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三十二章 西进

郧阳府东南的舞阳河是汉水的一条支流,由于数月来并未降雨,原先宽阔的河道变得仅有数长宽,湍急的河水也已成了涓涓流淌的小溪。

此时舞阳河南岸人头攒动,到处是人喊马嘶声,从寿州败退的高迎祥部正在集结渡河。

高迎祥在寿州遭到四路官军数万人马的围攻,最后在辽东骑兵发动冲锋之际侥幸逃脱后,便一路向西狂奔,马不停蹄的穿过汝阳、南阳两府,到达郧阳府附近。

一路上收拢残兵败将,然后一直往西逃窜。到达郧阳府附近方才停下歇息数日。之后清点人数,一万多精骑只剩下不到三千,步卒不到万人,整个队伍士气十分低落。

高迎祥看到苦心经营多年的队伍,由鼎盛时期的数十万各路人马,落到现今只剩点零头,不禁悲从中来,在深夜无人时忍不住潸然泪下,原本豪情万丈的情绪也是一落千丈。

思前想后,高迎祥不由对张献忠恨之入骨。

他们是贼,官军剿贼,被官军大败无可厚非,尤其是败在天下闻名的卢阎王手中,这个传出去并不丢人。因为卢阎王太能打了,手下的河北兵也是百战精兵,更兼有辽东骑兵助阵,还有那只守城的不知名的兵马,好像朝廷算准了他要打寿州后,调集了大明最精锐的人马来围攻他一般。

一切都怪那个该死的黄虎!日他奶奶的!怪他有意延误战机,导致一个小小的寿州竟然数日也未攻下。

种种迹象表明,守城的官军是在黄虎两次攻城未果时才赶到的,其他几路官军也是数日后方才抵达寿州。

要是黄虎接令后当日破城,那股前来增援的官军说不定也成了他们的盘中餐,然后闯营一路北向,卢阎王只能跟在他们屁股后面吃土,哪来的此次大败!

要是一切如常,他高迎祥说不定已经坐在开封的周王府里饮酒作乐了!

这个该千刀万剐的黄虎,这个杂碎!莫不是他与官军早有勾连不成?

他从自己的大营离开的当晚,献营人声鼎沸,当时真以为是献营内讧。现在想来,那个杂碎当夜就带着精锐离开了!

自己还是大意了!近几年屡败官军,各路人马争相来投,手下有数万人马的大头领见到自己都要尊称一句“闯王”,一切一切都太顺了!还真以为自己天下无敌了,以为京城那张椅子总有一天会轮到自己坐坐了,现在想来,仿佛只是做了一场大梦一样!

难道就这样算了嘛?不!他高迎祥从一个马贩子,混到现在统领天下数十万人马的义军首领,其间经历过数次失败,但每次不都熬过去了吗?队伍从最初的数百骑,扩展到最盛时的一万多骑。

现在不就是败了一次吗?不过是败的有点惨而已,但也比刚起家时强出太多。自己一定要振作起来!现在首要的便是要打回陕北老家,招兵买马,不用多久,闯营的大名会再次让官军胆寒!

想到这里,高迎祥霍地起身,大手一挥,大声下令:“渡河!”

高迎祥不知道的是,让他恨之入骨的张献忠,此时早已在离此地百里外的襄阳山区扎下了根脚,打算就地经营,等势力壮大后就会率兵入川,准备在到处有天险与世外隔绝的四川,打出一片属于自己的新天地。

秦良玉率领五千白杆兵,经过数百里的艰苦跋涉,从崎岖狭窄的山路一路向北,穿过夔州、保宁两府,历经月余之后终于抵达陕西汉中府。

这一路距离并不是很遥远,但行军条件十分恶劣。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

虽然白杆兵惯于爬山登崖,但由于队伍中无人到过陕西,所以每到一处都要用银钱雇佣当地向导带路,以免大军迷失方向。

幸好旱灾暂时还未波及到川北地区,大河小溪水量充沛。大军一路沿河行军,饮水没有成为行军的障碍。

早已得到孙传庭指令的汉中知府焦润生,派员引领白杆兵至城东的大营后,顺便邀请秦良玉、马祥麟等川军主将到城中赴宴,以示亲近之情,但被秦良玉婉言谢绝,焦润生打心里瞧不起身为女性的秦良玉,见她如此,也就没再相邀。

秦良玉自知部下喜爱饮酒耍钱,军纪略微散漫一些,平时是在家乡倒也无关紧要,但这次前来陕西乃是客兵,一旦招惹出事端来怕是不好庇护。再加上皇帝刚刚下旨褒奖川军,这时候出事那不成了打皇帝的脸吗?于是她严令部下将领约束士卒,营门处加派岗哨,所有士卒一律不得出营。

接连数日,白杆兵除了两日一次操训外都是无所事事,汉中府每三日送来一次粮草,也无敌情送达。

秦良玉遣探马四处哨探,都回报未见大股贼寇活动迹象,附近百里之内只有数只小股山寇存在。

为防士气日久懈怠,秦良玉向焦润生通告后,将白杆兵分为每五百人一组,由各自的哨管带队,轮番外出剿贼,汉中府自是乐见其成。

没用几日,汉中周边的匪患为之一清,当地百姓俱是拍手称快,众多县乡士绅以为是官府派兵剿贼,纷纷赶至汉中府,对焦润生剿贼有功表达谢意并送上厚礼。焦润生躺着便收到大礼,欣喜之余遂上奏巡抚衙门表功,并表示在他的英明决策和正确指挥下,客军才取得了如此好的战绩。

就在焦润生暗自高兴之时,突然接到汉阴县告急文书,闯贼高迎祥率部西来,现已攻克兴安县并大肆抢掠,正在向汉阴进发,汉阴知县遂连夜遣人赶赴汉中、西安寻求救兵。并直言流贼人马足有数万,求救信送达之时,汉阴怕是已被攻陷。送信的目的是让巡抚大人和汉中及早预防,自己定当与城俱亡,绝不失了朝廷的颜面以及文人的气节等等。

焦润生接报大惊失色,兴安离汉阴不过数十里的距离,流贼一日可达。而汉阴离汉中也只有三百里左右,汉阴县送信的差役骑马跑了两天才到达汉中,也就说不出意外的话,此时的汉阴已经陷落了,城里的百姓是何情形不知,知县、主簿等官员肯定是全家赴难了。

三百里两天能到已经是很快了。马的体力也是有限的,高速奔驰二十几里就要休息,不然体力根本跟不上,这还是在营养供给充足的条件下下。普通马基本就是那种快步小跑的速度,而非战场上骑兵冲锋时那种马速最高峰,那种冲锋距离往往很短,爆发过后战马需要充分的歇息和养分。那些所谓的日行千里、夜行八百的宝马,只存在于神话故事中。

焦润生顾不上物伤其类的哀伤,立即吩咐官轿伺候,这时候顾不上自持身份了,赶紧去川军大营商议对策才是正道。

一身便袍的秦良玉在大帐内接待了焦润生。她对焦润生谈不上恶感,这种文人骨子里惯有的傲慢与偏见她见的太多了。自己奉命前来是为了剿贼,也不用顾及当地官员的脸色。况且自己已经是正一品的左都督,虽然是荣衔,但在品级上已经是武将中最高的,就算见到阁老也只需拱手见礼,而不必大礼参拜。

焦润生把汉阴的情况简要叙说一遍,秦良玉即刻吩咐拿地图来。

马祥麟将一副简陋的舆图放置在大案上,秦良玉俯身细细观瞧起来,焦润生连忙凑到近前。虽然他看不懂地图上标识的山川河流,但并不妨碍他装出很内行的样子。

就在秦良玉看着舆图思衬对策时,焦润生面带微笑的开口道:“秦将军,川军远来汉中短短十余日,周围匪患就为之一清!本官久闻白杆兵之大名,今日方知名不虚传呀!汉中周边乡绅百姓亦是对秦将军赞不绝口,都言将军可与古之木兰媲美!为答谢川军剿匪有功,本官将遣人送二十只肥羊、十头肥猪、米面两百石至军中,用以犒赏川军将士!另赠将军银五百两以示汉中士绅感谢之意,还请将军遣人查收!”

秦良玉抬头微微一笑,拱了拱手道:“既然汉中百姓一片盛情,那本将便却之不恭了!还请焦大人代川军对汉中父老表示感谢之意!”

焦润生心中略感不满,心道:“难道你不知道我说的乡绅百姓都是托词不成?这都是本官拿出来的真金白银!虽然是从乡绅们送来的谢银中拿出来的!可那已经算我的家产了!”

他笑着拱手还礼道:“哪里哪里,秦将军太过客气!那接下来秦将军打算如何御敌?闯贼势大,据闻部下有数万之多!本官认为我军兵力稍显薄弱,不利与其野战!只要据守汉中府城,贼亦难以攻破!贼久攻不下,定会移往他处,到时将军就是大功一件!本官自会上本朝廷,言明将军之功!”

秦良玉笑道:“焦大人,你来看!”

焦润生低头顺着秦良玉的手指方向看去。

秦良玉手指点在石泉县的位置说道:“现下汉阴恐已不保,石泉距汉阴只有三十里上下!贼在兴安、汉阴饱掠之后,定会攻打石泉!石泉既破,贼西往汉中则再无阻碍!”

焦润生点头称是,但在他心里,只要保住汉中就可,别的他管不了。

秦良玉继续道:“据本将所知,贼军纪向来散漫,每破一城,必要劫掠淫乐数日!此时汉阴虽破,但石泉暂时无忧!本将会即刻出兵前往石泉,但愿能赶得上解石泉之围!”

焦润生立刻双手乱摆道:“秦将军莫要自误!汉中至石泉两百余里,川军大部俱是步卒,赶至石泉需得数日,石泉已是落入贼手!到时士卒疲惫,哪里是以逸待劳之流贼对手?何况兵力悬殊过甚,现下远赴石泉乃不智之举!本官觉得将军只要保住我汉中即可!其余力所未逮也!”

秦良玉没有理会焦润生,她沉声下令道:“祥麟,点兵聚将!半个时辰后全军向东进发!贻误者斩之!”

第七百六十八章 赏爵、妇幼医院第八百零八章 冲突与应对第三百零五章 平乱第一百九十五章 自尽第四百章 布防第八百九十章 获利丰厚的农户们第三百六十一章 新年第七百八十八章 科技成果是水到渠成第三百九十章 分歧第二百三十九章 名声第二百三十九章 名声第四百七十六章 左翼骑兵的状况第四十五章 郑芝龙第一百五十九章 议降第三十四章 送信第四百七十七章 国运第八百七十二章 财政是统治的基础第五百九十五章 证据在手、开始抄家第七百零四章 大明的武备要和别人形成代差第二章 骆养性第五百二十一章 城门争夺战第十九章 孙传庭第八百七十一章 改进第四百三十八章 危急关头第八百零六章 以天下财养大明第三百四十二章 升级第六百七十章 人类历史上第一次大规模解剖第一百一十章 盐商第五百二十章 开花弹第八百七十章 人才不问出处第一百四十六章 肥羊第九十章 平息第二百四十七章 守土第七百四十七章 反响和思考第二百章 客户第四百一十一章 白杆第三百六十六章 地雷第二百九十二章 郑芝凤第六百一十六章 朝廷没钱养老?士绅们有啊!第四百四十八章 料敌与布置第四百二十三章 求援第七百一十三章 议定出兵第六百六十一章 西苑野趣第二百六十五章 变化第八百二十七章 世界新秩序的规划第一百八十七章 冲阵第四十一章 大战5第六百七十九章 瞧不上首辅之子的侯方域第七百八十九章 培育海外新兴市场第二百九十四章 外夷第一百八十一章 投贼第五百八十二章 蛊惑和算计第七百三十六章 贵国岁入几何呀?第三百八十八章 勇者胜第八百五十四章 瓦解第七百九十六章 去抄英国人的小金库第三百六十章 台湾第二百二十七章 议定第三百九十六章 战起第七百六十三章 大明的海上巨无霸第六百五十四章 以大义为名,目的还是利益第六百一十章七章 阎王好见,小鬼难缠第八百四十七章 长公主殿下召见第五百零五章 会商裁兵第一百三十六章 谋划第九十章 平息第一百八十三章 刘国能第五百五十章 改制以及新的战略第三百五十一章 提刑分司第五十二章 攻城第七百八十八章 科技成果是水到渠成第三百六十六章 地雷第七百一十五章 西班牙人的算盘第一百五十六章 建祠第三百六十二章 修改第五百零六章 建言与争议第一百八十四章 战前第五百零八章 多尔衮和多铎第三十五章 事定第二百零五章 逃荒第三百六十四章 敌至第五百三十二章 来到大明就得守规矩!第四百七十三章 难以应对的阳谋第七百一十三章 议定出兵第五百一十七章 准备总攻第八百六十七章 实践是检验真理唯一标准第四百九十章 惩戒与栽培第四百九十一章 朱由检的筹谋第一百六十一章 受降第八百五十三章 各有算计第七百四十七章 反响和思考第二百六十五章 变化第七百九十九章 太子大婚日期、倭国的态度第七百零四章 大明的武备要和别人形成代差第八百五十九章 大兵压境下,没忘了分化郑家第六百九十九章 兴建水库、酒坊不能太多第五百九十三章 选准目标、准备动手第六百六十二章 世家公子和海盗之间的关系第七百三十六章 贵国岁入几何呀?第三百五十二章 请封
第七百六十八章 赏爵、妇幼医院第八百零八章 冲突与应对第三百零五章 平乱第一百九十五章 自尽第四百章 布防第八百九十章 获利丰厚的农户们第三百六十一章 新年第七百八十八章 科技成果是水到渠成第三百九十章 分歧第二百三十九章 名声第二百三十九章 名声第四百七十六章 左翼骑兵的状况第四十五章 郑芝龙第一百五十九章 议降第三十四章 送信第四百七十七章 国运第八百七十二章 财政是统治的基础第五百九十五章 证据在手、开始抄家第七百零四章 大明的武备要和别人形成代差第二章 骆养性第五百二十一章 城门争夺战第十九章 孙传庭第八百七十一章 改进第四百三十八章 危急关头第八百零六章 以天下财养大明第三百四十二章 升级第六百七十章 人类历史上第一次大规模解剖第一百一十章 盐商第五百二十章 开花弹第八百七十章 人才不问出处第一百四十六章 肥羊第九十章 平息第二百四十七章 守土第七百四十七章 反响和思考第二百章 客户第四百一十一章 白杆第三百六十六章 地雷第二百九十二章 郑芝凤第六百一十六章 朝廷没钱养老?士绅们有啊!第四百四十八章 料敌与布置第四百二十三章 求援第七百一十三章 议定出兵第六百六十一章 西苑野趣第二百六十五章 变化第八百二十七章 世界新秩序的规划第一百八十七章 冲阵第四十一章 大战5第六百七十九章 瞧不上首辅之子的侯方域第七百八十九章 培育海外新兴市场第二百九十四章 外夷第一百八十一章 投贼第五百八十二章 蛊惑和算计第七百三十六章 贵国岁入几何呀?第三百八十八章 勇者胜第八百五十四章 瓦解第七百九十六章 去抄英国人的小金库第三百六十章 台湾第二百二十七章 议定第三百九十六章 战起第七百六十三章 大明的海上巨无霸第六百五十四章 以大义为名,目的还是利益第六百一十章七章 阎王好见,小鬼难缠第八百四十七章 长公主殿下召见第五百零五章 会商裁兵第一百三十六章 谋划第九十章 平息第一百八十三章 刘国能第五百五十章 改制以及新的战略第三百五十一章 提刑分司第五十二章 攻城第七百八十八章 科技成果是水到渠成第三百六十六章 地雷第七百一十五章 西班牙人的算盘第一百五十六章 建祠第三百六十二章 修改第五百零六章 建言与争议第一百八十四章 战前第五百零八章 多尔衮和多铎第三十五章 事定第二百零五章 逃荒第三百六十四章 敌至第五百三十二章 来到大明就得守规矩!第四百七十三章 难以应对的阳谋第七百一十三章 议定出兵第五百一十七章 准备总攻第八百六十七章 实践是检验真理唯一标准第四百九十章 惩戒与栽培第四百九十一章 朱由检的筹谋第一百六十一章 受降第八百五十三章 各有算计第七百四十七章 反响和思考第二百六十五章 变化第七百九十九章 太子大婚日期、倭国的态度第七百零四章 大明的武备要和别人形成代差第八百五十九章 大兵压境下,没忘了分化郑家第六百九十九章 兴建水库、酒坊不能太多第五百九十三章 选准目标、准备动手第六百六十二章 世家公子和海盗之间的关系第七百三十六章 贵国岁入几何呀?第三百五十二章 请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