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百六十三章 大明的海上巨无霸

就在郑芝凤奉旨南下,与葡萄人进行国事商谈并顺道回泉州省亲后没多久,在秋末冬初的阵阵寒意中,朱由检在阁臣孙传庭、卢象升、陈奇瑜、杨嗣昌,以及兵部堂官、五军都督府各都督的陪同下,驾临了天津卫码头。

这是穿越过来后,朱由检第一次离开京师,为此他特意下旨:出行一切从简,沿途不设行宫,地方官员无须至界区迎送。

尽管朱由检不愿意兴师动众,但他毕竟身为万乘之尊,在讲究礼仪的大明,很多事是有一定之规的。

在接获皇帝准备出行的旨意后,内阁及礼部、兵部、锦衣卫、勇卫营等相关有司便提前开始了准备工作,虽说从简,但还是足足准备了七天的时间,直到一切安排妥当后,朱由检乘坐着御用超大型豪华四轮马车从正阳门出宫而去。

大明皇帝出宫的仪仗是极其华丽壮观的,如果按照此前的规矩,兵部车驾司准备的卤簿就十分的繁杂,随员护从更需动用近两千人,这还不算内外围的护卫以及随驾臣子的数量。

卤簿在汉代已经出现,蔡邕《独断》中记述:“天子出,车驾次第,谓之卤簿。”汉应劭《汉官仪》解释:“天子出车驾次第谓之卤,兵卫以甲盾居外为前导,皆谓之簿,故曰卤簿。”

卤簿的“卤”在古代是“橹”的通假字,意思是“大盾”。卤簿的“簿”就是册簿的意思,就是把“车驾次第”和保卫人员即装备的规模、数量、等级形成文字的典籍。

卤簿的意义和作用有五个:一是保障帝王及随员的安全,二是显示皇帝至高无上的权威,三是规范礼仪的等级,四是显示国家的综合实力,五是显示对自然神和祖先的虔诚。

卤簿旗幡仪仗是烘托气氛、渲染环境的重要手段,可说是五彩缤纷,绚烂至极,包括华盖、扇、幢、幡、纛、旗、旌、黄麾、金钺、星、卧瓜、立瓜、吾仗、御仗等等在内,能让所见者无不为之目眩神迷。

不过说实话,这一整套流程下来可是花费不小,虽然没有确切的数据记载,但朱由检大体估算一下,少说也要十几二十万两的样子,语气花在排场面子上,不如用这些银钱救助更多的穷困之家来的实际。

不管是前世真正的崇祯帝,还是现在的朱由检来说,都是不喜奢侈的性子,所以,他传下口谕,兵部车驾司准备卤簿从简,锦衣卫出一千人负责内卫,勇卫营三千人负责外围安保即可。

就这种状况下,这次出行也得花费不少,这让本来想悄没声地出去一趟的朱由检也是感到无奈。

因为内阁诸臣对于他这种便装出行的习惯表示了坚决反对。

以大明现在日渐强盛的国力,皇帝巡视地方必须要有一定的仪式感,从简是从简,但该准备的必须准备,至于黄土垫道、清水洒街之类的倒是无关紧要。

随着水泥产量的提升,京师到天津卫的官道已经全部改为水泥铺设,宽敞平整的路况,乘坐感是非常舒适的,三百多里的路程,四轮马车跑的也是轻松惬意,加之沿途都已清道,所以朱由检一行在三天之后便抵达了天津卫,第四天,朱由检等人来到了天津卫码头。

朱由检这次是为大明北海舰队新建成的主力战舰而来的。

在荷兰方面的大力协助下,经过金州船厂一千余名工匠学徒三年多的紧张施工,大明北海舰队有三艘主力战舰建成并下水,随后北海舰队提督刘国能上禀兵部,经过朱由检同意后,刘国能亲率北海舰队主力战舰进抵天津卫码头,接受朱由检及朝臣的检阅。

经过戒严和清理后,原先繁忙的天津卫码头各种商船全都在外海停泊等候,宽大无比的码头边,三艘巨舰依次停靠在主码头边,粗大的缆绳系在码头的铸铁桩上,船身随着海水的波浪轻微起伏着。

“北海舰队提督刘国能参见圣上!

启禀圣上,臣奉命率北海舰队来到天津卫,现均已靠泊,还请圣上登舰巡视!”

一身黑甲的刘国能单膝跪地、双手抱拳过顶低头大声禀道,舰队所有将官士卒尽皆列队船舷一侧,面向码头上的朱由检等人行注目礼。

“免礼起身!诸卿陪朕登舰一观!”

朱由检神情庄重的吩咐一声,刘国能拱手起身,然后侧身退到一旁,朱由检举步踏上了两侧有护栏的船板,开始向巍峨高大的战舰登攀,孙传庭等人依次落后一步跟了上去。

朱由检登上的就是北海舰队的旗舰,也是一艘融合了这个时代各种先进技术装备的一级战列舰,总造价达到了三十五万两银子。

这艘战舰为双层甲板,下层甲板长度达到了近十六丈,约等于后世近五十米长,宽度为四丈左右,约合十二米,最大吃水深度为一丈五左右,排水量达到了惊人的四千料左右,也就是一千两百吨。

此舰的武备系统包括十二门三十六磅(一磅约合一斤)火炮,布置于下层甲板后部、十六门二十四磅火炮,布置于下层甲板中前部、1十四门十八磅火炮,布置于上层甲板中后部、十二门十二磅火炮布置于上层甲板前部、二十六门六磅火炮布置于艏艉楼露天甲板的炮座上。

此舰的上下两层甲板采用连贯式炮甲板设计,露天甲板虽然拥有较长的艏艉楼,但并不连贯在一起,所以战舰仍看上去像是三层,其实仍旧是属于两层甲板战舰。

值得一提的是下层甲板的十二门三十六磅的重型火炮,这一磅数也几乎是这个时代火炮弹丸的上限,将作局的工匠足足耗费了半年时间,才将这十二门巨炮铸造成功。

朱由检等人一边沿着甲板及上下层到处参观,一边听着工部将作局相关官员介绍着有关该舰的详细资料,各人心头的自豪感不禁油然而生。

据将作局官员称,帮着设计和建造的荷兰造船专家,在这艘巨舰建成下水之后,不由自主地感叹:也就是大明帝国才有实力建造这样的战舰,三十五万两银子的造价,在这个世界上是没有几个国家财政能负担的起的。

据那些荷兰人讲,这艘战舰是世界上火力最凶猛的舰船,无论是荷兰还是英国、西班牙等几个海军强国,都没有任何一艘战舰能与之抗衡,只要有几艘吨位小一些的舰船辅助和护卫,只要船员熟悉了各种操作,大明北海舰队的实力足可以横行与各大洋之上。

荷兰人之所以心甘情愿掏出技术家底,来帮助大明打造这种最先进的战舰,唯一的原因就是想获得大明的援助。

因为英国政府便开始出台各种法令,限制和打击荷兰商船在全球的贸易行为,两国之间已经争吵了几年,根据现在的形势判断,英荷之间的战争已经是不可避免。

由于荷兰遍布各大洋的商船抢走了英法西等国的很多生意,所以荷兰在欧洲没有盟友支持,一旦与强大的英国海军开战,胜负难以预料,要是有一个强大的盟友支持,胜利地天平会明显的向荷兰倾斜。

在亲自给这三艘战舰命名之后,朱由检一行返回昆仑京师。

“昆仑号”、“补天号”、“裂天号”离开码头,南下后再转向马尼拉挺进。

第二百四十三章 蓟镇第七十五章 赴援第五十章 残暴第七百七十二章 一直憋屈的高起潜第一百七十九章 安定第五百一十九章 葡萄牙教官第三百零一章 诱惑第八十三章 讹诈第三百二十四章 吃瘪第一百八十八章 投名状第八百六十四章 装备悬殊之战第一百零六章 鏖战第五百三十八章 强硬第二百六十九章第六百三十五章 吓破胆子的士绅们第三百五十八章 圣意第一百二十四章 东厂第八百九十二章 北美大陆是必占之地第八百三十八章 无奈的加征、钱姓少年的背景第五十六章 接应第三百七十一章 承乾宫第二百六十四章 废籍第三百六十三章 定策第九十九章 抵达第三百九十九章 料敌第五百一十七章 准备总攻第七百一十章 懿安皇后的主意第四百五十一章 从流贼到王师第五百五十三章 李进忠的春天来了第四百七十六章 左翼骑兵的状况第二百二十二章 封驳第七百九十七章 直击老巢、签署不平等条约。第一百零三章 心机第五百二十六章 老温家的变化第二百九十三章 试探第七百二十三章 米涅枪第一次实战第四百零三章 惨败第六百三十九章 这回忍了,下回呢?第四十章 大战4第七百二十五章 闽人借机复仇第二百二十七章 议定第三百二十八章 返京第二百七十三章 束手第八百三十四章 繁华的夜市、公主想打造小社会第二百三十七章 私访第三百七十四章 殴打第五百二十六章 老温家的变化第三百九十八章 完胜第六百九十一章 有了平台,才能更好地发掘人才第九十八章 计议第三百零五章 平乱第五百九十二章 人人惧怕的怪兽第二百五十章 宁远第五百一十四章 是战是走第五百七十三章 对自己人下手要狠一点第四百七十八章 你有我也有第九十七章 佯攻第三十一章 商议第四百四十四章 紫娟的抉择吧第七百一十章 懿安皇后的主意第四十八章 巡视第二百七十九章 后宫第七百五十二章 吃肉与喝汤的道理第八百六十章 以文制武还是文武并重?第四百八十一章 错误的排阵第四百八十五章 待不住了第一百九十章 改变第四百五十八章 功名险中求第六十五章 上门第七百一十二章 打还是不打第八百三十一章 改变源自于皇帝鹰犬遍布天下第八百八十一章 提前着手、有备无患第二百四十六章 出关第八百五十五章 向大明求援第三百零五章 平乱第五百七十七章 都盯上海贸这块大蛋糕第十一章 勇卫营第二百八十章 父女第七百四十四章 吏治与治吏第三百四十九章 布局第五百五十章 改制以及新的战略第二百五十七章 会面第五百零六章 建言与争议第七百九十一章 给阿三找点麻烦第三百八十七章 狭路第八百四十五章 圣源乳业的模式第二百三十掌 登船第七百四十六章 准备就绪第一百九十五章 自尽第六百零八章 又发财了第二百一十四章 楚王府第一百四十九章 顺势第六百一十一章 朕有一个梦想第三百三十章 改进第四百五十三章 巷战第八十四章 决心第三百五十二章 请封第一百一十一章 盐利第七百六十五章 战前闲话第七百四十九章 学堂的永久免费制度
第二百四十三章 蓟镇第七十五章 赴援第五十章 残暴第七百七十二章 一直憋屈的高起潜第一百七十九章 安定第五百一十九章 葡萄牙教官第三百零一章 诱惑第八十三章 讹诈第三百二十四章 吃瘪第一百八十八章 投名状第八百六十四章 装备悬殊之战第一百零六章 鏖战第五百三十八章 强硬第二百六十九章第六百三十五章 吓破胆子的士绅们第三百五十八章 圣意第一百二十四章 东厂第八百九十二章 北美大陆是必占之地第八百三十八章 无奈的加征、钱姓少年的背景第五十六章 接应第三百七十一章 承乾宫第二百六十四章 废籍第三百六十三章 定策第九十九章 抵达第三百九十九章 料敌第五百一十七章 准备总攻第七百一十章 懿安皇后的主意第四百五十一章 从流贼到王师第五百五十三章 李进忠的春天来了第四百七十六章 左翼骑兵的状况第二百二十二章 封驳第七百九十七章 直击老巢、签署不平等条约。第一百零三章 心机第五百二十六章 老温家的变化第二百九十三章 试探第七百二十三章 米涅枪第一次实战第四百零三章 惨败第六百三十九章 这回忍了,下回呢?第四十章 大战4第七百二十五章 闽人借机复仇第二百二十七章 议定第三百二十八章 返京第二百七十三章 束手第八百三十四章 繁华的夜市、公主想打造小社会第二百三十七章 私访第三百七十四章 殴打第五百二十六章 老温家的变化第三百九十八章 完胜第六百九十一章 有了平台,才能更好地发掘人才第九十八章 计议第三百零五章 平乱第五百九十二章 人人惧怕的怪兽第二百五十章 宁远第五百一十四章 是战是走第五百七十三章 对自己人下手要狠一点第四百七十八章 你有我也有第九十七章 佯攻第三十一章 商议第四百四十四章 紫娟的抉择吧第七百一十章 懿安皇后的主意第四十八章 巡视第二百七十九章 后宫第七百五十二章 吃肉与喝汤的道理第八百六十章 以文制武还是文武并重?第四百八十一章 错误的排阵第四百八十五章 待不住了第一百九十章 改变第四百五十八章 功名险中求第六十五章 上门第七百一十二章 打还是不打第八百三十一章 改变源自于皇帝鹰犬遍布天下第八百八十一章 提前着手、有备无患第二百四十六章 出关第八百五十五章 向大明求援第三百零五章 平乱第五百七十七章 都盯上海贸这块大蛋糕第十一章 勇卫营第二百八十章 父女第七百四十四章 吏治与治吏第三百四十九章 布局第五百五十章 改制以及新的战略第二百五十七章 会面第五百零六章 建言与争议第七百九十一章 给阿三找点麻烦第三百八十七章 狭路第八百四十五章 圣源乳业的模式第二百三十掌 登船第七百四十六章 准备就绪第一百九十五章 自尽第六百零八章 又发财了第二百一十四章 楚王府第一百四十九章 顺势第六百一十一章 朕有一个梦想第三百三十章 改进第四百五十三章 巷战第八十四章 决心第三百五十二章 请封第一百一十一章 盐利第七百六十五章 战前闲话第七百四十九章 学堂的永久免费制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