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二十五章 嘉定伯府破财了

朱由检在下达宗藩纳税旨意的时候,并没有授权给锦衣卫可以动用武力来解决遇到的问题,至于各地锦衣卫所如何处置,那就看个人能力。

因为他也没有想到怎么去做才最为合适。

毕竟都是自己家的亲戚,太过分的话会让臣子们感到不安。

很多人可能会在心里这样想:你今天可以对亲戚下手,明天或许就会对我下手,尽管看上去你对我不错。

这种离心离德的举动会让君臣之间陷入尔虞我诈、互相欺骗的境地,最终会导致国事彻底败坏。

都说明亡于嘉靖,这话有些道理。

最喜欢玩弄权术的世宗开了一个非常恶劣的头。

这位权属大家把操弄人心当成了治国手段,将本来走在官道上的大明战车带到了通往悬崖的小路上去,最后的结局就是车毁人亡。

世宗皇帝根本不具备治国理政的能力,他的那一套做法与那些乡下村妇差别不大,整日以皇帝之尊在臣子之间搬弄是非,以挑起内讧为乐趣,手段非常卑鄙龌龊。

他的真实能力和水平甚至比不过后世一个江浙沪的乡镇长高明。

一直靠小肚鸡肠、阴谋诡计对付自己的员工,这种老板已经为公司最终破产埋下了巨大的隐患。

朱由检虽然不具备什么高超的手腕,不怎么懂如何驾驭手下,但他相信,只要他持心以正,行事光明正大,赏罚分明,以律法为依据,长此以往,大明只会越来越好。

阮建苏和褚国用送来的对付福王府的方案虽然谈不上高明,但目前来看也算是较为合适的方法了。到现在其他宗藩处还没有传来什么消息,看来也是遇到了相似的情况,洛阳要是能取得进展,那就下令让其他各处锦衣卫照做就行了。

现在该做的已经都做了,剩下的就交给时间吧。

距离崇祯十二年的正旦只剩下一个多月了,朱由检估计年前各地应该不会有太大的动静和反应,所有的变化可能来自于明年开春之后吧。

按照时间来算,孙传庭、卢象升以及众多锦衣校尉们要在异地过年节了。

这两位能臣为了大明付出良多,真是舍小家为大家,以国事为己任,常年奔波与大明各地,不说他们立下的功劳,单单这份辛苦便是常人难以承受的。

据专门监视京师上下各种动静的东厂送来的消息说,孙传庭的母亲嫌孙家后代过于单薄,已经为他物色了两名妾室,等到孙传庭公干回转,这两名小妾便会被纳入门中。

得到这个消息后,朱由检先是想到到时候该赏赐什么合适,随后脑子中忽然产生了一个好奇的念头:从崇祯八年孙传庭临危受命赴任陕西至今,这长达四年的时间内,孙传庭一直专注于各种纷繁复杂的事物中,正值壮年的他就没有生理需求?若是有又该如何解决呢?

嘿嘿,嘿嘿嘿嘿!

朱由检脑海中不由浮现出一个恶趣味的画面。

孙传庭之子孙克敌现在以举子的身份在国子监就读,将来中试应是没有问题。

按照厂卫的情报来看,十八岁的孙克敌品学兼优,平时与人相处时很是平易近人,没有丝毫的傲气和架子,好好培养一下的话,将来又是一个接班的好苗子。

另一位重臣卢象升的子嗣就要比孙传庭兴旺多了。

卢象升在天启年间先是娶妻汪氏,次年生下长女,随后卢象升步入仕途历任各地、居无定所,两人之间聚少离多。

没过几年汪氏病亡,卢象升哀痛之余,因无暇抚养女儿,于是便将她寄养在宜兴老家。

几年后卢象升纳妾陈氏,但因思念亡妻故,并未将其抬为正室,直到崇祯年间卢象升任大名府知府,遂在家人、友人劝说下,迎娶当地贡生王好年之女王氏为妻,但同时噩耗也随之而来,长女不幸染病而亡。

卢象升的正妻王氏与妾室陈氏,先后为他生养了三个儿子,分别是庶长子卢以载、嫡子卢以谦、三子卢以行,长子今年只有十一岁,次子和三子分别为九岁和八岁。

卢象升今年已经三十八岁,三个孩子却是如此年幼,其一心为公的崇高品质可见一斑。

现在卢象升的母亲已经被接到了京师,与长子一家住在一起,卢以载也被送入国子监中就读,因为与化名的朱慈烺年纪相近的关系,两人平时关系极为密切,朱由检得知后也是欣慰不已。

就在朱由检静思之时,极少出宫的王承恩却是奉命来到了位于京师西城的嘉定伯府门前。

周奎在前些时日被自家女儿赶出皇宫后,觉得丢了面子的他回到家中大发雷霆,大骂周后忘恩负义、胳膊肘朝外拐,这种大事不帮忙不说,居然还指责自己在皇帝困难时没有伸出援手助力,这还是自己亲生女儿说的话吗?

闻讯而来的周绎问清原委后,心里也是恼恨不已,随后父子二人计议一番也没商量出个办法,期间两人曾经想再次入宫请求觐见皇帝当面求情,但却被早就得了吩咐的宫门护卫拒之门外。

随着各种各样的消息不断从宫里传出,在得知皇帝会采取组建商行对各人进行补偿后,父子二人在计算过后,依旧认为自己吃了大亏,心里头对朱由检夫妇的恨意丝毫未减。

这一日周奎父子正打算出门后分头联络一下其他勋贵,看看能不能联合起来,集体进宫向皇帝施压时,忽然得报,宫里来人了,父子二人先是一愣,随后相视大笑。

“我就说吧,肯定是玉凤想明白了,终于在皇帝面前给咱家说上话了,这回宫里派人来,肯定是来告知咱们不用缴纳赋税的,哈哈!

绎儿你且去看看来的是谁,顺便准备二十两红封,走时给他送上,咱们也不能叫人家说嘉定伯府悭吝不是?”

周奎大笑着吩咐儿子道。

“成!爹爹且在此安座,孩儿区区就来!”

等到周绎迎到大门之外后抬眼一看,顿时吃惊不小:“王公公怎地亲自前来周府?来人,开中门,王公公快快有请!”

“好说,好说,嘉定伯可在?”

王承恩皮笑肉不笑的打量着眼前这位嘉定伯世子,随口问了一句。

“家父正在后宅更衣,我这便叫人将家父请来,咱们入内说话!王公公请!”

随着嘉定伯府中门大开,王承恩负手上了台阶走进了府内,周绎小心翼翼地跟在一旁。

“不知王公公此来有何圣意通传?我这便吩咐下去摆设香案!”

周绎偷眼查看着王承恩的脸色,虽然没有发现有何异样,但心里头却是有一种不妙的感觉。

“香案不必摆设了,皇爷有口谕要说与嘉定伯听!

京师都言嘉定伯府豪阔,咱家这是头一次来,乍见之下果是名不虚传啊!

单单这座假山就得耗费不少钱粮人力吧?

唉,想想前几年,皇爷为了省下银钱给官兵剿贼所用,每顿御膳也只有三五个小菜,咱家现下思来,心里犹自难过不已!”

王承恩负手扫视着处处雕梁画栋,布置的美轮美奂的嘉定伯府前院,口中发出叹息之声,眼中的冷意却是如同数九寒冬一般。

感觉到大祸临头的周绎冷汗直冒,一句话也不敢说,身子不由自主地低了下去,心里头盼着老爹赶紧过来。

“哎呀,王公公大驾光临,周某有失远迎,还望公公莫怪才好!

公公快快有请,咱们后宅叙话!”

第七百三十章 虽远必诛不止是口号第七百八十九章 培育海外新兴市场第五百八十一章 以权势保富贵第五百零七章 秋后算账第三百五十二章 请封第七百八十九章 培育海外新兴市场第六百五十四章 以大义为名,目的还是利益第三百章 证据第八十七章 苦难第六百四十一章 突袭官驿第二百零六章 内情第三百一十九章 逮人第二百零三章 应对第四百零四章 杀意第一百七十七章 工坊第九十二章 分进第七百九十章 大明新藩属国条例第三百三十二章 内政第三百五十章 刑部第九十八章 计议第九十六章 心思第四百二十二章 庄元洲的思虑与选择第一百三十四章 擒贼第一百五十五章 蛇尾第八百六十四章 装备悬殊之战第二百零七章 盛怒第三百零七章 避害第二百四十五章 坦荡第四百四十七章 攻守易势后的策略第五百二十六章 老温家的变化第五百二十二章 打进盛京城第七百四十六章 准备就绪第四百三十六章 后路之忧第八百零九章 你就不想称霸九州岛吗?第二百一十一章 回家第六百七十七章 高炉炼钢工艺的改进第七百零三章 想培养人才地朱慈烺第一百七十七章 工坊第六百八十四章 军医制、西北边镇现状第六百四十三章 败逃、得信第八百零七章 攻入交趾第六百九十二章 恩赏、布防图第五百零六章 建言与争议第二百章 客户第六百八十五章 穆丹乌拉、极有可能的大清内讧第七百七十六章 对外援助、强制迁移贫困人口第四百六十四章 清军内部的分歧第一百二十三章 退兵第一百一十一章 盐利第八百一十七章 铁炮火铳对射第八百零九章 你就不想称霸九州岛吗?第四百八十章 宣大边军第三十章 预谋第四章 洪承畴第八章 皇庄4第一百四十一章 番薯第七百七十章 首位现任高官致仕第四百九十四章 圣驾亲临第六百二十一章 朱媺娖的新玩具第六百零六章 强硬的福王第八百四十八章 世间之奇女子第四百九十章 惩戒与栽培第八百零四章 太子大婚、万民同贺第八百六十五章 打靶表演赛第一百七十六章 撬动第四百五十九章 诛心之言第五百九十四章 北镇抚司的手段第八百四十八章 世间之奇女子第七百六十一章 跨国婚姻第六百五十四章 以大义为名,目的还是利益第一百一十一章 盐利第二百七十一章 迎敌第五百八十九章 有人慌了神第七百九十三章 对交趾的蚕食政策第六百零九章 朱由检下了狠手第七百七十九章 老司机带带我第八百一十八章 大败亏输第一百五十四章 天算第二十八章 告捷第二百三十八章 入京第五百三十七章 大手笔升擢、谈判开始第三百零五章 平乱第三百六十六章 情弊第七百八十七章 欧亚大陆的怪兽第一百五十七章 身后事第二百四十四章 站队第七百二十一章 李定国打算给西班牙人一个教训第六百八十七章 为了利益,多尔衮打算把侄子给宰了第二百七十八章 进宫第一百一十四章 垄断第六百章 富家小姐嫁给了穷书生第六百五十六章 想提前打通苏伊士运河第五百八十一章 以权势保富贵第六百四十三章 败逃、得信第三百三十章 改进第六百九十八章 新政的第一次成果第七百八十四章 皇权下乡才是根本第四百八十九章 谁强跟谁混第四百六十章 遣使议和第八百七十三章 城镇化是安居乐业的基础
第七百三十章 虽远必诛不止是口号第七百八十九章 培育海外新兴市场第五百八十一章 以权势保富贵第五百零七章 秋后算账第三百五十二章 请封第七百八十九章 培育海外新兴市场第六百五十四章 以大义为名,目的还是利益第三百章 证据第八十七章 苦难第六百四十一章 突袭官驿第二百零六章 内情第三百一十九章 逮人第二百零三章 应对第四百零四章 杀意第一百七十七章 工坊第九十二章 分进第七百九十章 大明新藩属国条例第三百三十二章 内政第三百五十章 刑部第九十八章 计议第九十六章 心思第四百二十二章 庄元洲的思虑与选择第一百三十四章 擒贼第一百五十五章 蛇尾第八百六十四章 装备悬殊之战第二百零七章 盛怒第三百零七章 避害第二百四十五章 坦荡第四百四十七章 攻守易势后的策略第五百二十六章 老温家的变化第五百二十二章 打进盛京城第七百四十六章 准备就绪第四百三十六章 后路之忧第八百零九章 你就不想称霸九州岛吗?第二百一十一章 回家第六百七十七章 高炉炼钢工艺的改进第七百零三章 想培养人才地朱慈烺第一百七十七章 工坊第六百八十四章 军医制、西北边镇现状第六百四十三章 败逃、得信第八百零七章 攻入交趾第六百九十二章 恩赏、布防图第五百零六章 建言与争议第二百章 客户第六百八十五章 穆丹乌拉、极有可能的大清内讧第七百七十六章 对外援助、强制迁移贫困人口第四百六十四章 清军内部的分歧第一百二十三章 退兵第一百一十一章 盐利第八百一十七章 铁炮火铳对射第八百零九章 你就不想称霸九州岛吗?第四百八十章 宣大边军第三十章 预谋第四章 洪承畴第八章 皇庄4第一百四十一章 番薯第七百七十章 首位现任高官致仕第四百九十四章 圣驾亲临第六百二十一章 朱媺娖的新玩具第六百零六章 强硬的福王第八百四十八章 世间之奇女子第四百九十章 惩戒与栽培第八百零四章 太子大婚、万民同贺第八百六十五章 打靶表演赛第一百七十六章 撬动第四百五十九章 诛心之言第五百九十四章 北镇抚司的手段第八百四十八章 世间之奇女子第七百六十一章 跨国婚姻第六百五十四章 以大义为名,目的还是利益第一百一十一章 盐利第二百七十一章 迎敌第五百八十九章 有人慌了神第七百九十三章 对交趾的蚕食政策第六百零九章 朱由检下了狠手第七百七十九章 老司机带带我第八百一十八章 大败亏输第一百五十四章 天算第二十八章 告捷第二百三十八章 入京第五百三十七章 大手笔升擢、谈判开始第三百零五章 平乱第三百六十六章 情弊第七百八十七章 欧亚大陆的怪兽第一百五十七章 身后事第二百四十四章 站队第七百二十一章 李定国打算给西班牙人一个教训第六百八十七章 为了利益,多尔衮打算把侄子给宰了第二百七十八章 进宫第一百一十四章 垄断第六百章 富家小姐嫁给了穷书生第六百五十六章 想提前打通苏伊士运河第五百八十一章 以权势保富贵第六百四十三章 败逃、得信第三百三十章 改进第六百九十八章 新政的第一次成果第七百八十四章 皇权下乡才是根本第四百八十九章 谁强跟谁混第四百六十章 遣使议和第八百七十三章 城镇化是安居乐业的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