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八十五章 官船

淮安钞关位于淮安府城城北板闸镇,也是运河上八大钞关中最大的一所。

淮安作为水陆要冲,是大明的漕运中心、河道治理中心、漕粮转运中心、漕船制造中心、盐榷税务中心;最鼎盛时期,每年经淮安进京的漕粮为四百万石上下,而其上缴的关税占到总关税的一半以上。

板闸镇,位于淮安府城西北,面湖背海,左江右河,向为南北舟车要道。《山阳县志》记载:“凡湖广、江西、浙江、江南之粮艘,衔尾而至山阳,沿运河北运,虽山东、河南粮艘不经淮安板闸,亦皆遥禀戒约,故漕政通乎七省,而山阳板闸实为咽喉要地也。”

设在板闸的淮安榷关,由三大部分组成,一是淮关监督署衙门,二是淮安大关,这两大部分组成了淮安榷关的主体。第三是因淮安榷关而形成的板闸古镇。

淮安钞关一共设有三关十八卡。三关为板闸关、宿迁关和海州关。十八卡为:上一铺、下一铺、清河闸、码头阴、高良涧、顺河集等等,这些关卡都设在有水网汇集到运河的关键之处,最大限度的防止了行经大运河上所有船只的偷运行为。

淮安大关设在了运河大堤之畔。它由一座两层的关楼和其它附属建筑组成,楼顶上写有“淮安大关”四个大字,老远就能看见,大关的具体事物就是办理货船的查验、报关、收税等事宜。

每日申时末,淮安大关便由石码头放出一排船只,拦住大运河的河面,所有过往船只都得在此抛锚,等待第二天验货交税。往往待过关的船只能排有两三里路长,最繁忙时船队能排到五六里外。

等到第二天辰时整,拦河的船桥撤去了,督检带领“扦子手”、“钞户”以及夫役等上船检验。扦子手用带有刻度的扦子一量船只的吃水深度,载货量就脱口而出报给了督检。钞户则按专业分工工作,茶叶钞户验茶,绸布钞户验布,竹木、油麻、豆子、杂物等也有专人来验,如此这般,填出税单,收缴税金。

自从朱由检下旨,将通关商税改为三十税一之后,淮安钞关的税收虽是增长不少,但收税的过程也是纷争不断,很多商人对朝廷提高商税一事怨声不断。

这一日开关之后,大部分船只陆续完税放行,随着时间的推移,快到午时的时候,排队的船只数量已经逐渐减少。

就在这时,一艘官船从南面向钞关驶来,船头一面黑底白字的大旗迎风招展,上面绣着“扬州知府刘”五个大字。

官船前方尚有十余艘大小不一的商船、漕船在等待完税放行,这艘官船上却响起了锣声,锣声响过之后船上有人大喊道:“前方速速退让!扬州知府刘大老爷亲眷在船上!无关人等速速回避!”

今天负责监督扦子手检验货物的是钞关值日督检赵芳志,眼看着一天最忙碌的时候就要过去,时辰已是不早,他心里正盘算着下值后去板闸镇上的王家酒馆,叫老板做几个地道的淮扬菜,再来上一壶老酒喝几杯的时候,不远处传来的锣声和喊叫声将他拉回到了现实里。

“徐三,你去知会一声,叫那厮勿要吵嚷!不管是何人路经,都需排队等候!朝廷的税比谁都重要!”

赵芳志有些不耐烦吩咐道。

跟班徐三答应一声后,带着一名夫役从商船上跳到钞关的巡检船,指挥着船夫向官船方向驶去。

赵芳志之所以没吩咐排队的商船给官船让开通道,倒不是他清正无私、不畏强权,虽然他只是个从八品的职衔,但他是户部派遣下来的,属于户部直辖管束,与地方官日常里并无瓜葛。再说在京师里四品算不上什么高官,部里尚书侍郎这种二三品大员也是时常见到,时间长了也少了畏惧感,所以买不买地方官的账就全看心情了。

从辰时到现在忙碌了快两个时辰,加上天气炎热,他又想赶紧下值去吃杯酒松缓松缓,让那个破锣嗓子一叫唤,心情顿时变得糟糕起来。

徐三乘着巡检船很快来到官船一侧,他双手并拢口边成喇叭状,仰首喊道:“小人奉赵督检命特来告知船上贵人,请贵人且稍待,前方很快便可清出河道!”

他喊过之后,没过一会儿,官船的船舷边探出一颗头来,低头看着徐三大声问道:“还要等许多时候不成?船上的贵人可是要进京省亲,耽搁不得!”

徐三只是本地出身的帮闲,身为一个平民百姓,任何一个当官的都是他惹不起的存在,他陪着笑脸仰头答道:“这位爷,顶多再小半个时辰就可,请贵人喝杯茶略等片刻就成!”

船舷便那颗脑袋一晃不见了,显是回禀去了,徐三吩咐船夫架船围着官船绕了个圈返了回去。

“赵老爷,小人已经通禀过了,不过有一事不知当讲不当讲,若是老爷不愿听,就当小人啥都没说!”

回到赵芳志身边的徐三压低声音说道。

“何事?讲来听听!”

赵芳志站在一艘装着一船棉布的商船上,负手看着正在给船主开税单的钞户,口中漫不经心的说道。

“那小人可说了,还望赵老爷莫怪小人多事;小人适才前去通传之时发觉,那艘官船吃水甚深,似是载重极多,若依常例,只载人的话,怕是无有如此沉重!小人觉着,莫不是。。。?”

徐三在钞关帮闲已有多年,练就了一双贼眼,他虽然没把话说透,但言下之意已是非常明显:打着扬州知府旗号的官船拉着死活,并且还不是一般的多。

赵芳志闻言心中一动。

官船、漕船夹带私货,这事太过稀松平常,钞关的官员一般都是睁一眼闭一眼的就放过了,毕竟为了公事而得罪他人不值当。

可按照徐三所说,这艘船似乎不是夹带私货的问题,而是直接用官船贩运了,这种事有倒是有过,但却是非常少见,偏巧今天自己就碰到了,这该如何是好。

思衬一会儿,赵芳志决定在假装不知情的情形下放过此事。毕竟对方是四品高官,虽然与自己毫无瓜葛,但山不转水转,说不定哪天就会成为自己的上司,没必要为了公事得罪人,再说朝廷也不缺这点税银。

就在他刚要开口吩咐放行的时候,身边的徐三突然低声说道:“赵老爷,这运河上除了咱淮安钞关外,这一路到京城可还有七处大关啊,咱们放过取倒是不要紧,可这万一要是有一处钞关的大老爷较真,一旦查出事来,朝廷怪罪下来的话大老爷怕是会吃挂落啊!”

徐三是托了数层关系才得以在赵芳志身边做个贴身跟随的,要是赵芳志出了什么事并因此离职,那他也得跟着丢了饭碗。

督检常随可是个肥差,等同于后世的领导贴身秘书一职,很多时候督检并不会亲自对手下的扦子手、钞户、夫役下令,而是通过常随来指挥他们。

督检上值时也并非每一艘船都要跟着眼看,那么多的商船他也兼顾不过来,一般扦子手、钞户都是几人一队分船验货征税,督检会吩咐常随去代替自己监督那些手下。在某些时候,常随会借机与扦子手、钞户联手收取商人的贿赂,然后少报商船的吃水、货物的数量与价值,以便让商船减少商税的缴纳。

徐三的话顿时让赵芳志清醒过来。

运河钞关督检可是个肥差,属于典型的位卑权重、油水极大的位子,朝堂上的高官对此也是心知肚明,因此督检之类的重要岗位都不会干的过长,一般不会超过两年就要换人,以此防止小官巨贪现象的出现。

但就算如此,两年督检做下来,除了薪资、出京补贴等正常收入以外,灰色收入也是不少,其接受频繁往来与运河上的大商户的贿赂已是惯例,而作为回报,督检也会对那些大户商船的计量高抬贵手。

但现在八处钞关不仅有户部官吏,去年还增加了锦衣卫和巡河御史,这些人可是专门冲着户部职官们来的。平时每个钞关的锦衣卫小旗都派人盯着征税的事,只不过这两日淮安大关的小旗好像有什么公务,总旗带着大部分校尉去了临清,只剩几名校尉看家,所以自己才略感轻松一些。

自从朱由检决定在运河开征商税以后,锦衣卫和巡河御史便先后到来,以此加强对钞关的监督。

现在虽未听说有钞关官吏因为受贿而被惩处,但原先各钞关的督检、钞户、扦子手可是被逮获不少,最后落得个家破人亡、人财两空的结局。

若是这艘有着明显贩私迹象的官船从自己手下漏过,却在后面被人查住,那自己肯定没好果子吃。

但自己也犯不上去亲自得罪别人,倒不如假手他人去查处此事,倒是若上面有升赏自己也能落个次功,要是不了了之自己也没什么损失。

想到这里,赵芳志吩咐道:“徐三,你暗中吩咐下去,放缓查检速度,之后赶紧将此事报知锦衣卫!”

第六百五十三章 欧洲人与蒙古部落差不多第六百零八章 又发财了第一百零五章 夜袭第二百九十八章 打探第三百八十六章 准备第二百七十七章 觐见第六百九十六章 解民之难第六百二十五章 嘉定伯府破财了第四百七十七章 国运第八百二十五章 多赚钱干一件大事第二百一十九章 义阉第五百五十三章 李进忠的春天来了第六百二十二章 女大不由娘第五十三章 援军第五百八十章 布置妥当第八百六十八章 如意算盘第二百九十章 宴会第七十章 商路第五百四十五章 以地换地第六百五十九章 衙门年假、年终奖第四十三章 看望第五十九章 追击1第一百七十五章 勾连第一百七十章 包抄第二百四十章 奏对第七百一十八章 屠杀事件的真正凶手第三章 改变战略第五百四十三章 荷兰人的考量第五百五十九章 放假、大肆采购、衣锦还乡第三百零六章 断腕第八百二十三章 新型战列舰、大型商队远航第三百四十三章 求援第五百六十一章 新建行省、野有遗贤第四百九十五章 丰收在望第三百九十九章 料敌第一百四十六章 肥羊第二百九十六章 收网第二百七十六章 插曲第三百六十章 台湾第六百六十一章 西苑野趣第二百七十七章 觐见第七百三十八章 驻军是为了保护你们的安全第三百二十一章 痛斥第三百二十二章 外力第六百一十五章 致仕和退休、养老金第六百二十一章 朱媺娖的新玩具第八百六十四章 装备悬殊之战第一百六十九章 怀柔第八百五十四章 瓦解第七百三十七章 朝鲜人打算送礼第八百七十六章 医疗不能私有化第七百四十七章 反响和思考第一百三十二章 西进第二百四十二章 劝说第六百零八章 又发财了第五百七十六章 整体规划和布局第六百二十九章 对皇帝的人身攻击第六百五十四章 以大义为名,目的还是利益第六百二十五章 嘉定伯府破财了第三百八十八章 勇者胜第一百三十一章 白杆兵第二百三十七章 主帅第八百八十章 想挑起世界大战的皇帝第一百二十五章 借势第一百一十八章 迎敌第五百二十二章 打进盛京城第一百六十九章 怀柔第五百八十一章 以权势保富贵第八百一十九章 发展是让最广大者受益第三百九十八章 完胜第二百六十五章 变化第八百七十四章 用你的金子买你的人才第四百三十四章 清军的反应和对策第一百八十四章 战前第一百八十五章 分割第七百八十八章 科技成果是水到渠成第四百一十五章 工匠第八百二十七章 世界新秩序的规划第一百八十二章 军心第二百七十章 围城第三百一十六章 遇险第五百五十八章 凯旋、郊迎第四百三十九章 后路危机第八百八十八章 有人想要搞事情第十九章 孙传庭第八百一十二章 倒幕先锋第七百八十章 保护贸易自由、敲竹杠第五百四十章 驱虎吞狼第八百五十八章 远征和目的第七百五十一章 南北经济发展要均衡第二百三十二章 复杂第八百三十九章 变通第五百四十九章 孙传庭、卢象升的反应第二百三十六章 策略第六十一章 范家第六百二十章 父女反目第六百五十二章 欧洲不仅是只缺白糖第二百九十九章 纵火第三百六十三章 定策第五百九十三章 选准目标、准备动手
第六百五十三章 欧洲人与蒙古部落差不多第六百零八章 又发财了第一百零五章 夜袭第二百九十八章 打探第三百八十六章 准备第二百七十七章 觐见第六百九十六章 解民之难第六百二十五章 嘉定伯府破财了第四百七十七章 国运第八百二十五章 多赚钱干一件大事第二百一十九章 义阉第五百五十三章 李进忠的春天来了第六百二十二章 女大不由娘第五十三章 援军第五百八十章 布置妥当第八百六十八章 如意算盘第二百九十章 宴会第七十章 商路第五百四十五章 以地换地第六百五十九章 衙门年假、年终奖第四十三章 看望第五十九章 追击1第一百七十五章 勾连第一百七十章 包抄第二百四十章 奏对第七百一十八章 屠杀事件的真正凶手第三章 改变战略第五百四十三章 荷兰人的考量第五百五十九章 放假、大肆采购、衣锦还乡第三百零六章 断腕第八百二十三章 新型战列舰、大型商队远航第三百四十三章 求援第五百六十一章 新建行省、野有遗贤第四百九十五章 丰收在望第三百九十九章 料敌第一百四十六章 肥羊第二百九十六章 收网第二百七十六章 插曲第三百六十章 台湾第六百六十一章 西苑野趣第二百七十七章 觐见第七百三十八章 驻军是为了保护你们的安全第三百二十一章 痛斥第三百二十二章 外力第六百一十五章 致仕和退休、养老金第六百二十一章 朱媺娖的新玩具第八百六十四章 装备悬殊之战第一百六十九章 怀柔第八百五十四章 瓦解第七百三十七章 朝鲜人打算送礼第八百七十六章 医疗不能私有化第七百四十七章 反响和思考第一百三十二章 西进第二百四十二章 劝说第六百零八章 又发财了第五百七十六章 整体规划和布局第六百二十九章 对皇帝的人身攻击第六百五十四章 以大义为名,目的还是利益第六百二十五章 嘉定伯府破财了第三百八十八章 勇者胜第一百三十一章 白杆兵第二百三十七章 主帅第八百八十章 想挑起世界大战的皇帝第一百二十五章 借势第一百一十八章 迎敌第五百二十二章 打进盛京城第一百六十九章 怀柔第五百八十一章 以权势保富贵第八百一十九章 发展是让最广大者受益第三百九十八章 完胜第二百六十五章 变化第八百七十四章 用你的金子买你的人才第四百三十四章 清军的反应和对策第一百八十四章 战前第一百八十五章 分割第七百八十八章 科技成果是水到渠成第四百一十五章 工匠第八百二十七章 世界新秩序的规划第一百八十二章 军心第二百七十章 围城第三百一十六章 遇险第五百五十八章 凯旋、郊迎第四百三十九章 后路危机第八百八十八章 有人想要搞事情第十九章 孙传庭第八百一十二章 倒幕先锋第七百八十章 保护贸易自由、敲竹杠第五百四十章 驱虎吞狼第八百五十八章 远征和目的第七百五十一章 南北经济发展要均衡第二百三十二章 复杂第八百三十九章 变通第五百四十九章 孙传庭、卢象升的反应第二百三十六章 策略第六十一章 范家第六百二十章 父女反目第六百五十二章 欧洲不仅是只缺白糖第二百九十九章 纵火第三百六十三章 定策第五百九十三章 选准目标、准备动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