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五章 赴援

崇祯九年五月,炽热的太阳炙烤着大地,炎热的夏季已经到来,地面上升腾的热气让人感到窒息。

通往凤阳中都留守司的官道上,一只队列绵延数里的军队正在快速行进中,三人一排的士卒队列齐整,踏步行进腾起的尘土久久不散,为提高行军速度,士卒的衣甲兵械都交于后面的辎重营,两千名招募的青壮或赶着马车,或挑着担子,或推着独轮车,满载着粮草以及衣甲器械,紧跟着队伍前行。

这只队伍正是单县黄得功的部下,他和周遇吉奉命在山东招募人手组建新军,由于二人都是从最基层的士卒积功升至高级将领的,军伍经验非常丰富,募兵时专门挑选家中男丁多的,忠厚老实、吃苦耐劳的良家子弟入伍,最后共招募四千新丁。

黄得功、周遇吉接手被诛杀的吴尚文一部后,在正直敢言的千总吴群的配合下,将军中奸猾之徒全部剔除,老弱发放五两安家银后遣散归家,原本两千余人的队伍,经严格筛选后,剩下了一千余人,加上招募的四千新兵,一只五千余人的大军终于组建完毕。

新兵绝大部分都是目不识丁的农户子弟,从出生到成年,生活的范围不超过十里的农户,虽然老实听话,但因为见识太少,脑筋死板,训练起来十分困难,单是对军中的各种旗帜、鼓号的辨别能力,就让黄得功和周遇吉,以及从五百骑兵中挑选出来的中级将官头疼不已。

千户吴群作为本地土著,在操训这帮新兵的过程中起了很大作用,由于山东人的方言口音特别重,勇卫营的将官感觉沟通起来很是别扭,吴群虽是土生土长的本地人,但官话说的甚是精熟,他带领几个百户、哨管,上下沟通,全力投入到训练新兵的过程中去,经过数月磨合,这几千什么都不懂的农户子弟,终于稍具军人的样子,当然,其间将官们的呵斥打骂是免不了的,这在军伍中是常见的事。

队伍逐渐成型之后,更加严格的阵列以及兵刃操演就开始进行了,已经慢慢适应了的新兵们,在将官的严厉管教和老卒的示范带动下,将山东人忠厚质朴,吃苦听话的特性发挥的淋漓尽致,出了错的士卒,不管将官是用木棍打还是用马鞭抽,丝毫没有怨恨和反抗的意思,就是一声不吭的挨着;挺枪行进的将令一下,就算前面是一堵墙,没接到停止前进的命令,新兵们也会撞过去。

黄得功和周遇吉对这批新兵非常满意,除了脑筋死板一点,反应略慢一点,忠诚听话这点上无可挑剔,加上山东人特有的高大粗壮的体型,假以时日,经过战阵的磨练,这只队伍必会成为一只强军。

他们不知道的是,在贫困的鲁西北地区,能够参加官军,每日能吃饱饭,每月还有一两官银的月饷,这是多少人做梦都想不到的好事啊,别说只是操训犯错才挨打,只要每天能吃饱,天天挨打都行,反正庄户人家皮糙肉厚,将官也不是下死手打,挨着就行,自己吃人家的饭,还能攒下银子给家里捎去,就得好好听人家的,好好操演,本就是天经地义的事吗,这就是几乎所有新兵的想法。

新军开始正式操演军阵时,周遇吉接到圣旨,调任他去孙传庭的秦军担任主将,二人相处数年,相交莫逆,这下陡然就要分隔两地,在这兵荒马乱的年代,下次见面还不知道什么时候,甚至不知还能不能活着见到,黄得功违反将领,让亲兵去集市上买了一坛酒,给周遇吉送行,二人痛快的干了两碗后,将酒碗摔碎,抱拳互道了一声保重,周遇吉就带着已经准备好的十几名亲兵上马直奔陕西。

接下来的日子,黄得功几乎天天泡在校场上,督导巡视新任的千总,把总等中下级将官操训士卒,吴群原先的手下被拆分打散,很多原先的老卒也因此而升职,他的营下以新兵为主,对此他毫无怨言,仍旧是全部精力用在教导新兵上,他营下的一千人进步最快,不管是队列行进,还是实兵操演,在五个千总里表现最为出色,黄得功对他很是赏识,准备等到立下军功后,上报朝廷拔擢于他。

接到五省总理卢象升克期抵达凤阳,相机而动的军令后,黄得功马上召集手下将官宣布军令,随后自己亲在到单县县城,找到知县任敏瑜,将卢象升的军令出示之后,将因行军路途遥远,士卒背负甲胄军械会疲惫不堪,需要招募青壮作为辎重营的想法说了出来。

任敏瑜是天启七年同进士出身,由于朝中无人,放到单县担任知县已近六年,这六年他也是兢兢业业,尽职尽责,虽未有大的政绩,但好歹治下百姓还能过得下去;按朝廷规制,六年后就要调往他任,他自知下一个任职之地也差不多和单县一样的穷地方,提拔重用是不可能了,谁叫自家没有背景呢,要是朝里有个重臣为自己说话,凭着自家的政绩,再上一步台阶应该没有问题。

黄得功的要求并没有让任敏瑜感到不耐,二人一文一武,虽然很少有交集,但他却也听到关于这部人马的一些消息,他清楚黄得功虽为武将,却是深得皇上信任的近臣,只要能让黄得功满意,到时一旦官军打胜,说不得战功上会有自己襄助官军的名字,一旦入了圣眼,难保不是个机会,升官还不是皇上的一句话吗?何况还有五省总理下的军令,卢象升虽然不管民事,但将来很难说会有什么样的前程,得到皇帝器重的大臣,官路可不是自己能比的。

任敏瑜爽快的答应了黄得功的请求,立即召集县衙各房书吏和班头捕快,让他们下到乡里宣讲招募一事,并向百姓们言明,凡襄助官军者,免劳役两年,更重要的是,黄得功带着银子来的,所有愿意参加辎重营的百姓,每人月支五钱银子并管饭,双重利益的诱惑下,十里八乡的百姓踊跃报名。

最主要的原因是,连年的大旱已经从河南蔓延到了山东西部,眼看着田里的庄稼枯萎干死,很多家中已无余粮的百姓已经开始打算逃荒了,正在发愁时,官府带来了这么好的消息,对于很多农户来说,这简直就是救苦救难的菩萨啊。

庄稼收成无望,家里的壮劳力天天闲着,一个人的嚼用就赶上好几口人,这回随了军,技能管饭,还有银钱可拿,有了这些银子,趁着粮家还不高,就能多买下一些放在家里,再去地里挖一些野菜,快要断流的河里捞一些鱼鳖虾蟹,用盐巴腌制起来,省着吃就能吃好些日子,说不定老天开眼,降下几场大雨,能赶着种上秋庄稼,就能熬过这个年去。

黄得功看着县衙前聚集的人群,看着那一张张愁苦脸上带着希冀的眼神,心下也是难过异常,他也是穷人家出身,父亲早亡,母亲含辛茹苦的将他和弟弟、妹妹养大,自是知道穷困挨饿的滋味,田里的庄稼近乎绝收的情形他也是看在眼里,也不知这些百姓接下来的日子怎样渡过。

他侧身对身边的任敏瑜道:“任大人,旱情太严重了,百姓要是吃不上饭可咋办?要是再有闯贼那样的人一煽动,岂不是又是一场大祸?”

任敏瑜摇了摇头叹息道:“本官上月已将旱情上报给了朝廷,至今尚未得到回复,本官也发动士绅往县衙捐银助粮,以备后患,可响应者寥寥无几,县衙库房存粮只有数百石,存银也只有几百两,就算这点银子,趁着粮价还未疯长,我已遣人去了徐州一带购粮,能买多少算多少吧,至于将来如何,我也不知!”

第六百三十七章 卢象升抵达南京第一百三十九章 图谋第三百二十五章 探底第六十六章 逮获第十三章 诚意伯第五百三十九章 朕有一策第三百六十四章 升格第六百七十一章 减税与股份变更第八百二十五章 多赚钱干一件大事第二百九十二章 郑芝凤第二十六章 西安左卫2第六百六十章 得有个好身体,带家里人去撸串第六百零五章 就是明着栽赃,你能怎样?第七百章 官府投资、西北经济发展计划第八百八十六章 长远规划第二百三十四章 开端第一百零四章 见面第五百四十一章 合作才会双赢第六十八章 轻松第一百七十九章 安定第七百零八章 未雨绸缪,亡羊补牢第四百零四章 杀意第七百零六章 代差型武器诞生第七百二十九章 大明公民身份证第三百三十六章 武备第四百七十四章 孙白谷怒斥祖都督第五百七十八章 舍不得第四百二十三章 求援第四章 洪承畴第三百三十五章 拔擢第八百零五章 来大明见世面的藩属国贵宾第一百五十四章 天算第八百五十五章 向大明求援第四百三十五章 飞蛾与果决第一百九十七章 宗亲第四百六十七章 平顶山岗上的堡寨第五百四十一章 合作才会双赢第八百四十一章 寻找合适的发展模式第三百九十一章 战术第八百五十九章 大兵压境下,没忘了分化郑家第一百二十四章 东厂第七百八十三章 天下良心第一百六十八章 边镇第七百三十章 虽远必诛不止是口号第四章 洪承畴第五百八十五章 公然杀官第六百五十三章 欧洲人与蒙古部落差不多第八十六章 心思第七百六十八章 赏爵、妇幼医院第二百二十三章 杀鸡第二十章 拦道索银第四百零七章 冲锋第八百六十九章 风波平息 公主的婚事第二百八十八章 布网第八百一十八章 大败亏输第六百零七章 以拿贼的名义第二百八十章 父女第四百四十五章 朱由检的计划第五百四十章 驱虎吞狼第十五章 哗变第七百八十三章 天下良心第二百八十五章 官船第七百三十二章 陈奇瑜的策略第三百六十五章 驿站第二百一十四章 楚王府第六百七十六章 大明第一支大型建筑队第二百三十二章 复杂第四百零二章 危急第七百三十二章 陈奇瑜的策略第四百五十章 多尔衮的果断第七十五章 赴援第七百九十三章 对交趾的蚕食政策第六百二十五章 嘉定伯府破财了第五百四十五章 以地换地第八百四十五章 圣源乳业的模式第七百三十六章 贵国岁入几何呀?第四百零五章 斩将第四百三十二章 措手不及第七百六十七章 甲申天变之日、同样的方式、不同的人第三百二十四章 吃瘪第八十七章 苦难第二百八十章 父女第五百七十二章 天家耳聋眼瞎第二百七十章 围城第八百六十四章 装备悬殊之战第三十五章 事定第一百二十九章 陈仓第四百三十五章 飞蛾与果决第六百九十一章 有了平台,才能更好地发掘人才第六百九十八章 新政的第一次成果第三百一十四章 悠闲第五十七章 破敌第三百七十五章 求助第二百零六章 内情第四百三十八章 危急关头第四十一章 大战5第七百五十三章 西北建设兵团第九十九章 抵达第四十九章 城破第四百八十三章 戛然而止的战事
第六百三十七章 卢象升抵达南京第一百三十九章 图谋第三百二十五章 探底第六十六章 逮获第十三章 诚意伯第五百三十九章 朕有一策第三百六十四章 升格第六百七十一章 减税与股份变更第八百二十五章 多赚钱干一件大事第二百九十二章 郑芝凤第二十六章 西安左卫2第六百六十章 得有个好身体,带家里人去撸串第六百零五章 就是明着栽赃,你能怎样?第七百章 官府投资、西北经济发展计划第八百八十六章 长远规划第二百三十四章 开端第一百零四章 见面第五百四十一章 合作才会双赢第六十八章 轻松第一百七十九章 安定第七百零八章 未雨绸缪,亡羊补牢第四百零四章 杀意第七百零六章 代差型武器诞生第七百二十九章 大明公民身份证第三百三十六章 武备第四百七十四章 孙白谷怒斥祖都督第五百七十八章 舍不得第四百二十三章 求援第四章 洪承畴第三百三十五章 拔擢第八百零五章 来大明见世面的藩属国贵宾第一百五十四章 天算第八百五十五章 向大明求援第四百三十五章 飞蛾与果决第一百九十七章 宗亲第四百六十七章 平顶山岗上的堡寨第五百四十一章 合作才会双赢第八百四十一章 寻找合适的发展模式第三百九十一章 战术第八百五十九章 大兵压境下,没忘了分化郑家第一百二十四章 东厂第七百八十三章 天下良心第一百六十八章 边镇第七百三十章 虽远必诛不止是口号第四章 洪承畴第五百八十五章 公然杀官第六百五十三章 欧洲人与蒙古部落差不多第八十六章 心思第七百六十八章 赏爵、妇幼医院第二百二十三章 杀鸡第二十章 拦道索银第四百零七章 冲锋第八百六十九章 风波平息 公主的婚事第二百八十八章 布网第八百一十八章 大败亏输第六百零七章 以拿贼的名义第二百八十章 父女第四百四十五章 朱由检的计划第五百四十章 驱虎吞狼第十五章 哗变第七百八十三章 天下良心第二百八十五章 官船第七百三十二章 陈奇瑜的策略第三百六十五章 驿站第二百一十四章 楚王府第六百七十六章 大明第一支大型建筑队第二百三十二章 复杂第四百零二章 危急第七百三十二章 陈奇瑜的策略第四百五十章 多尔衮的果断第七十五章 赴援第七百九十三章 对交趾的蚕食政策第六百二十五章 嘉定伯府破财了第五百四十五章 以地换地第八百四十五章 圣源乳业的模式第七百三十六章 贵国岁入几何呀?第四百零五章 斩将第四百三十二章 措手不及第七百六十七章 甲申天变之日、同样的方式、不同的人第三百二十四章 吃瘪第八十七章 苦难第二百八十章 父女第五百七十二章 天家耳聋眼瞎第二百七十章 围城第八百六十四章 装备悬殊之战第三十五章 事定第一百二十九章 陈仓第四百三十五章 飞蛾与果决第六百九十一章 有了平台,才能更好地发掘人才第六百九十八章 新政的第一次成果第三百一十四章 悠闲第五十七章 破敌第三百七十五章 求助第二百零六章 内情第四百三十八章 危急关头第四十一章 大战5第七百五十三章 西北建设兵团第九十九章 抵达第四十九章 城破第四百八十三章 戛然而止的战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