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六十九章 怀柔

对于孙传庭的请罪,崇祯并未放在心上。

这种突发事件谁也无法预料,孙传庭对此事的处置非常恰当;降贼张文耀的举动也证明是个可用之才,不管其行是投机还是出自忠心,相信孙传庭会做出合适的处置。

在崇祯的提议下,吏部已经准备行文各省,对官员任职一事做出明确规定。

崇祯准备借吏部新制订的条文,对后世所谓的东林党一系的官员进行强制性的约束,改变江南一带官员自成体系,游离于朝廷管辖之外的局面。

文人自宋朝时养成了一种不良习惯:明目张胆的拒绝朝廷征召。

王安石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

对于皇帝和朝廷的征召,他在身边人的蛊惑下,出于养望的目的,屡次以各种理由推脱和拒绝,无形中让朝廷威信大失。

王安石的目的其实很简单,就是嫌朝廷给的官太小,不想屈就,想让我出山?可以,得给个说了算的职位。

这个坏习惯一直延续到大明,尤其是局势动荡不安的现在,朝廷的话语权更是大打折扣。

打个比方,倘若朝廷要将苏州知府调任到凤翔府担任知府,结局不用说,苏州知府宁肯上疏请辞,也绝不会到既危险又没油水可捞的西北就任。

这绝不是夸张,以部分大明官员的尿性,这种事绝对干的出。

这与武将不听调没有任何区别。

其实质就是蔑视朝廷,并且不会有多么严重的后果。

在各种势力盘根错节的朝堂上,哪怕你是皇帝,一怒之下想要依律追究其责任,也会遇到重重障碍,最后在推诿扯皮下不了了之。

遵照崇祯的意思,吏部对这种行为作出了限制。

朝廷调用各级官员到任何处,所有官员应当无条件服从。

倘若以各种借口抗拒朝廷指令,那行,皇帝仁慈,不派人抄家,但会剥夺你的官身,然后发回原籍,并永久取消后代出仕资格。

这一新规在朝堂中并未引发太大的波动,新规在明面上是为了加强朝廷的权威而定,内阁诸人当然不会反对。

他们还没意识到崇祯这一招背后的含义。

镇北堡是宁夏镇总兵的驻地,这日上午巳时左右,简陋宽敞的总兵官厅内,宁夏各路分守参将、游击以及灵州所和平虏所的主将齐至,分列大厅的两侧,听候陕西巡抚孙传庭的训话。

孙传庭率五千大军与数日前抵达宁夏卫的雷福堡后,将大军交由秦军参将霍斌管束,然后带着百名亲兵,在宁夏总兵马科的陪同下,先向东巡视了镇边堡、李家堡等几处口堡,然后沿着边墙往北查看了平虏所,最后到达最北端的镇远关后返回镇北堡。

孙传庭一行用了十余天的时间,行程近一千里,对宁夏镇的情况有了一个初步的认识。

这第一印象并不算好,总起来讲四个字:荒凉、赤贫。

各个口堡里均驻守着人数不等的边军以及他们的家属,都是住在低矮破旧,黄泥垒就的干打垒中。

堡内的边军大多穿着不知传了多少代的鸳鸯战袄,原先的大红色都已浆洗的发白,并且袄上到处都是补丁,远看就像叫花子一样,唯有手中的刀枪打磨的甚是锋利。

不打磨不行。因为靠近边墙的缘故,墙外的蒙古人时常会从破损的地方越墙而入,来墙内抢掠一番,没有趁手的兵刃弓箭,怎么和那些鞑子交手?

蒙古人主要是来抢铁锅的。

由于朝廷禁止与蒙古部落交易,这些墙外的鞑子拿着皮毛银钱也换不到生活用品,尤其是铁锅,你牛羊再多,总得用锅做熟吧?

而因为宁夏镇地处偏远,并且马匪活跃,绝大多数商人根本不愿跑到这里经商。利润再高也不来,一不小心把命仍在这里,尸体都没人收。

边军的家属子女同样穿着破烂不堪的衣袍襦裙,一个个都是脸带菜色,面黄肌瘦,这是长期缺乏营养造成的。

每个堡内都有数口深井,用以给堡内之人提供日常用水。在滴水如油的宁夏镇,水比粮食还重要。

边军们的精神状态还算好,大多数人都是数代戍守,已经习惯了这种贫穷。

边军的粮食主要是来自堡外自己开垦的田地里的出产,在干旱少雨、靠天吃饭的西北,广种薄收是很普遍的现象。每个堡外都有着大片的田地,种植的都是小麦。

看过数座口堡后回返的路上,孙传庭的心情异常沉重。

朝廷确实有些薄待这些边军了。

两百年间,这些边军的祖辈和后辈,为了抵御鞑子的入侵,付出了巨大的牺牲;经过这么多年的消耗,鞑子终于渐渐衰落下去,而这些守边的士卒却也成了无人问津的所在。

宁夏总兵马科年约三旬左右,从祖辈起一直在军中效力,算是将门出身。崇祯七年积功升至总兵,由延绥镇调任宁夏镇。

一路上通过与马科的交谈闲话,孙传庭得知,自他到任宁夏之后,朝廷只发放过一次饷银,去年至今一两银子也未送到宁夏。若是加上历年的积欠,朝廷欠宁夏两万余边军的饷银已经无法计数。

当孙传庭问到,既然欠缺如此多的饷银,那这些边军是如何维持生活时,马科笑了笑,回禀道:“中丞有所不知,并非只有墙外的鞑子进来抢咱,咱们也是经常出墙去抢他们,然后把抢来的牛羊马匹、皮毛毡布聚集起来,由主将们派兵护送到平凉、庆阳一带发卖给商人,得来的银钱或换成油盐酱醋,或直接把银钱分到出战士卒手中,多年来就是如此维持下来!”

孙传庭嗯了一声,对其中的道道一目了然。

士卒们出去拼命,将领们坐地收钱。

发卖给商人们的战利品到底价值几何,士卒们无从知晓,大头肯定是落入主将的腰包,而士卒们得到的是维持家人生存的最低保障。

孙传庭冷哼道:“陕西之贼中,宁夏边军从贼者亦有许多吧?其所用兵甲亦为官军所配,别以为本官不知!要是依照朝廷律例,你少不了一个御下不严之责!”

虽然宁夏边军值得同情,但孙传庭不能表现出来。这帮武将都是蹬鼻子上脸的货,该敲打的一定得敲打才行。

马科慌忙松开缰绳,双手抱拳辩解道:“启禀中丞,此事虽属实情,可卑职冤枉啊!”

孙传庭双手控缰缓行,头也不回的冷声道:“既属实情,你冤从何来?!”

马首落后孙传庭一步的马科禀道:“回中丞的话,卑职虽为总兵,但对境内各路参将、协领并未有管辖权,卑职只能管束好本部人马,对余者实在有心无力!宁夏镇边墙足有上千里,各部皆是分段守卫,卑职居中策应;平时还要操训军卒,更无余力兼顾他事,故此方有逃卒入贼一事,个中缘由,还望中丞体谅一二!”

孙传庭上任已近两年,对边事的复杂性早有了充分的了解和认识,马科所言他早就心中有数,这也是他下一步想要解决的问题。

自从巡视过诸多口堡墩台后,孙传庭改变了原本想象中对于边军的看法。

原本他认为九边诸将都是桀骜难制之辈,克扣军饷,私通虏贼是普遍存在的现象,但实际情况却是自己认知上出现了巨大偏差。

他本打算采取当初对付西安诸卫的方法,挑出其中恶行累累,在士卒中影响恶劣的几路主将后予以清算诛杀,然后再将抄家所获发放下去,以便能迅速收拢军心,好为接下来的一系列动作铺平道路。

但现在看来,西安的做法在宁夏行不通。

宁夏镇上下虽然普遍穷困,但巡视期间谢仁星等人私下访问过不少边军及其家属,大多数人对于自家上官主将并无太多怨言,皆言上官并无克扣欺压等过分之举。

眼下的日子虽然很苦,但多少年来就是这个样子,反正朝廷已经指望不上;平时就是自家将主带着他们出边墙打草谷,家家户户都有田地,虽然收成不高,但还不至于饿死逃荒,打草谷得来的银钱由自家将主从平凉府购得油盐酱醋,也勉强能够一家人所用。

孙传庭知道,不是将领不想克扣,而是根本没得克扣。朝廷没有饷银下发,怎么扣?

至于将领不曾苛虐士卒一事,那是因为边军都是数代传承,大家都是祖辈上就已熟识之人,谁好意思做事太过分?

何况久处边关,虽然大规模战事已经多年未见,但与鞑子的小规模冲突时有发生。将领要是平时对待手下太过严苛,保不准在某次战斗中会被冷箭射死,到时推到鞑子身上,谁会去追究真相?

思虑再三后,孙传庭认为,在处置宁夏镇边军一事上,应以怀柔为主,不能再用原先简单粗暴的处理方式。

他这次为防止在宁夏事有不谐,所以带领大军前来用以压制,更有平凉的罗世芳为后应,一旦整治过程中引发骚乱,好迅速予以平息。

现在看来自己多虑了。

从总兵马科以及他手下的态度来看,边军对于朝廷仍旧是畏惧和尊敬的。

剿灭马进忠等贼寇一役,秦军收获不小,战马就缴获数百匹,金银三十余万两,粮草却是颗粒无获。

流贼们被困于白石原八天,数次突围未果,粮草全部断绝后请降,马进忠的两千余匹战马也被吃的所剩无几。

在拿出二十万两赃银赏功后还余十几万两,再加上周遇吉带来的二十万两银子,孙传庭手中还有三十余万两,这可是一笔巨款,尤其对于宁夏边军来讲。

坐于官厅上首主位的孙传庭清咳一声,厅内顿时肃然无声。

他双目扫视一眼两侧的将领,语带威严的开口道:“本官奉皇命巡抚陕西已近两载,期间屯田练兵,剿贼安民,总算未负圣上之托;宁夏镇乃九边重镇,亦为陕西所属;本官此次前来,乃是代天巡视查探,以消边患之危,解边军之忧,使尔等身沐圣恩,心记朝廷之德。圣上心念九边将士,特命本官携饷前来,以慰边军戍边之劳,待本官遣人清查兵员数额后发放下去!虑及诸将分守诸路,手下军卒难以齐聚镇北堡,故本官会遣人随同诸将前往驻守之地,将军饷发至士卒手中!本官已与昨日遣人上奏朝廷,边军匮乏之兵刃甲服自有朝廷派送至此,诸将需传达军中,以励军卒之心!”

第五百三十六章 文贵武贱必须改变第九十九章 抵达第二百三十六章 策略第三百零五章 平乱第八百五十七章 新的公务支出第七百二十三章 米涅枪第一次实战第二百五十八章 出兵第三百四十一章 打斗第二百九十三章 试探第二百三十四章 开端第三百一十五章 偶遇第三百五十八章 邹家第五百八十二章 蛊惑和算计第七百零四章 大明的武备要和别人形成代差第八百六十九章 风波平息 公主的婚事第二百四十九章 方略第二十六章 西安左卫2第二百四十一章 父子第六百六十章 得有个好身体,带家里人去撸串第二百八十四章 设想第四百八十三章 戛然而止的战事第四百一十六章 选官第二百五十六章 战前第五百二十一章 城门争夺战第六百八十章 银子多了愁的怎么花出去第三百一十三章 建设第四百八十三章 戛然而止的战事第五百零九章 束手无策第六百五十五章 把抢来的资源填海第一百三十七章 宗藩第九十二章 分进第七百一十九章 登陆第六百零六章 强硬的福王第七百一十二章 打还是不打第三十九章 大战3第二十三章 陛见第五百一十一章 各有算计第五百九十三章 选准目标、准备动手第五十九章 追击1第八百三十五章 为女儿婚事发愁的皇帝第八百六十六章 毫无悬念第九十五章 城内第七百一十一章 废除选秀女制度第七百七十三章 公公,请您上路吧!第四百六十一章 杨嗣昌的担忧第二百三十掌 登船第五百一十章 一切可以重来吗?第八百八十八章 有人想要搞事情第六百八十章 银子多了愁的怎么花出去第四百二十七章 溃败第二百零八章 惩处第四百二十七章 溃败第八百三十一章 改变源自于皇帝鹰犬遍布天下第五百九十七章 宗藩问题到了解决的时候第六十七章 招供第六百二十二章 女大不由娘第五百五十二章 布防漕运,建立海军第三百零九章 远虑 (求订阅收藏)第八百六十九章 风波平息 公主的婚事第六百二十二章 女大不由娘第三百零七章 避害第二百六十六章 定策第七百九十九章 太子大婚日期、倭国的态度第三百三十二章 内政第七百章 官府投资、西北经济发展计划第四十九章 城破第三百一十九章 逮人第五百九十一章 锦衣卫也有崇拜的偶像第七百四十三章 升赏、后事安排第八百四十六章 食堂饭食可比富户、话痨管事第五百五十章 改制以及新的战略第六百八十七章 为了利益,多尔衮打算把侄子给宰了第一百四十一章 番薯第四百零九章 齐射第五百三十一章 敢持械行走者 杀无赦!第一百九十八章 放假第七百九十六章 去抄英国人的小金库第四百五十七章 登陆辽东第五百八十二章 蛊惑和算计第八百三十七章 伶牙俐齿、殴打官差第五百一十四章 是战是走第七百四十章 选妃第七百三十六章 贵国岁入几何呀?第五百二十八章 内阁中的实用型人才第六百零七章 以拿贼的名义第五百七十章 太子的日常第一百零八章 宫内第一百八十五章 分割第二百四十八章 条陈第六百七十一章 减税与股份变更第二百五十五章 定策第七百四十二章 出访艰辛、 惊喜、睚眦必报第二百九十八章 打探第一章 来到大明第七百七十二章 一直憋屈的高起潜第七百零八章 未雨绸缪,亡羊补牢第五百零八章 多尔衮和多铎第八百四十章 税赋分家、皇帝大气魄第八百三十五章 为女儿婚事发愁的皇帝第二百九十章 宴会
第五百三十六章 文贵武贱必须改变第九十九章 抵达第二百三十六章 策略第三百零五章 平乱第八百五十七章 新的公务支出第七百二十三章 米涅枪第一次实战第二百五十八章 出兵第三百四十一章 打斗第二百九十三章 试探第二百三十四章 开端第三百一十五章 偶遇第三百五十八章 邹家第五百八十二章 蛊惑和算计第七百零四章 大明的武备要和别人形成代差第八百六十九章 风波平息 公主的婚事第二百四十九章 方略第二十六章 西安左卫2第二百四十一章 父子第六百六十章 得有个好身体,带家里人去撸串第二百八十四章 设想第四百八十三章 戛然而止的战事第四百一十六章 选官第二百五十六章 战前第五百二十一章 城门争夺战第六百八十章 银子多了愁的怎么花出去第三百一十三章 建设第四百八十三章 戛然而止的战事第五百零九章 束手无策第六百五十五章 把抢来的资源填海第一百三十七章 宗藩第九十二章 分进第七百一十九章 登陆第六百零六章 强硬的福王第七百一十二章 打还是不打第三十九章 大战3第二十三章 陛见第五百一十一章 各有算计第五百九十三章 选准目标、准备动手第五十九章 追击1第八百三十五章 为女儿婚事发愁的皇帝第八百六十六章 毫无悬念第九十五章 城内第七百一十一章 废除选秀女制度第七百七十三章 公公,请您上路吧!第四百六十一章 杨嗣昌的担忧第二百三十掌 登船第五百一十章 一切可以重来吗?第八百八十八章 有人想要搞事情第六百八十章 银子多了愁的怎么花出去第四百二十七章 溃败第二百零八章 惩处第四百二十七章 溃败第八百三十一章 改变源自于皇帝鹰犬遍布天下第五百九十七章 宗藩问题到了解决的时候第六十七章 招供第六百二十二章 女大不由娘第五百五十二章 布防漕运,建立海军第三百零九章 远虑 (求订阅收藏)第八百六十九章 风波平息 公主的婚事第六百二十二章 女大不由娘第三百零七章 避害第二百六十六章 定策第七百九十九章 太子大婚日期、倭国的态度第三百三十二章 内政第七百章 官府投资、西北经济发展计划第四十九章 城破第三百一十九章 逮人第五百九十一章 锦衣卫也有崇拜的偶像第七百四十三章 升赏、后事安排第八百四十六章 食堂饭食可比富户、话痨管事第五百五十章 改制以及新的战略第六百八十七章 为了利益,多尔衮打算把侄子给宰了第一百四十一章 番薯第四百零九章 齐射第五百三十一章 敢持械行走者 杀无赦!第一百九十八章 放假第七百九十六章 去抄英国人的小金库第四百五十七章 登陆辽东第五百八十二章 蛊惑和算计第八百三十七章 伶牙俐齿、殴打官差第五百一十四章 是战是走第七百四十章 选妃第七百三十六章 贵国岁入几何呀?第五百二十八章 内阁中的实用型人才第六百零七章 以拿贼的名义第五百七十章 太子的日常第一百零八章 宫内第一百八十五章 分割第二百四十八章 条陈第六百七十一章 减税与股份变更第二百五十五章 定策第七百四十二章 出访艰辛、 惊喜、睚眦必报第二百九十八章 打探第一章 来到大明第七百七十二章 一直憋屈的高起潜第七百零八章 未雨绸缪,亡羊补牢第五百零八章 多尔衮和多铎第八百四十章 税赋分家、皇帝大气魄第八百三十五章 为女儿婚事发愁的皇帝第二百九十章 宴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