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百七十章 首位现任高官致仕

太子游学一事早已不是秘密,并且因为有太子珠玉在前,所有就读于理工学院中高官家的适龄子嗣们,不管情愿还是不情愿,也都会有样学样,踏上一条他们从来没有走过的路。

当你身居高位,看到的都是浮华春梦;当你身处卑微,才有机缘看到世态真相。

朱慈烺们尽管不会身处卑微,但他们会因接触到形形色色的人和事,从而改变一些他们根深蒂固的认知,也能更加深入地体会到生民的不易,这对将来这群人执政后的思路方面会起到一些正面的作用。

虽然自朱由检穿越过来之后,太子便被他有意识的纵容更多的接触宫外的世界,借此了解民间百态。

但京师毕竟是大明少有的繁华之地,贫困人家相对较少,而且这些贫困人口,在几年间便受惠于经济大发展而快速脱贫,加上朱慈烺主要是跟二丫家这种工匠人群接触较多,所以他对整个世界的认知还是处在很窄的范围之内。

而更多的官宦子弟甚至连朱慈烺都比不过,他们生活的世界与绝大部分民众截然不同,而这次的集体游学多少也会改变他们的世界观,至于能不能触动他们的灵魂深处,那就不知道了。

高官子嗣们的游学计划,其实与此前被下派到湖北、河南各府县举子的策略相似,都是朱由检为了解决他们不接地气的问题而采取的具体措施,众多下乡的举子已从中受益匪浅,很多人的三观已经被所见所闻彻底颠覆,其中表现出众的都将会被列入重点升擢对象,被有司给与了重点关注。

四年时间说长不长,说短不短,但对于三观正在形成期的青年人来讲,却是最好的锻炼时机,朱由检并不奢望官宦子弟和一众举子能够人人成才,只要其中有一到两成能力出众、品德相对教好的亲民官,那他的目的就达到了。

崇祯十七年五月十三日,内阁一间宽敞明亮的公房中,温体仁将手中的狼毫笔轻轻地搁在了笔架上,拿起票拟好的题本再次仔细阅读一遍后放置在了大案上,瘦弱的身躯颓然靠在了椅背上,脸上是浓浓地萧索之意。

这是他仕途生涯中,最后一次以大明内阁首辅的名义签署票拟了。

今天是他的七十一岁生辰,这个本该只得庆贺的日子,却成了他仕途的终点。

按照朝廷的新规,一品高官以七十周岁致仕,在去年他便已经到了年限,但因为当时次辅孙传庭奉命巡视陕西行省,短时间内无法回到朝堂,所以朱由检下旨特许他留任一年,以待孙传庭回京后两人能够更好的进行交接。

其实温体仁心里明白,这是皇帝为了让他能有个心理适应期刻意而为的举动,这份善意让他私下感动不已。

一年的时光太过短暂,眨眼之间便已过去。虽说已经有了充分的心理准备,但事到临头,温体仁的心里还是百味杂陈,这其中不舍的成分占了最多。

在这一年中,由于潜意识某种思维作怪的原因,本就冷峻严肃的温体仁变得更加挑剔和严厉。

他对个地方官府报上来的题本奏章横挑鼻子竖挑眼,但凡本子里有夸张或过分请求,温体仁直接亲自动笔写上驳斥之言后予以退回。

阁臣们也都是人老成精的主,对此也是一概三缄其口,不愿在这些细节问题上与老温较真,以避免与心情不好的首辅发生当面冲突,宫里的朱由检得知此类消息后也是一笑置之。

他理解温体仁的心情,并且知道这位首辅不会因为置气而耽误公事,再说对地方官府挑剔也并非坏事,这样可以让各地主官们处置公务时更加用心和认真。

“禀首辅,您老是去饭堂用午食,还是小人打来给您送到公房中?”

眼看已至午时,其他当值的阁臣们都已经去了饭堂中就食,只有温体仁未曾前往就餐,一名平日间颇得温体仁看重的中书舍人小心翼翼的敲了敲房门后,站在门口冲着一脸阴沉的温体仁施礼后请示道。

“唔,咳咳,老夫思量公事,竟是忘了时辰!

这样吧,你去给老夫打一份饭食回来,老夫还有公务尚未处理完毕!”

情绪沮丧到极致的温体仁被人突然打断了沉思,本待大发其火的他看清来人后,强制按捺住心中的不悦,面无表情的挥了挥手后吩咐道,那名中书舍人再次行礼后转身而去,不一会功夫,一份四菜一汤、一碗珍珠白米饭和一套餐具摆在了首辅公房外间的矮几上,那名中书舍人轻声提醒了一句后施礼离开,心情不好的温体仁草草用过半碗米饭后,回到大案前,再次沉思良久后,开始提笔书写乞骸骨的奏章。

当日下午巳时许,自崇祯三年至今,担任首辅一职长达十五年的温体仁请求陛见,在获准之后,老温揣着字里行间满是对皇帝不舍之意的退休申请书去了乾清宫,君臣二人进行了一个多时辰的长谈,但因只有王承恩在场,所以具体谈话内容外人无从得知。

据后来传出来的消息说,首辅是阴着脸进宫,出宫的时候却是满面红光,整个人的精神面貌非常只好,看上去根本并不像是即将离开朝堂之人,反倒是如刚入职一般。

第二天,宫里圣旨发出,准首辅温体仁因年龄已到致仕归家。

赐温体仁为太子太师、皇极殿大学士、特晋银青光禄大夫并赠银币五千两;赐其妇人胡氏为一品诰命妇人并赏银一千两;赐长子温俨为礼部主事,职司为理工学院司业;三子温佶锦衣卫指挥佥事一职并随同温体仁回返浙江乌程老家侍奉。

晋次辅孙传庭为内阁首辅、文华殿大学士,主持内阁全面工作。

晋卢象升为内阁次辅、文华殿大学士。

晋陈奇瑜为内阁三辅、武英殿大学士。

其余阁臣依次晋升一级。

晋礼部尚书邹维琏为内阁辅臣、东阁大学士,其职位由顺天府尹倪元璐接任;顺天府尹一职由山东巡抚朱大典担任,山东巡抚一职由苏州知府方文接任,其职位由同知任元山接任,曲阜知县庄元洲擢为苏州府同知,其空缺职位由吏部选调。

第一百四十二章 闲谈第四百零六章 列阵第一百五十章 裁撤第三百六十五章 驿站第二百六十二章 近战第七百三十章 虽远必诛不止是口号第四十二章 计划第六百八十六章 两个汉奸奴才教导新主子第三百零六章 断腕第九十五章 城内第三百五十三章 恩赏第二百六十九章第七百二十三章 米涅枪第一次实战第三百零六章 断腕第七百一十七章 大明海军抵达马尼拉第六百五十章 宫内改革、减少天家个人财富第七百四十四章 吏治与治吏第四百八十五章 待不住了第二百七十一章 迎敌第二百二十六章 请见第六百九十九章 兴建水库、酒坊不能太多第四百四十一章 宫里的阴暗面第五百五十七章 终成眷属、赐银第四百九十一章 朱由检的筹谋第五百六十七章 国子监里不是有人吗第五百八十一章 以权势保富贵第八百八十八章 有人想要搞事情第二百一十九章 义阉第七十四章 后事第八百四十四章 见闻第五百三十五章 战后军队整合第八百九十章 获利丰厚的农户们第二百一十三章 敲打第六百七十章 人类历史上第一次大规模解剖第四百二十章 银票第二百二十九章 草民第二百六十一章 炮击第一百零九章 家人第六百九十五章 丰收了,可是粮食卖不上价了第一百六十九章 怀柔第二百一十六章 禁足第四百六十七章 平顶山岗上的堡寨第七百九十六章 去抄英国人的小金库第八百一十五章 帷幕拉开第二百三十四章 开端第四百四十一章 宫里的阴暗面第五百九十八章 纳税就从天家开始第八十八章 兵乱第八十一章 打算第六百五十三章 欧洲人与蒙古部落差不多第六十九章 发展第三百六十四章 敌至第八百六十三章 想收藏日本盔甲的太子第三百五十三章 恩赏第三百一十二章 乌龙第六百七十八章 财富再分配是朝廷的重要职责和使命第五百六十八章 朱由检断案第三百五十八章 圣意第八百三十八章 无奈的加征、钱姓少年的背景第五百三十一章 敢持械行走者 杀无赦!第一百五十二章 出首第七百四十三章 升赏、后事安排第二百四十四章 站队第四百七十一章 清军的反击第三百三十三章 赏功第一百九十七章 宗亲第四十二章 计划第二百五十四章 困扰第七百零九章 现皇后找前皇后诉苦第八百一十二章 倒幕先锋第二百六十四章 废籍第五十八章 溃败第三百六十七章 重火枪第七百四十四章 舆论的重要性第五百一十章 一切可以重来吗?第六百八十一章 北京第一人民医院第七百九十五章 海战史上的奇迹第十二章 李邦华第五百四十五章 以地换地第五百三十章 爱挑事的大佛郎机人第八百八十八章 有人想要搞事情第六百五十八章 摧毁江南利益集团核心第一百九十四章 说服第八十四章 决心第一百七十三章 猜测第六百四十三章 败逃、得信第八百七十八章 善后、向日本移民第二百二十二章 封驳第一百八十九章 佛郎机炮第十二章 李邦华第三百九十六章 战起第六百零七章 以拿贼的名义第六百二十七章 皇帝到底想干什么呢?第六百九十九章 兴建水库、酒坊不能太多第五百五十二章 布防漕运,建立海军第三百五十九章 偷人第四百五十二章 旗人与汉人第五百四十二章 带西夷开开眼第七百二十章 零伤亡、报仇第一百四十六章 肥羊
第一百四十二章 闲谈第四百零六章 列阵第一百五十章 裁撤第三百六十五章 驿站第二百六十二章 近战第七百三十章 虽远必诛不止是口号第四十二章 计划第六百八十六章 两个汉奸奴才教导新主子第三百零六章 断腕第九十五章 城内第三百五十三章 恩赏第二百六十九章第七百二十三章 米涅枪第一次实战第三百零六章 断腕第七百一十七章 大明海军抵达马尼拉第六百五十章 宫内改革、减少天家个人财富第七百四十四章 吏治与治吏第四百八十五章 待不住了第二百七十一章 迎敌第二百二十六章 请见第六百九十九章 兴建水库、酒坊不能太多第四百四十一章 宫里的阴暗面第五百五十七章 终成眷属、赐银第四百九十一章 朱由检的筹谋第五百六十七章 国子监里不是有人吗第五百八十一章 以权势保富贵第八百八十八章 有人想要搞事情第二百一十九章 义阉第七十四章 后事第八百四十四章 见闻第五百三十五章 战后军队整合第八百九十章 获利丰厚的农户们第二百一十三章 敲打第六百七十章 人类历史上第一次大规模解剖第四百二十章 银票第二百二十九章 草民第二百六十一章 炮击第一百零九章 家人第六百九十五章 丰收了,可是粮食卖不上价了第一百六十九章 怀柔第二百一十六章 禁足第四百六十七章 平顶山岗上的堡寨第七百九十六章 去抄英国人的小金库第八百一十五章 帷幕拉开第二百三十四章 开端第四百四十一章 宫里的阴暗面第五百九十八章 纳税就从天家开始第八十八章 兵乱第八十一章 打算第六百五十三章 欧洲人与蒙古部落差不多第六十九章 发展第三百六十四章 敌至第八百六十三章 想收藏日本盔甲的太子第三百五十三章 恩赏第三百一十二章 乌龙第六百七十八章 财富再分配是朝廷的重要职责和使命第五百六十八章 朱由检断案第三百五十八章 圣意第八百三十八章 无奈的加征、钱姓少年的背景第五百三十一章 敢持械行走者 杀无赦!第一百五十二章 出首第七百四十三章 升赏、后事安排第二百四十四章 站队第四百七十一章 清军的反击第三百三十三章 赏功第一百九十七章 宗亲第四十二章 计划第二百五十四章 困扰第七百零九章 现皇后找前皇后诉苦第八百一十二章 倒幕先锋第二百六十四章 废籍第五十八章 溃败第三百六十七章 重火枪第七百四十四章 舆论的重要性第五百一十章 一切可以重来吗?第六百八十一章 北京第一人民医院第七百九十五章 海战史上的奇迹第十二章 李邦华第五百四十五章 以地换地第五百三十章 爱挑事的大佛郎机人第八百八十八章 有人想要搞事情第六百五十八章 摧毁江南利益集团核心第一百九十四章 说服第八十四章 决心第一百七十三章 猜测第六百四十三章 败逃、得信第八百七十八章 善后、向日本移民第二百二十二章 封驳第一百八十九章 佛郎机炮第十二章 李邦华第三百九十六章 战起第六百零七章 以拿贼的名义第六百二十七章 皇帝到底想干什么呢?第六百九十九章 兴建水库、酒坊不能太多第五百五十二章 布防漕运,建立海军第三百五十九章 偷人第四百五十二章 旗人与汉人第五百四十二章 带西夷开开眼第七百二十章 零伤亡、报仇第一百四十六章 肥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