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四十八章 条陈

在接受了已被擢为山海关总兵的原勇卫营副总兵张奎、山海关副总兵黄震等主要将领的参见后,洪承畴与张奎等人简短面谈过一番,便带着沈世玉和一众亲兵加入到长长马队的中军,出关踏上了辽西走廊。

“总制,吴家这是怎地开了窍了?居然派了如此多马队随洪督师出关,朝廷就不怕吴家主力出关,与祖家聚在一起兴风作浪?”

恭送洪承畴离去后回到关城箭楼上的黄震不解的问道。

“圣上神机妙算,大名鼎鼎的洪亨九岂是如此好相与的?这里面道道多了,咱就别瞎琢磨了!老黄,照督师的分派,过几日你带关内的工匠去沙后所,把那边的兵营好生扩建一番,争取今年内完工,工匠所需粮饷朝廷很快就会运来。某琢磨着圣上莫不是要对建州用兵不成?要不然怎地突然要扩建兵营?沙后所可是离宁远、锦州近的很!啧啧!果真要是对建州开战,那可是咱立功的大好机会啊!到时说啥咱也要上阵参战,说不定能讨个爵位传给后代子孙!”

张奎手捋颌下粗髯忍不住浮想联翩。

沙后所位于山海关和宁远之间,东边靠海,是一处规模不大的堡垒,目前驻扎了五百名兵卒,由山海关一名千总带队驻守。

按照洪承畴的吩咐,山海关要尽快扩建沙后所兵营,新的兵营至少要容纳三万人上下,并且要在崇祯十一年三月前完工。储存粮草辎重的仓房也要按三万人以上准备,建成后兵部自会安排专人将军资送达,至于为何扩建兵营,洪承畴并没有多说。

不得不说张奎的嗅觉很是敏锐,洪承畴下令扩建沙后所兵营,就是为来年可能对建州发起的进攻做准备,到时沙后所将成为大明官军出关后的一个中转站。

明年若真的与建州开展,十几万大军加上至少十万以上的民夫,近三十万的人马不可能一下子全部涌到锦州前线,那样锦州根本承受不住,必须分批次将大军调往前线。

在洪承畴的计划中,就算明年不会发生大规模战事,沙后所扩建也是势在必行,因为征讨建州是早晚的事,事先做足准备才是正道。

扩建完成后他会请旨调兵,将关内数万大军调至沙后所兵营,向锦州的祖大寿施压,逼迫其不敢轻举妄动,然后再分批次将锦州军回调,把关内明军前移至松山一带,逐步削弱辽西集团的实力。

洪承畴出关前送回的密奏送达京城时,朱由检正在乾清宫内翻看孙传庭以及陈奇瑜两位重臣对于明年建州攻略的条陈。

孙传庭在奏本中首先对皇帝于京城赏赐其宅邸一事谢恩,并对皇帝遣人将其全家由代州迁往京师表达了无比的感激之情,他知道这意味着自己很快就会回到京师任职了,并且最少是尚书以上这样的正一品职位。

对于明年可能发生的战事,孙传庭持积极肯定的态度。他在奏本中提出的建议与洪承畴不谋而合:假途伐虢。借重兵云集锦州一线之际,以武力为威慑,彻底瓦解辽西集团的势力,把辽饷这个无底洞堵死,以使得朝廷能有更多的钱粮投入到改善民生上来。

在陕西的孙传庭早闻警迅,对于建州从今春开始的对蒙古各部的吞并征伐保持了高度的警惕。他认为如果坐视建奴持续扩张下去,其若其扩展顺利的话,下一步其兵锋很可能指向宣大、延绥等边镇,朝廷为了应对这种非常可能出现的局面,将不得不对这几处边镇投入巨大的物资和人员。长此以往,怕是会出现第二个、第三个辽西集团,大明终将会被边事拖垮。

与其千日防贼,不如趁其未成势之前给与重创。

孙传庭认为,各路官军多年来与流贼奋勇搏杀,积累了丰富的战阵经验。加上粮饷充足、甲胄齐全,火器兵刃的质量也有了大幅度的提升,不管将官还是士卒都是士气高涨,经过今年的充分修整后,明年的出关之战即使不会大胜,但大败亦是绝无可能。

孙传庭在奏本中明确提到,建虏虽然彪悍善战,但人口太少、各种物资匮乏这两点正是其最为致命的缺陷。而大明幅员辽阔,兵源物资充裕,就算官军整体战力比建虏稍低,但通过大规模会战,双方互损之下,建州根本经不起这种巨大的消耗。

朱由检知道他的想法,那就是用人命换人命,反正大明有的是人,哪怕十个换一个也能把建虏那点可怜的人口耗尽。

一将功成万骨枯。在这些名臣眼中,当兵拿饷就要有随时阵亡的准备,这是天经地义之事,何况还有高额的烧埋银可拿。

其实这种想法在当时是非常普遍的。几乎每个普通士卒也觉得,自己既然拿着朝廷给的钱粮,那为皇帝送命是应该的。而作为后世穿越而来,对生命有着异常尊重的朱由检,内心深处对这种看法有点接受不了。

至于谁作为出关大军的统帅,心高气傲的孙传庭并未提出明确的人选,只说一切恭请圣断。

在孙传庭的眼中,不管是洪承畴、杨嗣昌还是卢象升,甚至于远在江淮的陈奇瑜,这几人虽然都是才具出众之辈,但并不比自己高明。

洪承畴老辣但太过圆滑谨慎,驭下不够严厉;杨嗣昌虽长于布局,却短于临阵决断,战阵经验相对欠缺;卢象升忠直勇猛,但仁心过重,缺乏战略眼光,率偏师奇袭当可发挥其优势;陈奇瑜虽智谋深远,但容易自满轻敌,当年的车厢峡一役便是明证。

朱由检对孙传庭有心作为全军统帅一事当然是心知肚明,这也让他感到十分的为难。

从各方面的综合能力上讲,孙传庭确实不逊于洪承畴等人,甚至可以说略微胜出一些,但孙传庭最大的缺点就是资历不如洪承畴深厚。在这个历来讲究论资排辈的世代,倘若自己下旨让其作为主帅领军出战,那洪承畴等人的心里会非常不满。若是能打出一场大胜还好说,如果战事处于僵持或是惨胜,那孙传庭就会面临各种弹劾与攻击,对他的政治前途十分不利。

这也是为什么朱由检想亲征的理由之一。

自己成为全军统帅后,把洪承畴、孙传庭、杨嗣昌、陈奇瑜这些名臣全都带上,组建一个重量级的智囊团,排名不分先后,战前会商都聚在一起公开讨论,这样就基本避免了这些牛人之间的相互敌视、扯后腿的举动,就算战事进展的不顺利,或者最终并没有取得大胜,朝中大臣也无人敢将矛头针对自己这个主帅。

到时再说吧,实在不行自己就率军出一次关。虽然答应了卢象升不再亲征,但事情总是在不断变化中嘛。老卢率军出塞奇袭,自己就不用怕被这位忠臣当面斥责了,顶多再见面时自己向他陪个不是,保证不再有下一次就行。

把孙传庭的条陈搁到一边后,朱由检拿起了陈奇瑜的奏本翻看起来。

第八百三十章 体仁病故、吏治的根本性改变第四章 洪承畴第三百七十一章 承乾宫第六百七十七章 高炉炼钢工艺的改进第四十四章 孙承宗第八百七十章 人才不问出处第一百二十九章 陈仓第一百一十三章 长芦第四百二十一章 钱庄银票的目的和作用第二百九十一章 细节第四百零五章 斩将第三百二十九章 骨肉第五百六十三章 农业不仅仅是种田第六百五十一章 关键技术绝对不能外泄第七百零二章 螳螂捕蝉黄雀在后第四百二十二章 庄元洲的思虑与选择第八百四十二章 新概念、新思路第七百一十二章 打还是不打第七百八十二章 盛世里也有挣扎存活之人第四百三十章 白甲与白杆第五百八十九章 有人慌了神第四百三十五章 飞蛾与果决第三百六十六章 地雷第五百七十章 太子的日常第五百九十四章 北镇抚司的手段第三百五十八章 邹家第二十二章 诛杀第七百三十八章 驻军是为了保护你们的安全第四百七十五章 赌命的祖大寿第一百四十二章 闲谈第一百六十九章 怀柔第四百九十二章 内阁人选第八百零九章 你就不想称霸九州岛吗?第六百六十六章 一座县衙的日常第六百四十九章 宗藩改革初见成效第四百一十九章 伴读第一百九十八章 放假第一百一十二章 谋划第一百二十三章 退兵第七百七十二章 一直憋屈的高起潜第二百一十五章 强抢第三百零一章 诱惑第一百零三章 心机第五百六十一章 新建行省、野有遗贤第一百二十九章 陈仓第五百四十章 驱虎吞狼第四百五十章 多尔衮的果断第六百九十八章 新政的第一次成果第八百五十三章 各有算计第六百八十六章 两个汉奸奴才教导新主子第八百一十八章 大败亏输第六百四十九章 宗藩改革初见成效第五百七十一章 朱由检的底线第十一章 勇卫营第三百五十八章 邹家第二百八十四章 设想第一百七十九章 安定第四百二十三章 求援第六十九章 发展第三百九十一章 战术第三百四十八章 司农寺第二百五十五章 定策第五十六章 接应第一百八十四章 战前第一百二十五章 借势第六百三十一章 张网以待、终有所获第十四章 大生产第八百一十六章 被打懵的联军第七十四章 后事第一百零六章 鏖战第二百六十章 备战第十七章 樊城第一百九十一章 放贷第四百三十一章 白杆悍卒 白甲凶猛第三百一十二章 乌龙第六百二十五章 嘉定伯府破财了第一百六十六章 剿灭第六百四十六章 分级制度第五百七十一章 朱由检的底线第三百一十章 献策第六百二十二章 女大不由娘第七百二十四章 兵临城下、搜捡土著第二百六十七章 南下第六百五十四章 以大义为名,目的还是利益第二百一十六章 禁足第一百四十二章 闲谈第七百一十四章 北海舰队的第一次备战第六百六十章 得有个好身体,带家里人去撸串第八百章 太子听政、安抚郑芝龙第四百五十八章 功名险中求第二百二十五章 使者第三百九十二章 部署第五十六章 接应第八十五章 请托第九十二章 分进第四百三十六章 后路之忧第八百四十八章 世间之奇女子第二百一十一章 回家第六百五十一章 关键技术绝对不能外泄第二百二十章 忧虑
第八百三十章 体仁病故、吏治的根本性改变第四章 洪承畴第三百七十一章 承乾宫第六百七十七章 高炉炼钢工艺的改进第四十四章 孙承宗第八百七十章 人才不问出处第一百二十九章 陈仓第一百一十三章 长芦第四百二十一章 钱庄银票的目的和作用第二百九十一章 细节第四百零五章 斩将第三百二十九章 骨肉第五百六十三章 农业不仅仅是种田第六百五十一章 关键技术绝对不能外泄第七百零二章 螳螂捕蝉黄雀在后第四百二十二章 庄元洲的思虑与选择第八百四十二章 新概念、新思路第七百一十二章 打还是不打第七百八十二章 盛世里也有挣扎存活之人第四百三十章 白甲与白杆第五百八十九章 有人慌了神第四百三十五章 飞蛾与果决第三百六十六章 地雷第五百七十章 太子的日常第五百九十四章 北镇抚司的手段第三百五十八章 邹家第二十二章 诛杀第七百三十八章 驻军是为了保护你们的安全第四百七十五章 赌命的祖大寿第一百四十二章 闲谈第一百六十九章 怀柔第四百九十二章 内阁人选第八百零九章 你就不想称霸九州岛吗?第六百六十六章 一座县衙的日常第六百四十九章 宗藩改革初见成效第四百一十九章 伴读第一百九十八章 放假第一百一十二章 谋划第一百二十三章 退兵第七百七十二章 一直憋屈的高起潜第二百一十五章 强抢第三百零一章 诱惑第一百零三章 心机第五百六十一章 新建行省、野有遗贤第一百二十九章 陈仓第五百四十章 驱虎吞狼第四百五十章 多尔衮的果断第六百九十八章 新政的第一次成果第八百五十三章 各有算计第六百八十六章 两个汉奸奴才教导新主子第八百一十八章 大败亏输第六百四十九章 宗藩改革初见成效第五百七十一章 朱由检的底线第十一章 勇卫营第三百五十八章 邹家第二百八十四章 设想第一百七十九章 安定第四百二十三章 求援第六十九章 发展第三百九十一章 战术第三百四十八章 司农寺第二百五十五章 定策第五十六章 接应第一百八十四章 战前第一百二十五章 借势第六百三十一章 张网以待、终有所获第十四章 大生产第八百一十六章 被打懵的联军第七十四章 后事第一百零六章 鏖战第二百六十章 备战第十七章 樊城第一百九十一章 放贷第四百三十一章 白杆悍卒 白甲凶猛第三百一十二章 乌龙第六百二十五章 嘉定伯府破财了第一百六十六章 剿灭第六百四十六章 分级制度第五百七十一章 朱由检的底线第三百一十章 献策第六百二十二章 女大不由娘第七百二十四章 兵临城下、搜捡土著第二百六十七章 南下第六百五十四章 以大义为名,目的还是利益第二百一十六章 禁足第一百四十二章 闲谈第七百一十四章 北海舰队的第一次备战第六百六十章 得有个好身体,带家里人去撸串第八百章 太子听政、安抚郑芝龙第四百五十八章 功名险中求第二百二十五章 使者第三百九十二章 部署第五十六章 接应第八十五章 请托第九十二章 分进第四百三十六章 后路之忧第八百四十八章 世间之奇女子第二百一十一章 回家第六百五十一章 关键技术绝对不能外泄第二百二十章 忧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