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一十章 一切可以重来吗?

原来,就在多尔衮弟兄俩将亲信打发出去,安排商议好的事宜之后不久便接到手下人来报,皇太极的护军回返盛京。

两人闻听之后继续安排人去打听更多的消息,随后就接下来如何行事进行了商议,没过多久,哲哲打发人上门请多铎入宫议事,于是弟兄俩个收拾一番后便一并来到宫里请见。

太监进去通传之后,两人就在崇政殿的偏殿内坐下等候,直到半个时辰之后,才传来了皇太极于寝殿召见的消息,两人在对视一眼后,遂在一名太监的引领下,匆匆赶往了后面的寝殿。

“八哥,你身子不要紧吧?咱们八旗遭此重挫,接下来该当如何?老寨被明军侧翼袭破,明军大队很快便要追到盛京,这般情势下,八哥得赶紧拿个主意才好,毕竟八哥还是我大清皇帝,此次大军南下也是八哥定策,事到如今,还是须八哥来了结此事才好!

据闻豪格早已率部北迁,看来还是八哥见机得早,只留下我等后知后觉之辈在此苦苦支撑,八哥真是好算计!”

一进入光线略显昏暗的寝殿,两人只是冲着皇太极草草一礼后,多尔衮便开口直奔主题,话语中也是夹枪带棒,满是怨恨之意。

皇太极倚靠在锦榻上,后背垫着厚厚的被褥,蜡黄的脸色也恢复了些许生气,殿内除了哲哲在一边伺候着之外再无他人。

“老十四,今日殿内既无外人,那八哥便要问你一句,当日定策之际,我大清处于何种态势?你身为当局者,心中自是一清二楚!

毫不客气的讲,若是任由当日情势延续,等到明国各支新军练成,还会有我大清活路吗?

没有!

正因如此,我才决议放手一搏!

老十四,我知道你两白旗一直对我有不服之心,可是扪心自问,如果换作是你坐在我这个位子上,你就一定比我做的更好?

局势已然如此,再言其他过往之事便显得太过小家子气了,现下唯有八旗团结一致,才有机会能将太祖打下的基业保存下去。

大敌将至,我这身子你二人也看到,八哥已经没有多少时日了,老十四,老十五,八哥就想问问,如此绝境之下,你二人还要与八哥分出谁高谁低才好?大敌转瞬即至,难道此时我八旗还要再内讧一把才好?”

皇太极并没有正面回答多尔衮的问题,而是抛开皇帝的身份,用兄长的身份和语气把多尔衮的怨气所指向的问题简单梳理了一遍,最后的一番话已经带着些许的哀伤之意。

皇太极这番推心置腹的话语,让本来打算兴师问罪的多尔衮弟兄俩顿时沉默起来。

是啊,不管此次定策南下是否正确,但事已至此,再多说也是于事无补,何况皇太极的话很有道理,这几年来随着明国勒紧了套在八旗勃颈上的绳索,大清向上的趋势已经猛然掉头向下,这次南征确实是迫不得已下的无奈之举。

虽然一直对自己这位八哥不服气,但多尔衮私下里也曾经暗自琢磨过很多次,最后他不得不承认,论治国理政的能力,皇太极还是要强过他不少。

自打皇太极全面执掌八旗,直到建号立国以来,整个大清国始终是处于一种蒸蒸日上的态势,东征西讨、北进南下,每次战略性的决策下,八旗都会收获满满,大清的实力也是以肉眼可见的速度迅速增长着,如果照这个势头发展下去,打进关内,占据大明的锦绣江山也不是不可能之事。

只可惜的是,老天爷仿佛同大清开了个玩笑,就在八旗上下对入住关内有了极大的野望时,形势骤然之间急转直下,大清国前行的坦途突然中断,一片凭空而降、浩瀚无边的汪洋大海出现在了大清国的面前,将原本不远处的花花江山与他们完全隔绝开来。

“八哥,臣弟二人来此并非要讨个说法,只是面对危局,心有不甘之下方寸已乱,听闻八哥安然回返,臣弟二人特来找八哥拿个主意,明人大军数日后便到,依我大清新败之残兵,应当采取何等举措加以应对,我八旗之出路应该在何方?这盛京应当守还是留?如果要守,该怎样去守?此间诸事还请八哥有个主张才好!”

沉默半晌之后,怨气大半已经消解的多尔衮拱手施礼问道,语气也变得恭谨了不少。

“十四弟所问朕亦是思虑良久,朕想说的是,此战不管最终结局如何,我大清国也绝不会完全倾覆!将来灭明者,还是我大清!

此并非朕之妄言,而是大势所趋之至。

当年你我之父汗以十三副甲兵起兵反明,其势之微弱甚至比不过明国一个千总所辖,可就是这般弱势之下,父汗领着我等卧薪尝胆、四处征伐,短短数载便由一个为明人耻笑之偏僻部落,成为雄壮难敌、令明人胆寒之强藩!

目下之情势再如何恶劣,我军虽屡屡受挫,损失也极为巨大,可相比父汗创业初之筚路蓝缕,不知要强过多少倍!

朕思衬过后心意已决,此番盛京必须要守!

眼看夏收即至,夏收之后便是辽东之雨季,连日之雨水,可使明人之火器变成无用之物,到那时,我八旗悍卒精擅之搏杀便有了用武之地!只要时日拖延下去,明国这十余万大军便成疲惫之师,其速胜之念尽消,士气低迷之下,此地便会成为明人埋骨之所!

此次守城之战便由朕来指挥,朕要效仿明人阻击我八旗之攻势,于盛京城外挖深沟、垒高墙,凭借此等工事拖住明军,使其每次前行具要付出惨重代价!

朕誓与盛京共存亡,无论如何也要使明军付出重大之牺牲!”

说到这里,皇太极脸上容光焕发,声音也猛地变大,倚在被褥上的身子也挺直起来,昏暗的眼神也变得亮的吓人。

多尔衮与多铎目瞪口呆的看着极度亢奋的皇太极,一旁的哲哲则是用满是崇拜的眼神看向自己的丈夫。

“既是八哥有此决断,臣弟等也是义不容辞!八哥且好好将养身子,臣弟回去收拢兵马、筹备粮草军械,定要与明人决一死战!”

多尔衮拱手施礼后慷慨激昂的表态道,整个人一改平日间阴郁的形象,完全是一副被皇太极大义凛然的举止感染的样子。

“八哥,郑亲王与成亲王可曾回返?两部兵马不知道能回来多少。二哥率部东击明军也是尚无音讯传回,臣弟建议还是先派人四处打探消息、收拢兵马、筹集粮草物资,再令各旗旗丁自备军械粮食前来盛京参战,等到一应俱全后再做相应布置!”

多铎犹豫了一下后还是说出了自己的想法。

“老十五有心了!朕早就遣人出城经办此等事宜了,东向明军人数不会太多,礼亲王在将其剿灭后自会归来!”

“八哥,臣弟等先行告退回旗准备,八哥好生将养歇息为好,臣弟告退!”

没等多铎再说,多尔衮再次施礼道。

“好!明人有句古话:兄弟同心,其利断金!只要我等兄弟齐心协力撑过此劫,我大清必会卷土重来!”

第二百二十五章 使者第一百三十四章 擒贼第二百五十八章 出兵第五百六十四章 推广和反对第七百一十章 懿安皇后的主意第六百五十章 宫内改革、减少天家个人财富第四百四十二章 深谙人心的王德化第八百八十七章 丰收的喜悦、竞价第三百六十五章 驿站第一百三十八章 杀俘第八百九十一章 未来阁臣第八百七十五章 新体系的建立第一百六十三章 围困第五百八十七章 有钱不一定智商高第四百六十二章 君臣相处之道第四百四十七章 攻守易势后的策略第四百零二章 危急第五百五十六章 酒后吐真情第八十一章 打算第五百三十二章 来到大明就得守规矩!第三百六十一章 新年第七百零八章 未雨绸缪,亡羊补牢第四百三十二章 措手不及第十八章 容情第四百二十五章 战幕拉开第五百一十五章 赵武的猜测第五百九十三章 选准目标、准备动手第九十六章 心思第五百三十三章 是执法还是行凶第二百七十七章 觐见第七百九十六章 去抄英国人的小金库第一百三十七章 宗藩第七百二十三章 米涅枪第一次实战第二章 骆养性第八十章 困难第五百四十二章 带西夷开开眼第五百三十九章 朕有一策第六百六十二章 世家公子和海盗之间的关系第三十六章 朝会第六百二十三章 皇上狠狠地惩治妾身吧!第二百一十章 废除第二百八十六章 贩私第六百四十章七章 扫盲班、抢人才第七百七十五章 交出汉奸,举族北迁第四百三十章 白甲与白杆第五百二十七章 大明第一辆四轮马车上路第一百四十一章 番薯第七百六十四章 进军西域、 逆贼成擒第六百八十五章 穆丹乌拉、极有可能的大清内讧第一百八十六章 拦截第二百三十七章 私访第四百三十八章 危急关头第七百零四章 大明的武备要和别人形成代差第二百七十二章 冲锋第五百八十七章 有钱不一定智商高第六十八章 轻松第六百三十一章 张网以待、终有所获第八百七十章 人才不问出处第七百四十四章 吏治与治吏第三百四十七章 新规第七百四十一章 搜罗人才、返航第八百三十二章 吏治就是治吏第八百八十二章 大航海因为利益而开启第三百零六章 断腕第一百零一章 登城第六百五十八章 摧毁江南利益集团核心第五十一章 亲情第一百九十八章 放假第八百二十六章 皇帝是个理想主义者第八百零四章 太子大婚、万民同贺第六百五十九章 衙门年假、年终奖第三百五十七章 办学第一百二十三章 退兵第六百九十九章 兴建水库、酒坊不能太多第三百零五章 平乱第六十九章 发展第二百二十章 忧虑第一百七十三章 猜测第四章 洪承畴第五百九十六章 侯卿别担心,银子马上就有第三百九十八章 完胜第二百四十四章 站队第三百五十五章 留膳第四百七十六章 左翼骑兵的状况第四百八十三章 戛然而止的战事第六百四十五章 六百里加急第七百五十六章 新产品卖给欧洲人、抛砖引玉第四百一十五章 工匠第二百四十一章 父子第四百二十四章 不谋而合第一百四十七章 凌迟第七百五十五章 西班牙人要来复仇第四百四十九章 李定国第二百七十九章 后宫第八百五十二章 求援第三百六十五章 驿站第二百四十九章 方略第三百四十九章 布局第二百六十二章 近战第七百九十七章 直击老巢、签署不平等条约。
第二百二十五章 使者第一百三十四章 擒贼第二百五十八章 出兵第五百六十四章 推广和反对第七百一十章 懿安皇后的主意第六百五十章 宫内改革、减少天家个人财富第四百四十二章 深谙人心的王德化第八百八十七章 丰收的喜悦、竞价第三百六十五章 驿站第一百三十八章 杀俘第八百九十一章 未来阁臣第八百七十五章 新体系的建立第一百六十三章 围困第五百八十七章 有钱不一定智商高第四百六十二章 君臣相处之道第四百四十七章 攻守易势后的策略第四百零二章 危急第五百五十六章 酒后吐真情第八十一章 打算第五百三十二章 来到大明就得守规矩!第三百六十一章 新年第七百零八章 未雨绸缪,亡羊补牢第四百三十二章 措手不及第十八章 容情第四百二十五章 战幕拉开第五百一十五章 赵武的猜测第五百九十三章 选准目标、准备动手第九十六章 心思第五百三十三章 是执法还是行凶第二百七十七章 觐见第七百九十六章 去抄英国人的小金库第一百三十七章 宗藩第七百二十三章 米涅枪第一次实战第二章 骆养性第八十章 困难第五百四十二章 带西夷开开眼第五百三十九章 朕有一策第六百六十二章 世家公子和海盗之间的关系第三十六章 朝会第六百二十三章 皇上狠狠地惩治妾身吧!第二百一十章 废除第二百八十六章 贩私第六百四十章七章 扫盲班、抢人才第七百七十五章 交出汉奸,举族北迁第四百三十章 白甲与白杆第五百二十七章 大明第一辆四轮马车上路第一百四十一章 番薯第七百六十四章 进军西域、 逆贼成擒第六百八十五章 穆丹乌拉、极有可能的大清内讧第一百八十六章 拦截第二百三十七章 私访第四百三十八章 危急关头第七百零四章 大明的武备要和别人形成代差第二百七十二章 冲锋第五百八十七章 有钱不一定智商高第六十八章 轻松第六百三十一章 张网以待、终有所获第八百七十章 人才不问出处第七百四十四章 吏治与治吏第三百四十七章 新规第七百四十一章 搜罗人才、返航第八百三十二章 吏治就是治吏第八百八十二章 大航海因为利益而开启第三百零六章 断腕第一百零一章 登城第六百五十八章 摧毁江南利益集团核心第五十一章 亲情第一百九十八章 放假第八百二十六章 皇帝是个理想主义者第八百零四章 太子大婚、万民同贺第六百五十九章 衙门年假、年终奖第三百五十七章 办学第一百二十三章 退兵第六百九十九章 兴建水库、酒坊不能太多第三百零五章 平乱第六十九章 发展第二百二十章 忧虑第一百七十三章 猜测第四章 洪承畴第五百九十六章 侯卿别担心,银子马上就有第三百九十八章 完胜第二百四十四章 站队第三百五十五章 留膳第四百七十六章 左翼骑兵的状况第四百八十三章 戛然而止的战事第六百四十五章 六百里加急第七百五十六章 新产品卖给欧洲人、抛砖引玉第四百一十五章 工匠第二百四十一章 父子第四百二十四章 不谋而合第一百四十七章 凌迟第七百五十五章 西班牙人要来复仇第四百四十九章 李定国第二百七十九章 后宫第八百五十二章 求援第三百六十五章 驿站第二百四十九章 方略第三百四十九章 布局第二百六十二章 近战第七百九十七章 直击老巢、签署不平等条约。