目的
第一百一十章 盐商第三百零七章 避害第七百二十九章 大明公民身份证第四百章 布防第六百八十八章 殿下,你夜里还敢安睡吗?第二十八章 告捷第一百一十五章 抢盐第二百一十二章 琐事第一百三十五章 剿抚第六百八十七章 为了利益,多尔衮打算把侄子给宰了第五百九十五章 证据在手、开始抄家第六百三十一章 张网以待、终有所获第七百五十三章 西北建设兵团第一百六十五章 蛊惑第四百二十七章 溃败第一百四十三章 中产第三百零八章 权衡第七百三十三章 打造东南亚基地第六百五十二章 欧洲不仅是只缺白糖第三百零四章 面孔第八百六十八章 如意算盘第一百八十九章 佛郎机炮第六百五十二章 欧洲不仅是只缺白糖第七百二十八章 捷报第八百八十一章 提前着手、有备无患第六百七十九章 瞧不上首辅之子的侯方域第二百一十一章 回家第六百二十九章 对皇帝的人身攻击第三百七十一章 承乾宫第三百四十五章 温体仁第五百零四章 千金市马骨第七百九十三章 对交趾的蚕食政策第二百四十二章 劝说第一百九十二章 祖制第一百七十二章 出塞第八百二十五章 多赚钱干一件大事第四百五十六章 八十日带发效忠 表太祖十七朝人物第五百三十二章 来到大明就得守规矩!第一百九十四章 说服第二百四十七章 守土第五百九十七章 宗藩问题到了解决的时候第一百四十四章 新政第四百三十章 白甲与白杆第七百零三章 想培养人才地朱慈烺第五百二十五章 皇宫里的一把火第二百二十章 忧虑第六百二十二章 女大不由娘第一百八十五章 分割第八百四十六章 食堂饭食可比富户、话痨管事第五百二十四章 清军溃败第一百二十六章 立威第二百七十四章 登州第二百八十二章 衍圣公第六百九十一章 有了平台,才能更好地发掘人才第七百六十七章 甲申天变之日、同样的方式、不同的人第二百三十七章 私访第六百五十六章 想提前打通苏伊士运河第六百四十二章 卢阎王第六百五十三章 欧洲人与蒙古部落差不多第三百六十二章 红夷第六百五十三章 欧洲人与蒙古部落差不多第一百五十四章 天算第三百五十五章 留膳第七百三十七章 朝鲜人打算送礼第二百七十章 围城第四十二章 计划第八百一十六章 被打懵的联军第七百七十章 首位现任高官致仕第一百五十二章 出首第四百五十六章 八十日带发效忠 表太祖十七朝人物第二百八十二章 衍圣公第五百一十九章 葡萄牙教官第六百七十章 人类历史上第一次大规模解剖第八百六十七章 实践是检验真理唯一标准第二百一十二章 琐事第七百三十五章 人才的培养和引进第六百二十八章 勋贵们的猜测和打算第十章 初见文臣第四百六十四章 清军内部的分歧第二十八章 告捷第一百九十九章 出路第六百零四章 孔家与反贼有过勾连?第七百八十四章 皇权下乡才是根本第三百六十二章 红夷第八百七十三章 城镇化是安居乐业的基础第三百四十一章 打斗第七百六十一章 跨国婚姻第四百零三章 惨败第六百章 八旗丁口如何安置的问题第三百四十四章 内阁第七百八十七章 欧亚大陆的怪兽第六百八十章 银子多了愁的怎么花出去第一百四十六章 肥羊第三百八十六章 准备第三百一十二章 乌龙第三百六十六章 情弊第七百二十一章 李定国打算给西班牙人一个教训第二百三十九章 起因第六百二十九章 对皇帝的人身攻击第八百五十八章 远征和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