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一十二章 乌龙

就在皇太极招代善进宫议事的同时,乾清宫昭仁殿中,杨嗣昌等兵部要员,与陈奇瑜就关外战事展开了一场简短的辩论。

听完陈奇瑜建议洪承畴主动发起进攻、争取重创建奴南下之兵、逼迫建州奴酋率主力倾巢而至,在锦州附近与官军会战的言论后,杨嗣昌以及兵部两位侍郎都表示了反对之意。

“大尹之说虽甚为合理,但时机上却太过早矣!目下已至九月,待诸路官军京师集齐后便已九月中,待至关外便已是九月末,此时锦州一线怕已是有大雪降下。天寒地冻之际实难利于辎重输送,更遑论争战之事了!此等不利,虏贼岂会不知?大尹之谋怕是会落于空处!”

左侍郎王家桢首先出言反对道。

“大尹之策其实乃上佳之策,侍郎所言亦是甚为合理,但臣所虑者还有其余。依照此前谋划,关外大军为正军,其意一为寻求重创奴贼;其二乃是为两翼奇兵争取直捣黄龙之时机。大尹许是忽略一处:如若敌我主力于近期展开会战,绝非短期内便能决出胜负的,卢学士所率之骑军还另说,只说登莱奔袭赫图阿拉之五千官军,每到寒月,辽东近海尽皆封冻,船只根本无法航行,此等情形之下,登莱之兵根本无法登陆辽东,更何谈奔袭奴贼老巢了!”

风度翩翩的杨嗣昌脸神色从容,寥寥数语间便将陈奇瑜所献策略中最大的漏洞给指了出来。

陈奇瑜面上神色不动。因为他早就想到这点,但为了不当面得罪皇帝,所以他并未直接提出此事,而是借他人之口说出。

而朱由检的脸上则是有些发热的感觉,他也并没想到这是陈奇瑜有意为之,相反,他的内心对陈奇瑜反而有些歉疚之意,觉着若是自己考虑更加全面的话,这位重臣也不会在别人面前丢了面子。

自己作为一个从信息爆炸的年代穿越而来的后世之人,居然将渤海冬季冰冻期给选择性的忽略了,这实在是让人汗颜不已。

“呵呵,此事不怪陈卿,是朕疏忽了。只想着尽早与奴贼决战,这才有了陈卿仓促之间想出此策!本兵确为老成谋国之臣,于军国大事之上细致入微,有卿等一众干才能臣,朕心下倍感安适!”

“我皇何须自责,身为人臣当为君之所谋拾遗补缺,此亦为臣之道也!况大尹之策确乃上策,仅是所选时机有所差池而已。臣以为,若锦州之敌不退的话,明年春日之时,便依大尹之策施行便可!”

八面玲珑的杨嗣昌可不愿轻易树敌,尤其是对朱由检所看重之人。既然皇帝将陈奇瑜从地方召到京师任职,那肯定是对其所为甚是认可。据他所知,陈奇瑜虽然才干政绩颇为突出,但在朝堂之内却并无盟友,若是他将来与自己同时入阁,那现在提早结个善缘,将来在内阁中遇事也能相互呼应一下。

陈奇瑜冲着杨嗣昌拱了拱手以示承情,杨嗣昌考虑到的问题他也早就有过分析,对于仪容甚佳的这位本兵,陈奇瑜并无恶感。

而根据杨嗣昌的观察,皇帝除了对温体仁青眼有加之外,对其余的两名阁老张至发和王应熊可谓是发自内心的厌恶,这两人致仕是早晚的事。皇帝留着他们最主要的原因就是建州问题还未解决,朝堂需要暂时的稳定,等建州之事解决掉之后,这两人会马上被皇帝打发回家养老。

皇帝去年曾经打算增补阁臣,但因督察院两位大佬都在外地办差,皇帝觉着那样对两位制宪有失公允,所以才暂时搁置起来。

若是明年能够给建虏以毁灭性打击,大明内外的局势彻底稳固之后,增补阁臣便会被提上议事日程。

据皇帝所言之意,阁臣员数将会增加到六至七人。温体仁圣眷未衰,留任已成定局,而张至发、王应熊应该会一起致仕,那样的话内阁就会空出至少五个名额。

杨嗣昌早就分析过,洪承畴、卢象升、孙传庭这三人入阁是板上钉钉之事,并且也无人会提出异议。

流贼就是在这三位重臣的持续打击下才最终土崩瓦解的,这等挽大厦于将倾的大功无人能比,入阁也是顺理成章。

剩下的阁臣候选人,自己算一个,礼部尚书张国维算一个,陈奇瑜算一个,若是七名阁臣就正好,若是六名,那就是三选二了,但杨嗣昌相信,皇帝会让自己和陈奇瑜入阁,张国维将会靠边站。

“启奏圣上,既是今年无法发起与建虏之会战,且沙后所之兵营仓房尚未修建完毕,那臣建议,秦军、川军抵京后直接进驻京营与勇卫营之营地,修整之后便可正常日间操演。所需兵刃、甲胄、器械亦可就近与军器监得以补充,日常亦能与勇卫营车营进行合演,以便彼此熟悉,找出其中之失加以改进,待来年大战将起时提前月余出关!”

兵部右侍郎李致远进言道。

本为宁远分守道的李致远得到了洪承畴的大力举荐,被朱由检特简为兵部右侍郎一职,替代因病致仕的原侍郎王逢时。

洪承畴赴任蓟辽时,曾与宁远歇息一晚,在与李致远详谈过后,不禁对其出众的才华大为激赏。考虑到自己将来回到朝堂后急需有人互为奥援,而现下正郁郁不得志的李致远正是最好的人选,在一番交心之后,洪承畴果断的向朱由检举荐了这位干才。

在经过锦衣卫的详细查访后,朱由检对洪承畴举荐的这位干才也是相当认可,再加上其在关外数年,对于边事熟稔无比,正巧王逢时致仕归家养病,兵部右侍郎出缺,这才有了李致远一飞冲天的机会。

李致远从一个无人搭理的从四品闲职,一下子升到炙手可热的正三品高位,心里对洪承畴的感激之情自是无以言表,从此他自是将洪承畴视为了再生父母,而洪承畴除了原先的故旧之外,在朝堂上也终于有了真正的门下之人。

“李卿之建言甚好!此事便交由李卿操办。卿可多去兵营巡视,深入士卒中间,了解士卒之需,化解影响军心士气之矛盾。军中虽是无情之地,但士卒将校亦乃常人,他们流血牺牲亦是为大明百姓能安居乐业。朕倡建忠烈祠便是欲使天下人知晓,但凡为大明付出与牺牲者,就当被后人铭记之!”

“圣上之言,臣当谨记之!”

对于朱由检吩咐的事情,李致远并不陌生。在关外这些年,他早就适应了与那些粗鲁野蛮但也豪爽简单的士卒打交道,既然皇帝的话中透露出对底层士卒的关爱之情,那李致远当然会以此为标杆做出一番成就,来迎合皇帝的心意。

“今日便议到此处吧,各位卿家且回本职,将诸多事端捋顺,以完备之姿迎接来年的大战!”

第七百七十九章 老司机带带我第二百二十四章 阁臣第六百六十一章 西苑野趣第四百一十六章 选官第七百四十四章 舆论的重要性第八百二十章 四海商行对大明发展的特殊贡献第五百九十四章 北镇抚司的手段第二百四十一章 父子第一百八十六章 拦截第八百一十六章 被打懵的联军第二百三十七章 主帅第二百零五章 逃荒第八百四十八章 世间之奇女子第一百七十二章 出塞第一百一十九章 接战第一百五十五章 蛇尾第八百零八章 冲突与应对第四十一章 大战5第八百七十一章 改进第六百一十章 关外需要你们第八百八十九章 扮猪吃虎第四百八十五章 待不住了第七十五章 赴援第七百七十三章 公公,请您上路吧!第五百二十一章 城门争夺战第八百一十五章 帷幕拉开第三百六十四章 敌至第三百二十二章 外力第三百四十七章 新规第八百六十一章 斩首计划第一百一十一章 盐利第八百八十八章 有人想要搞事情第三十章 预谋第八百六十四章 装备悬殊之战第七百零四章 大明的武备要和别人形成代差第五百三十九章 朕有一策第五百六十六章 钦差人选、补充官吏数额第六百一十三章 分赃大会第四百二十九章 一触即发第四百一十六章 选官第八百五十七章 新的公务支出第五百四十六章 目标是马尼拉的大佛郎机人第一百三十章 淮盐第十七章 樊城第一百七十七章 工坊第一百六十九章 怀柔第四十三章 看望第二百六十六章 定策第七百四十二章 出访艰辛、 惊喜、睚眦必报第一百一十二章 谋划第二百四十六章 出关第四百一十九章 伴读第四百六十二章 君臣相处之道第七百二十三章 米涅枪第一次实战第四百二十六章 朝鲜铳手第七百三十七章 朝鲜人打算送礼第一百二十六章 立威第八百四十六章 食堂饭食可比富户、话痨管事第六百八十九章 孙传庭纳妾第五百二十九章 红夷特使联合到访大明第三百六十一章 雏形第四百九十一章 朱由检的筹谋第五十章 残暴第六百六十五章 做梦也没想到能吃饱饭的李保第三百一十一章 急症第三百零九章 远虑 (求订阅收藏)第三百八十六章 准备第八百一十章 给平户藩的大礼包第五百三十四章 我皇明万胜!第四百五十九章 诛心之言第六百六十三章 热烈欢迎大明帝国使团到访第二百七十三章 束手第三百四十一章 打斗第六百三十九章 这回忍了,下回呢?第六百四十九章 宗藩改革初见成效第十七章 樊城第二百四十八章 条陈第四百一十六章 选官第六十七章 招供第八百六十二章 以堂堂之阵击败你第五十四章 探路第六百九十六章 解民之难第三百九十四章 发兵第十七章 樊城第四百三十七章 阿济格的梦想第九十六章 心思第七百四十二章 出访艰辛、 惊喜、睚眦必报第六百三十九章 这回忍了,下回呢?第三百八十七章 狭路第四百七十六章 左翼骑兵的状况第八十一章 打算第三百七十一章 承乾宫第八百一十八章 大败亏输第二百八十二章 衍圣公第一百三十二章 西进第八百二十二章 基建狂魔、满八旗集体改姓第七百八十五章 设立新的基层政权第二百三十七章 主帅第三百五十五章 留膳第三百九十四章 发兵
第七百七十九章 老司机带带我第二百二十四章 阁臣第六百六十一章 西苑野趣第四百一十六章 选官第七百四十四章 舆论的重要性第八百二十章 四海商行对大明发展的特殊贡献第五百九十四章 北镇抚司的手段第二百四十一章 父子第一百八十六章 拦截第八百一十六章 被打懵的联军第二百三十七章 主帅第二百零五章 逃荒第八百四十八章 世间之奇女子第一百七十二章 出塞第一百一十九章 接战第一百五十五章 蛇尾第八百零八章 冲突与应对第四十一章 大战5第八百七十一章 改进第六百一十章 关外需要你们第八百八十九章 扮猪吃虎第四百八十五章 待不住了第七十五章 赴援第七百七十三章 公公,请您上路吧!第五百二十一章 城门争夺战第八百一十五章 帷幕拉开第三百六十四章 敌至第三百二十二章 外力第三百四十七章 新规第八百六十一章 斩首计划第一百一十一章 盐利第八百八十八章 有人想要搞事情第三十章 预谋第八百六十四章 装备悬殊之战第七百零四章 大明的武备要和别人形成代差第五百三十九章 朕有一策第五百六十六章 钦差人选、补充官吏数额第六百一十三章 分赃大会第四百二十九章 一触即发第四百一十六章 选官第八百五十七章 新的公务支出第五百四十六章 目标是马尼拉的大佛郎机人第一百三十章 淮盐第十七章 樊城第一百七十七章 工坊第一百六十九章 怀柔第四十三章 看望第二百六十六章 定策第七百四十二章 出访艰辛、 惊喜、睚眦必报第一百一十二章 谋划第二百四十六章 出关第四百一十九章 伴读第四百六十二章 君臣相处之道第七百二十三章 米涅枪第一次实战第四百二十六章 朝鲜铳手第七百三十七章 朝鲜人打算送礼第一百二十六章 立威第八百四十六章 食堂饭食可比富户、话痨管事第六百八十九章 孙传庭纳妾第五百二十九章 红夷特使联合到访大明第三百六十一章 雏形第四百九十一章 朱由检的筹谋第五十章 残暴第六百六十五章 做梦也没想到能吃饱饭的李保第三百一十一章 急症第三百零九章 远虑 (求订阅收藏)第三百八十六章 准备第八百一十章 给平户藩的大礼包第五百三十四章 我皇明万胜!第四百五十九章 诛心之言第六百六十三章 热烈欢迎大明帝国使团到访第二百七十三章 束手第三百四十一章 打斗第六百三十九章 这回忍了,下回呢?第六百四十九章 宗藩改革初见成效第十七章 樊城第二百四十八章 条陈第四百一十六章 选官第六十七章 招供第八百六十二章 以堂堂之阵击败你第五十四章 探路第六百九十六章 解民之难第三百九十四章 发兵第十七章 樊城第四百三十七章 阿济格的梦想第九十六章 心思第七百四十二章 出访艰辛、 惊喜、睚眦必报第六百三十九章 这回忍了,下回呢?第三百八十七章 狭路第四百七十六章 左翼骑兵的状况第八十一章 打算第三百七十一章 承乾宫第八百一十八章 大败亏输第二百八十二章 衍圣公第一百三十二章 西进第八百二十二章 基建狂魔、满八旗集体改姓第七百八十五章 设立新的基层政权第二百三十七章 主帅第三百五十五章 留膳第三百九十四章 发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