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百三十章 虽远必诛不止是口号

“诸卿,有关大明海外子民为红夷屠杀一事现已是尘埃落定。西班牙驻吕宋岛之势力,自总督以下已被尽数诛除或成擒,不日此事将会传遍天下。

朕之所以遣发大兵远涉重洋行此攻掠之事,其目的便是为警示天下各国:犯我皇明者,虽远必诛!

此一条当作为国之基石,后人须当谨记!

盖我皇明者,承继千百年之华夏正统,以诸多璀璨之文明遥领当今之世,凡我华夏子民者,皆有凛然之尊严,任何外力皆不可将其侮加之与我,此方为我华夏傲气之所在!

亦是我华夏历经诸多朝代更迭,但依然傲立于世界之根本!”

昭仁殿中,朱由检目光炯炯地扫视着殿下内阁诸臣,以坚定的语气向群臣传达着自己的观点,同时也是在为新出台的身份证章程背书。

以温体仁为首的重臣们一个个神色端肃、凝神静听皇帝的大论。

国家和民族的概念对他们来讲是一个全新的课题。

从史书中见惯了朝代更替,所以他们普遍养成了土地还是那块土地,王朝的更迭只不过是换了一家做主人而已,不论是谁做了皇帝,都要用他们这个群体去约束底层的草民,所以当朱由检提出国家这个理念后,很多人心中并不以为然。

“一个国家若想有凝聚力,若想使天下黎庶人人拥戴,那便要有使生民安居乐业之责任及义务,此便为设立朝廷之初衷。

盖因朝廷身具举国之力量,其职权之庞大,非个体所能相抗也。

而维护朝廷之正常运行,则需天下人聚力相奉,此便是税赋之聚合。

而天下人以其劳力奉养朝廷,那朝廷自当有为天下人解危助困之义务!

朝廷只有多行凝心聚德之举,方能使天下归心,以便在国朝遭逢巨变时,不致陷入人人皆欲将其推翻之境地。

此番朕决意发兵攻击吕宋,其目的便是如此。

不论在诸卿眼中,前番遇害之万千人等是否为大明之子民,但朕以为,其人识汉字、读汉书、着汉服、未曾披发左衽,那此番人等便为我华夏同根同源之群体。

其为谋财也罢,为生活所迫被迫背井离乡也罢,聚众而下南洋,但其祖辈世居华夏之土,亦曾为皇明缴纳租赋,是故理当以华夏子民视之。”

朱由检知道,要想让天下人产生对大明的强烈认同感,还需要长时间的宣传和洗脑,仅凭自己简单几句话肯定是远远不够的。

对于之喜欢做实事、不愿讲空话的他来讲,只有尽量想办法让大多数人获得实惠,潜移默化之下,天下人自然会对大明政权产生归属感。

“现下马尼拉既已平定,数万大明移民大仇得报,那接下来如何处置吕宋岛相关事宜,便已成迫在眉睫之事,诸卿对此议一议吧,内阁要于三日内拿出相关条陈上禀,待朕阅示过后立即付诸实施,相关人等切勿迁延误事!”

越来越不喜长篇大论的朱由检并未展开详细阐述国家的概念,只是简单一提之后,随即话锋一转,把今日召集群臣来的目的讲了出来。

“启奏圣上,老臣以为,圣上当给出圣意,之后臣等自会围绕圣意建言献策,直至制订相关条陈,不然的话,臣恐阁臣之间会因意见相左而争执不休,致使贻误圣上之大计!”

朱由检话音一落,首辅温体仁立刻起身拱手奏道。

当初在派遣大军攻伐马尼拉的时候,内阁里就没有统一起意见来。

李邦华、侯恂、范景文等人便对此事持反对意见,他们认为,兴师动众之下,耗费巨量国帑去为那些已不是大明子民的人报仇,实是有些荒谬不堪的举动。

国虽大,好战必亡。

现在国内的局势虽已大好,但今后的长时间内还是应该与民生息为主,不应该再大兴刀兵。这样的征战太过频繁的话,会很快耗尽国力,如果为了支撑这些无意义的战事,皇帝再强行加征赋税,若再遇上大型的天灾,势必会导致局势迅速恶化。

不过由于辅臣排在前几位的都是从战场上下来的,所以李邦华等人的反对声音被强行压制,而作为首辅的温体仁自然是一切以朱由检的意见为准,因此朱由检的旨意很快便在内阁中得以通过。

现在马尼拉已经被攻下,如果按照正常的流程的话,应该是大军经过短暂修整之后即刻回返就可以了,为了让幸存的大明移民有自保能力,大军撤退时可以给他们留下相应的武备嘛。

没有西班牙正规军的压制,当地那些茹毛饮血的野人能成的了什么气候。

尽管不承认那些流落海外的人还是大明子民,但李邦华等人都认为,以这些“弃民”的头脑和智慧,收拾一群猴子还不跟玩儿似的。

如果连那些猴子都压制不住,那活该他们被人家屠戮。

我皇明威压天下,出去的虽然是边角废料,那也应该在当地称王,要不然就不配识得汉字。

温体仁听到朱由检关于吕宋岛后续事宜的处置后,立刻意识到这次出兵不仅仅是为了报仇这么简单,皇帝肯定还有其他打算。

尽管此前朱由检提到过吕宋岛上的物产如何如何丰富,但重臣们根本没往心里去。

物产再丰富能抵得上大明丰富?土地再肥沃能赶得上湖广和江南?

关外的土地已经被验证过了,地力比湖广还要肥沃,如此近的距离都还没有得到大规模开发,一个遥远的海外之地,肥沃不肥沃,与大明有什么关系?

两千多年的农耕社会观念已是根深蒂固,几乎所有人听到物产丰富的概念后,想当然地便以为是能出产更多的粮食,根本不会往矿产和其他资源上去联想。

他们当然不知道丰富的资源在后世意味着什么。

派兵报仇只是朱由检目的之一,另一个目的当然就是为了吕宋岛上的各种资源了。

大明地大物博是不假,但很多矿产资源的品质却是不足以承担起大明高速发展的基本所需。

第四百三十七章 阿济格的梦想第一百八十六章 拦截第六百四十三章 败逃、得信第六百七十三章 股权分给朝廷、新酒深受蒙古同胞喜爱第七百八十七章 欧亚大陆的怪兽第三百五十五章 留膳第六百九十七章 首辅的儿子就是不一样第四百六十九章 城中清军第一百八十五章 分割第八百五十九章 大兵压境下,没忘了分化郑家第一百三十二章 西进第八百三十一章 改变源自于皇帝鹰犬遍布天下第六百八十六章 两个汉奸奴才教导新主子第一百七十七章 工坊第六百一十六章 朝廷没钱养老?士绅们有啊!第六百五十二章 欧洲不仅是只缺白糖第五百六十六章 钦差人选、补充官吏数额第六十一章 范家第六百六十五章 做梦也没想到能吃饱饭的李保第六十二章 秘议第一百一十五章 抢盐第四百一十三章 功成第八百四十三章 与众不同第十一章 勇卫营第五十九章 追击1第四百零八章 弹雨第三十一章 商议第八百四十六章 食堂饭食可比富户、话痨管事第七百八十八章 科技成果是水到渠成第四百七十九章 明军的秘密武器第三百七十四章 殴打第九十二章 分进第八百一十九章 发展是让最广大者受益第八百二十章 四海商行对大明发展的特殊贡献第八百三十二章 吏治就是治吏第五百六十三章 农业不仅仅是种田第二百六十二章 近战第六百零一章 圣上,这事得找块挡箭牌第三百三十四章 朝堂第三百七十章 壮烈第八百五十九章 大兵压境下,没忘了分化郑家第四十七章 收留第六百一十五章 致仕和退休、养老金第七百二十章 零伤亡、报仇第八百八十六章 长远规划第一百一十四章 垄断第六十二章 秘议第七十九章 凤阳第五百七十七章 都盯上海贸这块大蛋糕第二百零五章 逃荒第八百七十二章 财政是统治的基础第三百章 证据第六十一章 范家第四十二章 计划第二百三十四章 开端第五百六十七章 国子监里不是有人吗第六百四十三章 败逃、得信第七百九十四章 新军、人事任免、漕运改革第七百八十九章 培育海外新兴市场第一百二十四章 东厂第六十八章 轻松第一百三十五章 剿抚第四百四十八章 料敌与布置第八百六十四章 装备悬殊之战第八十四章 决心第三百五十二章 请封第四百零八章 弹雨第四百五十七章 登陆辽东第二百五十章 宁远第二百三十一章 登岛第一百二十六章 立威第八百三十九章 变通第九十八章 计议第五百三十六章 文贵武贱必须改变第二百四十章 奏对第二百七十一章 迎敌第五百九十一章 锦衣卫也有崇拜的偶像第三百五十八章 邹家第五百一十五章 赵武的猜测第七百八十七章 欧亚大陆的怪兽第二百二十七章 议定第三百六十九章 激战第四百六十七章 平顶山岗上的堡寨第二百七十章 围城第八十一章 打算第五百一十一章 各有算计第八百八十二章 大航海因为利益而开启第五百三十八章 强硬第四百零五章 斩将第七百六十章 笛卡尔的新生活第四十二章 计划第五百六十二章 巨大而复杂的移民工程第一章 来到大明第二百一十八章 弑父第二百零二章 禁运第八百二十章 四海商行对大明发展的特殊贡献第三百一十六章 遇险第一百零三章 心机第三百零三章 乱起第三百八十九章 惨胜
第四百三十七章 阿济格的梦想第一百八十六章 拦截第六百四十三章 败逃、得信第六百七十三章 股权分给朝廷、新酒深受蒙古同胞喜爱第七百八十七章 欧亚大陆的怪兽第三百五十五章 留膳第六百九十七章 首辅的儿子就是不一样第四百六十九章 城中清军第一百八十五章 分割第八百五十九章 大兵压境下,没忘了分化郑家第一百三十二章 西进第八百三十一章 改变源自于皇帝鹰犬遍布天下第六百八十六章 两个汉奸奴才教导新主子第一百七十七章 工坊第六百一十六章 朝廷没钱养老?士绅们有啊!第六百五十二章 欧洲不仅是只缺白糖第五百六十六章 钦差人选、补充官吏数额第六十一章 范家第六百六十五章 做梦也没想到能吃饱饭的李保第六十二章 秘议第一百一十五章 抢盐第四百一十三章 功成第八百四十三章 与众不同第十一章 勇卫营第五十九章 追击1第四百零八章 弹雨第三十一章 商议第八百四十六章 食堂饭食可比富户、话痨管事第七百八十八章 科技成果是水到渠成第四百七十九章 明军的秘密武器第三百七十四章 殴打第九十二章 分进第八百一十九章 发展是让最广大者受益第八百二十章 四海商行对大明发展的特殊贡献第八百三十二章 吏治就是治吏第五百六十三章 农业不仅仅是种田第二百六十二章 近战第六百零一章 圣上,这事得找块挡箭牌第三百三十四章 朝堂第三百七十章 壮烈第八百五十九章 大兵压境下,没忘了分化郑家第四十七章 收留第六百一十五章 致仕和退休、养老金第七百二十章 零伤亡、报仇第八百八十六章 长远规划第一百一十四章 垄断第六十二章 秘议第七十九章 凤阳第五百七十七章 都盯上海贸这块大蛋糕第二百零五章 逃荒第八百七十二章 财政是统治的基础第三百章 证据第六十一章 范家第四十二章 计划第二百三十四章 开端第五百六十七章 国子监里不是有人吗第六百四十三章 败逃、得信第七百九十四章 新军、人事任免、漕运改革第七百八十九章 培育海外新兴市场第一百二十四章 东厂第六十八章 轻松第一百三十五章 剿抚第四百四十八章 料敌与布置第八百六十四章 装备悬殊之战第八十四章 决心第三百五十二章 请封第四百零八章 弹雨第四百五十七章 登陆辽东第二百五十章 宁远第二百三十一章 登岛第一百二十六章 立威第八百三十九章 变通第九十八章 计议第五百三十六章 文贵武贱必须改变第二百四十章 奏对第二百七十一章 迎敌第五百九十一章 锦衣卫也有崇拜的偶像第三百五十八章 邹家第五百一十五章 赵武的猜测第七百八十七章 欧亚大陆的怪兽第二百二十七章 议定第三百六十九章 激战第四百六十七章 平顶山岗上的堡寨第二百七十章 围城第八十一章 打算第五百一十一章 各有算计第八百八十二章 大航海因为利益而开启第五百三十八章 强硬第四百零五章 斩将第七百六十章 笛卡尔的新生活第四十二章 计划第五百六十二章 巨大而复杂的移民工程第一章 来到大明第二百一十八章 弑父第二百零二章 禁运第八百二十章 四海商行对大明发展的特殊贡献第三百一十六章 遇险第一百零三章 心机第三百零三章 乱起第三百八十九章 惨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